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後,經濟大概多久能恢復?

簡單點158637406


你好!疫情後,經濟恢復我的觀點主要是按照3個週期來看待,可分為短期恢復,中期恢復和完全恢復。

一、短期恢復:6個月內

2003年非典時期,那時候普遍都會覺得經濟運行可能會情況很糟糕。可是,疫情過後的恢復結果比大家想象的好太多,還實現了經濟反彈的效果,也就說在3個月內基本恢復。

當然,如今的形勢與經濟體量,還有疫情的嚴重性與2003年比迥然不同,當時剛剛走出通縮,經濟正在往過熱的方向走,外部環境比現在更好,可想而知。

疫情過後的經濟政策也會非常明確:儘可能地降低生產成本、寬鬆政策和利率,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不是刺激有效需求,而是使供給得到支持。

如此算來,等到疫情結束後,經濟的短期恢復是指能夠讓一切生活消費與商業秩序變得井然有序,在6個月內根據每個行業屬性的調整,一般在2020內都可以恢復。

二、中期恢復:1到3年內

我們要知道,世界衛生組織把武漢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突發衛生事件,這個決定對中國經濟勢必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的。

短期恢復主要是國內為主,中期恢復就要從國際環境來思考,畢竟中國當前的經濟體量、國際貿易地位都是前茅的,即使疫情恢復,國際的觀察期,嘗試期到真正恢復需要有1到3年的週期過度。

不過,世衛組織畢竟是聯合國的下屬單位,它提出的專業意見,最終採取什麼措施都是各個主權國自己定,目前對旅遊和航班來往受限影響較大,而貨物往來涉及的貿易和投資雖有影響,但不會完全停止,會放慢腳步。

根據世衛組織以往宣佈的幾個案例,它的決定是動態的,可以撤銷或者3個月後重新評估,這個主要就是看我們自己的疫情防控情況如何,多久能開始慢慢下降很關鍵。

疫情過後,中國肯定會逐漸開始恢復與國際合作,畢竟國際需要中國商品,中國也需要國際市場,只要我們有信心,不用恐慌,更不要自己嚇自己,我們與世界經濟是一體的,這個鏈條是永遠不會斷的。

三、長期恢復:3到10年內

如果要實現真正的恢復,整個經濟環境要包括生活消費、商業經濟,還有企業的倒閉以及失業等,這方面的影響會比較大,需要把所有損失彌補並完全恢復,大概就要有3到10年的時間。因此,我覺得2019年算是中國經濟未來十年最好的!

從宏觀看,過去10年,我國經濟每增長1%提供的就業崗位是90萬個,現在每增長1%提供的就業崗位大概可以達到130萬到150萬個。

疫情影響下,相比2003年,那個時候線上屬於初期,線上數字經濟起不到作用,可是如今因為大家隔離在家不出門,通過數字經濟和共享經濟等給大家供應物資,還有快遞類經濟同樣會拉動線上經濟成長,保住了一定的經濟體。

但是我們要知道,一些傳統制造業的經濟以及線下實體店,在長期的結構性調整以及疫情的雙面夾擊下,很多是要付出巨大代價的,甚至有些要關門,還有鋼鐵、冶金和汽車零部件等重工業是產能過剩,同樣可能會因為運輸和汽車銷售下降而影響,還有戶外廣場和CBD中心等場所的實體店都有可能出現倒刺和失業現象。

從長久來看,我們也不能完全寄託於消費拉動經濟,但是我們一定要先恢復消費,畢竟要現有一個恢復期自己經濟損失的彌補,然後再重新出發,再次崛起,多給中國經濟一點時間,一切都是向好的!

總之,我們在評估經濟恢復週期還是要看疫情的持續週期還有多久,如果持續時間越長,對經濟的傷害肯定越大!如果簡單估算,未來30天內疫情能夠得到控制,短期對中國經濟的傷害也許不會達到0.5%,這就是我的看法,謝謝!


醉井觀商


這次的疫情不同尋常!影響之大,之深可能是前所未有的。

你從我昨天發的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幾張圖就能一窺全豹:2020年初至今截至2月11日,與去年同期相比,四大發電集團耗煤量下跌40%,春節後人員運輸量下跌81%、房地產成交量下跌90%!延遲復工和防疫隔離已導致生產與消費活動陷入停滯。

你再看看WHO宣佈衛生緊急事件後,國際航線的數量下滑的情況,再看看身邊停業的餐飲、娛樂,等待復工的停工企業,延遲開放的學校等,背後都是多少打工人群和背後的家庭。問了身邊很多公司,大部分現金流只夠支撐3個月,假設疫情4-5月才逐漸平息,恢復正常的業務量至少也需要1-2個月。

更重要的是:許多嚴重依賴於打工收入的中低收入家庭很可能因暫時性失業而出現生活困難;許多中小企業可能因為停工停產而出現大面積的虧損、倒閉或破產,並帶來失業的進一步上升;一些醫療器材、易耗品及老百姓的基本生活必需品有可能因為停產停工和物流中斷而出現供應短缺,帶來物價上漲、恐慌、囤積、搶購等現象,在短期內進一步加劇短缺。

中央可能通過降息降準、加大財政赤字,增加基建投資,暫停房主不炒等方式來穩住經濟,長期來看,經濟也會重新恢復活力。但短期來說,經濟要恢復之前的狀態需要的時間不會很短,要做好充分思想準備。




大樹道道


一國GDP指標被公認是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至6.5%的預期目標。

針對疫情具體情況,全國的節後開工時間基本都往後推了,像廣東這邊,定於今天2月10號復工。現在是一邊有效的控制疫情,一邊組織生產恢復經濟。

按2020年1月17號,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在經濟GDP佔比中,服務業佔54%、工業佔39%,剩下的就是第一產業(種植業、養殖業)佔比7%。

現在就來具體算算這次疫情的影響。

雖然很多地方的企業說在昨天覆工,但是基本效果也大打折扣。

假如能在2月23號正常恢復,那麼就是停工一個月。現在我們保守一點算,就像格雷厄姆在投資中使用的安全邊際。

我們把這次影響時間定為一個半月,佔比一年也就是1.5/12。

服務業的影響:54%x1.5/12=6.75%;

工業的影響:39%x1.5/12=4.88%;

第一產業比例小,非人口密集產業,這裡忽略不算;

總的影響:6.75%+4.88%=11.63%;

去年2019年的GDP增長是6.1%,那麼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GDP的增速就是:6.1%x(1—11.63%)=5.39%。

注意,這是建立在影響持續1~1.5個月為基礎的,如果時間更長,那麼GDP增速可能會低於5%了。

當然,針對這次疫情,中國人民銀行與財政部已經出手了。

這時的貨幣政策調控至關重要,基本都是釋放流動性,寬貨幣寬信用的。政府通過這些政策引導經濟在最短時間內能夠復甦。

我們先看看今天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現在利率已經降到2.83%了,說明貨幣寬鬆政策已經開始。

在2020年2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投放1.2萬億元逆回購資金,確保流動性充足。

隨後2月4日, 又開展了5000億公開逆回購操作,兩次投放流動性總1.7萬億。

2月7號,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為了支持對疫情做出貢獻的企業,設立3000億元專項貸款。

這個貸款利率,不能超過一年期貸款報價利率(LPR)減100個基點,目前從中國人民銀行公佈的LPR利率是4.15%,那麼優惠後的利率為:

4.15%—100x0.01=3.15%。

另外,中央財政按企業實際獲得的貸款利率貼息50%,那麼這些企業最後獲得的真實利率就是3.15%x1/2=1.57%,這個利率已經相當低了。

還有這個LPR是每個月20公佈的,2月20馬上就要到來,利息降低與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同時提到的還有中期借貸便利MLF,也要調低。

同日,財政部也宣佈,企業多生產的重點醫療防控物資 全部由政府兜底採購,這樣就解決了企業擔心過度生產而產生的擠壓庫存了,這種情況下,他們還不加大馬力全力生產?

經過以上和未來經濟政策的干預,未來宏觀經濟一定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增長。

其實還可以參考之前2003年非典時期的情況:

我們看到2003年的第一季度的GDP是11.1%,第二季度遭遇非典,下滑到了9.1%,第三四季度,又回到了10%,隨後幾年在經濟環境寬鬆的情況下,持續發生了高增長和低通脹,最終讓經濟損失降到了最低。

這一次的疫情,經濟估計也會是這樣的表現。經濟會按它的週期規律運行,這次疫情只不過是拖延了它的腳步,只會遲到,不會不來。


心榕心榕


這個問題問的比較好,個人給大家分析分析:


大家首先要搞清楚我們目前經濟的結構,經濟結構包含很多,簡單來說:我國目前消費結構中,消費佔比僅35%,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資拉動產業機構中,一產不穩,二產大而不強,三產不夠,服務業比重較低城鄉結構中,嚴重失衡,城鄉差距拉大,二元化仍然存在投資結構中,主要依靠公共投資,民間投資較弱分配結構中,勞動報酬佔比較低。當前,必須把堅持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換種說法,就是農業,工業,服務業。疫情大概要持續三個月時間,剛好是第一季度,對於農業,我們依舊是產不夠的情況,第一產業在改革開放前佔經濟比重大,但是改革開放後就變了,第一產業在逐漸下降,其實大家可以看看農村的土地,荒廢的居多,為什麼呢?因為創造不了很多受益,可能一畝地一年累死累活只能賺幾千塊,而你去城市隨便打工都能上萬,那為什麼不能效仿美國形成機械化生產,只能說時機不成熟把,疫情對農業的影響其實不大。


對工業的影響其實也不算太大,時間節點進入到2月中旬,很多企業已經復工復產,比原先的計劃晚了十來天,有多大的影響呢?影響也有,但是比較小,並且對於科技企業,比如芯片人工智能機器人等反而是助推作用。


真正影響的是第三產業,也就是除工農之外的產業。疫情的時間點剛好是春節前後,要知道春節是消費最旺盛的季節,2019年春節檔票房58.59億,2020年春節檔顆粒無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同期受損嚴重。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2020年同期銳減。交運行業春運出行人次預計減少近五成。房地產行業暫停銷售活動,復工投資延遲。建築業、金融業、農林牧漁等行業受波及。簡單估算,電影票房70億(市場預測)+餐飲零售5000億(假設腰斬)+旅遊市場5000億(完全凍結),短短7天,僅這三個行業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21.8萬億的4.6%,這還不包括其他行業。


經濟是一體的,你在這裡沒賺到錢,那麼自然影響你的支出,因為你的支出就是別人的收入,所以對經濟的影響很大,但是大家也要想到,你春節期間沒有看電影,等疫情結束後你會不會補回來?所以可以預測的是,疫情結束後,某些行業會短期爆發。


對經濟到底有多少影響,多久會恢復,我們不能只看疫情造成的影響,也要看到我們因為疫情所要做出的措施,比如減稅降費,如果我們能夠落實減稅降費措施,提高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那麼對經濟的影響很有限。總而言之,疫情對經濟短期有影響,但是中長期看還是中國的基本面,如果基本面夠強,我們自然能夠化險為夷。大家認為呢?


螞蟻聊股市


SARS從2002年11月起到2004年6月底基本逐步消除,8月份疫情完全控制。從時間週期上看,從發現疫情到控制疫情到解除疫情用了8個月。SARS期間中國全產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連續下滑近2%,受挫嚴重,直到2003年6月份(7個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後才迅速回暖。

從SARS的經驗來看,經濟的恢復通常在疫情控制後的第一季度就可以有所恢復。但是不要忘了,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比起SARS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死亡率相對較低外,其他影響都比SARS嚴重。主要經濟影響因素是:

1、WHO的1月31日將此次疫情定義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雖未被定義疫情區域,但是冠冕彈簧的不建議影響貿易,依舊重重地打擊了中國旅遊,出入境,國際貿易及配套工業產業鏈經濟。這個影響恢復時間至少在3個月後(PHEIC)三個月一個週期。

2、本次疫情的政府幹預及隔離力度,以及公民安全衛生意識比SARS期間強百倍。這導致了諸多行業的復工率影響巨大。從而造成消費、產能都會直接下降,要恢復還要看疫情控制情況(員工命比錢重要)。中小微企業因資金斷鏈,倒閉,轉行,高外債,低勞動。這些為中國GDP貢獻超過40%的群體需要恢復,這個至少在3-6個月的時間。

這兩點是SARS不能比,所以綜上所述SARS從第三季度整體經濟開始恢復,那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至少是往後多推1個月時間。

這個是整體宏觀經濟,而並非產業經濟。若進入到行業細分領域去看行業數據,差異性非常大。


谷哥問診


至少半年,首先這次疫情受衝擊最大的是旅遊、餐飲、娛樂,疫情的結束,本身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從確診漸漸減少、以至為0,這個本身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都會很謹慎,減少出門頻率、必將是未來半年人們主調,在這過程中,服務業的復甦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很多人認為疫情結束會是一個消費爆發點,個人認為不會,經過這次疫情,停工的停工、在這個過程中很大一部分提前消費的,就會面臨房貸還不上、信用卡逾期,甚至生活都沒法保證的囧破狀況,有了這一次深刻教訓,未來消費會更加趨於理性,身邊很多朋友都在感慨,以後要多存錢,以免意外出現,不至於生活都沒辦法保證,由此看,這次疫情也給大家上了深刻的一課,且這次病毒傳染性極強,完全消失肯定會是一個很漫長的時間,很多一部分人都會擔心被傳染,進而外出消費會很謹慎。

其次,這次疫情會導致很多中小型企業面臨經營困難,會出現倒閉及裁員現象,未來工作會變得不那麼好找,大部分企業的倒閉也會拖垮經濟,這個恢復過程,也將是個漫長的過程。



慧眼拾財


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只是短期的,經濟面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短期內餐飲業、服務業和中小企業確實受到衝擊,但是我國企業的創新慾望和發展潛力也會同時被激發,視頻直播、在線教育和電子商務等新型消費在充分發力。

2019年我們交了漂亮答卷

良好的持續經濟增長的韌性沒有變,2019年,我們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3萬元,實際增長5.8%,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9%,符合3%左右的預期。

回首非典疫情

2003年發生非典疫情之後,在疫情結束之後的第三季度,我國的GDP增速就明顯回升,非典對經濟影響只集中在當年的二季度。

事實上經濟趨勢不會因為突發事件而發生反轉,疫情結束後,過去被抑制的消費力會集中爆發,補庫存的動力會引領經濟再次噴發。

國際社會對我們充滿信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對中國經濟極強的韌性充滿信心。世界銀行也對我國向市場注入大規模流動性予以肯定,認為我們有足夠的貨幣政策空間對經濟進行調控。

(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與易會滿)

結語

疫情發生後,無人商店和遠程辦公會開始流行,物流戰場將會出現無人機掃碼和機器人送達等大數據升級,這些新的數字化革命將引領經濟走向更好的未來,未來的經濟將會更好、更快和更穩。


天下會會天下


這次疫情來勢兇猛,不僅嚴重危害了人民的身體健康,還全面影響到我國的增長。現在我們把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上,但也會越來越感受到這次疫情對我濟增長和企業發展的影響不敢估量。

首先這次從春節前一直持續到春節後的疫情對消費行業的打擊是巨大的。商場關門、餐館停業、物流受限......整個消費行業的銷售額如果拿上年同期數字對比,可以得到一個大概的數字。有的餐飲巨頭甚至說快撐不下去了,頂多還能堅持兩三個月。

其次,國際貿易也受到極大影響,至少對出口貿易的影響較大。還未看到、海關等公佈的數據,但我們從新聞中看到許多國家限制中國人入境,那麼也會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也會有所限制。

再次,由於很多行業都延遲了復工時間,尤其對於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生產肯定會影響,影響到什麼程度,還要看疫情持續到時間。

生命是第一位的。我們能看到大家抗擊病毒、戰勝疫情的決心和行動。我們相信消滅病毒是遲早的事情,最悲觀的估計,疫情也不會持續一年。然而,疫情對我們經濟的影響將是長期的、持續的。經濟發展,不僅影響到,還影響到社會穩定,更會影響到我們的國力和國際地位。我們在疫情時期就應該提前考慮恢復經濟增長的一些策略、對策和方案。如果疫情持續兩個月該如何?持續三個月該如何?......

至於經濟大概多久恢復,取決於以下很多方面。

一,維護市場秩序和市場經濟規律。企業應該承擔,但企業更大的責任是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企業生存和發展必須獲得足夠的。如果企業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承擔社會責任上,放鬆生產而發展受限,最終受損失的還是整個社會。只有維持正常的市場秩序,按照經濟規律辦事,經濟才會有活力。

二,給予企業一定寬鬆的政策,例如減免。疫情肯定會對企業的發展有所影響。國家要對受疫情影響大的行業多一些支持力度,幫助行業和企業度過難關。減負、優惠等措施都可以讓企業獲得一些喘息的時間。

三,儘快恢復物流行業的發展。物流行業現在對各行各業的影響與日俱增。物流也可以說是經濟的動脈。恢復物流行業的發展,讓商品儘快流通起來,才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訂單。在疫情時期,在疫情過後,首先要讓老百姓熟悉的網購恢復起來,讓企業和商業獲得足夠的,生產和銷售才能活起來。

四,刺激國民消費,尤其是國內消費。

中國的國內人均已到1萬美元,老百姓的手有不少錢。刺激國民消費早已不是陌生的話題,但如何建立國內中高端消費市場,讓老百姓在國內獲得性價比更高的消費體驗,這是部門應該花大力氣解決的。2020年,老百姓出國旅遊和消費可能會受到限制,如何把更多老百姓留在國內消費,商家一定會想到更多辦法。

五,加強對高科技行業的支持力度。高科技行業的發展將提高,同時儘可能地彌補疫情對經濟產出 I負面影響。儘可能地推動生物、醫藥、通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行業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成果。還可以加大高科技知識產權的出口,因為我們在高科技的許多領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果可能,我們還可以增加高科技軍工產品的出口,增加外貿。

六,建立恢復生產、鼓勵經濟發展的政策導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國際競爭中,企業的發展,行業的發展,都是很不容易的,但是如果讓企業或行業停止發展卻很容易,尤其受到疫情影響,各種不確定因素都帶來很大。國家應該在政策導向上鼓勵經濟發展發展,並適當在經濟發展上給予政策傾斜。

我們始終相信中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們在戰勝病毒後,我國的經濟會克服暫時的困難重新崛起,我們都產業結構將更加合理,我們都供給側改革也將更加合理功。


期指王子


和尚意見:疫情之後,經濟要恢復往日正常狀態,大概率會在第三季度。

1、此次國際公共衛生危機,就依當前形勢判斷,疫情並沒有出現拐點。除湖北之外的省份雖然連續十天感染病人呈現下降,但是湖北並還沒有出現下降狀態。

依鍾南山院士的最新判斷,要控制住疫情可能要到4月底前左右。

疫情突發,傳播速度快,在隔離防控的環境下,可以說整個社會的經濟和生活節奏都被打亂了。現在大部分企業和行業開工復工 都處於半停滯狀態,即或已開工,或者在2月17日大面積復工,實際上因許多人處於被隔離狀態,工作效率也是大大折扣。

可以預見,在疫情還沒有出現拐點之前,所有經濟活動難言恢復正常。就依4月底前左右能控制住疫情,真正讓經濟活動無顧慮運營,也會延遲到第三季度了。



2、回顧2003年“非典”時期,經濟恢復狀態

非典時期經歷了2002年11月16日發現第一例病患開始,到2003年6月底才控制疫情,也就是說經歷了8個月時間。解除非典危機是從2003年7月開始,即第三季度。

在非典時期,2003年GDP增速變化為:

2003年4個季度GDP增速分別為11.1%、9.1%、10%和10%,第二季度GDP增速比前後兩個季度平均增速低1.5個百分點。也就是說,非典過後,第三季度經濟才基本恢復正常。

綜合上述分析,今年此次公共衛生危機若能在4月底前控制住,5月、6月逐步解除疫情防控隔離,經濟活動迴歸正常狀態,也得去到第三季度了。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經歷過這次疫情後,很多人會悟到很多道理,錢財將不會看得很重,反而健康和快樂會更加珍惜。我相信消費將會出現爆發式井噴。該吃的吃,該買的買,該旅遊的旅遊,該投入健康儲備會投入。雖然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一些中小企業,不過這也是符合市場規律的。加上國家的扶持,有些政策的調整。有人興,有人落,受到客觀事實的影響,我相信這次疫情,有利有弊。經濟固然會受影響,長期來說,更有利於市場的重組和調整。反而

更多的是帶給人類的反思!在春節的節點↑,喔們遭遇了這個事情。人和自然,面對這些災害時,究竟如何應對?居安思危,是不是安穩日子過多了,人類已經喪失應有的警惕和防備措施?或者人類作為自然的主人,是不是需要為自己以前的作為買單?太多的需要反思了,反思後

究竟又能學會多少[機智][機智][機智],誰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