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較量的檢驗人:與疑似患者面部距離不到20釐米!


與病毒較量的檢驗人:與疑似患者面部距離不到20釐米!

河南日報農村版信陽訊(記者 尹小劍 翁應峰 通訊員 張紅)

在這場抗疫戰鬥中,最讓人感動的是一群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的逆行人。如果說治療確診和疑似患者是在與病魔去抗爭,那麼檢驗等醫技部門為了早發現、早診斷則是與時間賽跑,為早隔離、早治療贏得先機。潢川縣人民醫院的檢驗人就是這群敢與病毒較量的人。

疫情洶洶唯有快行動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關鍵在四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儘早出檢驗結果就是為患者救治爭取時間。疫情就是命令,潢川縣人民醫院檢驗科接到任務後迅速行動,首先完善主院區發熱門診檢驗室工作流程,每天專人到院內各個臨時隔離病區為患者採集標本;同時按照全縣抗疫整體部署快速組建寧和醫院實驗室,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在各部門通力配合下,用了短短兩天時間設置成立了寧和醫院實驗室,機器迅速到位,設備快速調式,實驗室擺滿了各種設備,在寧和醫院隔離病區順利開展了臨床診療工作所需求的各項檢驗項目,為患者救治提供了可靠的臨床檢驗依據。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檢驗科團隊是與病毒距離最近的人,不管是在潢川縣人民醫院還是在寧和醫院隔離病區,他們承擔著新冠肺炎疑似、確診患者的核酸標本的採集工作,同時還負責全天24小時發熱門診患者、留觀病人、疑似及確診患者的各項檢驗項目的檢測工作。

風險重重唯為準檢測

在為疑似、確診患者採集呼吸道咽拭子的時候,他們與患者的面部距離不到20釐米,每採集一例標本,都要面對患者哈出來的氣體,面對被感染的風險。

與病毒較量的檢驗人:與疑似患者面部距離不到20釐米!

在對感染和疑似感染者的其它檢驗樣本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如開蓋(會產生氣溶膠)、離心處理,檢測及結果分析時也都會直接面對標本,所以仍然面臨感染風險。為保證生物安全,他們還要對檢驗過程中產生的高危險廢物進行處理,同樣會面臨感染風險。

面對重重風險,他們嚴謹認真,唯一的目標就是為了檢測準確,從樣本採集、標本製作、信息核對、製表傳輸,所有程序不敢有絲毫懈怠,做到不漏過任何一個人,不誤判任何一個人,不讓任何疑點漏掉,把守這個關口需要的就是嚴謹規範。特別是對樣本的採集、運送就像對待自己孩子一樣去保護,每個標本箱從進實驗室緩衝區、汙染區都要經過嚴格的層層消毒,返回的時候同樣要進行消毒,就這樣,標本箱子在他們的手中傳來傳去,有時候累的胳膊都抬不起來,常常從實驗室出來時都已經凌晨,但是他們知道早一分鐘給出答案,就能為病人贏得早一分鐘的救治。

使命面前唯有衝上前

疫情就是命令,當集結號吹響的時候,潢川縣人民醫院檢驗科的張宗良、程琳、王肖三位同志主動請纓,他們選擇了逆行,首批進駐了隔離病區。工作中,常常是一干就是12個小時,餓了泡麵充飢,困了座椅上迷瞪一會兒。為了做好自身防護不讓醫護人員感染,每天上崗前隊友們都會互相仔細檢查個人裝備,每天穿上“密不透風”的防護服,一個病室一個病人抽血取樣,幾個小時下來,汗水溼透衣背,勒痕佈滿面龐,但是再難再累他們都“全副武裝”堅持戰鬥,才能不負眾望完成任務。

與病毒較量的檢驗人:與疑似患者面部距離不到20釐米!

檢驗科技師王肖,身為黨員的她主動請纓到一線,在工作中率先示範,在寧和醫院被任命為隔離病區臨時支部書記。她的丈夫在通訊行業工作,為了保障全縣網絡暢通也奮戰在一線,大半個月以來,家人只能隔屏相見。

檢驗科技師程琳,丈夫在單位承擔社區檢疫點執勤工作,夫妻倆為了抗疫,把孩子送到信陽姥姥家裡,想念媽媽的孩子畫了一幅畫,畫上寫到:致全國衝在一線的醫生們(送給媽媽)。

檢驗科技師張宗良,疫情發生之時妻子在鄭州進修學習無法回家,張宗良就把孩子送回了光山縣老家,大山裡的老家通訊信號不好,視頻無法接通,近二十天來一家人都沒能見過彼此的模樣。他感言到:“經歷了這場戰役,才能感覺平淡生活的美好!”

這群與病毒距離最近的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工作,在他們身上看不見豪言壯語,只看見始終堅持不懈,不斷重複著同一個動作,不忘遵守著每一個規範,在讓社會盡快回歸寧靜和祥和上盡到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