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蒙牛PK伊利


GDP可能可以依靠規模超越,畢竟僅僅印尼人口就比四小龍加起來還要多。但首先四小虎都沒有很可靠的經濟基礎,同時也缺乏應對新自由主義週期性金融動盪的能力,所以長期來看四小虎不僅仍然不穩定,而且還有很多不健康的因素。比如印尼和菲律賓都有早期逆工業化,這些都是對發展中國家很有害的經濟發展趨勢,極易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並且喪失經濟持續發展的動力。

四小龍里,臺灣地區產業空心化嚴重,而高端製造並沒有足夠發育,完全可能會拖後腿,並且在東亞一體化進程中被邊緣化。韓國正在進行產業升級,雖然艱難但其能力也不是四小虎可以比擬。香港特區和新加坡都有不可替代的金融職能,其中香港特區背靠中國內地,有著龐大的金融業發展潛力,只要他們不要自己毀於危險的自負。新加坡則是東南亞的首都,是東南亞真正的信息、資本和技術中心,這一地位也無可替代。

可以說,除了可能被邊緣化的臺灣地區,四小龍仍然牢牢佔據了經濟中不可替代的環節。這種地位可以確保四小龍在雁陣中的地位不會動搖,不僅穩固而且質量更高。

相反,四小虎都相對缺乏東亞式的國家能力,缺乏足夠的經濟發展牽引力。其發展要克服逆工業化趨勢,很可能取決於從韓國、中國轉移的製造業情況。不過以四小虎各自不同但都較為多元與鬆散的結構來看,未來仍然有很多變數,四小虎的經濟發展質量遠不如四小龍。


怪蜀黍老囧曾


先來看一下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目前的GDP總量差距多少?都是2018年的年全年數據。

亞洲四小龍方面。韓國1.62萬億美元,中國臺灣5894億美元,中國香港3630億美元,新加坡3640億美元,合計2.94萬億美元。(亞洲四小龍)

亞洲四小虎方面。印尼1.04萬億美元,泰國5050億美元,馬來西亞3543億美元,菲律賓3310億美元,合計2.23萬億美元。(中國香港)

對比下來,亞洲四小虎只比亞洲四小龍低了7100億美元。從比重上來看,亞洲四小虎GDP總量相當於亞洲四小龍的75%。

就相差25%,需要20年的時間嗎?根本不需要,我覺得10年的時間差不多了。對比他們的增長速度就知道了。(馬來西亞吉隆坡)

亞洲四小龍都已經是發達經濟體了,增長速度很慢,只有3%左右。我來看一下2018年他們各自增長的速度。韓國2.7%,臺灣2.1%,香港3.1%,新加坡3.1%。綜合下來,應該還不到3%的增長率。

亞洲四小虎方面,印尼增長5.2%,泰國4.1%,菲律賓6.2%,馬來西亞4.7%。綜合下來,亞洲小虎整體上的增長率應該在5%左右。

假定目前亞洲四小虎的GDP總量是75,亞洲四小龍是100。如果各自按照3%和5%的實際增長速度,那麼15年之後,亞洲四小虎的GDP就會超過亞洲四小龍。

如果加上通貨膨脹的因素,不需要15年,因為發展中國家的通貨膨脹率會高於發達經濟體。所以我估計應該在10年左右,不超過12年。

上面的假定都暗含了一個前提,就是目前的大環境會保持穩定。假如再來一次亞洲金融危機呢,這個結果就很難說了。


財經知識局


題主的問題是: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亞洲四小虎是誰?亞洲4小龍又是誰?

亞洲四小虎,是指東南亞在上個世紀後期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的4個國家,他們分別是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4個國家,這4個國家國土面積有30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大約有5個億。

經濟規模上,泰國擁有5000億美元的GDP,馬來西亞擁有3500億美元的GDP,菲律賓擁有3300億美元的GDP,印度尼西亞擁有1萬億美元的GDP,4個國家的GDP相加一共是大約2.2萬億美元。

(四小虎最大的城市雅加達)


亞洲四小龍並不是指4個國家,而是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經濟實現騰飛的4個國家或者地區,他們分別是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香港和臺灣是我國的省級行政區,新加坡和韓國是兩個國家。

他們的總人口不到亞洲四小虎的1/5,但是經濟總量卻高得多。韓國擁有1.6萬億美元的GDP,新加坡擁有3200億美元的GDP,臺灣擁有5000多億美元的GDP,香港擁有3600多億美元的GDP,亞洲四小龍相加GDP總量將近3萬億美元,比亞洲4小虎經濟總量多出了4成多!

(四小龍最大的城市首爾)

這4成的差距,按照本世紀初以來亞洲四小虎的經濟增長速度來看,5年之內即使亞洲四小龍沒有任何增長他們也追不上。

如果再考慮到亞洲四小龍經濟還在穩步增長,而亞洲四小虎經濟增長未來又比較乏力的現狀,個人認為20年之內亞洲四小虎除了人口比亞洲四小龍多的更多之外,經濟上很難會追上亞洲四小龍。

理由:

首先亞洲四小龍這些年經濟還在穩步增長。而這種增長帶來的優勢,其中人口最多的韓國無疑是最為關鍵的。

韓國在2008年經濟危機的時候,經濟有了一個非常大的下跌,但是到2009年就開始止跌反彈。那個時候,韓國的GDP總額是9000億美元,經歷了10年的發展之後,到2018年經濟就已經達到了1.62萬億美元,經濟規模增長了80%。

這期間馬來西亞的經濟增長了75%,泰國的經濟增長了78%,菲律賓的經濟增長了106%,印度尼西亞的經濟增長了107%。

看來,亞洲四小虎在最近10年間有兩個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超過了韓國,有兩個不如韓國。

雖然過去亞洲四小虎的經濟增長還可以,但是,在未來亞洲四小虎的經濟增長速度將會越來越慢。

原因是,此前他們的經濟增長是來自於先進國家的產業轉移和服務業的發展,這都是沒有技術含量的,並且當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出現停滯的產業。

韓國和亞洲四小龍的其他成員卻不是這樣,他們的產業中高技術產品所佔的比例非常大,並且在世界範圍內具有極大的優勢。

例如,韓國的電子產業,汽車產業和造船業都是世界級的;新加坡雖然只是一個數百萬人口的小國,但是他的物流、石化和船舶維修甚至芯片等產業在世界範圍內也具有極強的競爭力,在未來也難以撼動。

(新加坡)

他們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因為在科研方面投資極大。

例如,韓國和新加坡在科研領域的投入遠遠超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超過西方發達國家。

世界最強大的美國科研經費投入佔到了GDP2.7%,歐盟是1.9%,但是韓國卻達到了GDP的4.2%,新加坡達到了GDP的3.2%。

而且,這種投入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持續了數10年,這也是他們的製造業尤其是高端製造業能夠居於世界前列的關鍵因素。

亞洲四小虎卻不是這樣,不僅他們目前還在靠低端產業賺錢,在高端產業的研發投入方面更是乏善可陳。

(旅遊業是這些國家的重要產業,但高科技產業不多)

馬來西亞在研發上的投入是1.13%,泰國是0.39%,菲律賓是0.11%,印度尼西亞就更少了,這個東南亞第一大國研發的投入還不到0.1%。

不在研發上砸錢想出成果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未來也只能靠低端行業來維持國民經濟的增長了,而這個增長上限一定非常低的。

也說明,在未來,亞洲四小虎很難在經濟規模上超過亞洲四小龍。

重要的是,現在由於正處於科技革命的前夜,在科研領域的低投入將會讓他們未來和那些在研發領域投入極高的國家之間的經濟差距越來越大。

因為,一旦科技革命成果全面爆發,先進國家將會獲得經濟規模的10倍級增長。我估計,按照目前這個趨勢,20年內亞洲四小虎在經濟規模上超不過亞洲四小龍,到本世紀中期,如果那個時候第4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大規模應用,亞洲四小虎的經濟規模能達到亞洲四小龍的1/3就不錯了。

不過,他們那時候的人口很有可能已經是亞洲四小龍的10倍了。


歷史風暴


結果很清楚,其實不用比,根本不用20年,可能十年時間足夠了。亞洲四小龍已成為“過去”,亞洲四小虎已經崛起。

亞洲四小龍,唯一取得不錯的是韓國,國家整體實力進步明顯,而中國臺灣省、香港特區以及新加坡則明顯“後勁”不足,隨著亞洲經濟的整體上升,他們的“自身劣勢”開始顯現,人口不足,地域面積狹小,已經完全喪失了優勢。而亞洲四小虎人口眾多,東盟的成立發展,給了東南亞國家廣闊的空間,假以時日,潛力巨大的東盟必將成為一個強大的經濟體,印尼的GDP也將翻翻。

再回頭看看中國的香港和臺灣,世界都在搭乘“中國經濟快車”,而他們卻始終“放不下”內心的“成見”,漸行漸離。如若儘早全面融入中國大陸經濟圈他們尚可以再次“發光”,否則,很快就會被亞洲四小虎在各方面全面超越。

☞(聚焦國際時事,探討熱點事件,回顧歷史故事,用客觀、公正的心看待問題)


past穎甜


大家對亞洲四小龍可能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即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但提到亞洲四小虎,很多人可能就不知道了,“亞洲四小虎”指的是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這是四個東南亞國家,上世紀90年代,這四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像80年代的亞洲四小龍一樣突飛猛進,因此被稱為“亞洲四小虎”,但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這四個國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沒能夠延續經濟高速增長,因此“亞洲四小虎”就很少被提起過了。

那麼未來20年亞洲四小虎GDP總值會超過亞洲四小龍嗎?個人認為,很大概率會超過。首先我們來看看數據,2018年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GDP分別為5049.9億美元、3543.5億美元、3309.1億美元以及1.04萬億美元,四國GDP總和為2.23萬億美元;而亞洲四小龍當中的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的GDP則分別為1.62萬億美元、3641.6億美元、5894億美元和3629.9億美元,總和為2.94萬億美元。目前“亞洲四小虎”的GDP總和相當於亞洲四小龍的3/4左右。



論發展水平,20年後的亞洲四小虎都遠不及亞洲四小龍,早在上世紀90年代,亞洲四小龍就已經發展成為亞洲富裕發達的經濟體之一。而如今的亞洲四小虎仍然是發展中國家,人均GDP遠遠低於亞洲四小龍。但論發展勢頭,亞洲四小虎更強,後發優勢也更大。亞洲四小龍面積都不大,其中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體量僅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由於它們的發展水平高,因此發展速度普遍低於3%。而亞洲四小虎則不一樣,面積和人口都是亞洲四小龍不能夠相提並論的。按照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20年,印度尼西亞的GDP就可能超過韓國,而菲律賓、馬來西亞的GDP也大概率會超過香港和新加坡。總的來說,不出意外的話,未來20年亞洲四小虎的GDP會趕超亞洲四小龍。


錦繡中源


亞洲四小虎是指在80年代以來迅速崛起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四個國家;而亞洲四小龍大家就是耳熟能詳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和韓國。

按照當前的經濟發展狀況亞洲四小虎的GDP總量和發展勢頭很快就要接近和超過亞洲四小龍,而且根本就不需要二十時間。在未來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亞洲四小虎在未來十年裡就可能超過四小龍的GDP總量!



我們先用數據來了解和分析四小虎和四小龍的具體情況,再進行進一步的論證這個結果。

(1)先看亞洲四小虎的經濟實力和人口情況

泰國人口6900萬,GDP5000億美元;馬來西亞人口3100萬,GDP3500億美元;菲律賓人口1億,GDP3300億美元;印尼人口2.67億,GDP1.04萬億美元;四小虎合計人口4.67億,2018年GDP總量2.19萬億美元。

(2)接著再來分析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狀況和人口數量

香港人口745萬,GDP3600億;臺灣人口2350萬,GDP5800億美元;新加坡人口560萬,GDP3600億美元;韓國人口5100萬,GDP1.66萬億美元。亞洲四小龍人口數量合計8755萬,2018年的GDP總量為2.96萬億美元。

(3)相比於兩大經濟團體,亞洲四小虎多久可以超過四小龍的GDP總量呢?

按照目前的GDP總量分析,四小虎的GDP總量為2.19萬億,排在全球第八位置;而亞洲四小龍的GDP總量為2.96萬億,排在全球第6的位置。四小虎的GDP總量是四小龍的75%,可是四小虎的經濟增長率卻是以3%~6%的幅度在持續中速增長,超過四小龍的1%~2%的低增長率。

我們就以未來四小虎以5%的速度增長,而四小龍以2%的速度前行。預計十年後雙方的GDP總量皆接近3.5萬億美元,而且很快就會被四小虎超越。


為什麼GDP可以趕上,卻不具有劃時代意義?

(1)四小虎的人口數量4.67億,而四小龍的人口數量僅為8755萬,超過了四小龍的5倍以上。到了2030年前後,四小虎的經濟總量超過了四小龍,可是人均GDP也只有當時四小龍的1/5。而且人均GDP還只有7500美元,只能算是勉強進入了中高等收入國家的水平。要跨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還是十分艱難的過程。2008年的金融危機還是記憶深刻,對亞洲四小虎的打擊也是十分的巨大。

(2)四小龍早在90年代就以進入了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行列,而且要想擠進來的難度也是更加艱難。發達國家和地區站在了科技產業、現代製造業、金融領域和高端服務業的制高點,隨時都有可能對其發起衝擊。四小龍處於這種優勢區域,而且香港和新加坡還是全球第三和第四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和臺灣還背靠祖國的優勢,韓國在製造業和科技產業上也是十分強大。這不是四小虎可以比較的。


總之,四小虎在經濟總量上通過人海戰術超過了四小龍,可是在經濟地位、科技程度和金融等各方面還是距離四小龍十分遙遠。甚至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時間裡都不可能達到的高度。

可無論如何這也是一種進步,從中等收入國家向中高等收入國家邁進,並且也是亞洲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的表現。從早前的日本大雁領頭帶著四小龍前行,到了如今在東亞地區(東北亞和東南亞)有中國和日本帶隊,帶領著四小龍和四小虎前行!


鞅論財經


想必大眾對“亞洲四小龍”已經頗為熟悉,也就是中國港臺兩地、韓國和新加坡,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在上世紀60年代實施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短期內實現了經濟騰飛,成為亞洲最發達和富裕的國家和地區。


“亞洲四小虎”的由來和“亞洲四小龍”一樣,也是在短期內實現經濟騰飛的四個國家,分別是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這四個國家在上世紀90年代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成為亞洲地區繼“四小龍”之後的後起之秀。

“四小龍”作為“四小虎”的前輩,在經濟總量和經濟增長速度上都有著很大的優勢,但是長江後浪推前浪,“四小虎”會不會在未來超越“四小龍”呢?我們先來對比一下“龍虎”2018年的GDP數據,2018年韓國、新加坡、臺灣和香港的GDP則分別為1.62萬億美元、3641.6億美元、5894億美元和3629.9億美元,“四小龍”總和為2.94萬億美元;2018年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的GDP分別為5049.9億美元、3543.5億美元、3309.1億美元以及1.04萬億美元,“四小虎”GDP總和為2.23萬億美元。


從2018年的GDP數據來看,四小虎的GDP總量已經達到了四小龍的75%。雖然四小虎還沒有超越四小龍,但是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下去,根本不需要20年,四小虎的GDP總量就能夠趕超四小龍。首先,亞洲四小龍中韓國和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已經十分緩慢,新加坡還算好,能夠勉強增長,韓國經濟發展受周邊國家影響較大,從這次日韓貿易戰就能看出端倪。

反觀“亞洲四小虎”,雖然在1997年的金融風暴中經濟損失慘重,但是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已經逐漸恢復的元氣,而且現在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講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到了這四個國家,這就意味著未來的一段時期內四小虎的將再次實現經濟騰飛。雖然國際社會動盪不安,但亞洲地區較為穩定,而且東盟十國團結一心,四小虎有著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所以能夠趁勢迅速發展,最終超越四小龍。


國際視角淺說


這些都是過去式!

他們無不是佔了中國的便宜!隨著真正的強者中國崛起之後,這些都會衰退,100年後自然淪為垃圾!


eagles華夏


沒有革命性的經濟顛覆是不可能的(以蒸汽為基礎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以電力機械為基礎的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大概率是以科技為基礎的5G或者6G )說實話除了中美其他國家已經都落後了!


莘塔小雨哥


四小龍才8千萬人口,

四小虎4億多人口!

人口多這麼多,總量超過很正常吧!

但人均就差得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