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书法,先练大字还是先练小字呢?悬腕执笔有哪些好处?

俏渔妹海鲜


古人大多提倡运腕,我假设提主也认同运腕,在这个前提下回答问题:

<strong>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建议是大笔练大字,用出锋6-7厘米,直径1.5厘米的兼毫毛笔,初学者用12厘米格子的毛边纸练习,这样有利于练习运腕,通过运腕来保持中锋用笔,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接通过运腕来调整笔锋,而不用转动笔杆调锋。如果不懂运腕就开始练小字,容易运指,因为人的手指最灵活。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

第一,悬腕执笔可以比较容易保持笔正,能做到笔正就容易做到中锋用笔。

第二,悬腕执笔,手腕运笔会比较灵活。有的人认为写楷书、隶书、篆书这些不用悬腕,一般公认行草书要悬腕。但是根据我与同学的学习经验从一开始就练悬腕其实不难,如果一开始练枕腕,后面等到要练草书的时候改为悬腕还要费一番功夫改过来,何不从一开始就悬腕呢?不仅要悬腕还要悬肘,整个胳膊悬起来,如下图。


书法学习秘籍


练习书法,先练大字还是小字呢?我想标准答案应该是大字,原因我就不表述了,别人答案里有,但我练书法的顺序不是的,我是从小楷开始练的,虽然只有三年多光景,但到底还是有些进步了的。为什么我先练的小字呢,原因如下:

1、其实当初是想练硬笔。我当初选择临习《灵飞经》,越练越喜欢,觉得硬笔不容易把灵飞经特点表达出来,索性练软笔小楷,犯了倔脾气,偏要练成!

这是练习两年的样子。

2.遇到老师 自我总结了一下,之所以能一直坚持和遇到一个好老师有关,要不是他一直鼓励我,我也不能坚持这么久,谈不上好,至少能写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我没那么高追求,当书法家什么的,没想过哈。

随手写的,很有成就感呢!

3、随着感觉练 最开始练《灵飞经》时候有个业内老师提醒我别写灵飞经,让我练钟繇的字,现在我知道他是好意,可说实在的,当初我一个小白人真欣赏不上去,所以写几天就很烦躁,扔一边了。练喜欢的字才能坚持下来呐。随着感觉练不是随便练,也是要有章法,有目的的练习,先精临再通临,逐步掌握规律。最近一年我开始练习文征明和王宠的字了,钟繇的字我开始喜欢了,那种古拙的美感我已经能闻得到了。以后我也会尝试练习的。附上最近随意写的书签两枚,可惜拍的不太清楚,手机摄像头出问题了。

总之就是说,不管大字还是小字,从兴趣入手我认为是正确的路子。当然我是说假如你不想当书法家的话,至于什么是正统的,我也不知道。不好意思,希望能帮到你。


墨淡花开


一、关于先练大字好还是先练小字好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回答没有那么绝对,总而言之就是写大字要能做到如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如大字似的舒展。故古人曰:“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又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

所以说先大字还是先练小字都可以,主要看您对用笔的熟悉程度和掌握程度,最重要的就是看您是不是真心喜欢书法。如果喜欢,那么您就会发现练大字有练大字的好,而练小字有练小字的收获。大字中如榜书要写得活、写得磅礴大气并不容易,而小字如蝇头小楷笔法写得精准到位更不容易。所以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喜欢书法,先练谁都会遇到困难,但方法一定会比困难多。

二、关于悬腕执笔的好处

悬腕,书法术语。执笔法中的一种。手腕灵活与否对运笔至关重要,肘部不靠桌面,腕凭空悬起,称为“悬腕”。写字仅仅提腕还不能上下纵横自如地运笔。悬腕能使肩部松开,全身之力由于无所罣碍,才得集注毫端,点画方能劲健。故我认为悬腕的好处---有三:一是可纵观布局,适时做出自我满意的调整;二是可挥洒自如,让书法笔走龙蛇,游刃有余;三是运全身之气于一发端,使字美感、有力度、有意境、有韵味。

以下是自己的大字书法和小字书法,仅供各位读者参考。











校傲临风(书画)


对于初学者而言,刚接触书法,首先从大字入手,熟练了再写小字。分述如下:

第一,写巴掌大的大字,笔画的运笔容易掌握。因为笔画较大,书写技巧要求相对不高,容易做到,在运笔动作上也容易做出来。

第二,字形放大,结构观察更清晰。字形、结构,初学者不熟悉,临摹时很难达到像的效果,放大写容易观察,内部空间更加明了。

第三,笔画粗,字形大,练习时更能体会书写感。书法讲究书写性,特别在讲求线条质量时,书写性更加强调。大字书写,更容易去体会书写的感觉。

第四,熟练大字后再写小字。小字要求用笔精到,结构娴熟,这个必须在熟练后才能书写,所以有了一定的大字书写基础再去写小字,就更好达到效果了。

综合以上四点,是我对大小字之间书写学习的理解和自身教学的体会。

另外,对于悬腕有什么好处。在入门书写大字时,即可以开始悬腕,既是锻炼控笔能力,又是很好体会书写的方法。以往陈旧的认为悬腕不能学、不可学。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及自身的书写体会恰恰相反,正如苏轼所讲:执笔无定法。太墨守陈规啊一定是好事。






新堂的艺术生活


1.先练大字还是先练小字

当代书法学习,一般会把楷书分为小楷3cm以下、和中楷3cm-5cm及大楷5-7cm,再大就属于榜书范畴了。所以初学楷书会纠结:究竟学多大为好?

在初学者中,我们最常见的是写大楷,尤其中小学生,无论是教材或者连米字格练习本,都印得大大的,初学大楷原因是简单易学、效果明显。但其实,书法专业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易学不易成”。如果对自己有要求,不宜取法过低(这也是我们此前和大家论述的,小孩学书法不宜太早)。

现代数码技术和字帖印刷给了大众一个很大误区:以为唐楷都是很大个的,几乎像巴掌那么大。

其实古代压根就没大楷。我们来看看,欧阳询《九成宫》单字实际只有3cm见方,颜真卿《多宝塔碑》3.5cm左右,《颜勤礼碑》4cm左右,《自书告身帖》4cm左右,柳公权《玄秘塔碑》稍大,有5cm左右。都属于现代意义的中楷范畴。

临帖要临原大,如果是成年人初学书法,还是以原大小的中楷为好。最好不要超过5cm见方的规格。

非专业书法教育推行初学大楷,甚至有的外行人或自学书法时,直接误以为写毛笔字就是“写大字”。写大字一般要悬肘悬臂,刚开始练习时,字体结构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握笔的功夫还不到家,如果这个时候直接进入写大字状态,很容易养成一种不良习惯,以后很难改正。

再一个,遵循原大和运笔方式,都是对古法的遵循,书写动作都是在古人范围内,写太大了很多动作其实要通过悬肘运腕去改变,性质有变化。而遵循楷书的原大学习,也是对今后学习其他书体的一定铺垫。

初学小楷好不好呢?难度太高也不一定好。小楷过于精细和强调神韵,没有足够的功底是非常难掌握的,不大适合初学。所以,我们建议初学书法先从中楷3-5cm规格入手较好,掌握了较好基础后,想写多大都无妨。


小国宝917


首先要清楚,所谓“写大字”并不是真的要把字写得很大很大,除了牌匾和春联上的字,清代以前的古人因为科技的限制,纸张的价格相当不菲,还有个“洛阳纸贵”的典故。因此清代以前流传下来的佳作单字大小都不大,唐代的大楷也就4-6公分左右。只是到了清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毛笔和纸张的制作工艺得到提升,而后人也为了创新出与前人不一样的大小,于是写更大的字就开始流行起来了。

其实对于初学者而言,不用过分去追求写大字或小字,而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当前阶段的字体大小。如果是新手,以楷书为例,应当从4-6公大楷般大小的字练起最为合适。

之所以对练习的字大小有要求,是因为字体大小会直接决定书写的姿势,从而导致练习的效果。倘若一开始练习的字就过小,如一两公分的“蝇头小楷”。那么书写时只能把手臂枕在桌面上,用枕腕的方式进行书写。如此以来,运笔更多的只是靠手指来发力控制毛笔的运行方向。

而手指的移动范围比较有限,长此以往,等要写大点的字时,不会运用手腕的灵活性来控笔,书写将会变得很艰难。

假如一开始就练十几公分的大字,会怎么样呢?? 写大字,则需用站立悬肘的方式。虽然书写的范围不会受到限制,但是大字运用的主要是肩膀和手臂的肌肉,从而忽略了对运腕技巧的掌握。而我们认为笔画的书写的质量主要依靠腕部灵活运用生成。

长久使用肩臂动作写字,会形成匀速运笔的毛病。写久以后,对字笔画的轻重缓急,表达就难以到位,字就失去了神采。

那么为什么建议初学者先练习4-6公分大小的字呢?因为这个范围的字,书写需要用坐姿悬腕或者悬肘的方式,把手臂从桌面上解放出来。行笔时,利用手腕的灵活转动来控笔下笔力度的变化和行笔的方向。如此一来,以后不管大字小字都能轻松驾驭。


书法小冯


练习书法先练大字还是先练小字?从提问者所述可以看出,这里的书法指的应是指毛笔书法。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先从小字练起,因为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法帖绝大数都是小字。我们临习的时候,最好按照原贴大小一比一的去临摹练习,不可放大太多。(建议楷书四到五公分,行书三到四公分。)因为字形一旦变大,其用笔必然发生变化,我们学习书法必须要忠实原帖,这样才能把握帖上的精华,真正学到东西。

其实我们可以从法帖上发现,小字在笔法上的丰富精妙是大字永远无法比拟的。我们练字主要就是学习笔法,尤其是行草书。赵子昂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笔者认为笔法决定结构从而决定章法,所以笔法是第一位的。

在运笔上书写小字所占空间小,所以幅度不用太大,易上手,这对于初学者建立信心是很有帮助的。

我们往往发现小字写好的人,大字不一定写得好,但大字写好的人,小字也会写的很好。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写好大字的难度要比小字大多了。大字因其体型大容易失其位置。大字没有小字的精密,必然会出现粗疏慌乱,不堪入目。所以练字由小到大,从易到难,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的。

悬腕可以使手腕减少障碍和束缚,对于增加书写的灵活性和提高书写速度,是有很大的帮助。









了却君王平生事


练习书法应从大字先练起!因为大字展得开!容易发现结构与笔法的不足之处!练大字时悬腕执笔,这样练手才会稳!新手练大字时悬腕手会发抖,但只要练久了,手就稳了!写出来的笔画会大小一致,会直!建议新手练字时先多练笔画,比如:横,竖,撇,捺等,等练稳了再写字练结构!这样长期的练就能写出好字来!当然在练字前得先找本好的字贴临摹,看自己喜欢哪种字体来选,好的楷书大致有4个字贴:1,柳公权柳体,代表作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2,颜真郷颜体,代表作有《颜勤礼碑》3,赵孟頫赵体《胆巴碑》4,欧阳询的欧体,《九成宫醴泉铭》!各个书法大师的字各有特点!看自己喜欢哪个字体来选择!

在选好字贴后认真研究该书法的特点,比如:柳瘦颜肥,就是说柳公权的字笔画比较细,均匀!多棱角!颜真郷字体笔画较重,较粗!但颜真郷笔画又有横细竖粗的特点!认真研究好后再动笔练习会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相反如果先练小字的话,小字枕腕写,练得再久,你一旦悬腕,手就会抖,再说小字不容易看出字结构哪里不足,往往小字练得挺好看时,写大字就出现毛病,所以先练大字后再写小字,先练楷书再练行车也是这个道理!练好楷书,知道了笔划笔顺,练起行书来才能行走如蛇!才能一气呵成!

以上只是个人愚见,有不足之处望谅解!


山里人客


显然必须是大字开始

1)初学者,打字容易掌握,毕竟初学者,控制笔墨功夫不够,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因为如果控制笔的能力都没有,和谈写书法,所以中等大字最好

2)写大字容易写清楚字的间架结构,方便对比临摹的字贴,同时也方便自己对照,笔画的统一性,均匀程度,这样容易对自己控制笔墨能力的调整和进步

3)多写大字,可以调高自己控制全局的能力,经常写大字,可以培养字的大气和气度,当然不是说小字没有气质,是多练习大字,大幅作品,容易控制大局,提高字的调整能力,整体局部协调效果

4)一开始小字,无法控制笔画,进步慢,容易打击信心,造成挫折感

5)当大字到一定水平以后,间以小楷小字作品,提高自己作品的精细度,练习控制能力和肩肘腕的配合!

所以建议,先中大字—-一段时间后加入小楷——小的行草——这样循序渐进!加油






自学书画之工程师


就我几十年的书法教学经验看,学习书法最好先由“大楷”学起,练习纸若用米字格,就选择9*9厘米即可,也就说先练习大字,因为,大字的笔法、结构等相对小字容易把握,练习起来也相对容易,进步也快。

至于执笔问题,建议采取“坐姿”“悬腕法”比较合适,悬腕法,对于笔性的熟练掌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便于“八面用锋刚柔相济”,为将来再练习小字打下坚实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