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阻击战

【编者按】病毒无情,人有情。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万千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疫现场,为人民筑起健康防线。新华网健康频道推出《“疫”重情深——镜头下的抗疫现场》特别报道,聚焦疫线的医务工作者们,讲述他们抗疫背后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本期,新华网讲述北京中医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刘海楠,在支援期间的感受及感动。

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阻击战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着祖国大地,在疫情面前,各地医疗队纷纷支援武汉,北京中医医院支援武汉医疗队来到武汉已半月余。对于第一次遇到如此重大疫情,第一次走进隔离病房,第一次穿上防护服工作服的刘海楠来说,此次支援不仅是对自己的考验,更是对自己的挑战。

进入隔离病房前,在关丽老师、蔡卫敏老师严格的穿脱防护用品的培训下,大家反复练习,刘海楠还特意多穿了1个多小时的防护服,努力适应厚重隔离造成的憋闷不适。但是,刘海楠在第一个夜班工作两个小时后依然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那一刻她想努力坚持,因为如果提前离开病房,队友们将承担更多工作。自己竭尽全力坚持了半小时,全身大汗淋漓已经湿透,濒临虚脱,队友们都劝出去透透气,舒服了再进来。“我明白如果自己晕厥了,只会给队友们添麻烦,提前离开病房那一刻,我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不是因身体不适,而是给队友们增加了负担深感自责。”刘海楠说。

经过短暂休整,刘海楠迎来了第二个班,虽然有点小担忧,但穿着层层防护服的刘海楠越来越坚定自己一定能行。在病区里,刘海楠遇到一对母女患者,女儿的病情相对重一些,血氧饱和度只有79%。刘海楠在护理时发现女孩心理压力特别大,焦虑、害怕、紧张情绪使她的体温有所升高。女孩很害怕,一个劲儿地打呼叫器,要求医生开药。经过医生的诊疗,决定按原方案治疗,不需要加药,进行物理降温。女孩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她特别在意体温升高。

在给她物理降温时,刘海楠说:“你别着急,紧张或是兴奋时,体温都会或多或少地升高一点。闭上眼睛,慢慢呼吸......”物理降温似乎使她舒服了很多,慢慢地,女孩安静下来,血氧饱和度也一点点升高。在给女孩妈妈做护理时,刘海楠把孩子的情况告诉她,女孩妈妈特意给女儿打了电话,鼓励孩子要勇敢。刘海楠再回去照顾女孩时,她的血氧饱和度已经达到了96%。看着刘海楠,女孩笑了。

刘海楠说:“看着女孩的笑容,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帮助她降低了体温,平复了她焦躁的情绪,感觉自己真正帮到了她,真希望这对母女早点好起来,早点团聚。”

坚定信心,打赢疫情阻击战

第四个班时刘海楠可以非常从容地工作了。晚间,刘海楠给162床老奶奶输液,她蜷缩在那,双眼紧闭,刘海楠叫了她两声,没有回应,刘海楠急忙呼叫医生,在快速开展抢救后,依然没能从死神手中救回老奶奶。刘海楠回忆道:“记得我上第二个班时,老奶奶和蔼地问,姑娘,你是从哪个地方来的?我说,从北京过来的,她非常感动,从那么远来帮助我们,太辛苦了,谢谢你们。”回想起几天前还能跟我聊天的老奶奶,现在已经永远离开了,在生命尽头都没能见到自己的家人,刘海楠特别难过。

刘海楠说:“来到这里,我们不怕工作辛苦,体力透支还可以补充,但是面对死亡,我们充满无助感,内心承受着巨大压力。现在我能做的只有为老奶奶做好最后的护理,愿她安详。”(孙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