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你的财富免疫力够强吗?

前几天我的偶像潇洒姐在微博分享了一张关于广义免疫力的图片,看完深有感触:

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你的财富免疫力够强吗?

其中财务免疫力的描述对我冲击最大。


如果说危机情况下最需要什么,我想钱至少排前3,因为没有钱就无法继续生活,更谈不上身体和情绪的健康了。


曾几何时,我对理财的概念还是:钱不是攒出来的,而是赚出来的。


可随着收入水平不断增加,我的消费水平也跟着齐头并进。如果不进行储蓄,生活水平虽有提升,但家庭财富抵抗风险的能力扔就几乎为零。


于是我从一个快乐的月光族变成了一个长期坚持学习理财的“爱钱人”。


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你的财富免疫力够强吗?


01


千万别瞧不起存钱,它是财富免疫力的基础


财务自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梦。


如果所有人都能理解并实践穷爸爸富爸爸的理念成为企业所有人和投资者,那这个社会将如何运转呢?基础工作谁来做?那些富人们又将投资谁?雇佣谁?


人的欲望永远无穷大,谁不希望能躺着把钱赚了呢。


在《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一书中,作者指出,有钱人努力让自己有钱,穷人一直想着要变得有钱;有钱人会管理他们的钱,穷人会搞丢他们的钱。


财务自由不是凭空自由的,也需要通过努力和理财。


而理财的第一步首先要有启动资金,这也是为什么我劝你别瞧不起存钱。


现金为王,存下来的钱就是你手中的子弹。当你遇到危机情况:失业、投资失败、生意受挫……手里的存款便能解燃眉之急。


很多年前看三公子的书,里面有个“炒老板鱿鱼”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


其实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朋友,工作不顺心,看老板不顺眼,但囊中羞涩不得不继续违背心意为老板卖命。


三公子分享的“炒老板鱿鱼”的故事,就是一个姑娘为了炒老板鱿鱼进而开始存钱,当存下能够1年不工作也能保障基本生活的钱后,顾念果断炒了老板鱿鱼。


不论你开始存钱的动机是什么,最终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和更自由的选择。


手中有钱,可以选择工作,选择去哪里旅行;没有钱,就必须保住工作,尽量去近的、便宜的地方旅行。


因此,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努力积攒下人生第一桶金,在选择未来的道路时才有足够的发言权。


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你的财富免疫力够强吗?


02


存钱大作战,打好财务免疫力的基础


存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些满大街的“月光族”也都想存钱,但就是做不到。


怎么存钱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人说,每天存10块钱,一点点水滴石穿总会存下钱的。


但是收入不变,支出不变,钱不会凭空多出来,每天存10块钱也是奢望。想存钱,就要明白自己手中的钱从哪里来,又被花到了哪里去。


1. 记账

很多人抱怨说,感觉自己没买啥,可钱就是花光了,这就体现出记账的好处了。


平日里很多消费不留心就忘记了,钱包里的钱少了,自己却不知道,每到月底都月光,想存钱又不知从哪里开始缩减支出,毫无头绪。


记账便能帮助我们理清头绪,找出节流之道。


市面上有很多记账APP,在这里就不给他们打广告了,大家可以搜一下,选择自己喜欢的来使用。


坚持记账后,每个月分析一下自己的消费习惯,哪项支出比较大且可以缩减,就从哪里开始存钱。


2. 先储蓄后消费

确定好每月可以削减多少支出后就可以制定存钱计划了。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存款数量,比如每月500元。


当月工资发下来后就立马先把这500元存起来,然后再进行消费分配。不要等到月底钱都花光了,又是什么都没存下来。


先储蓄后消费其实是一种心理博弈,那些先把钱存起来的人,如果日后遇到了心仪的物品只能望洋兴叹,那些没存钱的人,很可能脑袋一热又把钱花掉了。


3. 尽量避免使用花呗、白条、信用卡

这里很多朋友会有疑问,都说利用好花呗、白条和信用卡是可以赚钱的,怎么还不让用呢?


这些财务相关工具虽好,但只是对于会使用它们的人来说的。对不懂理财,花钱没数的人来说,百害而无一利。


多少人为了一只名牌包包不惜刷爆信用卡再分期还款?多少人为了所谓的精致生活入不敷出只能靠这些工具勉强维持“面子”?


我在学习零基础小白理财课时,老师一再强调,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用信用卡的分期功能,它的利息很高,只会令你的财务雪上加霜。


因此,对于理财刚起步的朋友们来说,尽量不要使用这些工具。先把现金搞明白。


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你的财富免疫力够强吗?


03


搭建理财体系,增强财富免疫力


理财是门学问,但很可惜我们从小接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未曾提及。


但好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算晚。


想要真正提高自己的财富免疫力,就一定要搭建起自己的理财体系。


但是不要心急,这个理财体系不是一两天就能建起来的。


学会存钱并有了第一桶金后,我们就要靠着第一桶金去获得更多财富了,前提是要学习理财相关的知识,否则只会造成财富的贬值和浪费。


1. 学习理财课程,阅读理财类的书籍

我的理财入门导师是豆瓣理财达人三公子,我在2015年读了她的《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大受启发,开始学习理财知识。


但前几年三公子推荐的一家P2P公司跑路了,跟着她一起投资的网友们血本无归,三公子从此隐退。


我心里不好受,但还是要理性看待这件事。抛开理财产品不说,她之前发表的一些关于理财理念的文章还是值得参考的。


这件事也为我敲响警钟,一定要自己懂得如何选择理财产品,因此一定要有扎实的理财知识做支撑。


这些年关于理财的网课层出不穷,这里也不给大家做介绍了,大家搜一下自己选择吧,基础的理财理念都是相通的,只要记住一点不要上当受骗。好的理财课是不会直接给你推荐理财产品的。


除了网课,阅读书籍也是必要的。读书不仅可以积累知识,有些书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财商。


给大家列了一份书单,都是我自己看过的:


《工作前5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

《小狗钱钱1》

《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穷爸爸富爸爸》

《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3册)

大家读过哪些关于理财的好书,也欢迎在文末留言分享出来。


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你的财富免疫力够强吗?


2. 基于自身财务状况进行追梦的努力与选择

既然已经明白对于你我等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躺着赚钱的,那就要摆正心态,靠智慧和努力来赚钱。


如何涨薪?选择工资,还是工作舒适度?是否考虑兼职?全部取决于你想要得到怎样的财富。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你的人生梦想和财富梦想是直接相关的。


想要有一个不错的财富蓝图,就要对自己有要求:


1. 努力工作,升职加薪;


2. 在固定工作的基础上提升能力,争取兼职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3. 学习理财知识,选择靠谱稳妥的理财产品,进行财富升值;


4. 控制欲望,莫让虚荣吞噬你的未来。


疫情带来的重要启示,你的财富免疫力够强吗?


理财中有一个词叫做“复利”。


“复利”是指在计算利息时,某一计息周期的利息是由本金加上先前周期所积累利息总额来计算的计息方式,也即通常所说的"利说利","利滚利"。


复利的神奇之处在于时间,时间越久获利越大。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也就是说,50岁之前,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


理财初期也许会很难,好不容易攒下的钱也寥寥无几。


坚持做一个积极努力的人,养成良好的存款习惯,选择一个稳妥的投资组合,在时间的陪伴下,很可能给自己积累下不可思议的财富。


不要因为改变的微小而拒绝改变,它很可能是撬动人生的杠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