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科学吗?


上次发了一篇“你信中医吗?”,收到很多朋友的评论,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于中医到底是不是科学。

“科学”作为一个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人提及,但对它含义的理解,有时却又很模糊。

“科学”一词,在西方源于拉丁文“Scientia”,是学问或知识的意思。英文“Science”则是由此衍生借用而来。

1893年,康有为在他编的《日本书目志》中首先使用了“科学”一词。1898年,严复在《原富》译本中把英文“Science”译成“科学”。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2016年5月第2版《新华汉语词典》(最新修订版·彩色本)中定义,“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因此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之分。

客观规律是不依赖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规则,它是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固有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

而且,科学是依据一定的逻辑推导建立起来的,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知识体系。其核心部分是基本原理或基本规律的陈述,再以基本原理为出发点而推导出的许多具体结论,用于解释和预测经验事实。

科学知识是对客观现实的规律性描述,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它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因此,个别人甚至个别科学家个人主观认识、科学家集团的共同信念,不一定是科学知识,只有那些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规律性知识,才是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的主观性在于,它是人脑中形成的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是近似地描绘了客观对象。同时,科学知识又是能动性地、创造性地描绘客观世界,它渗透着人们的想象、幻想的成分,这也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和科学思维的创造性。

科学知识也不是绝对真理,它的真理性是相对的,是对客观现实的近似反映。因此,科学知识不是僵化的,而是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正是由于这个缘故,“科学的态度”也被称为追求客观真理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人类的认识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不断深化下去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追问“底层逻辑”、“下一层逻辑”或“T-1”逻辑。

科学知识是建立在人类实践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的,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但都是被证实的知识,能够用来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由于各个时代的实践都有历史的局限性,因而对科学知识的证实也是相对的、历史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也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发展的过程也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科学认识活动的目的是要探索客观世界,发现新的现象和问题,揭示新的规律。科学方法就是为实现达到认识客观世界这一基本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途径,是从问题到答案从而逼近真理的有效方法或规则。错误的方法会导致荒谬的结论,甚至伪科学。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为了解答实践中提出的特定问题而产生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发现问题后,先对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索问题的答案,答案通常以猜想性的假说的形式出现;假说形成之后,必须把主观认识见诸于客观实际,通过人类的社会实践给予广泛而严格的检验。

发现问题。从现象到本质,始于问题。问题就是“疑难”、“困惑”或矛盾。难度是测量问题的标尺。

最有意义的科学问题是随着对原有的知识(甚至是对已为大众所接受的理论和观念)的质疑而提出的。质疑的精神就是探索研究的精神。没有质疑,就不可能有突破、创造性的研究,也就不会有新的科学发现。

形成假设,发现问题之后,为了探索答案,人们必须考察种种可能的解题方式,对问题的答案作出猜测性的解释,建立假说的理论模型;进而以假说为前提,通过逻辑推论,得出可观察的陈述,以便验证假设。

验证假设。通过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判定假说是否正确。通常是通过重做一项研究或者实验能否获得相同的结果来证明假说的可信度。

得出结论。验证的结果,要么支持当初的假设,要么否定了当初的假设,就应该回过头来,重新考察解题的过程,调整解题的方式,直到找到正确的答案。

报告结果。解题完毕之后,进行总结,把做了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的,以及你发现了什么,全都一五一十地写下来,这样其他人可以学习你已经完成或者没能完成的工作;或者重做你的研究,也能得出相同的结果,才能为你的结论提供更多的支持。

科学方法本质上是从问题到答案的有效方法或规则,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比如“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个人信念问题,一个人不需要通过证据来相信。

中医的科学性之争普遍的争论点在于,支持者认为中医符合科学的定义及相关属性,而反对者认为中医不符合科学方法,更多是建立在经验,很多治疗方法不可重复、不可验证。

显然,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需要辩证地看待。中医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其中有一些已经被证实,是科学的;有一些尚待被证实,被探索,还不能称之为科学,还有一些,只是某些个人或团体的主观认识或信念,并不是科学;甚至还有一些人打着中医的旗号,实际是“伪科学”,或者为了个人利益,实为彻头彻尾的“骗子”。而且,中医也是发展的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完善。因为科学也不是绝对真理,也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

因此,说到“中医”,我们既不必一棒子打死,也需要擦亮眼睛,防止被那些打着“中医”幌子的“伪科学”和骗子所蒙蔽。

中医是科学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