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羽不大意失荊州,劉備會不會統一三國?

微涼依舊


三國時期,魏蜀吳都有統一天下的意願。其中劉備集團的意願最為強烈。這是因為劉備是以匡扶漢室為政治口號的,他的手下,聚集了一大批以正統漢室支持者自居的人群。這些人,大部分意志堅定,不以勢力強弱為意,而是以精神追求為準則。

因此,劉備在這些人的幫助下,在弱小時拼力堅持。在中原失敗,逃往荊州的途中,劉備對手下說,你們都是一時的人才,只是跟隨了我才落到這種境地,請大家各自尋找自己的前程。就是這樣,這些人都痛哭流涕,也不忍離去。

在大家的忠貞不渝的追隨下,劉備逐漸的度過了難關。他在荊州修生養息期間,三顧茅廬尋訪到了諸葛亮。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擺脫了手下缺乏政治人才的困境,得以將實力發展壯大。在他和諸葛亮初次見面時,諸葛亮就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得到了劉備的認可。

在此之後,劉備集團把《隆中對》作為自己集團的戰略發展計劃,並付諸實施。《隆中對》的計劃簡單的說就是,先取荊益,然後等天下有變,結好孫權,兩路分兵北伐。一路從蜀地入關中,一路出荊州向宛洛。最終消滅曹魏集團,光復漢室。

這個《隆中對》在開始實施的時候,就遭到了挫折。荊州被曹操所佔,在赤壁之戰後,雖然劉備佔領了荊州的江南四郡,可是長江上的要害南郡卻被周瑜所佔。劉備雖然趁機擴大軍隊,可卻沒有發展勢力的方向。

直到周瑜死後,劉備在魯肅的斡旋下,才借到了南郡,有了繼續實施《隆中對》的可能。在接下來的階段,劉備終於迎來了他人生中輝煌的時期。他出兵入川,先取西川,後奪漢中,進位漢中王。這樣,劉備就基本完成了《隆中對》第一階段的戰略任務,先取荊益為業的任務。

但是,隨著劉備勢力的增強,孫權感到了威脅。他為了自己的戰略安全,屢次索取荊州,甚至不惜兵戎相見。可荊州是《隆中對》裡準備發動北伐的一路主力的戰役出發地,劉備是不可能把它歸還孫權的,這樣雙方圍繞著荊州就發生了尖銳的矛盾。

等到關羽出兵襄樊的時候,雖然在戰役初期,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可是,孫權也開始了奪回荊州的行動。他趁關羽主力北上,後方空虛的機會,派呂蒙白衣渡江,襲殺了關羽,奪回了荊州。

由於荊州和關羽主力的喪失,劉備的《隆中對》宣告了破產。在後來的夷陵之戰時,劉備又和孫權打得兩敗俱傷。這樣,蜀漢和東吳都喪失了爭奪天下的機會,曹魏統一天下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那麼,如果關羽不丟失荊州,劉備能否統一天下嗎?我認為,如果按照《隆中對》的方針,是不可能統一天下的。

這是因為,劉備和諸葛亮對東吳的判斷,從剛一開始就是錯誤的。這個錯誤的判斷,還是《隆中對》的支撐性論據。那就是,孫權一定會支持劉備集團反對曹操,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劉備集團的盟友。這個論據完全沒有考慮到孫權集團的政治需求,沒有考慮孫權敗盟的可能性。

因此,當這個支撐性論據破滅的話,《隆中對》就成為了空中樓閣,轟然垮塌。那麼,結好孫權又有多大的把握呢?

孫權集團也是有著自己的政治需求的。孫權和手下,早就定下了全據長江,北向進取中原的戰略方針。正是出於這一方針,孫權才會不屈服於曹操的壓力,毅然和劉備結盟,打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而劉備一廂情願的把孫權集團當做一個毫無進取心的集團,所以才出現了誤判。當劉備的勢力越來越大的時候,孫權也從心裡感到了劉備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結好孫權,就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歸還荊州。可由於《隆中對》的束縛,這是劉備不可能做到的。

那麼,關羽就要面臨曹操和孫權兩方面的壓力,怎麼樣才能保證不丟失荊州呢?這就只能採取兩個辦法,一個是誘使東吳北伐,另一個那就是聯曹滅吳。這兩個辦法的實質就是將東吳的力量削弱到一定程度再進行北伐。

我們從歷史上可以看到,孫權在把南郡借給劉備後,將主力調往東線,攻打合肥。但是,孫權並沒有用盡全力攻打,在逍遙津一戰失敗後,就放棄了北伐的念頭,將目光轉向荊州。

孫權在魯肅死後,和呂蒙商議下一步的戰略時,呂蒙說奪取徐州是可以辦到的,但是這樣一來,力量放在東線,西線就只能依靠關羽了,收回荊州就遙遙無期了。如果把戰略方向放在荊州方面,那麼可以消滅關羽,奪回荊州,東吳的力量足以和曹操抗衡,不必仰仗關羽的力量,還可以保證自己的戰略安全。就這樣,孫權同意了呂蒙的建議,決定奪回荊州,並派人出使曹操處請降,做好武力奪回荊州的準備。

我們可以從孫權和呂蒙的商議看到,東吳的力量是有限的。它只是防守長江東部防線的時候,有一部分的機動力量可以作戰。而如果佔領整個長江防線後,就只能全線轉入防禦了。因此,對關羽的荊州的威脅,主要就是這部分機動兵力造成的。

只有讓東吳消耗掉這一部分機動兵力,關羽的荊州才能保證不會被東吳襲擊。那麼,要麼想辦法讓孫權北伐,要不就乾脆和曹魏一起對孫權開戰,達成這個目的。

如果達不成這個目的,只要關羽的荊州軍隊一動,東吳肯定會襲取荊州,不管關羽大意不大意,荊州也必然會丟失。所以說,《隆中對》的兩路北伐的計劃是無法實現的。既然《隆中對》的戰略計劃無法實現,那麼按照《隆中對》去實施的劉備,就肯定不可能統一天下。

我是歷史笑春風,歡迎大家關注我,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歷史笑春風


如果關羽不丟荊州的話,我看劉備能統一三國。因為劉備治國有方,在加上諸葛亮智謀超群。關羽在荊州能關注東吳,牽制曹操。劉備就可以大力發展,戴國富民強士氣高昂之時,出岐山,滅曹操,統一中原。一統天下!由於關羽的失敗造成了嚴重後果,使劉備元氣大傷,最終命喪黃泉,含恨而去。


教誨人生


做夢吧。。。

從陰謀論看來,關羽是被劉備故意留在荊州送死的,因為關羽若活著,不光諸葛亮根本壓制不住,其他人也沒有這個能力,張飛雖然暴躁,但是勇力過人,卻沒有謀略,還是兒子的老丈人,更好控制,而劉備自己又知道活不太久,這個安排很合適。。。

結果沒想到,關羽死了,張飛這個可以託孤的人也死了,所以最後劉備告訴諸葛亮的是能輔佐就輔佐,不能,你自己取而代之,雖然可能還是帝王心計,但卻折射出了當時他心中的絕望。

原本劉備應該是想的很好,諸葛亮與張飛,一文一武,兩個還都是巴蜀之外的人來輔佐幼主,這樣這倆人必須老老實實的團結在幼主身邊,對內鎮壓巴蜀世家,對外抵抗曹魏和江東的攻擊,開疆拓土不易,但是地理位置擺在那裡,誰也不敢小覷。

沒成想,關羽死了,自己帶著一大堆不聽話的人去江東送死消耗,結果張飛也跟著死了,只能安排個慘敗,退到白帝城,等死託孤,而諸葛亮接下任務,只能無數次的北伐,雞蛋碰石頭。

我想,艱難困苦的諸葛亮一定很想張飛。。。

(以上都是基於個人的陰謀論推測,並不是歷史事實,看的有趣您一樂,沒有趣也別罵,謝謝。)


偽裝135707859


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劉備集團由盛轉衰的轉折點,不僅是造成關羽遇害失去荊州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引起夷陵之戰給蜀漢政權巨大打擊,蜀漢一統天下的希望化為泡影。如果關羽不大意失荊州,劉備一統天下恢復漢朝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關羽未丟失荊州的話,那麼劉備集團可以在荊州派關羽等大將攻向曹魏中原地區、劉備軍隊主力出漢中攻打關中甚至攻克長安,對曹魏政權形成兩面夾攻,大勢可定。

只要劉備集團能很好的實現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規劃,那麼在蜀漢軍隊有秦川地利的前提下,蜀漢進可攻退可守,隨時有可能由虛變實,暗中增兵,由主攻中原突然調整為主攻關中方向。


那麼曹魏處於如此腹背受敵、疲於奔命的局面,假以時日,優勢的天平必會不斷倒向蜀漢。

即使孫吳擔心蜀漢將打敗曹魏破壞三國格局的平衡,選擇坐山觀虎鬥,那麼蜀漢也可以選擇派重兵把守荊州,等待天下格局異變即曹魏篡漢的有利時機便可。

蜀漢在漢中、荊州兩個方向的戰略經營上都可以實現“進可攻退可守”,在當時三國鼎立中,蜀漢無疑是最具戰略主動的一方。

而曹魏集團的核心統治地區的話主要都是平原,一旦主要的關口長安、襄陽、合肥、徐州這幾個地方失守,那麼曹魏門戶大開,一馬平川,歷史進程必然發生巨大改變。

雖然荊州易攻難守,但卻是劉備集團平定天下的最優道路,以長江漢水做運輸通道和進攻前沿,四川盆地做大後方,同時以攻代守,蜀漢的戰略優勢將優於曹魏與孫吳。

當然如果蜀漢出擊中原擔心東吳偷襲的話可以預留個預備部隊在荊州大後方,關羽其實在圍攻曹仁的時候,是有在荊州後方留守了兩萬軍隊的,為的就是防止東吳的偷襲。

沒想到劉備的前小舅子糜芳連個招呼都不打,就直接投降孫吳了,這還是用人不當之故。因此對於蜀漢方來說,不僅要預留兵力防備東吳,關鍵留守的將領要忠誠能幹,最好是派智勇雙全的趙雲協助關羽守衛荊州。

公元219年關羽北伐中原的襄樊戰役,其實已經取得很大進展。關羽水淹七軍,活捉于禁斬殺龐德,俘虜曹魏軍隊三萬人。

關羽將於禁等曹軍俘虜三萬押往自己的大本營——江陵後向樊城發起猛攻,城中進水,處處崩塌,曹魏將士都驚恐不安,曹仁一度嚇得想棄城逃跑。

城中曹仁軍隊只有數千人,未被水淹沒的城牆也僅有幾尺高。關羽乘船至城下,立即將樊城重重包圍,使其內外斷絕。

關羽又派別的將領把曹魏將軍呂常包圍在襄陽。

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傅方都投降了關羽。 十月,陸渾民孫狼等造反,殺死了曹魏的縣主簿,向南歸附關羽。關羽授給孫狼官印,給他軍隊,讓他去擾亂曹魏。此時許都以南的梁郟、陸渾群盜,紛紛接受關羽的印號,“為之支黨”,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曹操一度嚇得想放棄許都遷都。

此時關羽北伐中原的形勢非常有利,最正確的做法也許是放棄圍攻樊城襄陽,直搗許都,建立中原根據地。

更可惜的是劉備諸葛亮等對關羽北伐中原的襄樊戰役袖手旁觀無所作為。如果此時,劉備派張飛、趙雲、馬超等大將趕赴荊州配合關羽北伐中原並守衛荊州,或者派劉封孟達策應關羽進攻曹魏,大事可定。

也許劉備知道關羽對漢獻帝忠心耿耿,不希望關羽過快打敗曹魏迎回漢獻帝,如同趙構害怕岳飛迎回宋徽宗宋欽宗一樣,漢獻帝被迎回,劉備稱帝建立季漢的雄心壯志就會受到很大阻礙。因此劉備才沒有積極配合關羽北伐中原的襄樊戰役。

只是劉備沒想到關羽大意失荊州給蜀漢集團巨大打擊,不僅徹底丟掉了荊州這至關重要的戰略要地,而且損失了關羽軍團這支蜀漢軍精銳。


厚德載物49847


我是生活問道。

在針對關羽大意失荊州的問題上,相信每個人都是諸葛亮,每個人又都是關羽。毫不掩飾的說,即使關羽沒有丟失荊州,擁有諸葛亮的劉備同樣無法統一三國。

劉備馬躍檀溪後遇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並從他的口中知道了諸葛亮的存在,可以說,水鏡先生是劉備人生轉折點的那道路標。但水鏡先生又自言自語的說:“臥龍得其主,不得其時!”話有些唯心主義的味道,但結果卻是實實在在的準確!



丟荊州丟天下好理解,那守住荊州為什麼依舊無法統一天下呢?很簡單,問題出在東吳身上。

《三國演義》中最早有不臣之心的還真不是袁術,袁術不過是第一個不知死活的。第一個想做皇帝的,恰恰是長沙太守孫堅。也是因為孫堅無意中得到了傳國玉璽,從而讓孫氏集團(東吳)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曹操從來是主動進攻,不遺餘力的剷除所有擋在他前面的障礙。前期的曹操還是有著強烈的忠君愛國思想的,後期的狹天子以令諸侯也只是努力做到了權臣。


劉備是一門心思的夾縫中求生存,無論匡扶漢室是不是真心目標,劉備都行走在維護漢室王朝的道路上。

當所有的旁枝末節都被剪除後,局勢豁然開朗,所有的矛盾都集中在曹操、劉備、孫權的身上,而表面的主要矛盾又以曹操、劉備為主幹。

在這種情況下,東吳其實在《三國演義》中總給人一種雞肋的感覺,有他不多,沒他不少。可恰恰就是這個雞肋,卻最終左右了三國的最終走勢。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劉備能牢牢的控制住荊州的話,就可以繼續沿著南結東吳,北拒曹操的戰略路線執行統一漢室的夢想,而當時的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也的確勢不可擋。

這一切的前提是東吳能作為盟友的前提下。

事實是,東吳永遠遵循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這一準則。

東吳計取荊州是為了日後完成做皇帝的偉業,不取荊州,當皇帝的野心也不會消除。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東吳屬於無利不起早的心理,他很狡猾的坐看劉備和曹操的爭鬥,曹操佔上風了,他就會出兵打曹操,劉備佔上風了,他就會出兵襲擊劉備。在東吳孫氏集團的概念中,是沒有是非觀念的,而更像是個精明的商人,商人的本質就是逐利性和止損。

基於這個特點,劉備如果在和曹操的作戰中有可能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階段,孫權一定會主動襲擊劉備。當然了,那個時候,首當其衝的依舊是荊州。


孫權有長江天險為天然屏障保護著自己,同樣也因為這道屏障制約了自己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東吳想要達到統一三國,建立新朝的目標,當然就只有讓另外兩個強敵爭的兩敗俱傷了。

對於東吳,恐怕只有紅樓夢中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這句話最合適它了。


生活問道


【關羽不丟荊州,劉備也不可能統一三國】

關羽及其守護的荊州對於東漢末年三雄相爭的決定性影響,只能是小說家言、後世臆想。為了論證此觀點,本文試著從國力、人才、形勢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

一、國力對比

1、曹魏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後,幾乎囊括北方,已具備統一天下的實力,207年,孫劉聯軍於赤壁火敗曹軍,其實並非大敗,未損主力,只是臨時撤回北方休整與繼續平二袁與東遼。

三國由此鼎立,自這年起直至280年的74年間,曹魏及其承繼者司馬氏,一直處於三國之中最強之態。孫、劉必須結盟才可不被各個擊破,關羽失荊州後結盟破後,吳、蜀直至各自滅國均無法扭轉隨時被曹魏輾碎的命運,這也是諸葛亮在《隆中對》的預見與試圖避免的戰略安排。關羽失荊州,只是臨時打亂諸葛亮的佈局,長遠來看,於統一大事無補。國之國之間的戰爭,最終拼的是綜合國力。

2、東吳

偏安東南,三世而旺。東南一帶自春秋戰國以來向屬富庶,開創者孫堅頗有戰略眼光趁亂世於此建基立業,孫策得罪當地世家望族以致被刺,孫權執政後以入仕懷柔等政策逐步得到這些大族支持,與關羽起衝突而奪回荊州之前,已屬根基宏厚,綜合國力排第二,僅次於曹魏,順理成章地也被滅最晚。

3、西蜀

實力最弱,劉備破產了幾次,長期寄人籬下,乘公元207年赤壁戰利的便車,連使詭詐之計謀得荊州大部分郡屬與益州才得以勉強建國,且偏安西南、自始至終未能取得當地大族徹底的支持,七擒孟獲的故事只是其中平定內亂的一部分。雖據天府之國,即使加上荊州,仍無法彎道超車成為強者。

二、人才對比

1、曹魏

只能用猛將如雲、謀士濟濟來形容。曹操最大的一個優點是:能容人,能將敵人為己所用。如四大智將、後來擔綱主演的張遼,即為原對手呂布的部將,類似的例子很多,這些優秀將領甘心為其征伐或安守四方。謀士方面,一直被《三國演義》按抑曹尊劉方向有意忽略的苟彧,才是三國最優秀的戰略家,其行政與戰略規劃才能遠超諸葛亮、魯肅,其他傑出者如郭嘉、兼具統軍才能的程昱,數量最多。

2、東吳

猛將與謀士只能說不少,比起曹魏這種獨角獸企業、"宇宙最大房企",最多算得上一家綜合型的大型企業。周瑜、呂蒙、陸遜等將領之外,甘寧等十多位大家叫得出名字的,其實平庸,屬於忠實執行可得60分型。謀士方面,魯肅、張昭被《三國演義》貶低以襯托諸葛亮之能。

3、西蜀

李嚴、法正這兩位原益州頂尖人才被諸葛亮排擠後,人才益發稀缺。劉、關、張相繼去世後,黃忠、趙雲等將領老去,由於諸葛亮的私心、對益州人氏的顧慮、不注重人才梯隊的體系建設與個別培養,關羽守荊州時尚見些熱鬧,火燒連營後,只能依靠王平、馬謖等並不出色的人才,姜維不堪大用,魏延又無法發揮,後期甚至到了"蜀國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人才荒地步。大家心目中的龐統、張飛、馬超、趙雲等多厲害,蜀國人才濟濟,是大家想多了,被《三國演義》帶到溝裡了。

三、形勢對比

1、曹魏

據有廣闊的物產豐富的北方,30萬青州降兵屯墾北邊,"挾天子以令諸候",被視為漢室正朔,苟彧等人正是抱著匡扶漢室、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投於曹操麾下。

公元207年之後,除了關羽水淹七軍、孫吳處於守中有攻的四次濡須之戰、諸葛亮無實質建樹的六出祁山稍對曹魏有點衝擊力之外,平時舒服得很,偶爾弄點小動靜,東南與西南方兩位小弟就得戰戰兢兢。可以說,自始,曹魏處於絕對優勢。

2、東吳

政權的正統性、地緣劣勢與聲勢,東吳的長遠戰略是隻求自保。後世只知諸葛亮《隆中對》三分天下的理論,卻不知魯肅早有與此至少相似度達90%的策論獻給孫氏兄弟,諸葛亮有兄長任職於東吳,甚至我猜想,有無可能因此而洩露給時年二十出頭的諸葛亮?東吳之所以從關羽手中奪回荊州,既有短視的一面,但又何嘗不是執行魯肅制訂的東吳版《隆中對》的三分天下戰略以自保、必要時可由荊州出擊北伐呢?

3、西蜀

自入主益州起,西蜀的國策若不折騰,若不指派高傲不穩健的關羽守荊州要地,若失荊州後劉備不徵東吳以致舉國元氣大傷,與東吳一樣,據蜀道天險,還得過上幾十年搓搓麻將、喝口小茶的休閒日子一一當然,那時還沒有麻將,茶也還不是日常飲品。不知是風水還是其他原因,中國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可以入主中原的政權起於蜀地。內憂外患之下,諸葛亮不得不北伐中原,首出祁山還有點聲勢,後面五次,就應該是諸葛亮過於執著於其《隆中對》中的規劃及心中理想了。六出祁山的結果只能是進一步削弱蜀國的家底,將這樣的一個爛攤子在五丈原之後交給並非天才加帥才的姜維,西蜀的日子只能聽天由命了。說到底,形勢比人強,曹魏不出不亂子情況下,踏平蜀國自然只是時間問題了。我在《中國歷史人物》系列詩歌裡,這樣評價諸葛亮這位西蜀中期實際掌權者:"諸葛一笑/叢林裡最自私的蝴蝶/預設並親手/泛起三分漣漪/點破此後三百年湖面"。


鄧簫文解密耕讀傳家


不能

劉備所統治的荊州到底有多大

劉備入川后拒絕還荊州,呂蒙襲取三郡,因為曹操已入漢中,劉備擔心兩面受敵,與孫權簽定湘水之盟,江夏,長江,桂陽予吳,蜀漢則有南郡,零陵,武陵三郡。

關羽所督荊州其實只有三郡而已。

荊州對蜀漢的重要性

三郡中南郡與吳國的江夏一樣,都與魏士接壤,蜀漢所鐘意的,不只是荊州人口,更關鍵的是它的地理位置。

沒有南郡,單憑秦川一路,道阻險長,之後諸葛亮,姜維北伐次次都為糧草擔擾,不是蜀漢庫存不足,實在是難以運送。

如果荊州在手,川蜀可順江供給荊州兵力糧草,以荊州兵為主,兩路齊出,勝算更大。

荊州出兵北伐的勝算

關羽北伐直到最後都沒能打下樊城,襄陽,南郡至襄陽,關羽有水軍之利,不憂糧草,但是襄陽可是重鎮,而且離魏國中心更近,有魏數州之力給其輸血,實難攻克。

諸葛亮北伐,魏國憑關中底蘊,就足以禦敵,以中原之富庶,襄陽只會比合肥更難啃。

因為魏國國力太強大,就算吳蜀上下一心,魏國指揮失誤,被人推到黃河邊,僅憑青冀幽並這些袁紹的本錢,魏國就能苟住,最多三國之力持平而己,況且吳蜀焉能齊心!





靈玉一休


我認為很小

"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隆中對》

大家都知道劉備的蜀漢勢力真正下滑也就是從關羽失去荊州開始,從而劉備伐吳,火燒連營,致使劉備的家底都快沒了。

那麼如果當初關羽沒有出兵樊城,保住荊州,蜀漢命運會就此改變嗎

蜀漢實力空虛

劉備並沒有真正意義的"荊州"。赤壁大戰後,曹操雖敗,北部荊州就還在他手裡。作為分享勝利果實,孫權又佔據了一部分。劉備入川后,孫劉協商,湘江為界。東吳又拿了些。因為劉備入川,人才,兵力,又大量進入益州。劉備的"荊州"更加實力空虛。劉備剩下的區區幾個郡,又多是不發達的。益州和荊州看似相連,路途(陸路,水路)險惡,實際很難互相援助。

而魏國和東吳以優勢力量支援各自荊州所屬地盤,非常容易。劉備的所謂荊州,形同孤島!就算"荊州"不丟,能自保都非常勉強,何況出兵攻打強魏!最多能起點騷擾的牽制作用!而東吳歷來視荊州為立國之根本。容不得在荊州(尤其是南部荊州)有其他國家存在!

只能說,如果蜀漢能發展的順當些,少出些其他"失調"(比如不要失街亭這些),拿下涼州一帶可能性較大。(魏國在這裡基礎最薄!)主要依靠益州和涼州,再圖關中。這有可能。荊州不是什麼可多依靠的地區!"難跨荊益",這是中國古來的話。幾乎沒有一個地方國家,同時依靠這兩個州,獲取最大的成功,拿下"天下"的!

形勢不利

除了高祖皇帝出川,其他的四川政權均失敗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且曹氏經營關中多年,可不是楚漢時期的形式。當時關中可謂兵強馬壯。又是朝廷正統。從荊州出兵,不合實際。從來都是從荊州南下揚州。況且,荊州的背部是孫權故意讓給劉備抵禦曹操的。南部孫權有佈防。一旦荊州空虛,孫權取荊州不是探囊取物。劉備入川之後,內部也不是鐵桶一塊。益州本土士族大多是誰來做老大都無所謂,最好能向朝廷拋橄欖枝,這一部分是求和派。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曹氏手裡的資源太多了。隆中對中這個計劃有一個重要的前置條件,那就是待天下有變。這個怎麼理解呢?就是曹氏內部分裂。曹操經營了那麼多年,內部早已穩定,人口實力經濟早已超過蜀吳。

所以我認為就算關羽沒有失去荊州,以蜀漢的實力很難統一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


微論歷史


如果關羽沒有丟失荊州的話,我覺得蜀漢集團是能夠統一三國的!

主要原因有幾個,“天時地利人和”三個條件中,劉備的蜀漢集團都佔著或多或少的優勢。為什麼這麼說還聽我一一道來。

一、天時

首先的“天時”即氣候這方面呢,南方的吳蜀其實佔優很多,因為當時的三國時期正好處於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寒冰期”,時間大概是從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東漢、三國到六朝時代,進入第二個寒冷時期。這是竺可楨的觀點,也基本上為現在的科學調查和古代文獻所證實。而三國恰恰處在其間。

下面說一下三國魏晉時期的一些表現:

氣溫非常低。據南京大學魏晉研究者胡阿祥收集數據統計得出:三國魏晉時期的氣溫相對現在低的多,南京平均氣溫比現在低2。8℃。

例證:1、《齊民要術》裡面記載華北地區的石榴需要裹纏才能過冬,今天無此必要。

2、東漢晚期的洛陽城,到了晚春還經常出現下霜和降雪天氣。

3、《晉書。慕容皝載紀》記載,333-336年,遼東灣從西北到東南都結上冰, 而且通過車馬輜重沒有任何問題,推算比現在冷2-4℃ 。

而這些氣候給當時三國亂世的各地方軍閥以及後來的魏蜀吳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主要是對人口增加和糧食增產帶來了一定的阻力。但對魏國的影響卻大於吳蜀,因為魏國靠北,吳蜀卻在南,氣候更為舒適;而當時南方開發的速度明顯超過北方,說明當時南方氣候比北方更宜生產;所以南方特別是在糧食增產一塊有優勢,如果關羽沒有丟失荊州的話,利用荊州的糧產和長江的水運之便,都可以很好的緩解蜀漢的軍糧壓力,

荊州相當於現在的湖北、湖南兩省,而三國時境內還有云夢大澤,灌溉便利,盛產水稻,此處自古就有“湖廣熟,天下足”之稱。蜀漢想統一三國的話在這方面是有一個“天時”的優勢。

二、地利

在地理優勢這塊呢,劉備頂多佔半個,蜀漢集團的理想板塊是益州和荊州這兩塊。如果關羽未丟失荊州的話,那麼劉備退可以利用益州的千里崇山做防守,進可以在荊州佈置主力攻向曹魏核心地區、益州部分偏師騷擾牽制曹魏,兩路以圖中原,大勢可定。

只要劉備的蜀漢集團能很好的實現諸葛亮的“隆中對”戰略,那麼在蜀漢有秦川地利的前提下,蜀漢進可攻退可守,隨時有可能由虛變實,暗中增兵,由主攻宛洛突然調整為主攻秦川方向。那麼曹魏處於如此腹背受敵、疲於奔命的局面,假以時日,優勢的天平必會不斷倒向蜀漢。即使孫吳擔心蜀漢將打敗曹魏破壞三國格局的平衡,選擇坐山觀虎鬥,那麼蜀漢也可以選擇派重兵把守荊州,等待天下格局異變的那一天便可。蜀漢在西川、荊州兩個方向的戰略經營上都可以實現“進可攻退可守”,在當時天下中,蜀漢無疑是最具戰略主動的一方。

而曹魏核心統治地區的話主要都是平原,一旦主要的關口襄陽、合肥這幾個地方失守,那麼曹魏洞門大開,一馬平川,歷史進程必然發生改變。雖然荊州易攻難守,但卻是蜀漢奪天下的最優道路,以長江漢水做運輸通道和進攻前沿,四川盆地做大後方,同時以攻代守,蜀漢的戰略優勢將優於吳魏。當然如果蜀漢出擊中原擔心東吳偷襲的話可以預留個預備部隊在荊州大後方,關羽其實在攻打曹仁部隊的時候,是有在荊州後方留守了兩萬軍隊的,為的就是防止東吳的偷襲。哪想到,劉備的小舅子糜芳連個招呼都不打,就直接投降孫吳了,這還是用人不當之故。因此對於蜀漢方來說,不僅要預留兵力防備東吳,關鍵留守的將領要忠誠能幹。

三、人和

人心向背的話,主要是當時天下仍然有不少心懷漢室的人,蜀國在最初建國的時候是得到了許多人支持的。這是由於客觀情況下儒家思想盛行的影響,當時講究的君權正統、忠孝仁義的這些觀念都為蜀漢建立提供了非常有利的一個思想條件。自從漢武帝實行“獨尊儒術”的政策以來,整個漢朝的上層開始儒學化,下層也非常接受儒家的思想,整個社會構建了一個普遍的儒學價值觀。而以帝室之胄的身份,“受左將軍之命,躬膺天子之寵任,而又承密詔以首事,先主於是乎始得乘權而正告天下以興師”,露布衣帶詔討曹,使曹操蒙受“託名漢相,實為漢賊”的惡名,而劉備則以正統自居,得到了當時不少受儒學思想影響的士人、農民的支持,最終“有志之士,無不競勸”。

同時,劉備在前半生的四處流浪中使用了很多措施為自己“厚樹恩德,以收眾心”。在入主益州後,採取了諸葛亮的建議“西和諸戎,南撫夷越”,穩定和安撫了統治地區的人心向背。而曹魏這邊內部也有不少人是“漢臣”,像阻擾曹操稱王的荀彧,還有奉衣帶詔討曹操的董承,這些都是曹魏內部人心不夠統合的表現。

另外一個,就是如果關羽能守好荊州,那麼蜀漢將迎來一個絕妙的時間點。關羽大意失荊州是在公元219年7月,而到了220年1月,曹魏的主心骨曹操就會駕鶴西去,曹丕也會在220年10月,曹丕就會代漢自立。這時曹魏內部為了政權更替必然出現局勢上的動盪,蜀漢一旦出擊,人心倒向蜀漢,那麼天下將盡收於劉備之手。


志華L


曾經寫過一個稿子,裡面有一段內容,意思是失荊州並非關羽大意。

眾所周知的《三國演義》、《三國志》等可見的內容這裡就不重複了。

入蜀是劉備的“戰略”,為此,他動用了自己的幾乎全部力量,也相當於說,關羽留守荊州只是一種臨時安排,萬一守住,不是壞事,守不住也無所謂。諸葛亮、劉備都很清楚,佔住荊州一天,一天不得安寧。荊州對它們來說已經不是長久之計,只是通道之一,已經不在劉備的“立國大計”裡。因此,別說關羽守荊州,大家全留在荊州也不一定守得住。

此外,積聚勢力,某圖大計。諸葛亮也好,劉備也罷,“統一大業”只是掛在口頭說說,他們都沒有真實的志向、膽略和謀識,能夠偏安一隅就心滿意足,除非走狗屎運,魏吳自我了斷,他們就不大可能統一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