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小人得志”,劉邦建立大漢朝後,誅殺異姓王算不算小人?

趣談漢史


其實呢,劉邦還有他的子孫,我對他們的評價呢,基本上就是三分英雄氣,七分沒臉皮!

劉邦是不是一個英雄,從他後半生繼承皇帝位子以後看他做的那些事情,他確實是個英雄,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就是為什麼劉邦再後來就懂得了西楚霸王項羽為何不墮過江東?在當時和英布作戰的時候,英布一隻弓箭射中了劉邦的胸脯!本來按照以前劉邦的設定,那趕緊拋棄部隊,逃回自己老家治病去自己的姓名是很重要的,但這個時候劉邦居然站出來,並且像是並宣佈他只是射中我的腳趾頭,帶著之後指揮自己的軍隊不停地向敵人發動猛攻,一直支撐到戰爭結束,劉邦也是因為這個事情得了重病,後來死掉的,但是這回我們不得不說劉邦在守護自己權利的時候有了那麼一點英雄氣概!

其實怎麼講呢,劉邦是肯定有英雄氣概的!這個人他能夠得到西楚霸王項羽的認可,在《鴻門宴》上項羽沒有殺他就已經說明了問題!對於劉邦來講,他這一輩子能夠獲得這麼大的江山,自己身邊有這麼多能人異士,也是因為自己有一種特殊的魅力,按照韓信對於劉邦的評價就是您會用人,但實際上會用人和能夠招攬人才,這是兩碼事情,劉邦能夠做到後者證明他身上有一種氣息,能夠吸引這些人去投奔他,難道是無賴嗎?不是。肯定是英雄氣!

但是呢,劉邦確實也是個無賴!劉邦本身呢,在沛縣的時候就是一個無賴的混混頭子,一天到晚糾集一幫酒肉之徒,天天鬧事情!這個呢,歷史上面也有,大家也都知道這是事實,並且劉邦這個人在跟項羽作戰的時候,為了保密可以說什麼事情都敢幹,他逃命逃不掉了,把自己車上的兒女往地上一扔!項羽拿他父親威脅他的時候,他說能不能分我一杯羹?總之在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總是能體現出自己的無賴,而且在平常的時候無賴更加多一些!

所以對於劉邦的評價很多人就會單方面的斷,章琦說劉邦這個人就是一個小人,就是一個無賴,但事實上人是有多面性的,你自己也可能無法察覺你自己的另外一面,而對於一個旁觀者來講,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劉邦就是具有兩個面!一個呢是小人得志的嘴臉,也就是在自己登基大典之前問自己的父親說現在我打得天下,我拿的產業多呢,還是我二哥拿的產業多呢?另外一個呢就是英雄氣概,在面對自己強勁的競爭對手九江王英布!他能夠站出來面對對手,(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並且把他給徹底擊敗,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為了自己的萬世江山而奮鬥,這個就是英雄氣概!

所以劉邦他這兩個面,就形成了一個立體的劉邦,這個才是真正的劉邦能夠奪取天下,光靠無奈這是不可能的!只有能屈能伸,該慫的時候得慫,該乾的時候得幹!這樣才能成就大事,總體來講這得歸結到一點,那就是戰略觀察能力!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放在面前,你要知道你是該去冒險還是不該去冒險,對於劉邦來講一件事情放在面前自己的事應該顯得無賴一點兒呢,還是應該顯得英雄一點兒!他就必須得做出選擇!所以同一件事情,我們必須得謹慎一些,不能夠直接評判他到底是不是小人得志!

誅殺異姓王,這一點,這是劉邦自己打下的江山,當時在楚漢相爭最緊要的階段是誰在正面戰場上死扛住了西楚霸王項羽的進攻,讓其他的異性諸侯王能夠拿到優勢奪取地盤就是劉邦,劉邦在正面戰場就是一個打不爛,捏不爛的一個麵糰!他為了生存展現出自己的無奈本身無可厚非,而在這之後面對這些異姓王的挑戰!劉邦表示我多想的江山我得為他負責,我得把它傳給我的子孫後代,所以是個爺們兒就必須得站出來!

可能圖中有幾個冤枉,比如說韓信!但是,你站在劉邦的角度,你也不會選擇放過他!本身能力突出,軍隊指揮能力突出!就已經很恐怖了,此時,他還敢收留西楚霸王項羽的部將鍾離昧!不管這個事情到底是證明他有一心的,還是他重情義,總之兩個選項都不是什麼好的事情!

所以劉邦不是小人!你如果就事論事說起他那些無奈的事情,那他確實是小人得志,可誅殺異姓王,這一點他確實沒有!


漩渦鳴人yy


小人得志?

我無法理解,堂堂開國之君,一手創建大漢王朝的劉邦,為何會與小人掛上鉤。

難道就是因為他誅殺了異姓王,誅殺開國功臣?如果這叫小人的話,那麼歷史上可以稱之為小人的帝王不要太多。

什麼叫小人得志?其大致就是指一類人,長期處於社會底層。突然有一天走了大運,翻身有了權勢,然後趾高氣昂的炫耀,甚至於忘恩負義。

比如《紅樓夢》中的孫紹祖。其人家境困難,是個落魄的小人物,曾還一度跑到賈府求助。

後來孫紹祖走了大運,在京城當了官,一下成了大人物。正所謂“得志便猖狂”,孫紹祖逆襲之後便開始為非作歹,橫行霸道。

而賈府衰敗後,孫紹祖更是忘恩負義,強娶迎春不說,還虐待他,僅僅一年不到,迎春便香消玉殞。

這便是小人得志一個最典型的例子。

而劉邦顯然不是這樣的人,他沒有忘恩負義。當初從沛縣跟他一起出來的那群人,哪個不是高官厚祿,飛黃騰達?即使是屢次背叛他的雍齒,劉邦也依然沒有報復,而是給予其爵位,讓其榮華一生。

雖然有作秀之嫌,但也看得出來,劉邦怎麼都與小人搭不上邊兒。

至於劉邦建立大漢朝後,誅殺異姓王,純屬帝王權術使然,談不上功與過。

很簡單,這其實就是一個功高震主的問題。劉邦誅殺異姓王不是因為他小人得志,而是因為異姓王對他構成了威脅。

當初建立漢朝,劉邦為了早日擊敗項羽,大封諸王,由此形成了漢初一個郡國並存的局面。雖然漢王朝的諸侯權力不如春秋戰國那般獨立,但卻依然是有著相當大的自主權。

且不說春秋戰國,就是項羽那都是前車之鑑。當初劉邦擊敗項羽,可不是憑藉一己之力。如若不是因為田齊作亂,可能劉邦當初還定三秦第一時間就是面對項羽的鋒芒。而後來楚漢對峙階段,如果不是英布反水,項羽也不至於腹背受敵。

所以,諸侯的存在始終是一個很大的不確定因素。當初打天下他們是助力,而如今坐天下,他們則是最大的威脅,誰也保不齊他們哪天就反了。

站在劉邦的角度,這種事情肯定要未雨綢繆,即事先拿掉他們的權力。不然等到他們造反,那就來不及了,悔之晚矣。

那為何要殺?

斬草除根這這四個字足以解釋一切,對於這些威脅,任何辦法都沒有比直接殺掉來得更簡單。

而且這裡面有一個過程,劉邦一開始並未起殺心,只是想奪權。但是,對於眾諸侯來說,失去權力則意味著成為任人宰割的魚肉,屆時劉邦想殺便殺。於是他們便謀反,既然都謀反了,自然是死罪,殺他們名正言順。

特別是像彭越、英布這樣本就反覆無常的小人,他們手握重兵,又是項羽舊部。雖然後來投靠劉邦並幫助其擊敗項羽,奪得天下。但說到底他們只是因為利益而和劉邦走到了一起。所以他們隨時都有可能造反。

特別是是韓信被殺之後,他們有了前車之鑑,為了保命,造反的可能性更大。

有人說韓信他根本就沒有謀反,為何被殺?

沒錯,韓信他確實挺無辜的,堂堂漢初三傑,國士無雙,一代名將,最終卻死在一個女人手裡。就算是死,他也應該是死在戰場上。

但大家要注意的是,此人過於高傲,功高震主也不是一次兩次了。早在當初楚漢相爭的時候,他便一度坐山觀虎鬥,以此來要挾劉邦,為自己謀取高位。要知道,這對於一個領導來說,是最不舒服的。

所以後來他韓信才會被劉邦從齊王改封為楚王。

更何況,他韓信雖然功高,但這裡面有劉邦的一份功勞。如果沒有劉邦高臺拜將,他韓信可能一直都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卒而已。

對於劉邦來說,我既然可以給予你地位權力,自然也可以收回去。再加上異姓王本就是劉邦必須要剷除的存在,韓信被貶淮陰侯也在情理之中。就算沒有鍾離昧,遲早韓信都會被貶。

其實到這裡,韓信如果老老實實,也就沒事兒了。但是素來高傲的韓信他不服啊,而且還要表現出來甚至於與謀反的陳豨有所交割。目前對於韓信是否與陳豨合謀造反未有定論,但是對於劉邦來講,他只需要知道韓信和陳豨有關係就行。

既然被確定有不臣之心,那韓信便非死不可,比較是韓信啊。如果不殺他,要是哪一天有人造反,韓信為將,誰能阻擋?劉邦可沒有這個自信。

最為典型的反例就是長沙王吳芮,他也是異姓王,可人家為什麼就活得好好的,連爵位都沒有被削?因為人家懂得示弱啊,人家在封地從來不搞事情,老老實實抓生產。他還主動削弱自己的實力,將兵權和土地送個劉邦,讓他分封劉姓子弟。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告訴劉邦,我吳芮絕無反意,忠心耿耿。對於劉邦來說,實力被削的吳芮已經沒有了威脅,人家還那麼熱情。自然沒有殺他的理由。

所以,一個巴掌拍不響,誅殺異姓王這事兒,不能全怪劉邦。


白話歷史君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一度徹底廢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實行中央集權統治。然而,劉邦建立西漢之後,迫於當時的天下形勢,汲取了秦國滅亡的教訓後,採用了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郡國制”,先後分封“七國八王”,其中除長沙王吳芮一脈得以延續外,大多沒有好下場。那麼劉邦誅殺這些異姓王,是否屬於小人行徑呢?我們不妨逐個分析一番。

【注:以被誅滅時間為序】

燕王臧荼:謀反被殺

秦末天下大亂之際,臧荼本是燕王韓廣麾下將領,後隨項羽西入關中滅秦,因功被封為燕王,韓廣則被改封為遼東王。之後,韓廣不願遷王遼東,遂與臧荼發生火併,臧荼殺死韓廣後吞併遼東之地,遂盤踞於東北。

楚漢爭霸之際,劉邦派韓信開闢北方戰場,韓信攻滅趙代之地後,臧荼遂被韓信勸降,就此倒向劉邦一方,並在垓下之戰後擁立劉邦稱帝。由於臧荼地處東北,一直以來勢力相對獨立,而劉邦對其也鞭長莫及,因而稱帝后保留其封國。

然而就在劉邦稱帝建國當年,“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將擊之,得燕王臧荼”(《史記·高祖本紀》)。可見,燕王臧荼在同年十月便起兵反叛,並攻佔了趙地,但隨即便被劉邦剿滅。

韓王韓信:勾結匈奴謀反,叛逃匈奴後死於漢將柴武之手

韓王信本是韓襄王庶出孫子,早在劉邦率兵西入關中時便已經投奔劉邦,後在楚漢爭霸時被劉邦封為韓王,長期率領韓地軍隊跟隨劉邦。然而在滎陽對峙期間,即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楚軍攻破滎陽後,韓信曾一度投降楚軍,但隨後又逃走重新投歸劉邦,劉邦再度立其為韓王。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春,劉邦建立西漢之後,依舊封其為韓王,建都潁川。次年春,劉邦認為潁川戰略位置太過重要,於是命韓王信將封國遷往太原以北地區,從而成為抵禦匈奴的塞王,建都晉陽(後韓信以晉陽距離邊境太遠為由遷都馬邑)。

由於匈奴常年南侵,韓王信不敵之下便多次派使向匈奴求和,劉邦懷疑其私通匈奴後曾派人予以責備,韓王信擔心被殺於是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打漢朝,公然起兵反叛,不僅將國度馬邑獻給匈奴,並與匈奴合兵南下攻打太原。

漢高祖七年(前202年)冬,劉邦親率大軍平叛,在銅鞮擊敗韓王信的軍隊,並將其部將王喜斬殺,韓王信逃奔匈奴,但之後劉邦因輕敵冒進慘遭“白登之圍”。後來,韓王信仍然多次與匈奴合兵南下,最終在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漢將柴武斬殺。

齊王(楚王)韓信:因與趙相陳豨勾結,被呂后、蕭何誘殺

作為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雖然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赫赫戰功,卻也因成皋之戰中臨危不救和請封齊王而不被劉邦所信任,先後兩次被劉邦奪取兵權。劉邦稱帝建國之後,並未允許其返回齊地,而是將其改封為楚王。

根據《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漢高祖六年(前201年),有人告發韓信謀反,依據便是其私自容留項羽麾下大將鍾離眜。隨後,劉邦根據陳平的計策,以外出巡視為藉口,要各地諸侯到陳地相會,韓信於是殺了鍾離眜前去拜見,結果被擒,遂被廢為淮陰侯,遷居長安。

漢十年(前197年),趙相陳豨起兵反叛,劉邦親自率兵前去平叛。按照《史記·淮陰侯列傳》的記載,韓信與陳稀相互勾結,意圖在長安城作為內應,但卻被一個家臣的弟弟告發,呂后和蕭何隨後將韓信誘至長樂宮的鐘室殺死,並夷三族。

韓信最終被殺,我認為與劉邦應該沒有關係,因為遷居長安的韓信事實上對劉邦的威脅已經不大。而且,呂后殺死韓信之時,劉邦正在率兵平叛,很難說與其有關。而且關於韓信謀反之事,雖然《史記》言之鑿鑿,但我始終有所懷疑。

趙王張敖:趙相貫高謀刺劉邦,事敗之後被廢為宣平侯

張敖乃是初代趙王張耳之子。項羽分封天下時,曾封張耳為趙王,但不久便被陳餘擊敗,逃至劉邦處,後隨韓信開闢北方戰線,攻滅趙代之後被劉邦封為趙王,劉邦建國之後封國得以保存。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張耳病逝,其子張敖繼承王位,並娶劉邦長女魯元公主為妻。

漢高祖七年(前200年),遭遇“白登之圍”後,漢高祖劉邦返回長安途中路過趙國,趙王張敖執子婿禮甚恭,但剛剛遭遇戰敗的劉邦心情顯然不好,因此便責罵了張敖幾句,結果卻惹怒了趙相貫高與趙午等人,貫高等人便意圖謀刺劉邦。

漢高祖八年(前199年),劉邦從東垣返回再度路過趙國,貫高等人便在柏人縣館舍的夾壁牆中隱藏武士,想要截殺劉邦,結果劉邦心中警醒並未留宿。次年,貫高等人的所作所為被其仇人得知,於是密報劉邦,結果張敖、貫高等人被捕後押往長安,但貫高等人卻堅稱此事張敖不知,而是自己等人所為。

鑑於張敖並不知情,因此劉邦最終將其予以釋放,之後又因魯元公主的緣故,又將張敖封為宣平候。漢高後六年(前182年),張敖病逝,終年59歲。

梁王彭越:因謀反而被廢,因呂后勸說而被殺

秦末天下大亂之際,彭越在魏地起兵,後率兵歸順劉邦,被拜為魏相,封建成侯。楚漢爭霸之際,彭越長期活躍在敵後戰場,對項羽的補給線造成了極大威脅,進而迫使項羽與劉邦鴻溝議和後撤兵。

彭越雖然隸屬於劉邦,但因其長期在外作戰,勢力其實相對較為獨立,垓下之戰前劉邦曾令其率兵合攻項羽,但他卻按兵不動,直到劉邦許諾分封土地,並且在看到項羽大勢已去之後,這才出兵相助。西漢建國之後,劉邦依諾分封其為梁王。

漢十年(前197年),陳豨在代地發動叛亂,漢高祖劉邦親自率兵討伐,在到達邯鄲之後,劉邦令彭越出兵相助,但彭越卻推脫自己有病,只讓手下將領率領少量兵馬前去。劉邦一怒之下派人前去責備,彭越部將扈輒則勸說其起兵造反。

後來,彭越的太僕因得罪彭越而向劉邦告發,說彭越和扈輒陰謀反叛,劉邦派使者襲擊梁地,彭越被抓獲後廢為庶人,流放蜀地青衣縣。彭越在前往屬地途中遇到呂后,請呂后代自己向劉邦求情,結果呂后讓彭越的門客再度告發其陰謀反叛,彭越就此被殺,並被滅族,國除。

淮南王英布:驚懼之下起兵反叛,兵敗之後被內侄吳回誘殺

英布因犯罪而被處以黥刑,故也稱黥布。其本為驪山刑徒,秦末天下大亂時起兵叛亂,並迎娶了吳芮的女兒,後與吳芮一起投入項梁麾下。項梁死後英布成為項羽麾下將領,並被項羽封為九江王,但之後因項羽誅殺義帝熊心而離心離德,彭城之戰後被漢使隨何勸降,轉投劉邦。

英布反叛之後,項羽派兵攻打,英布戰敗之後逃往劉邦處。垓下之戰前,英布返回九江之地,並與劉賈策反楚大司馬周殷,率兵自九江至垓下合擊項羽。劉邦立國之後,英布被封為淮南王。漢十一年(前196年),呂后殺死彭越之後,將其剁成肉醬分別賞賜各地諸侯,英布見後極為驚懼,開始暗中秘密部署、集結軍隊,準備謀反。

後來,英布懷疑自己的愛妾與中大夫賁赫有染,賁赫逃至長安後,告發英布密謀造反。劉邦派人試探英布,英布以為自己事發,於是殺死賁赫全家後起兵反叛,劉邦親自率兵討伐,英布作戰不利,只得和一百多殘兵逃至長江以南。

此時的長沙王吳回乃是吳芮之孫、吳臣之子,因英布是吳芮的女婿,因此吳回也就是英布的內侄。得知英布戰敗之後,吳回派人誘騙英布,謊稱和英布一同逃亡,英布於是被騙至番陽,最終被殺死在民宅之中。

燕王盧綰:養匪自重事發後逃往匈奴,最終死於匈奴

盧綰乃是劉邦的同鄉好友,早在劉邦當泗水亭長時,便常常伴隨其左右,劉邦起兵後長期追隨作戰、屢立戰功。燕王臧荼謀反被殺之後,由於燕地實在遙遠,又夾在各諸侯之間,因此劉邦改封盧綰為燕王,意圖加強燕地與中央朝廷的聯繫。

陳豨叛亂之後,劉邦在親率大軍平叛的同時,令燕王盧綰率兵自東北攻打陳豨,陳豨於是向匈奴求援,而盧綰則派張勝出使匈奴杜絕陳豨的援兵。當時,臧荼的兒子臧衍也在匈奴,便對張勝說,“陳豨被消滅了以後,下一個就該輪到燕了,您和您的主上馬上就會成為別人的俎上魚肉”,勸說張勝應該養匪自重,只有如此燕國才能長存。

盧綰起初懷疑張勝勾結匈奴謀反,還曾上書劉邦請求族滅張勝,然而當張勝從匈奴返回說了臧衍的理論後,盧綰警醒之下又為張勝開脫,並要其做自己和匈奴之間的聯絡人。與此同時,盧綰派人聯繫陳豨,使其逃至燕地附近,進而造成雙方“連兵勿決”的假象。

後來,陳豨的降將把此事告訴了劉邦,劉邦於是派人召見盧綰,盧綰卻稱病不往。劉邦又派闢陽侯審食其、御史大夫趙堯調查盧綰下人,盧綰恐懼之下閉門謝客。之後,劉邦又從匈奴降人那裡得到了確切消息,於是在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派兵攻打燕國,但不久後劉邦便駕崩了,而燕王盧綰則就此逃亡匈奴,被匈奴封為胡廬王,次年死於匈奴,終年63歲。


劉邦分封異姓王本就是迫於形勢,再加上這些異姓王不僅佔據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而且軍事、經濟、政治全部自主,儼然便是國中之國,已經對漢帝國造成了極大威脅。如上所述,雖然漢初的“七國八王”除了吳芮一脈外下場大多不好,但也不難看出,這些異姓王各有“取死之道”。


香茗史館


在歷史上,開國皇帝殺功臣的案例幾乎在每個朝代都會上演一遍,但為什麼只有劉邦會被形容為小人得志呢?在我看來,劉邦和項羽之間的戰爭,項羽為西楚霸王,無論在哪方面都比劉邦有優勢從爭霸中勝出,但最後卻是劉邦建立了漢王朝。

大家都一致認為這歸功於劉邦身邊的一群功臣,但在劉邦成功稱帝后,卻用了七年時間清除異姓王,這難道不是過河拆橋的小人嗎?

小人得志?還是年少得志?

在我看來,劉邦不算是過河拆橋的小人,在漢王朝建立之前,劉邦只是一位小小的亭長,而且那個時間段起兵的也不止劉邦這一支軍隊。

但他一路招兵買馬,吸引人才為他辦事,這是他作為一位領導者的謀略。

這是建立王朝之初,每個帝王都會做的事情,跟隨者做的事情就是想方設法讓自己所在的軍隊能夠異軍突起,而劉邦真的做到了,這也算是眾望所歸。

角色改變,行為改變

從一個起義軍老大變成王朝的統治者,雖然都是一位領導者,但所管轄的範圍卻有所變化。作為一位起義軍的老大,他只要保證手底下的人忠心耿耿地為他效力,實現登基稱帝的目標就行了。

狡兔死走狗烹

作為一位王朝的統治者,管轄的是整個天下,他要做的事情是能在皇位世世代代傳下去,確保江山永固,所以劉邦只能做出每個開國皇帝都會做的事情,那就是殺功臣。

不僅是功臣,如何處理戰俘也是一門學問?

當年秦始皇命令趙佗率領五十萬大軍攻打南越地區,強制規定:“就算朝廷有難,也不得班師回朝!”而這五十萬士兵大部分都是統一六國時期的舊部。你品,細細的品。

在劉邦的眼裡,或許就是,他們既然能把我擁上這個皇位,自然也能把我拉下來。

沒有什麼小人得志,只是在什麼位置上做什麼事。

劉邦坐上皇位後,起初將功臣封為異姓王,被封王擁有自己的行政權、財政權、還有自己的軍隊,異姓王的封地加起來的總面積比國家直接管轄的郡縣還要多,換成任何一位帝王,都不能安心睡好覺吧,而且並非所有的功臣最後都只有死路一條。

飛鳥盡,良弓藏

像張良、蕭何在獲得爵位之後,懂得明哲保身,在皇帝面前懂得收斂自己,最終得以保住性命。所以那些被除掉的異姓王,只能說是不聰明,不知道如何作為一個臣子。


正一品貴妃


劉邦建漢後,先後誅殺了楚王韓信(後貶為淮陰候),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等異姓王。到公元前196年,除長沙王外,其餘異姓王全部被消滅。劉邦之所以誅殺異姓王,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分封異姓王並非劉邦本意,只是迫不得已的權宜之計。以下兩個事件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1)在公元前203年,劉邦被困滎陽。情急之中,劉邦向韓信求救。令劉邦感到氣憤的是,等來的不是韓信的救兵,而是討要齊王稱號的使者。迫不得已,劉邦只得冊封韓信為齊王,韓信這才出兵。

2)公元前202年,劉邦率二十萬大軍追殺項羽。同時劉邦向韓信,彭越發出命令,命令其在固陵會師,合擊項羽。然而,韓信,彭越等人再次違背將令。致使劉邦孤軍深入,險遭項羽毒手。在張良的點拔下,劉邦將北方大遍土地封給韓信,彭越等人。要求得到滿足的彭越,韓信,這才出兵。韓信等人的所作所為,為自己被殺埋下了伏筆。

二,吸取了項羽的教訓。

推翻秦朝以後,項羽分封天下為十九國,自任西楚霸王。項羽分封諸侯不到幾天,各路諸侯紛紛反叛。劉邦正是利用這種機會脫穎而出,最後稱帝的。做為歷史的見證者,做為封建帝王的劉邦,當然不會永許這種事情的發生,更不會允許異姓王的存再。

三,消滅異姓王是他的既定國策。

在楚漢之爭中,劉邦需要藉助各路諸侯的力量來打敗項羽。為調動各路諸侯的積極性,劉邦打出了平分天下的口號,給各路諸侯封王。這些王便被稱為異姓王。各異姓王可以擁有自己的軍隊,土地。當各項羽消滅後,共同的敵人不復存再,原來的異姓王瞬間成為了新生政權的威脅,成為了劉邦加強中央集權的絆腳石,因而劉邦不得不採取果斷措施,將其除去。除去異姓王之後,劉邦定下了"非劉氏不王,非功臣不侯"。的盟誓。可見劉邦對異姓王的防備之深,或許劉邦早就定下了對付異姓王的策略。

異姓王的消滅,不完全是劉邦卸磨殺驢的緣故,更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無奈之舉


老羅說世界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曾經呢,二叔看過一部電影,電影裡邊有這麼一句話,那就是“當你成功之後,你曾經的黑暗將會淹沒在無線的光輝裡”以世俗的眼光來看劉邦誅殺異姓王,確實有點欠妥,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是和你從沛縣和你一起出生入死,經歷過多少磨難,才有的今天,你怎麼說殺就殺呢?然而用世俗眼光看的人,皆為凡人,他們不懂帝王之心,要知道劉邦是窮人,一個市井小混混,逐步成為帝王的,其中經歷過多少的磨難,沒人知道,帝王之位來之不易,若要重新來,按照世俗眼光的套路走,沒準帝王之位就是項羽的了?

至於這些異姓王,手中或多或少都是掌握著兵權的,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韓信,當初劉邦被項羽逼的沒法,讓韓信攜數十萬軍隊從齊地馳援,本來嘛,君臣之間的關係,讓你馳援你就馳援,但是此時的韓信,卻在節骨眼上要劉邦封他的王,雖然韓信拿下齊地,立這麼大的功勞,要一個爵位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要的時機不對,此時的劉邦已經是火燒眉毛了,你來這麼一出,這不由得讓劉邦產生了警覺,畢竟是人性嘛,有第一次就有下一次,所以在劉邦建立漢帝國之後,開始了他的屠王計劃,韓信成了第一個,當然這些都是蕭何和毒王陳平使然。

我們再站在聖人的角度上來分析,劉邦這貨乾的是人事兒嗎?你說你一個帝王,怎麼說要給人們立個榜樣嘛!還是二叔的那一句話,不要站在聖人的角度上卻品足一個人,因為這樣做,你看誰都不順眼。


北派說書人


不算!!!在我看來,正因為劉邦不惜背上屠殺功臣的罵名也要剷除功臣的舉動,劉邦不僅不是小人,而且可以以英雄相稱。畢竟,對於一個成功且成熟的政治人物而言,個人道德品質的高低與榮辱是非並不足以成為他行事的羈絆。

一:郡國並行制的巨大隱患

公元前202年,擊滅項羽的劉邦在定陶縣登基稱帝,建立大漢王朝。嗣後,根據諸將在逐鹿之戰中的功勳貢獻。紛紛裂地分茅,封王拜相,如此一來,偌大個大漢王朝卻也成了個不倫不類的東西,整體形勢大致可以概括為:郡國並行。但所謂的郡國並行制卻也不是一勞永逸的政治格局,因為,相對於直接歸屬中央統領的郡縣而言,各個諸侯國與中央的關係卻是相當的微妙:

首先,就名義上而言,各諸侯王與劉邦是君臣關係,但就實際權勢上而言,他們更願意將自己定位為劉邦的同盟者。所以,即便是已經貴為天子的劉邦也很難輕易指使他們,八大異姓諸侯國,雖然都在漢朝的版圖之內,卻無異於“國中之國”。

其次,就當時被分封的八大諸侯王而言,他們的封地綜合幾乎佔據了漢王朝近一半的版圖面積。且彼此之間地勢交錯,形勢複雜。此時剛剛受封,國勢卑弱自然還受制於中央政府,可一旦承平日久,隨著人口的繁殖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諸侯國與中央政府的親密度會逐漸衰弱。誰又能保證不會發生像春秋初期那樣“同室操戈”的事情呢,屆時,對於中央政權而言,無疑是滅頂之災。

再次,在八大異姓諸侯王中,除了封國狹小,勢力卑弱的長沙國,其他諸如韓信、彭越、英布、韓王韓信等,大抵都是武勇輕剽,悍不畏死且有足智多謀,文武兼資的角色。話說,憑藉劉邦的威勢或許還能對其形成威壓,迫使其不甘有所異動,一旦仁弱的太子劉盈繼位,誰又能保證這些野心勃勃、青春正盛的異姓諸侯王不會有所圖謀呢。

就此而言,嚴峻的客觀現實時刻威脅著剛剛建立且根基未固的大漢王朝,屆時,一旦天下風雲變色,一姓之生死尚且是小事,只怕剛剛安靖的天下又將烽煙四起,兵燹遍地了。雖說,自古王朝,無論興亡,受苦的大抵都是百姓。但對於天下蒼生而言,如果有的選的話,他們肯定會說“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

二:諸侯是禍亂之源,郡縣才是彌亂之基

對於親身經歷過戰國亂世和亡秦之戰、逐鹿之戰的劉邦而言,混亂動盪的亂世到底意味著什麼,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的。所以,在大漢王朝建立之後,如何才能彌禍端於未萌就成了他日思夜想、寢食難安的事情。

“諸侯乃是禍亂之源,郡縣才是彌亂之基。”而作為親眼見識過“七雄紛爭”和“諸侯叛楚”事件的一代雄主,對於諸侯王所代表的禍害的認知自然也是較他人而高出一籌的。據此,如何剪除隱患也就成了建國之後的首要大事,而這就是為何他在剛剛平定項羽之後,甚至顧不上慶賀、修整就迫不及待的馳入韓信營帳,剝奪其率軍統兵之權,並將其遷離地勢興盛,民豐物阜的三齊之地的原因。

只可惜,人終究是時代的產物,限於自幼生長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的限制,高瞻遠矚的劉邦雖然看到了諸侯國所代表的隱患,卻還是沒看清春秋戰亂極亂之世的根源正在於那萬惡的分封制,所以,英明神武的劉邦終究沒能逃脫宗法社會的漸染和鉗制。在千辛萬苦、費盡心機的剪除異姓諸侯王之後,又覆轍重蹈的將宗族子弟安排到諸侯王的位置上。進而給自己子孫和大漢帝國帶來了無窮無盡的隱患,並最終釀成了“七國之亂”的巨大災難。

三: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誠然,劉邦刈除異姓諸侯王的舉動自然主要還是為了維繫王朝政權的穩定和劉氏江山的萬世一系,但我們必須看到的是,在劉邦這種有意識的舉動背後所蘊含的巨大的社會效益。

正是在這種大亂方歇,天下尚未解兵且各路諸侯王又實力卑弱,單打獨鬥尚不足以與中央抗衡的時候,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儘快解決這些潛在的隱患和危機,進而為天下百姓開創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太平盛世。試問,若不是劉邦的心狠手辣。又哪裡來所謂的“文景之治”?

固然,在劉邦除滅異姓諸侯王之後,天下還存在著大量的宗室諸侯王,但這個時候的宗室諸侯,終究還是血脈密切的同支近情,斷然不至於有剛剛封王就揭竿而起的膽量,更何況此時再經禍亂的諸侯國卻是也折騰不起大的風浪,這種就像西周初年的社會清醒一樣,別無二致。

所以,在我看來,如果拋開劉邦因屠殺功臣而對其個人品行造成的惡劣影響不說,單就他“誅殺異姓諸侯王”事件本身所產生的社會影響而言,劉邦不僅不能算是小人,還是有功於天下國家的英雄豪傑。

我是狐筆春秋,歡迎大家批評指教,謝謝


狐筆春秋


唉,能把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比作小人得志的說法,還真是不多見。

我個人理解的:這裡的小人應該是指古代地位低下的人,而不是與君子對應的那個小人。如果是這樣的話,“小人得志”這個詞還能形容一下劉邦。

畢竟漢高祖(準確說應該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也確實是從一個亭長起家,最後君臨天下。

但是如果把他老人家建國後,殺異姓王的事比作是小人行為的話,那不合適,極不合適。

先說說這7個異姓王的結局。

這七個異姓王分別是韓王信、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韓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

這7個人中一個投降匈奴做了叛徒,兩個病死了,四個反叛了。

病死的兩個(張耳和吳芮)算是正常善終,韓王信這個叛徒不在此列,他死在匈奴了。

剩下的4個人(韓信,英布,彭越,臧荼)都是因為造反,被劉邦殺的,也不算是冤殺。

所以我們簡單的說,劉邦做了兔死狗烹的事情是不合適的。

重點說一下這4個叛亂的人中1個人:彭越

準確的說這倆人是死於呂后之手的。並不是死於劉邦之手。

彭越死的有點冤,他一直是沒有造反的心.在這裡重點說一下他。

漢10年(前198年)9月,陳豨反叛,劉邦率軍親征。到了邯鄲後,感到兵力不足,就徵召彭越領梁軍參戰。彭越稱病未往,派手下將領帶了一些人馬前去邯鄲見高祖聽命。劉邦大怒,派人前去斥責。

彭越這下子害怕了,想親自見皇帝,當面謝罪。部將扈輒說:“當初不去,受到斥責才去,去後就會被擒,於事無補。依我看,不如干脆發兵反了拉倒!”


彭越不聽,依然稱病,始終沒反。後來他手下有個太僕得罪了他,這個人就跑到都城去告訴劉邦,彭越要造反。劉邦就派人把彭越給抓了起來。

這彭越也沒反抗,老老實實被劉邦抓了。經過審訊,劉邦也覺得這人不會造反,就把他給放了。讓他回老家養老。而就在回老家的途中,這人碰到了呂后。這彭越就對呂后一頓訴苦。

呂后以後就又把彭越給帶回了長安。並勸說劉邦斬草要除根,劉邦這才把彭越給宰了。

所以說這個人死得有的倒黴。


而剩下的三個人包括韓信,英布,臧荼。他們是真造反了,並付諸於行動了。韓信還是被呂后殺的。

所以我們不能以結果論來推導,劉邦是真想把這些異姓王都殺乾淨。各種機緣巧合,有的人也是各種作死,於是就發生了這樣的事兒。

作為一個開國皇帝,劉邦同志還是不錯的。


少校柳下惠


開國帝王誅殺功臣,主要有兩個目的:其一、確保自己的安全;其二、緩和社會的矛盾。誅殺功臣雖然對功臣有所不公,但是對天下百姓公,因此劉邦誅殺異姓王不算是小人,那叫帝王之術。功臣一般擁兵自重,有造反的可能,功臣一旦造反,不僅威脅帝王安全,還會導致天下戰亂,百姓流離失所。所以殺數十名功臣,保數百萬百姓,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劉邦建立漢朝後,採用郡國並行制度,也就是郡縣制跟諸侯制並存。漢初的諸侯跟春秋戰國時代的諸侯相比,雖然權力被大副度削減,但依然是一方諸侯,有造反的資本。劉邦考慮到周王朝分封諸侯的弊端,因此下定決心消滅異姓諸侯王,將異姓諸侯變成劉姓諸侯,再將劉姓諸侯轉變成一般勳貴,進而實現完全的郡縣制。韓信、彭越、英布三位名將,皆是威震天下的諸侯,劉邦不殺他們,就難保天下不改姓。

帝王的眼光跟常人不一樣,常人講情義,講哥們義氣,帝王則考慮天下百姓的安危,帝國的長治久安。劉邦誅了異姓諸侯王,站在異姓諸侯王的位置看,確實對他們個人不公平,但是站在歷史進步的角度看,他們有必亡的理由。劉邦當了皇帝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消滅異姓諸侯王,這些異姓諸侯國被滅後,大部分土地歸中央直管,少部分土地分封給了劉姓子弟。後來漢朝的七國之亂表明,諸侯制已經不適合時代的要求,諸侯的存在就是戰亂的根源。

秦朝建立後,丞相王綰要求郡國並行,史書記載為“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

李斯則要求全國通行郡縣制,史書記載“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

最終秦始皇曰認為諸侯制是天下動盪的根源,必除之。“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鬬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


大秦鐵鷹劍士


在真人面前不說假話,劉邦貴為一國之君,盡顯王者之風。他樹立了豐碑,兩漢蜀漢越500年,豐功偉績,史上有幾人。

所謂“小人得志"是與君子而言。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秦檜是小人,君子岳飛莫須有倒在風波亭。

劉邦是與大英雄楚霸王角逐中原之帝位,活生生力壓楚霸王,決非小人行徑。他曾見過秦始皇出巡,無比羨慕地讚歎:此仍大丈夫也!充滿欽敬之情。當歷史風雲突變,讓他有機會出人頭地,不甘心做一個小亭長,勇敢投入歷史的洪流中,顯示了非凡勇氣和識見。劉邦半世混沌,一朝醒來,站在濤頭。最大本事能籠絡天下英雄,大謀士張良能為己所用,大管家蕭何能為己管理,大將軍韓信能開發啟用,皆是慧眼識珠,氣魄超群。

打遍天下無敵手的楚霸王,為劉邦掃除了一切障礙,成就了劉邦立漢的偉業,不禁感嘆:天要亡我!

一代戰神韓信總結出自己指揮大軍多多益善,但比起劉邦,指揮將才的本領還是自嘆弗如。

劉邦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當歷史機遇的大門洞開,劉邦就顯出捷足先登咸陽的壯舉。成敗論英雄,劉邦踏在了大英雄項羽的肩膀上,高大無比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