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兩種來源:深度分析劉邦為什麼能夠戰勝項羽?

漢高祖五年五月,天下大定,兵罷歸家。劉邦在洛陽南宮置酒大會,為了總結歷史經驗,他問下屬們說:“

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所以失天下者何?”於是,王陵起身回答說,陛下每次使人攻城略地,都本著“與天下同其利”的原則,把奪取的土地分封給諸將,所以人人肯盡力;而項羽則不然,他過於自私自利,不按功行賞,反而“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最終導致眾叛親離,一敗塗地。劉邦聽完後,認為王陵“知其一,不知其二”,他說自己之所以勝利,是因為能夠任用蕭何、韓信和張良這三個人傑,而項羽卻連一個范增都不肯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顯然,劉邦誇大了三傑在歷史上的作用,並且貶低了諸將和士兵們的價值,其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突出自己的能力,在暗示自己是多麼的聖明。王陵認為劉邦胸襟寬大,肯與天下人同利,因而才戰勝了項羽,這樣的話,劉邦也就沒什麼了不起了,如果換另一個心胸寬廣的人來領導,諸將也能在其激勵之下勇奪天下。因此,王陵的回答宜乎不能讓劉邦滿意,劉邦要委婉的告訴大家,自己慧眼識人,能夠重用三傑,不僅在胸襟上勝於項羽,在用人才能上也遠遠高過他,所以才取得了勝利。

從之後的殺功臣做法來看,劉邦哪裡有“與天下同利”的胸襟?他對下屬的猜忌與迫害要遠甚於項羽,他倆其實是同一類人。然而劉邦畢竟戰勝了項羽,這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領導風格及用人手段之上。劉邦廣納諫言、集思廣益,能夠招攬群才而為我所用;項羽則獨斷專行、事必躬親,讓自己的下屬手足無措,此二者之根本區別也。

權力的兩種來源:深度分析劉邦為什麼能夠戰勝項羽?

劉邦為什麼能夠戰勝項羽?

劉邦廣納明諫,能激發下屬的活力

劉邦出身平民,曾為泗上亭長,為人樂善好施,與蕭何、曹參等為布衣之交。他之所以能夠成為起兵討秦的領導,一是出於父老們的擁戴,二是出於蕭曹等人的推卻。《史記》說:“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儘讓劉季。”可見劉邦這個領導職位最初被人們視為高風險,只有他敢於擔當,故而也就能得到眾人的心悅誠服,並無猜忌奪權之憂。

之後劉邦率領眾人轉戰豐、碭,部伍發展到九千餘人,便往見項梁,得到其援助,共同擁立了楚懷王。項梁被殺後,懷王與諸將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由於當時秦兵尚強,除了項羽之外,誰都不肯充當西征的前鋒,最後這件“髒活”又落到了劉邦的頭上,他領命後便開啟了入關滅秦之旅。

從事後來看,劉邦破關的過程還是比較順暢的,這得益於他能夠廣納明諫的工作作風。過高陽時,他聽從酈食其的建議,襲陳留、克開封,攻入了河南之地;又聽從張良的謀劃,逼降宛城,打開了西進的大門。酈食其與張良並非劉邦的故人,而是半路前來投靠的謀士,雙方互相瞭解得並不深,而劉邦卻能夠用其計策而不疑,體現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則。

滅秦之後,劉邦一度沉迷於秦國的宮室寶庫,但在張良、樊噲的建議下,還是能夠剋制自我。成為漢中王后,劉邦思得良將,蕭何便舉薦了韓信,雖然他一向看不起這個人,但在蕭何的堅持下,劉邦竟然能夠立即拜韓信為大將軍,位在絳灌之上。在還定三秦後,劉邦又命韓信與張耳分兵北擊趙、代,給予他們充分自主權,使韓信得以將兵自專,盡滅北方諸國。陳平與韓信一樣,都曾是從楚國投奔而來,劉邦雖對他有所懷疑,但還是能夠“出黃金四萬斤,恣所為”,可見其用人之高妙處。

在劉邦的手下,韓信陳平都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為最終消滅楚國做出了卓越的奉獻,這與劉邦的用人風格不無關係。

權力的兩種來源:深度分析劉邦為什麼能夠戰勝項羽?

劉邦的權力最初來自下屬的擁戴

項羽獨斷專行,使下屬無處施展身手

相比於劉邦,項羽的領導風格幾乎完全相反,這與他的出身多少存在關係。項羽是楚國名將之後,雖然已經國破家亡,但他的叔叔項梁在江東仍有很大的影響力,《史記》就說:“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這樣的出身使項羽比起來劉邦來少了幾分“親民”的色彩,劉邦因大度的性格而受到沛縣父老的喜愛,項羽則因強力而使吳中子弟皆忌憚。

項羽起兵時,擅自斬殺了會稽太守,並且還擊殺數十百人,使得“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這說明項羽的領導權力來源也與劉邦不同,後者的權力來自於人們擁戴與推讓,前者則通過暴力來使別人畏服。正因為項羽的領導權力來自於暴力,所以他也必然要採用暴力來維持自己的權力,形成講究威權的領導作風。

在項梁死後,楚懷王不甘做項氏的傀儡,便利用宋義來牽制項羽。當權力受到威脅之後,項羽採用的還是暴力的手段,他親自斬殺了自己的上級宋義,並逼迫眾將聽從他的號令,在權力鬥爭中擊敗了楚懷王。之後項羽又在鉅鹿之戰中擊敗了秦軍主力,使諸侯為之懾服,建立起了引領諸侯的權力。在破關滅秦後,項羽不顧之前的約定,依然按自己的意志來分割天下,將劉邦貶竄到漢中,不給韓王封地,又徙齊王田市為膠東王,埋下了隱患。之後他竟然將名義上的上級楚懷王殺害,從這一刻起,項羽的事業也便開始走下坡,因為

他從來就不承認法律與制度,而是迷信由暴力而產生的權力。項羽自己作為下屬而殺害了楚王,那麼他自然也會猜忌自己的下屬是否也會對自己圖謀不軌,從而失去了對他們的信任。他始終將權力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任何事都要由自己親自來做才能放心。

田榮作亂時,項羽親自引軍北擊齊國,連戰未能下;次年,劉邦率諸侯兵襲擊楚國彭城,項羽又親自引兵三萬還擊。來回奔命之下,漢軍趁田榮與楚國交兵而還定三秦,田橫也趁楚國回兵擊漢而盡收齊地,只有項羽打了兩場勝仗,卻毫無戰果。在與漢軍的持久戰下,項羽對范增也失去了信任,不僅沒有向屬下們放權,居然還要對范增“稍奪之權”,導致范增大怒而離去。

在與漢軍的對峙中,身為統帥的項羽居然不顧安危而步入弓箭手的射程範圍內,親自“被甲持戟挑戰”,就連劉邦都為之一驚。當彭越偷襲楚軍後方糧道時,項羽卻像無人可用一樣,需要自己親自去後方與彭越作戰,他對大司馬曹咎說要堅守成皋,不要與漢軍交鋒,等自己回來後再做打算。結果統帥一走,前線就遭遇潰敗,相比漢軍的人才濟濟來說,楚軍彷彿是項羽一個人的軍隊,離開了他,一切都無法正常運轉。而項羽又不肯鎮守主力部隊,而是要率領精兵到處作戰,反而耗費了不少糧草,這是楚國最終敗退的原因。在項羽的一人獨斷之下,將領們都失去了自主作戰的能力,任何時刻都要聽候諸將的調遣,白白的貽誤戰機。

權力的兩種來源:深度分析劉邦為什麼能夠戰勝項羽?

項羽的權力來自人們的恐懼

劉邦與項羽的戰略眼光差異

漢軍是由劉邦為統帥、韓信絳灌做指揮、張良陳平為參謀的軍隊,而楚軍則是項羽一個人的軍隊。在初期,兩軍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破關滅秦。而在滅秦之後,劉邦的軍隊又確立了新的目標,就是韓信說的“還定三秦”、“爭權天下”;而項羽的軍隊卻在分封諸侯後,茫然不知所措,只想著衣錦還鄉,故而被譏笑為沐猴而冠。

《史記》說劉邦曾到咸陽去出差,圍觀了秦始皇的部伍車隊,不禁讚歎道:“嗟乎,大丈夫當如此矣!”這句話的潛臺詞就是大丈夫就應當像秦始皇一樣,建立一個統一的大帝國,自己成為天下之主。而秦始皇帝東遊會稽,渡浙江時,項羽也前去圍觀,他脫口而出的是:“彼可取而代也!”這說明項羽的志向是要推翻秦朝,族滅秦人。簡單的說就是劉邦想建立起一個像秦朝一樣的帝國,由自己來當皇帝;項羽則是想恢復到戰國時期,重新分封諸侯,由自己來做楚王。

權力的兩種來源:深度分析劉邦為什麼能夠戰勝項羽?

在攻入咸陽後,劉邦一度想在關中做秦王,樊噲張良急忙勸說:“沛公欲有天下耶,將為富家翁耶?”聽此一語,劉邦便立即點醒自己的目標;而項羽入關後,焚燬宮室,殺戮秦人,還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可見他的目標僅僅是破關滅秦,為楚國報仇而已。當別人勸他稱王於關中時,還惱羞成怒的將其人殺死。

正是這種戰略眼光的差異,使得劉邦與項羽的領導風格迥然不同。為了取天下,劉邦可謂廣納賢才,使其各盡所能,以便為我所用;而項羽卻是想衣錦還鄉,被人崇拜與歌頌而已,故而擔憂下屬將自己的功績分了去,因此“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

最終追殺他的是古人呂馬童,背叛他的是叔父項伯,欺騙他的又是路人田父,眾叛親離到這種地步,項羽卻還要用匹夫之勇來向二十八騎證明自己的武力,自負的說:“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豈不謬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