事業單位競爭大不大?你怎麼看?

用戶2087959564677


我認為事業單位競爭非常大,事業單位之所以備受年輕人熱衷的事業。一方面是事業單位服務於社會帶有公益色彩,另一方面,相對其它行業比較穩定,尤其一些剛畢業女大學生比較青睞,那麼競爭大來源於哪裡呢?我們下面來分析一下。

第一,事業單位的公立地位,中國人看重的是吃公家飯,旱澇保收,五險一都有,另外還有社會地位。因此人們打破頭往這條路上走,去年一個崗位上千人報考,你說競爭大不大?

第二,事業單位招聘條件苛刻,要經過筆試,面試,政審。哪條都嚴格,沒有學霸級,筆試就過不了關,筆試過了,面試也是一個坎,茶壺裡煮餃子,有料說不出來也不行。另一方面家庭方面偏行政類的,政審也很嚴。

第三,雖然每年都再擴招事業單位編制,單報考人數也再增加,錄取比例並不高。隨著今年事業編制的改革。真正的事業單位數量更加少,編制更加少,競爭更激烈。


飄香的泥土


在事業單位混日子很容易,想提拔晉升還是需要實力的,而且還得看平臺。

事業單位分管理、專技和工勤三種崗位。工勤崗忽略,主要看管理崗和專技崗。

管理崗實行的是職員晉升制,參照行政機關按等級晉升。管理九級職員對應科員,八級對應副科,七級對應正科,六級對應副處,以此類推。晉升的規則參照黨政幹部選拔任用條例,原則上副職提拔正職,必須在副職崗位上任滿兩年;正職提拔上一級副職,要求在正職崗位上任滿三年以上。這是晉升的基本條件。滿足了基本條件,還得看是否有崗位。這又是管理崗最頭痛的問題。事業單位不像行政機關,基本上所有崗位都是管理崗位,領導職務比較多,而且還有職級並行。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管理,一個單位分幾種崗位,以管理職能為主的管理崗佔多數,以專業技術服務為主的專技崗佔多數,事業單位普遍以後一種居多。這就是意味著,管理崗位相當有限,僧多粥少,晉升非常困難。以縣區為例,事業單位管理崗想提拔一個副科沒有大的助力幾乎不可能,多數管理崗位人員幹一輩子也只是個九級職員。而到地市級,多數人最多也就晉升到七級正科,為了這幾乎都要打破頭。

至於專技崗,憑技術和本事吃飯,晉升相對容易。一般到中級職稱,只要符合條件拿到職稱,基本上可以聘任到崗,相當於管理正科的工資。但從中級再往上晉升副高,就不是那麼簡單了,除了自身符合條件外,還必須有一定人脈資源,可以確保拿到職稱。拿到職稱後,還得看單位是否有崗位空缺(事業單位職稱初中高崗位設置的比例一般是6:3:1,高級佔1),領導是否同意聘任,諸如此類條件的限制,使得高級職稱物以稀為貴,非常搶手,因此競爭非常激烈。

綜合各方面晉升情況,如果你想進事業單位享受相對更高的待遇,建議選專技崗。


80後小公


事業單位競爭壓力大不大。這個問題可以分開來討論。事業單位改革已經基本完成。目前來講,我們可以把事業單位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公益類類,一類是生產經營類的。目前生產經營類的事業單位轉企業已經基本完成。這類單位主要是以前的一些事業單位的招待所酒店等附屬單位,基本上按照一定的模式轉成國有企業了。剩下的事業單位目前主要是公益類事業單位,包括各級公立學校,公立科研院所,公立醫院。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進一步分成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區別在於公益一類由財政全額撥款支持,嚴格控制人員規模,即事業編制,比如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出版文獻等部門。而公益二類則由基本財政支持和自主經費兩部分,比如大部分科研院所,高校,醫院都是公益二類。

區別在於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可以自主去市場上賺錢,同時也有一定的財政支持。但人員事業編制就沒有了。就是說,不管你有多少人了,反之國家就給這麼多錢。剩下的不夠你們自己去市場上掙。

我們這裡可能主要討論的是第二類公益事業單位。第一類單位能進去自然不錯,競爭壓力應該不大,但進入門檻比較高。單位類型面比較窄,比如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我們就不做討論了。目前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主要是高校、科研院所、醫院。三大主類。

可以看出,這些單位目前大部分還是處於門檻高,競爭壓力中等的單位。但不排除後面成為門檻高、競爭壓力高的單位。比如高校,以前博士就可以進去,現在必須得是海龜名校博士。進去以後必須要申請基金,發表論文,爭取經費,一樣不能少,評職稱壓力同樣也非常大。高校青椒是英年早逝的主要群體之一。

醫院其實也差不多,進入門檻更高。內部晉升壓力非常大,經常要付出自己,需要犧牲很多陪伴家人的機會才能得到晉升。

我們總體來看。事業單位目前競爭壓力比以前要大的多。但與社會上的企業比,還是相對寬容一些,畢竟工資少,任務不少,進入門檻高,進人代價大。

比如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一個醫學博士當了醫生,不能因為一點績效問題就把人家開了。畢竟這些都是稀缺的人類資源。

所以,我們講目前競爭壓力小的單位都是進入門檻高的單位。講到這裡,我們就明白,為什麼要自己努力提升自己了。

在家也不能閒著,一起學習,一起進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職場戰役#。關注人力管理啟示錄,分享更多心得。


人力管理啟示錄


事業單位正在進行改革。目前,事業單位大致分為三類,一是具有行政職能的,二是公益類的,三是履行經濟活動的。行政職能的,可能轉為行政單位,但不一定;公益類的,如醫院、學校等,現在還說不清楚;經濟活動的,應該是要轉為企業的。因此,要問事業單位競爭大不大,也需要分類來說。

行政類的,因為具有行政職能,所以層級比較嚴格,制度也更完善,對業務素養的要求也較高。看起來視乎競爭不太大,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可以,可能一項工作要做相當長的時間,沒有特殊情況,也不用考慮變動的問題。

公益類的,目前看競爭還是比較大的。單位規模比較大,競爭也比較多,不僅要考慮自身的業務水平,可能還要考慮人際關係問題。

經濟類的,轉為企業是一個大方向。因此,這裡的競爭不僅僅是單位內部的競爭,還要考慮市場化後,同類企業之間的競爭。最好要有危機意識,否則突然邁入市場,沒有點真本事,還是很難立足的。

最後想說的是,其實無論在什麼單位,什麼崗位上,業務能力、協調能力都是基層,競爭是永恆的,自身能力提高也是永恆的。以不斷自我提高的不變,應競爭的萬變,才能走的更遠,走的更好。


蘋果的毛毛蟲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現在經濟正在軟著陸!企業普遍不景氣,可提供優質的就業崗位少,我所在四線城市剛畢業大學生,在私企工作,一個月就三千,月休二天,還沒五險一金,乾的是相當苦悶穩定。福利待遇好、有身份的事業單位成了不少人眼中的就業好選擇,我們這四線城市的市公安局招考一個不限專業,學歷要求本科的事業編崗位,竟然2OO多個人報名,筆試第一名行測考了92分的高分,竟爭是相當的激烈!為什麼事業單位崗位竟爭這麼大,我將從三方面,說下我的看法:


1、穩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有編制的,但實行聘任合同制,聘任合同三到五年一簽,也可聘任合同到期後,予以不簽訂,視為繼續聘任。因為是有事業編才能簽訂聘任合同,聘任合同會一直會延續到退休,相當於鐵飯碗!

2、身份:考入的事業編人員,都屬於事業編幹部身份,有幹部檔案!在身份上提拔重用不受任何限制,在親朋好友中也有面子!


3、待遇:事業編人員每個月按時足額繳納五險二金,比別人多的一金,是事業單位職業年金,個人交工資總額4%,單位交工資總額8%,做養老險的補充保險,退休也更有保障!我們這四線城市事業編中最低的管理崗十級,五險二金繳費基數是458O元,比當地企業普通員工高了不少,事業編繳費基數還一年一小調,二年一大調。

希望我的解答,對你有所幫助!


河洛小導遊


這個問題得分兩個方面回答,事業單位考試的競爭和事業單位工作的競爭。

一、事業單位考試的競爭

事業單位通常是指政府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目前國家正在有序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將於今年年底前完成。儘管事業單位已經處於風雨飄渺的處境,但還是以其獨特的優越性得到很多人的青睞。

在大城市事業單位的優勢可能不是很明顯,但是在小城市,收入穩定、福利好、地位高都是事業單位的標籤,比如說某些隱形的福利,時間比較自由、空閒時間多等等。

比起其他工作,事業單位的優越性不言而喻,所以說,考試的競爭也會很大。

1、報考人數多。鑑於目前的就業環境不是很好,很多人都選擇報考事業單位,經常出現幾千人爭奪一個崗位的局面。考試本身就是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只要你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會如願以償。

2、報名條件要求苛刻。比如說教師招聘,現在一般普通的高中教師都要求碩士學歷,而且對學校還有明確要求。更不要提大學教師招聘,連輔導員都要求博士學歷了。另外,好多地方的考試對戶籍、年齡、工作經驗都有規定,所以說,事業單位的考試門檻越來越高了。

3、綜合能力水平要求高。很多事業單位考試不僅僅只考行測和申論兩門課程了。對於所報考崗位的專業知識要求更高,而且還有綜合知識測試,這些知識是沒有辦法複習的,因為範圍面太廣了。只能依靠平時自己的知識積累,加上自己實際的綜合能力水平。

另外,具體到每個事業單位考試,內容完全不一樣,所以針對性的複習是很難的。

二、事業單位工作的競爭

在以前人的眼裡,事業單位的工作被冠以清閒、逍遙自在的標籤。這個我不反駁,確確實實是存在這樣的單位的。

因為根據不同的單位,不同的工作性質,那工作的壓力也不一樣的。

拿最簡單的來說,比如說你在醫院和學校上班,工作競爭和壓力那是絕對不一樣的。醫院需要經常加班,全年可能還沒有假期。學校有寒暑假,基本上會每週雙休。

先拿我一個朋友的例子說說吧。我的朋友在一個事業單位工作,到現在基本上有10多年了。剛進這個單位的時候,這個單位福利爆棚。具體的福利你可以想象。而且時不時有出去旅遊的機會,單位該報銷。工作內容呢,有事就處理事,沒事就閒著的工作狀態。前兩年,他向我吐槽說,現在的工作壓力真大,每個月固定時間報相關材料,每年要進行考核,想晚點上班,值班偷個懶,這些他都不敢了。每天都戰戰兢兢的工作,生怕工作中出現任何差池。

所以就整體來說,事業單位的工作越來越多,工作競爭越來越大。

1、“僧多肉少”,工作要求提高,導致升遷難度加大。以前的時候,只要你不犯錯誤,基本上年齡到了,你就可以獲得職位的提高。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跟你的工作成績掛鉤,做的不好那你只能原地踏步了。

我朋友所在的事業單位,他現在是工程師,下一步可以升副高,但是呢,這個是有名額限制的,一是看你的工作成績。二是看你的年齡、工齡等硬性條件。三是看領導對你的看法。反正這些都是最基本的條件。多少年了,他還是原地踏步,原因就在於競爭的人數太多。他只能等待時機了。

2、工作方式的轉變。以前事業單位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伴隨著一張報紙和一壺茶度過的,那是相當的悠閒自在。即便有工作,那也是完成自身職能規定的任務即可。

現在呢?有些單位不僅需要完成自身工作內容,還涉及到跨部門、跨區域的一些工作,比如說扶貧、重大活動任務抽調等等。有些工作甚至需要通宵達旦,這些都是以前工作中沒有遇到的。

比如說,現在事業單位值班,都要去24小時在崗,時不時的還有上級領導查崗,一旦你不在崗,那處分你是免不了的。

3、工作要求提高,各項考核應運而生。現在的事業單位工作,很大部分跟以前不同。

現在要麼是被上級部門考核,要麼是考核下級部門,每天都穿梭於表格與統計之間,讓人忙的暈頭轉向。之所以重視這些考核,因為是跟自己的工資和福利掛鉤的。

而目前的事業單位改革,正是要打破大鍋飯的思想,對工作要求逐步提高,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總體思路。


等下一個雨天


題主諮詢的考錄競爭壓力還是入職以後的上升壓力?

關於考錄的競爭壓力解答。

事業單位的考錄相對於公務員考錄來說較小,但是根據各地市所招錄的崗位不同,招錄計劃不同,所能提供的工資待遇不同,各崗位的競爭壓力呈現差異性。

如,文史崗位就不如公檢法系統的崗位競爭壓力大,而招錄一個人和招錄十個人的壓力也不一樣,同樣的,地市級事業單位和縣市以下事業單位招錄壓力也不同。

題主可以根據個人具體情況進行篩選,對比崗位匹配度、招錄計劃、個人意願等維度篩選崗位,然後選擇壓力稍小的進行報考。

關於入職以後的上升壓力。

事業編制的崗位類別有區分,有管理崗、工勤崗、技術崗等。

入職以後,只要取得是“管理”崗位,各崗位的上升壓力是一樣的,跟當地的選人用人傾向和機制有很大關係。例如,有的地方幹部提拔就傾向於基層,有的則傾向於局委。有地方傾向於幹部隊伍年輕化,有的則希望論資排輩。

因此,入職提升,要綜合個人能力、運氣、幹部選拔機制綜合考量。

總得來說,事業單位是個不錯的工作選擇,而壓力是相對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一朵朵花海


事業單位,在我國就是一個怪胎。應該把他們這一群人與公務員一起合稱為國家公務人員。當然,這個群體編制需要整理,應該屬於市場經濟類型的,就應該剔除,把真正需要國家服務的留下來。

事業單位的崗位競爭力也要分具體崗位,擁有公權力執法權力的崗位,設計民生權力的崗位,競爭壓力很大,其他一般崗位比公務員崗位競爭壓力小一些。


瓶花易老


一位老師的親自口述,感謝觀看和指正,點擊關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1f000b99acf3d48b90\

春哥的星期八


大家好!我是在職場工作二十多年的老員工了,事業單位競爭有,但不大,因為大家心裡都有“自知之明”,誰可以上……,自己想上也不是能上去的(明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