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純屬名詞羅列,為啥給人感覺意境悠遠?

雅欣雅緻


中國人不論是吟詩還是賦詞都是喜歡省略的,遣詞造句時對於文字的應用能省則省、能刪則刪,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這首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中的前三句如果寫成一篇散文,應該是這樣:

枯藤纏繞的老樹的枝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

小橋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飄蕩著炊煙的幾戶人家。

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一位騎著瘦馬的遊子緩緩前行。

作者在這裡用了極簡的語言,只用了九個名詞就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悽苦的意境。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

這裡使用的九個詞描述的全都是大家熟悉的事物或場景,不論是枯藤、老樹,還是小橋、流水,亦或古道、瘦馬,都是大家馬上能想到的事物,當我們看到這些名詞時,一副栩栩如生的圖畫已經出現在了我們的腦海中,當這一副副圖畫連接在一起時,整個悠遠的意境也就油然而生了。

元代白樸也有一首曲《天淨沙·秋》跟這首也很相似。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這首曲也全部都是名詞的羅列,為我們呈現了一副色彩絢麗的秋景圖。

還有唐代溫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有兩句,也是名詞羅列: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將早行的情景寫得有聲有色,形象生動,歷歷在目。


播種火焰的青牛


這是首元曲出自元代作者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前半部分十八個字,全是名詞和形容詞,卻是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

名詞也可以營造悠遠的意境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strong>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天涯。整首曲全部是由眾多名詞構成,簡單通俗易懂。其實這種手法就是詩人常用的一種作詞手法叫做:“白描”也就是說馬致遠通過自己在生活上的體驗和感受,用自己所看到的一些情景,提煉精煉後寫下了這首元曲。

名詞與形容詞的巧妙結合。莎士比亞說過:“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馬致遠將這些名詞和形容詞按照自己的生活體驗架構在一起,但是每個人所體會的意境卻全然不一樣需要讀者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感受來把握這些名詞帶給我我們的意境架構。

密集形意象表達自己的情感。在我國古代詩歌中作者最擅長的就是用意象來間接表達作者的情感。比如說“

殘陽”,一般表達形單影隻或者是離別之情。而且在中國古代詩中往往含有多種意象交叉表達。很顯然這首曲馬致遠幾乎全部用意象來表達,在前十八個字中馬致遠“懶得用”動詞加以強調。馬致遠用九組名詞來表達他的惆悵感傷的情懷,選用眾多的物象入詩。這樣以環境物象來烘托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也就是用物與情的交融,此時沒有感情的物被作者人格化之後,就有了作者的惆悵情懷。

寄情於景,景情交融。馬致遠採用了眾多詩人都採用的手法就是情景交融、心物合一。能否成為能否構成意境的關鍵就是情與景能否巧妙結合。這首小曲的情與景完美結合,這些名詞所表現的遊子的悲哀憂愁情懷。面對秋景,人自然而然會流露出一幅悲愁情感。殘陽,西風,瘦馬更是體現出淒涼的感覺。這些名詞很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鳴,自帶屬性。

馬致遠這首元曲雖然這些意象不新穎,但是精煉簡單,運用古代詩人常用的表達方式表達了遊子悲愁的情懷,獲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可以引起後世文人的共鳴。


影視君cool


元曲四大家:關、馬、鄭、白,馬致遠是之一。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為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

釋譯

   傍晚枯藤纏繞的老樹上,棲息著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水嘩啦啦流著,旁邊散落著幾戶農家。在長滿枯草的古道上,秋風瑟瑟,行人騎著一匹瘦骨潾洵的馬在趕路。太陽慢慢西下,天已黃昏,憂鬱成傷的人還旅途上漂泊著,茫無涯跡。

這首詩被稱為“秋思之祖”

馬致遠曾熱衷於仕途,但未得志,漂泊二 十餘載,五十入仕,看不慣黑暗的官場,退而隱居。《秋思》是他在漂泊旅途時的作品之一,現實的悲苦、字面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對現實的不 滿。飽學之士,百無一用。失意、落泊,痛苦、淒涼、孤獨,衷腸訴於誰,留作紙行間

人與景結合,通過枯,老,昏,古,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蒼涼的暗淡的深秋農家鄉野躍然於畫面上,也不失一種幽靜,幽靜中的孤獨寂寞,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悽苦的秋風,卻不知何方是自己的歸宿,無盡的惆悵,無盡的落寞,路之坎坷,漫漫如人生,沒有希望還在尋求希望,透露出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與情懷,感之落目,悲之痛哭,情與景互化,恰當地表現了主題,表現了孤身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看字如畫景,畫景融於字。應景生情,由情生景





無為6777599135


題主說的好輕鬆啊!純屬名詞的羅列,那請您也給我羅列一句試試,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吧?因為簡單的名詞並不能完整的表達一個句子的意思。

通常情況下,只有構築在動詞之間的名詞才可以表達一個完整而生動的句子。比如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鷹擊長空,魚翔潛底。”一“擊”字,一“翔”字使得整個句子都昇華了,雄鷹更加生動,由於更加靈活。再比如杜甫《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用一動詞“潛”更賦予了春夜之雨鮮活的生命,使其具有強烈的動態感,喜悅感。這樣的例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不勝枚舉。



然而用動詞特別是典型動詞連對整個句子而顯示的方法雖然很生動,但說實話,這並不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境界。在一個句子或者一聯詩歌當中,不用一個動詞而連接整個句子,進而表達出完整的意境和內涵,這才是中國古典詩歌的最高境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之所以被人稱道,其原因就在於此。


古道西風瘦馬,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九個清一色的名詞連綴成一個句子組成了一幅樂景哀情圖,沒有任何可空隙之感。表現了作者高度凝練的抒情敘事功底。除了馬志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這一句之外,還有我國南宋時期著名愛國主義詩人陸游《書憤》:“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這一句也是完全由清一色的名詞連綴,而不用一個動詞,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這些獨特的邊境意向整合,表現出了詩人豪邁的氣概,氣脈衝貫於詩句之中,這種效果是用任何一個動詞都表現不出來的。



所以不要小瞧名詞連綴的效果,因為不是任何人都能將幾個名詞連綴的恰到好處而表達只有用動詞連接才能表達出來的意思的。


舊事舊人歷史說


路過看到此問題,馬致遠的這首小令創作意境確實別緻,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讀來自然而然的容易被詞中的意境和畫面所感染。

——這首小令是以十三個名詞,自然的組合,一詞一景,一景一畫。而且都是些淒涼的語調襯托出夕陽夕下,斷腸人還在天涯孤獨飄零的無助和無奈!確實讓人尋味!


張秉榮


先看看這首詩的意思: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淒寒的夜色裡,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這首曲子的題目叫《秋思》,是一篇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國文壇古老的傳統。自屈原的《離騷》起一直延續到現在。《樂記》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意思是外物使人內心的情意活動起來。那又是什麼東西能讓外物動起來呢?《詩品》雲:“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他認為,這種能讓物動,從而引起你內心感動的是‘氣’。那氣又是什麼呢?古人認為,宇宙間有陰陽二氣,是它們的運行才產生了天地萬物和四時晨昏。譬如:夏天陽氣最盛,所以草木茂盛。但盛到極點就開始衰落,陰氣漸生,慢慢到了秋天和冬天。秋冬之際陰氣最重,因而草木衰敗。陰到極點又轉為陽,陽生而萬物長,所以春天就會百花齊放。由於四季的冷暖不同,自然景色也不同,人的內心也就隨著這些變化而感動。春天草木的萌發讓人聯想到美好,所以引起喜歡的心理。秋天草木的凋零讓人聯想到生命的衰老與終結。因此會讓人感到憂愁和悲傷。《離騷》中屈原嘆道:“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宋玉在《九辯》裡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陸機《文賦》雲:“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雖然他們所處的時代不同,但他們的思想感情是相同的。

  再看他的佈景:“又是黃昏,一天快要結束。夕陽斜掛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依依不捨得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淒涼,藤是枯萎的藤,已經沒有了生命。樹是千年老樹,颯颯的西風在吹著它3走向風燭殘年。道是荒涼的古道,馬是體弱無力的瘦馬。飄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麼能不斷腸呢。你看這小橋、流水、人家都是那麼安詳,那麼靜謚。又是那麼溫馨。而我的家鄉、親人卻又離我那麼遠。哦,他們還好嗎?天氣漸漸變冷,他們加了衣服嗎?買了被子嗎?這一切的一切是都麼讓人牽掛。既然那麼讓人牽腸掛肚,我為什麼不早點回去呢?為了所謂的前程嗎?為了那所謂的功名嗎?那功名離我近嗎?遠嗎?京城的路還有多長呢?我又是那麼的迷茫。在這樣的黃昏中,在這樣的古道上。又是這樣蕭瑟的季節。我是繼續去追求功名呢?還是會去服侍那年老的雙親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滿懷愁緒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蕭瑟的景色讓人滿目淒涼,又加上安詳,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悲傷更為悽瀝。寫景之妙盡妙於此也!

  再看他用字:“枯,老,昏,古,瘦,下一字便覺愁重十分,成一句已經不能自己。至於成篇可讓人泣不成聲也。最絕處在馬之前下一‘瘦’字,妙在欲寫人之瘦而偏不寫人,由寫馬之瘦而襯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貧。路途跋涉之艱辛。求功名之困苦。讓人讀之而倍感其苦,詠之而更感其心。讀此曲而不淚下者不明其意也。



張繼勞


馬致遠這三句最成功之處唯四字而已:身臨其境!

1.用字凝練。

用凝練的字營造出恰到好處的意境,以抒發淒涼傷感之情。

藤是“枯”的,樹是“老”的,烏鴉在黃“昏”中。三個景物就營造出黃昏中萬籟歸寂的情景氛圍。

沒有跨江大橋,不過是個“小”橋,而橋下水在“流動”,平添徐徐生機。遠處有三五人家,這黃昏夜色的寂靜中又多了幾許溫情。

道路是“古”的,不知走過多少羈旅行人;風從“西”而來,帶著些涼薄之意;馬都“瘦”了,走了多遠的路?吃了多少苦呢?乘馬之人想必也瘦骨嶙峋了吧。

再聯想後面兩句“夕陽西下”,那個流浪天涯的人,怎能不“斷腸”?

2.筆力蒼勁。

曲之不同於詩還在於音韻至美。三句唯有9個名詞,讀起來有蒼勁的骨感,硬朗而擲地有聲。

枯藤纏繞在老樹上,老樹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

小橋下潺潺流水,水流旁有三五人家。

古道上西風陣陣,西風中走來一匹瘦馬。

夕陽的餘暉中佇立著一個人影,那斷腸人正奔走天涯。

如果將名詞之間加上一些銜接,就變成了上面這段話。讀起來更流暢,更哀婉,卻少了些硬氣的風骨,少了“斷腸”那種撕裂的痛感。

其實,每個人都對文字有天然的審美基因,你讀起來是好的,那就是它最恰到好處的表達,最完美的表達。

#頭條公開課繁星計劃#

(我是弦小閒,很喜歡這首詩,一點想法與大家分享~)


曉閒讀書


“古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三句話中共有9個名詞,卻能給人意境悠遠之感,為什麼?

首先從詩句分析,9個名詞出現9個意象,每3個意象可組成一副圖景,然後3副圖景再共同組成更大的一副圖景,就像一副畫。我們看第一幅圖景:傍晚,煙火氣的市井,古藤纏繞的老樹上,立著數只烏鴉,偶爾還能聽到呱呱的鳴叫。樹旁一座石橋,橋下河水潺潺,沿著河水兩岸,依次排列著莊戶人家的房子,炊煙斷續,要開飯的節奏。西風吹起,河邊古道上,一匹瘦馬低頭啃完草,正探頭在河中飲水。秋天萬物蕭瑟,青黃不接,路邊草本不多,也被其他牲口食盡,這口水真夠瘦馬嗆的。

能夠想象到,在落寞的黃昏時光,路邊一棵大樹,烏鴉歸巢,有幾隻卻呆立枝頭,似乎還沒有吃飽,要趁著最後的昏光,覓些食物,哀叫得令人心煩。而瘦馬同樣黃昏乏食。只有人家中,似乎正在烹食晚飯。

兩副寂寞的動物圖景,一副人家圖景,但卻未曾看到人,那麼在秋天特別的黃昏,這些寂寞、蕭瑟、冷靜的意象,就非常協調地串聯成整副圖畫。

其次,元曲四大家之一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全曲共五句話,這頭三句之後,還有最後兩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通過前面9個意象的鋪墊,最後又加上兩個意象、十個字,揭出主題,將前面的情緒昇華到最後的斷腸人。人出現了,但是“腸斷了”,讓讀者不禁為作者的淒厲遠遊發出幽哀的共鳴。

所以,由眾多意象名詞組成之景,點出唯一一人,這人一定足夠孤單,先景後人,借景抒懷,就使人感到悠悠不盡的落幕意境。


文字手藝人


一,不僅僅是名詞的羅列,枯乾的“藤”、衰老的“樹”、黃昏悽鳴的“鴉”、古寂的“道”、冷西的“風”、羸瘦的“馬”,這些經過作者修飾之後的“物”,也就帶上了孤寂惆悵的情感;二,關鍵在末句的點睛之筆,“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此情此景,天涯孤旅,遊子的那種淒涼、慘然的心情就可想而知。這叫觸景生情,狀物抒情,沒有前面的靜“物”,尾句的抒情就無所依託,沒有尾句的抒情之筆,前面的靜“物”,也就真成了毫無意義的物了。



我說無名


此句出自“元曲四大家”馬致遠的一曲小令《天淨沙秋思》。文辭凝練,情思幽遠,廣為傳誦,被譽為“秋思”之祖。也替無數漂泊遊子傾訴了思鄉情緒的悽楚心聲,並被初中語文教科書所收錄。像這樣貼切自然、又富有生活氣息的狀物圖景所構成的詩畫意境,既不晦澀難懂,又能輕而易舉地解讀與背誦,簡直是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福音。同樣大家也覺得無非就是數十種意象名詞的羅列,何以達到意境悠遠呢?

天淨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 樸實意象,奠定悲涼基調

作者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卻終壯志難酬,四處漂泊不定,在旅途中作此小令。主題秋之思念,但全詩無一“秋”字,卻構成了一幅難得的秋景圖。詩中選擇了特有的物象,藤、樹、橋、水、人家、道、馬等,又進行了氣氛渲染與獨具秋之色彩的物象修飾。枯、老、昏、古、瘦等,將頹敗的生命,瞬間賦予了悽楚悲涼的色彩,每一個物象都成為了作者情感抒發的載體。原作中,作者刪去了一些無助於情感表露的多餘景緻描寫:“茅舍映荻花,落日映殘霞,一帶山如畫”。其實秋天,不只有蕭瑟,還有美景與收穫。在作者孤苦惆悵的情思中,眼前所見的這些生命自然現象,皆以悲涼之態而存在;又或是這些景緻,正是作者悽苦情思的投射,是內心驅使而有選擇地納入視野。

王國維《人間詞話刪稿》:“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由現實的圖景而構架內心的情懷。景物羅列,實則氣氛意境娓娓道來。也正因這些平實舒緩的鋪墊,才成就了最後“斷腸人在天涯”的情景統攝、畫龍點睛之筆。

2. 意象層疊,極致渲染

如上所說,先細緻的景物渲染,再到最後一刻人與情思同出畫面、豁然展現,便是此小令獨特的結構特徵與藝術風格。而它不同於其他詩詞中的情緒表達,景緻狀物,交織著往事的記憶或情節的描述,而是將情思直抒於景。那麼,意象疊加,增強了大幅悲秋景物所渲染的氣氛淒涼程度,也使作者的內心悲情得以極致體現。

3. 三組圖景,全然不同的意義指向

即便我們不從審美角度,去談論其組合順序與描寫方式。而這些景物名詞,除了合力構建了一幅秋郊遠行圖渲染悲秋悲情的主題外,其實細細剖析,三組不同的局部圖景,正是作者表情達意的三個不可或缺的支撐點。第一幅圖:“枯藤老樹昏鴉”。枯藤纏繞著老樹母體,黃昏歸巢的烏鴉安然棲息在家。瞬間觸發了作者這個思鄉遊子的惆悵與悲哀,也流露著其對迴歸故里、親人團聚場景的一種羨慕與無奈。第二幅圖:“小橋流水人家”。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還坐落著幾戶人家。多麼愜意自在的生活環境,如今自己卻隻身在外,漂泊不定,何時才能迴歸這樣安逸舒適的家園?這幅美好的生活圖景,既引發了作者對自身孤苦漂泊處境的反思,也蘊含著一種心繫美好故園的慰藉。第三幅圖:“古道西風瘦馬”。便是自己真實境況的寫照了。在荒涼古舊的道路上,伴著瑟瑟秋風,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遊子默然前行。三幅圖分別刻呈現了自我的情感投影、家園的美好場景和真實處境中的自己。豐滿而立體,方達到寓情於景的深遠境界。

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曲調,淺顯簡短,卻寓意豐滿。將景緻精妙別緻地貫穿與提煉,達到極致渲染,又充分地賦予情感。哪怕意象堆積羅列,又怎失其意韻的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