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收養個小乞丐,後人為朱家守江山260年,明亡後繼續抗清,這個人是?

司馬長史


這個人是黔寧王沐英,世說雲南沐王府即指沐英的府邸,這個要和雲南木府分開,不要搞混淆了,木府指的是雲南土司之府邸。說起沐王府的家世,那得從大明開國的時候開始。

1.同命相憐,得以善終。

沐英本姓什麼,一直是一個謎,朱元璋後來曾經問過他,但是朱英(還沒賜姓之前沐英叫朱英,隨朱元璋的姓)不答,只是一個勁兒的對朱元璋夫婦磕頭說:我是陛下的孩子,深受陛下的養育之恩。朱元璋和馬氏也不好老是追問,就賜他姓沐,讓他世代沐浴皇恩。沐英之名就是這麼來的。

沐英7歲的時候隨著母親逃亂,在路上母親病死了,便成了無孃兒,小乞丐,一路以乞討為生。不過,他的命好,幾個月後,在濠州遇到了朱元璋。朱元璋從小也是乞討為生,眼見這個小乞丐十分可憐,就將他收留下來。

當時,朱元璋的老婆馬氏還沒有生育孩子,見他聰明伶俐,便收他為義子,並教他識字讀書。沐英十分聰明好學,到12歲了,便跟隨朱元璋上戰場,耳濡目染,久經歷練,到18歲的時候,沐英已經憑自己的本事坐到了帳前都尉之職。

沐英不僅聰明好學,而且為人低調沉穩,深得朱元璋和其他將領的喜愛。朱元璋當皇帝后,誅殺功臣,毫不手軟,但從沒對沐英失去過信任,從這點看,一方面在於沐英本人的為人處世感恩圖報,另一方面在於朱元璋對這個小乞丐有同病相憐之感。故沐英也是得以善終的大明開國名將之一。

2.丹書鐵券,忠烈千秋。

洪武九年即1376年,沐英隨大將鄧愈討伐吐蕃,後被朱元璋封為平西侯,並賜予丹書鐵券。說起丹書鐵券這玩意兒,還挺有意思,這可不是朱元璋的首創,在漢朝的時候就有了,主要是皇帝賜給有軍功勞的人的,據說還有免死的功效。

到了明朝,丹書鐵券被朱元璋進一步制度化,一是對丹書鐵券的頒發對象進行了規定,只有立有軍功的被封為公、侯、伯等才配有,而且還分有七個等級,尺寸大小不一,一式兩份,一份為受賜者持有,一份藏於內務府,出了什麼事,一經比對,便可辨別真偽。二是對丹書鐵券的寬宥內容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比如謀反不予寬恕,但可以豁免其他死罪;再比如免死有次數限制,而且次數比之於前代大大減少,且子孫不得免死等等。李善長是最先獲得朱元璋丹書鐵券之人,為什麼最後還是被朱元璋殺死了呢?就是因為他牽扯到到了胡惟庸謀反叛亂之罪,有謀反的嫌疑,不得憑丹書鐵券免死。

1381年,沐英與傅友德、藍玉等率領30萬大軍征戰雲南,後一直留守雲南,算是朱元璋為義子建立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地盤兒。1392年,沐英在雲南病死,他的子孫世襲黔國公爵位。

3.誓死保明,英勇抗清。

兩百多年過去了,明末清初之時,沐英十一世孫沐天波率領沐王府人馬誓死保衛明朝,英勇抗擊清軍。吳三桂攻入雲南昆明後,沐天波護衛南明永曆帝逃入緬甸,緬甸因害怕,交出永曆帝后,沐天波英勇戰死。至此,沐王府沐英及子孫鎮守雲南260年,大寫了明代忠孝兩全的精神讚歌。


青燈問史


(沐英劇照)

朱元璋喜歡收義子,一生當中收的義子就有二十多個,大多都是無父無母之人。

有一個義子非常特別,因為父母雙亡,而在街頭流浪,是個地地道道的小乞丐。就是這個小乞丐,為朱元璋的大明立下無數功勞,死去後,其後人為朱家守江山二百多年。

這個人名字叫沐英。

沐英的身世

沐英(1344-1392)出生在安徽濠州定遠縣的一個貧苦人家,父親早死,隨母親艱難度日。因為江淮地區爆發紅巾軍起義,戰事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相依為命的母子倆開始流浪。

流浪途中,嚐盡艱難困苦,看盡世態炎涼,讓小沐英感覺到了窮人的不容易。但,悲劇的是,本來還未成人,可是母親又死在了流浪途中,這讓8歲的孩子徹底沒有了任何依靠。

為了活命,小沐英到處乞討要飯,就這樣來到了濠州城。在這裡,小沐英碰到了他人生當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朱元璋夫婦。

彼時,朱元璋夫婦膝下還沒有子女,看到這個乞討的可憐孩子,朱元璋不僅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的討飯生涯,就這樣,朱元璋將其收為義子,並起名叫“朱英”。

在朱元璋夫婦這裡,朱英感受到了溫暖,吃飽穿暖不說,還受人尊重,朱英彷彿到了天堂,對朱元璋夫婦充滿著感激。

沐英的輝煌

為了培養朱英,在其12歲時,朱元璋就將其帶在自己身邊,做一個近身侍衛。當小朱英長到18歲時,朱元璋開始讓朱英擔當重任了。

第一個重要的工作,是鎮守鎮江,後來又提拔為江西重鎮廣信(今上饒)鎮守使,工作完成不錯,朱元璋看在眼裡很是高興。

公元1367年,朱元璋攻打福建,在戰爭過程中,朱英表現非常突出。戰後,除了對朱英的賞賜外,朱元璋夫婦把朱英叫到跟前說道:“現在你已經功成名就了,你可以恢復原來的姓了。”

朱英哭了,哭得很傷心,“你們就是我的父母,我願意一直姓朱。”朱元璋夫婦也很感動,扶起來說道:“你還得延續你們家族的煙火,就這樣吧!你還是我的義子,但繼續叫你以前的沐英吧!”

朱英恢復了原名“沐英”,但朱元璋的重視程度一點都沒有下降。

公元1370年,沐英被封為鎮國將軍,年輕的沐英成為了朱元璋最信任的人。

後來的日子裡,無論是隨鄧愈征戰吐蕃、西藏,還是同藍玉一起出徵西番,或是單獨攻打元朝殘餘勢力,沐英都是發揮極其出色,而且和各個將軍配合得很好。

公元1381年,37歲的沐英,和藍玉一起,作為傅友德的副將,一同前去平定雲南。雖然,初期並不是那麼順利,但幾人硬是在短時間內,把雲南大部分地區攻打了下來。

在當年農曆8月,雲南還未完全平定,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馬皇后死了,這對沐英來說是個巨大的打擊,因為他把這個人當做母親一樣看待,他在馬皇后那裡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但,人死不能復生,可沐英的痛苦不能抑制,最後因為悲傷過度而導致了咳血。

農曆9月,沐英心態調整過來後,和大家配合打敗了叛軍,斬首六萬,攻克昆明,穩定了局勢。

之後,朱元璋命沐英鎮守雲南。沐英也沒有讓朱元璋失望,不僅保持了穩定,而且發展了經濟,改善了民生,成為朱元璋最放心的邊疆地區。

沐英的隕落

沐英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他感謝朱元璋夫婦的知遇之恩,收養他的時候,朱元璋夫婦剛成家,還沒有孩子,沐英就成為了朱元璋夫婦非常疼愛和重視的養子。

1355年,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出生了,沐英彷彿真的有了一個親弟弟,非常高興,一個11歲的孩子,有了一個小弟弟,不開心才怪呢!在沐英的心裡,對朱標有著非常深的感情,他願意用生命去維護和幫助這個弟弟。

朱標當然用不著沐英去幫助,因為還有朱元璋這個大樹罩著。但是,1392年,朱標去世了,遠在雲南的沐英悲傷過度,日夜啼哭,因為那是他心裡最愛的“母親”馬皇后生的孩子,那是他最愛的弟弟,沒有之一。

(沐英最愛的三個人)

終於,在悲傷過度下,沐英追隨兄弟而去,離世時只有48歲。當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時,感慨不已。然後,命人把沐英的靈柩運抵京城應天府。靈柩到時,朱元璋親自迎接,並安排了高級官員處理後事,對沐英進行了厚葬,追封沐英為“黔寧王”。

此後沐氏子孫世代鎮守雲南,直到明朝末年。在明亡後,沐家後人心有不甘,各處活動,積極進行復明大業,雖然沒有成功,但其忠誠,確實很少有人能比。

沐英雖然是朱元璋夫婦的義子,但雙方都當對方是親人,這種感情值得尊敬。


藍風破曉


這個人是命貴、忠誠的沐英。

沐英在八歲前,命運很悲慘。

他出生在安徽濠州定遠一戶窮苦人家,父親早死後,跟著母親艱難度日。至正十一年(1351年)農曆五月,江淮地區爆發紅巾軍起義,沐英跟隨母親四處逃難,不久,母親病死在逃難途中,沐英成了亂世孤兒,食不果腹的小乞丐。

至正十二年(1352年),八歲的小乞丐沐英流浪到濠州,沿街乞討時,討到了天運。

朱元璋看到了這個小乞丐。也許是小乞丐的樣子讓朱元璋回想起了自己早年當和尚、當乞丐的遭遇,也許是朱元璋在小乞丐身上看到了某種特質,總之,朱元璋對這個小乞丐是又同情,又喜歡。

當時,朱元璋跟馬皇后膝下還無子,於是便把小乞丐收為義子,並將他改成了朱姓。

打天下時,朱元璋收了不少義子,但後來收的那些義子均無法跟這個小乞丐比,小乞丐是生活在朱元璋夫婦身邊的第一個孩子,由馬皇后親手養大,因此他與馬皇后的感情極深,而馬皇后也極維護這個養子。

因為朱元璋夫婦對小乞丐完全是視如己出的概念,後來便有了一些野史說法,說沐英是朱元璋認識馬皇后之前的私生子,就像漢高祖劉邦生有私生子劉肥一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戶部尚書黃景昉在《國史惟疑》中所載:“沐英為高皇帝與外婦所生”。

自成為朱元璋夫婦的“首席養子”後,沐英與後來馬皇后生的朱標太子感情也是十分深厚,狀如親兄弟。這一點讓後世也是浮想聯翩,有一種說法,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朱允炆神秘消失後,其實一直在沐英後人的庇護下,隱居在雲貴之地,有所謂的“天書”為證。

小小年紀討得天運後,沐英再也不是昔日的小乞丐了,而是成了“貨真價實”的官二代。朱元璋對栽培沐英十分用心,也十分偏心,簡而言之,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沐英的主要任務是邊歷練,邊摘桃子。

十八歲那年,沐英正式投入軍中,朱元璋將他任命成帳前都尉,守鎮江。後又升任指揮使,守廣信。不久,朱元璋贏得江南諸雄爭霸的勝利,並以摧枯拉朽之勢統一了全國,沐英乘著這股東風,隨大軍徵福建,取得了一些勝利,摘得了一些桃子。

見沐英有了一些成就,朱元璋令沐英改回原姓,這裡有給太子朱標讓道、日後不封異姓王的政治考慮,也有讓沐英光宗耀祖的人情考慮。

沐英改回原姓這一幕,在野史中同樣被演繹的繪聲繪色,有的說朱元璋要藉此好好考驗一下沐英的忠心,有的說沐英早已忘了自己的姓氏,還有的說這是父子間十分微妙的一齣戲。

不妨來看看《皇明世說新語》裡的記載:朱英取得功名後,朱元璋問他:“朱英呀朱英,你究竟是誰家的孩子啊?”朱英不肯說,只是回答說:“我就是陛下的孩子,深沐陛下與皇后的養育之恩!”

朱元璋聽後,不肯罷休,連續又問了幾次,朱英一邊磕頭,一邊重複同樣的回答。幾個回合過後,朱元璋笑了,很滿意地對他說:“你是朕的養子,現在即使不讓你恢復原本的姓氏,也不能讓你再隨朕姓朱了。既然你一直口唸深沐養育之恩,朕就賜你姓沐吧,讓你可以永沐皇恩。”於是,朱英便更名為沐英。

朱英雖然改叫了沐英,但朱元璋對他的栽培絲毫沒有減弱。大明立國後,沐英在馬皇后的支持下,升遷速度極快,先從福建調入軍事中樞大都督府,先任僉事,後又升任同知。那時,沐英是朝中少有的身穿便裝的軍事將領,只負責處理文案,不用帶兵打仗。

洪武九年,沐英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巡視西北,訪問民間疾苦,遇事有先糾錯再彙報的特權。很明顯,朱元璋此舉是讓沐英到地方上歷練,並藉此貼金。

隨後,朱元璋對沐英的栽培再升級,開始讓他以徵西副將軍之職跟隨衛國公鄧愈討伐吐蕃,以撈取更大的政治資本。

果然,此一戰事取得大勝後,朱元璋隨即對沐英來了一場開國功臣式的封賞——“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榮祿大夫、柱國、西平侯、食祿二千五百石,予世券。”

雖說朱元璋如此偏心,讓朝中很多人心中很是不滿,但隨後的沐英是真爭氣,真給朱元璋長臉。

鄧愈死後,沐英接過大旗獨當一面,洪武十一年,沐英任徵西主將,率都督藍玉、王弼征討西番。第二年正月,洮州十八族番叛,朱元璋命沐英移兵討伐,經過一年奮戰,沐英率西征大軍取得輝煌勝利。

平定吐蕃後,沐英又參與對蒙元的戰事,洪武十三年、十四年,他兩次出塞尋擊蒙元,均取得相當戰果。

至此,朱元璋對沐英的栽培錘鍊基本結束,沐英不負眾望,強勢崛起,成了朱元璋手裡的一張硬牌。

從一定程度上講,朱元璋在在洪武十四年最終決定對雲南用兵,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看到了沐英的崛起,能用。

在朱元璋那裡,拿下雲南是一步棋,讓有能力、可信賴之人鎮守雲南,保朝廷無西南之憂是另一步棋,將這兩步棋走成一步棋,沐英是朱元璋心目中的不二人選。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征討雲南元梁王、大理段氏,朱元璋仍以老將傅友德掛帥,沐英做副帥。這一老一少都是有真本事的主,一年後,長期盤桓在雲南的元梁王、大理段氏被滅,雲南併入大明版圖。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命傅友德、藍玉班師回朝,沐英留守滇中。朱元璋此舉事實上就是將雲南賞賜給了沐英,讓他做鎮守西南的大明“梁王”。

這裡有絕對的私心,絕對的偏心,也有絕對的信任。

沐英在鎮守雲南期間,文治武功皆是一流。

洪武二十一年,麓川國主思倫發反叛,入侵摩沙勒寨,沐英派遣都督寧正率軍將其擊敗。次年,思倫發再次侵犯定邊,軍隊號稱三十萬。結果,沐英率軍大破對方百象陣,斬首四萬多,取得極具震懾力的大勝。

為此,朱元璋特意召回沐英,豪賞黃金二百兩、白金五千兩、鈔五百錠、彩帛百匹,並當著眾臣的面摸著沐英的背說:“使我高枕無南顧憂者,是你沐英!”

作為一代雄主,朱元璋的猜忌心極重,開國功臣四十三位,殺四十位,但唯獨對沐英,他不僅給予信任,而且這份信任底下還有一份用心良苦的保護,否則不會讓他去做雲南的“梁王”。

而沐英更是用沐氏十二代人的忠誠回報了朱元璋的恩情與信任。

洪武十五年(1382年),沐英因義母馬皇后病逝,悲傷過度,咳血不止。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得知太子朱標去世,沐英悲痛欲絕,兩個月後病逝於雲南任所,年僅四十八歲。朱元璋聞之,倍感痛惜,命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賜諡“昭靖”,侑享太廟。

使人感慨的是,沐英死前留下了一條祖訓:“凡我子孫,務要盡忠報國,事上必勤慎小心,處同僚謙和為本,特諭,慎之戒之。”(沐英的第十世孫沐叡墓中曾出土一塊類似“長命鎖”一樣的金牌,金牌正面正中寫著“黔寧王遺記”五個空心大字,右邊刻“此牌須用”等字;背面即刻著沐英留下的祖訓。)

朱棣發起靖難之役,奪取政權後,很是欽佩沐氏盡忠守土,不問皇權之爭的操守,不僅沒有興兵討伐本是朱標一系的沐氏一族,反而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沐英的第五個兒子沐昕,以示拉攏。

度過此次朝局動盪後,沐氏子孫一直忠誠地為大明鎮守雲南,甚至大明末代皇帝崇禎帝自縊身亡後,沐氏還在西南地區堅持了十多年多年的抗清事業,直到一六六一年,沐氏最後一代主人沐天波為保護南明流亡的永曆帝朱由榔進入緬甸,力戰之後以身殉國,才為沐氏的忠誠鎮守劃上一個悲壯的句號。

忠誠不負兩百六十載,滿門忠烈一十二代人,當初的那個小乞丐留下的是壯哉史詩!


黑句本




在金庸的小說《鹿鼎記》中,韋小寶有一個老婆叫沐劍屏,她就是沐王府的郡主。在清初沐王府和天地會共同反清復明,在這樣的機緣巧合之下,韋小寶才能碰到沐劍屏。

這個沐王府的首任創始人就是朱元璋的乾兒子沐英,自從沐英跟隨傅友德攻下雲南後,他就受命長期鎮守雲南,世代承襲鎮守雲南。雲南沐王府存在了260多年,直到清朝初年平西王吳三桂打下雲南為至。

沐英和朱元璋一樣,都是安徽鳳陽人。他自幼父母雙亡,從此就流亡江湖,成了乞丐。有一天沐英到了濠州城,正趕上朱元璋招兵買馬。當他聽到朱元璋熟悉的鄉音時,就拜倒在朱元璋面前。這時他只有8歲,就被朱元璋收為義子。

有了家的沐英就隨了朱元璋的姓叫朱英,他非常珍惜家庭的溫暖。打小就幫助朱元璋照顧朱標,兩個人一起讀書,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誼。後來當太子朱標病逝的時候,沐英因為傷心過度,不久就去世了。



從13歲起,沐英就進入朱元璋的軍中開始歷練。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沐英很快就熟悉了軍隊生涯。18歲的時候,他就開始獨當一面,擔任鎮江指揮使。

23歲時,沐英率兵攻打福建,他身先士卒打下了重要的關隘分水關。隨後又佔領了祟安,連續攻破十八寨,消滅了陳友定的殘餘勢力。朱元璋念其屢立戰功,就讓他恢復了沐姓。

大明建國後,沐英被朱元璋封為鎮國將軍,擔任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掌管明朝的兵權,事務繁忙,但在沐英的管理下顯得井井有條。在工作之餘,他還經常進宮拜見朱元璋夫婦,當面向他們彙報工作並問安。馬皇后也稱讚他是朱元璋乾兒子裡最能幹的,也是最孝順的。

1376年沐英被派往關隴地區歷練政務,體察民情。當然朱元璋還給他了一項秘密任務,那就是主持對吐蕃的軍事情報工作。在這年底,沐英跟隨鄧愈出征吐蕃。

第二年大軍凱旋,主將鄧愈在途中去世,沐英指揮全軍撤回關東地區。回到南京後,他被晉升為西平侯,世襲2500石,這下他們家終於撿到了一個鐵飯碗。



此後的幾年,沐英一直率兵征戰西北,積累了大量對少數民族地區作戰的經驗,還學會了如何治理少數民族地區。更重要的是,沐英還是一個武器專家,在征戰的空閒時間,他還改進了宋朝的火器,發明了三段擊的戰術。

三段擊在幾百年後才被歐洲人發揚光大。因為當時的火槍打完一發後,槍筒發熱,必須暫停一會兒。沐英就把火器營分成了三排,第一排射擊,第二排準備,第三排休息。這樣就可以實現輪番攻擊,不給敵人可乘之機。

1381年,沐英跟隨傅友德進攻雲南,消滅元朝殘餘勢力。在此之前,朱元璋先後向雲南派出了兩撥使者,希望梁王儘快投降。哪知道梁王卻是死硬的忽必烈後代,他把使者殺死,表達了與明朝決戰到底的信念。

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命令以傅有德為主將,沐英和藍玉為副將,統率30萬大軍,發起對雲南的關鍵一戰。



雲南地區地勢險要,河流縱橫,瘴氣流行,可以說是易守難攻。但沐英長期與少數民族作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制定了正面進攻和奇襲相結合的作戰方式,迅速攻下了雲南的要隘曲靖。

這時明朝的騎兵經過幾十年的征戰,早已臻入化境。可以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不久明軍全殲元軍主力,梁王自殺。大理段氏自從宋朝就一直成為大理地區的實際佔領者,他們驅動大象嚮明軍發起攻擊。沐英利用火槍加大炮,迅速平定了雲南地區的叛亂。



朱元璋在戰爭中收養了許多幹兒子,並派遣他們鎮守各地。儘管朱元璋後期殺死了許多的武將,但對自己的乾兒子卻是非常的信任。戰爭結束後,朱元璋讓傅友德大軍班師,由沐英家族世代鎮守雲南。


明朝末年,沐王府的最後一個王爺沐天波跟隨著永曆皇帝被迫逃亡緬甸。吳三桂逼迫緬甸政府交出永曆皇帝,但懾於沐天波的威望,一直拖延了兩年。最終沐天波為了保護永曆皇帝,在緬甸戰死,不久後永曆皇帝也被吳三桂絞死於昆明。沐英家族260年至死不愈,誓死效忠於明王朝,完成了他們祖先對朱元璋的承諾。


新知傳習閣





答:這個人是黔寧王沐英。

沐英是濠州(今安徽省鳳陽縣)定遠縣人,家境貧寒,父親早逝,跟隨母親漂泊度日。沐英七歲那年,在逃難的路上,母親病死了,他成了個小乞丐,朝不保夕。幸好,短短几個月之後,他在濠州城遇上了他的命中貴人——當時的農民起義軍將領朱元璋。

朱元璋騎著高頭大馬經過小沐英的身邊時,不經意間,看到了這個卑微的小身影。

朱元璋自己也做過小乞丐,飽嘗人間艱辛,在小沐英身上,他看到了往日的自己,心酸無比,唏噓不盡,當即跳下馬,將小沐英抱上戰馬,收養為義子。

朱元璋的夫人馬氏尚未生育,待沐英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教他識字讀書。

小沐英到了十二歲,就長得體魄健大,嚷著吵著要跟朱元璋領兵打仗。

這樣,在沙場征戰中,沐英的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十八歲時授帳前都尉,參與守鎮江,開始擔當軍事要任。

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以副帥之職隨鄧愈征討吐蕃,因軍功被封西平侯,賜丹書鐵券。

必須補充一下,沐英本姓並非沐,朱元璋收留他時,讓他隨自己姓,並給他命名“英”。

則在很長的時間裡,沐英都是以“朱英”之名行世。

而隨著他的功勞不斷積累,軍職不斷上升,朱元璋就想讓他恢復本姓。

沐英卻搖頭說:“我是陛下之子,深沐陛下和皇后養育之恩,不必再複本姓。”

朱元璋後來想了想,就說:“既然你一直口唸深沐養育之恩,就賜你姓沐吧,讓你可以永沐皇恩。”

這樣,沐英之名始見於史冊。

有演義小說不知,誤把沐英之名寫成了“朱沐英”,把他刻畫成明初四猛八大錘之一。

沐英的沐家事業奠基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那一年,他與傅友德、藍玉率兵三十萬徵雲南。當雲南平定,他留下鎮守,守滇治滇,大得民心。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沐英病逝於雲南任所,被追封黔寧王,賜諡“昭靖”,侑享太廟。沐氏子孫則世襲黔國公,世鎮雲南。

關於雲南沐家的故事有很多,比如金庸先生的《鹿鼎記》有提到過雲南沐王府的小王爺沐劍聲及小郡主沐劍屏;朱貞木先生的《羅剎夫人》也有提到過雲南沐王府的沐天波和沐天瀾。

沐劍聲、沐劍屏、沐天瀾都是虛構人物。

沐天波卻是史有其人,《明史》中稱:“黔國公沐天波,黔寧昭靖王(沐)英十一世孫也。崇禎三年,父啟元薨,嗣立,掛徵南將軍印。”

清兵入關,南明弘光、隆武政權相繼覆滅,永曆政權由粵移桂,由桂入黔、滇。

沐天波忠心耿耿,全力扶明。

吳三桂後來率領的清軍攻入昆明,沐天波護著永曆帝朱由榔逃入緬甸,最後死於緬甸人反起的咒水之難中。

英國曆史學家哈威所著《緬甸史》對沐天波之死寫得非常詳細:沐天波死前奮起還擊,連殺九名緬兵,壯烈殉國。

《明史.沐天波傳》對沐天波之死評價極高,說他是“洪武勳舊同國終始者”。


覃仕勇說史


朱元璋絕對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開國皇帝,他祖祖輩輩都是貧苦農民,靠著租種地主家的土地為生。運氣好的時候家人也只能勉強餬口,一旦遇上一點天災人禍便會破產乞討。



1343年,年僅16歲的朱元璋在半個月內父母雙亡,而且長兄也因病去世。整個家裡面就剩下了自己和二哥,兩個人也無力照顧對方,於是被迫分開,各自逃生。

1352年,25歲的朱元璋已經度過了人生最痛苦的一段時期,並且已經成為了紅巾軍的將領。有一天朱元璋和妻子馬氏在濠州城巡視,看到了一名小乞丐沿街乞討。此時的朱元璋佇立良久,他彷彿看到了幾年前的自己,小乞丐無助的眼神也勾起了朱元璋的惻隱之心,最終朱元璋把這名小乞丐帶回了軍營。



朱元璋經過詢問了解到,這名小乞丐年僅八歲,沒有姓名,幼年喪父,前些時母親也因為戰亂剛剛去世,於是自己便開始了乞討生活。朱元璋越看越像曾經的自己,於是便把這個孩子收為了義子,並且給這個孩子起名朱英,從此朱英便跟著朱元璋開始生活。

朱元璋和馬氏當時沒有孩子,所以對朱英視如己出,非常疼愛。朱元璋教導朱英帶兵打仗,馬氏教導朱英識文斷字,也因此朱英慢慢的成長為了一個獨當一面的將帥之才。

1368年,經過多年的戰爭,朱元璋在南京開國稱帝,此時朱元璋親自為二十一位開國功臣排定座次,徐達為功臣之首,常遇春次之,朱英赫然排在了第六位,以此可見朱英才乾和能力。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開始讓收養的義子改回原來的姓氏,一來可以讓他們光宗耀祖,二來也可以避免以國姓封王。但在改姓的過程中朱英卻犯了難,朱英父母雙亡時年齡幼小,根本不知道原來姓氏。

於是有一天朱元璋把朱英叫來詢問道:“你到底是誰的孩子呀?”朱英跪在地上說:“我是陛下的孩子,是沐浴陛下和皇后的恩典才長大成人的。”朱元璋一連問了幾遍,朱英都是這一個答案,最終朱元璋突然笑了笑說到:“你是朕的養子,現在不能讓你恢復原來的姓,但也不能再姓朱了,既然你說沐浴朕的養育之恩,那你就姓沐吧,從此永沐皇恩。”



朱英雖然改名沐英,但其對朱元璋依舊是忠心耿耿,在之後的歲月中沐英南征北戰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1381年,朱元璋以傅友德為徵南將軍,沐英和藍玉為副將征討元朝殘部,此戰之中,沐英也達到了人生的頂點。朱元璋命傅友德和藍玉班師回朝,而令沐英駐守雲南。此後沐英謹記朱元璋教誨,對明朝忠心耿耿,而且在雲南駐守期間也大力推廣中原文化、興修水利、開墾良田,也因此雲南地區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1382年,馬皇后去世,聞訊後的沐英悲痛欲絕,咳血數次。1392年,朱元璋長子朱標去世,這一次聽聞噩耗的沐英哭的十分傷心,最終因悲傷過度而去世,年僅48歲。朱元璋聽聞後下令將沐英靈柩運回京師,自己親自迎接,追封沐英為黔寧王,諡昭靖。從此之後沐家子孫世代鎮守雲南,直到明朝末年。



清軍入關後,沐英第十一世孫沐天波堅決擁護南明朝廷,並且在永曆帝敗亡後,選擇追隨其入緬,最終在咒水之難被殺。沐天波死後,沐府後人也加入了反清復明的勢力當中,積極的謀劃推翻清朝的統治者。


我是越關


這個人叫沐英

沐英生於公元1344年,是濠州人,他的父親早逝,出身貧寒。

公元1351年,母親在逃難的路上病死。

公元1352年,沐英只有九年,孤身到了濠州城,被朱元璋收留,而且被朱元璋收為義子,因為朱元璋此時還無子,他的長子朱標生於公元1355年,改名為朱英,朱元璋、馬氏視其如已出。

公元1362年,沐英被封為帳前都尉,後來又成為指揮使。

公元1367年,朱元璋攻福建,沐英俘虜陳友定的將部,朱元璋讓他恢復自己的沐姓。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沐英被封為鎮國將軍,第二年,升為大都督府同知,沐英十分有才幹,大都督掌天下兵馬,沐英做得非常好。

洪武九年,,沐英擔任鄧愈的副將,一同徵吐蕃。

洪武十年,沐英因功被封為西平侯,世襲,兩千五百石。

洪武十一年,沐英被封為徵西將軍,與藍玉徵西番,戰功累累,收穫不小。

洪武十三年,沐英徵北元,俘虜北元國公。

洪武十四年,沐英隨大將軍徐達徵北元。九月,傅友德為徵南將軍,沐英、藍玉為副將,徵雲南。

洪武十五年,沐英與藍玉攻下大理。

洪武十六年,傅友德、藍玉班師,沐英鎮守雲南,從此沐英一直留在雲南。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病逝,沐英十分傷心,不久之後也病逝,終年四十八歲。沐英被追封為黔寧王,而沐氏後代一直為大明朝鎮守雲南,一直到清初。


歷史簡單說


這個小乞丐是沐英,他不僅在開創明朝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也是朱元璋收養的的義子。他在8歲的時候被朱元璋夫婦收留養在身邊,長大後陪伴朱元璋一同打下了江山,曾經平定了西南,並憑藉自己所能成為西平侯。但人到中年時,義母病逝,導致他悲傷過度,身體抱恙,隨後因當時太子的去世再受打擊,年僅48歲便身亡。朱元璋將他葬於京師,並追封為黔寧王。

時間回到1352年,25歲的朱元璋已經成為了義軍將領,他正和自己的妻子在外巡視,恍然間看到了一個人,就好像年輕時候的自己一樣。定眼一看,原來是一個小乞丐。在那樣戰亂的時代,小乞丐眼中特別乾淨純潔也非常無助,就是這樣的眼神打動了朱元璋,讓他將其帶回了住處。據瞭解,小乞丐沒有名字,當時已經8歲了,在小的時候便失去了自己的父親,而母親也是在戰亂時代去世,因無能力工作,所以才在外乞討。朱元璋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才將其留下並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做朱英,後人也會將他稱作沐英。至此,開啟了朱英跟隨朱元璋外出征戰的歷程。那麼,沐英這個名字是如何而來呢?那是在朱元璋建立元朝之後,想要讓朱英改姓氏,這樣一來,既可以避免以國姓將其封為諸侯,二來也能夠讓他為自己的祖先增光添彩。可是朱英表示,他在幼年的時候已經失去了父母,並不知道究竟姓什麼,並誠懇的說,自己是朱元璋的孩子,因為他從小是沐浴著朱元璋與其夫人的恩典長大的。朱元璋問了多次,也沒有得到其他的答案,又想著朱英說道沐浴二字,便讓朱英改姓沐,希望他可以永沐皇恩。

1383年,朱元璋將沐英留下鎮守雲南。一年之後,沐英征服了曲靖酋長,並趁機平定了普定,廣南等地區。除此之外,沐英還命令軍隊在防守的時候種田,這樣是為了解決糧食問題,也能夠穩固駐守。與此同時,沐英的這一治理方案,反而促進了雲南的農業發展。隨後,他又增設了一些教育機構,在民間尋得優秀子弟入學,給自己培養了一些能用的人才。然而在1392年時,沐英得知朱元璋的長子去世,令其十分傷心。原本在馬皇后去世的時候,沐英就因傷心過度多次吐血,身體早就不堪一擊。在這一次情緒起伏太大之後,沐英徹底抱恙,一病不起,最終因悲傷過度去世,年僅48歲。在沐英離世後,朱元璋將他的靈柩迎接回京師,並把他追封為黔寧王。而沐英的後人卻沒有忘記朱元璋對沐英的恩澤,也一直在為朱家守著雲南等地區,一直到明朝滅亡,總共260多年。此外,沐英的後代也格外擁護南明朝廷,曾經參加了反清復明的戰爭,只是最終沒有得逞罷了。

由此可見,沐英是一個懂得感恩之人,連其後代也是如此。有句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沐英及其後代的所作所為,可謂是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這個人是明朝第一代黔國公沐英,沐英出生於鳳陽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七歲的時候父母雙亡,靠著流浪乞討為生。


公元1552年,剛剛成為郭子興帳下軍官的朱元璋,在巡邏的時候碰到了正在城內乞討的沐英。當時的朱元璋和馬皇后結婚,還沒有自己的孩子,曾經乞討三年的朱元璋,知道乞討的滋味不好受,在同妻子商量後,朱元璋最終決定收養沐英,並且給他改名為朱英。

沐英從小跟隨在馬皇后和朱元璋的身邊,就像他們的親生孩子一樣。在沐英成年後,朱元璋對他十分器重,讓沐英擔任自己的貼身護衛。後來朱元璋多次派遣沐英南征北戰,每一次都立下戰功。馬皇后非常的喜歡這個養子,曾經多次在朱元璋的面前稱讚沐英。在明朝建立後,沐英和藍玉是明初年輕將領的代表,尤其是沐英的戰功特別突出,是替代徐達和常遇春位置的最佳人選。

在洪武十四年,朱元璋派遣傅友德率領藍玉和沐英進攻雲南,在洪武十六年掃平了盤踞在雲南的元軍殘部。然而在大軍撤退的時候,朱元璋卻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朱元璋讓傅友德和藍玉帶領軍隊回去,沐英留在雲南駐守。


沐英駐守雲南的時候,年齡還不到40歲,正是應該建功立業的年齡。沐英駐守雲南之後,藍玉四處東征西討,一步步做到了大將軍的職位上。而沐英終其一生,也只是雲南地區的守將,死後才被追封為王。

朱元璋把沐英留在雲南的安排,也算是用心良苦。在沐英駐守雲南之前,朱元璋找到沐英說:你以後不能再繼續姓朱了,我要你永沐皇恩,就姓沐吧。


朱元璋的這一決定,就已經說明朱元璋開始猜忌沐英,只是馬皇后一直很喜歡沐英,朱元璋才沒有對沐英下手。在洪武十五年,馬皇后在京城去世,假如沐英回到朝廷內,難免落得藍玉一樣的下場。朱元璋把雲南封給沐英,雖然不如朱棣的燕王更加的風光,但是好歹也有一塊封地,並且還擁有世襲的權利。

沐英駐守雲南之後,平定了當地土著的數次叛亂,保障了明朝西南邊陲地區的穩定。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二年召見沐英,對著大臣們稱讚他說:有沐英駐守在雲南,西南地區我可以高枕無憂了。


沐英去世於洪武二十五年,當時太子朱標剛剛去世不久,朱元璋聽說沐英哭的非常真切,又感慨沐英的功勞,追封沐英為黔寧王,並且封沐英的後代做了黔國公,讓他們繼承了沐英在雲南的統治權。

到了明朝滅亡之後,最後一代黔國公沐天波保護永曆皇帝逃到緬甸。


緬甸王畏懼吳三桂的壓力,想要把永曆皇帝獻給清朝,他們邀請永曆皇帝的群臣去河邊吃“咒水”,卻暗地裡埋伏士兵,準備將永曆皇帝的大臣全部殺害。出於對黔國公的尊敬,緬甸王不許士兵殺死沐天波,但是在屠殺的過程中,沐天波奪刀殺死緬甸兵九人,隨後遭到圍攻殺死。


從沐英開始十一代黔國公都對明朝忠心耿耿,沐英及其後人對明朝皇室始終忠心耿耿,稱得上是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歷史總探長


《劍橋中國明代史》言:“沐英封於雲南。實際上是沐氏家族使雲南成為明朝的一個省,並使其成為漢族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個家族的聲望一直很高,它的權勢是沒有爭議的,歷代黔國公是明朝唯一持續掌握實際領土權力的勳臣。”

沐氏家族可以說是對明朝最為忠心的異姓家族,他們世世代代都忠心的替大明朝鎮守著大明的西南邊陲-雲南,即使到了南明時期,沐氏家族依然忠心耿耿的跟隨著南明的皇帝四處征戰。身為黔國公府的末代國公沐天波,他明知南明大勢已去,可是依然固執的跟隨著末帝永曆皇帝,且發誓要以身殉國,共赴國難,與南明共存亡。最終他也實現了自己的諾言,直到死也沒背叛沐氏家族世代效忠的大明。



如明末清初文學家邵廷采所說“洪武勳舊同國終始者,魏國、黔國及誠意數家,而致命竭忠,天波尤著.......而沐氏享祚三百年,死猶以忠節著,豈非盛德之報哉!”,沐天波死的壯烈,沐氏家族的其他成員也同樣死的壯烈。沙定州之亂,天波母李氏、妻焦氏誓死不降沙定州,自焚而死。沐天波入緬時,妾夏氏來不及撤退,為了不讓清朝俘獲受辱,她毅然的自縊而死。



可以說終明一朝,沐氏這世代深受朱家皇恩的家族的確做到了世世代代效忠大明,南明臨近滅亡時,沐家滿門忠烈也為沐氏家族效忠於大明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話,他們無愧於沐氏列祖列宗,也無愧於這大明王朝。

而這個對於大明來說,誕生了無數位忠臣的沐氏家族,它的第一位家主就是明初開國功臣西平侯沐英。



沐英出身貧苦,父親早逝,母親也在他7歲的時候死於逃難的路上,就這樣舉目無親的他只能靠乞討過日。不過上天註定是公平的,在他8歲時,他遇到了一個改變了他一生的貴人,那就是朱元璋。此時的朱元璋和馬氏因膝下無子,就收養了已是孤兒的沐英。

之後貴為朱元璋義子的沐英就這樣開始了飛黃騰達的一生。18歲被升為帳前都尉,後被升為指揮使,開始獨領一軍,負責鎮守江西重鎮廣信;23歲獨領一軍,攻破江西與福建的交界要塞分水關,並佔領崇安,因功被授予了節制邵武、延平、汀州三衛的要職;26歲,晉升為鎮國將軍,任大都督府僉事;27歲,升任大都督府同知,負責處理天下兵馬之事。



32歲,任徵西副將軍,隨鄧愈出征吐蕃,獲全勝;33歲,隨鄧愈出兵甘肅、青藏、川藏,全勝而歸,因功被賜爵為西平侯;34歲,任徵西將軍,隨藍玉征伐西番,獲全勝,並俘獲西番十八族頭領、酋長三副使等要員,擴地千里;36歲,奉命征討和林的殘留元朝勢力,一戰取勝,俘虜元朝國公脫水赤;37歲,領兵出古北口,攻克全寧四部。



38歲,隨傅友德、藍玉等進攻雲南,隨後攻克雲南;39歲,負責鎮守雲南;40歲,平定曲靖、普定、廣南諸蠻;43歲,平定浪穹蠻族;44歲,平定麓川國主叛亂;45歲,平定雲南全境;48歲因病逝世,被追封為黔寧王,沐氏家族被朱元璋下令世代鎮守雲南。

可以說沐英自從被朱元璋領養後,他就一直替朱元璋南征北戰。而縱觀沐英的這一生,那最大的功績無疑是鎮守雲南,讓雲南徹底融入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中。



正如清末歷史學家蔡東藩所說“若明得雲南,全出沐英力,而云南人民,亦戴德不忘,終明世二百七十餘年,沐氏子孫守雲南,罕聞亂事,黔寧之功,固不在中山開平下也。”雲南這個曾經的化外之地,這個曾經被大理國三百餘年的地方,正因為沐英和他的沐氏家族的存在才成為明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因為他們雲南直到南明末年都從未脫離過明朝的控制。



而在這之後沐家數位家主都為明朝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第二代家主沐春,鎮滇七年,開闢屯田三十餘萬畝,滇南百姓深受其惠;屢破諸蠻,威震西南。第三代家主沐晟,替明朝攻克交趾,功封黔國公。第四代家主沐斌,平定貴州苗民之亂。第五代家主沐琮,平定尋甸、馬龍、麗江、劍川、順寧、羅雄諸地部族起事,維護了明朝對於雲南的統治。



第六代家主沐昆,鎮滇二十二年,屢平諸蠻叛亂;第七代家主沐紹勳,用計定明朝邊界,促使緬甸、孟養、木邦等臣服大明。當然在之後,因為明朝政局糜爛,導致沐氏家族的爵位與家主傳承出現問題,之後沐氏也曾經出現過數位野心勃勃之徒的嬌縱之徒,如奪兄田產的沐朝弼,再如臨陣脫逃的沐昌祚等。



但是不管如何,沐氏家族對於明朝的貢獻絕對是不容置疑的,即使有些沐家人縱有千般錯,但至少對於國家他們還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我想也正是因為如此,沐氏家族才有著“沐氏在滇久,威權日盛,尊重擬親王。”這樣的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