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一个快乐自信到足以优化世界的孩子|《窗边的小豆豆》


养育一个快乐自信到足以优化世界的孩子|《窗边的小豆豆》

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

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范围内60多个国家的土地上战火纷飞,而在日本有一所叫巴学园的小学校园里,却充满温馨的生活氛围,50个小学生在校长小林宗作的守护下,每天创造着烂漫童真的有趣故事。

这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呈现的景象,妙趣横生的儿童精神世界在这里展开。

才上一年级的小豆豆被第二次退学,原因是无法和其他孩子一样守“规矩”。她觉得有盖子的书桌实在是太有趣了,于是就喜欢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打开盖子钻进桌子里取东西;她还一直站在教室窗边看宣传艺人,并且非常真诚地请求他们“给我们表演一个吧”,连老师也只好等待一支曲子演奏完毕,但是小豆豆可不是这样就回到了坐位了,而是继续非常诚恳地等待别的宣传艺人经过,或者是万一刚才的艺人们回来,她要是不在那里怎么行呢?

想象场景,老师一定是觉得遇见混世魔王了。于是,老师叫来了小豆豆的妈妈,对小豆豆的“恶行”一顿抓狂吐槽,最后,豆豆被退学了。

相信小豆豆如果在我们现在的学校也会有一样的待遇,但是当妈妈战战兢兢地把豆豆领到了巴学园,十分担心这么魔性的豆豆不被接收时候,情况却完全不同。

“从地里长出来的校门”和电车教室让小豆豆觉得非常新奇,瞬间决定她是喜欢这所学校的。和蔼的小林宗作接待了她们,但是问好之后就只要求和小豆豆“谈谈”,谈话的开头非常与众不同:“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小豆豆喜出望外,他从路上的电车说到车票,从漂亮的班主任说到前学校的燕子窝,从家里的小狗洛基说到爸爸会游泳……小林校长则坐在豆豆面前,认真地听着,边听边笑,偶尔问一句:“后来呢?”、“没有了吗?”

直到小豆豆绞尽脑汁也搜不出想说的话时,小林宗作校长就摸摸小豆豆的小脑袋宣布:好了,现在,你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而小林宗作这场安静且饶有兴致的聆听持续了四个小时。

非常意外的入学面试,而那之后的生活也和从前不一样了,两次被退学的小豆豆慢慢成了小林校长时常说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啊!

确实小豆豆的很多好品质在这个学校里浮现出来:她关心患小儿麻痹症的同学泰明,邀请他爬上了巴学园里那棵属于自己的树。由于难度太大,她的办法也层出不穷,从直接爬树,到换成梯子,又换成稳定性更好的梯凳。最后树枝上的小不点竟然把梯凳上的泰明拉上了树杈,这是泰明从没有上过树的泰明,第一次在树上看风景,他非常开心。

在巴学园小豆豆是这样一个愿意关爱别人,以成全别人的心愿为乐的孩子。而整个学园也是这样的气氛,小林宗作校长的运动会项目很特别,似乎是专门为了再也长不高的高桥君设计的,运动会上身体无法正常发育的高桥君成了夺冠最多的孩子。虽然为特殊的孩子花了特殊的心思,但为的是让特殊的孩子不会在心理上“特殊”于正常人。高桥君后来成了安腾电气公司重要岗位的负责人,自信,安心的完整人格在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身上熠熠闪光,帮他获得了也许很多正常孩子也没能获得的生活。

养育一个快乐自信到足以优化世界的孩子|《窗边的小豆豆》

巴学园旧照

这本儿童文学作品当中呈现出来的“自由、平等”的教育环境,以及成人进入孩子的世界去尊重、理解他们的相处模式,是我们在绝大部分的学校教育中没有见过的。

这样的学校无论国内外都是非常小众的,如果存在于我们国家也许会引发很多的质疑和恐慌———没有经过“碾压”,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是否将成为被社会鱼肉的“小绵羊”呢?

从故事主人公们成年以后的生活和成就看来,给予孩子们自由、平等、尊重和理解的教育方式,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

反而让这些孩子不仅仅拥有成就,也拥有完整的人格,并且因为快乐和满足的心情也带来了颇具魅力的个性,也许恰恰是这些才反倒让他们在拥有世俗成就的路上更加顺利。

我很相信,被真正用心善待过的他们至少没有那么多的自我怀疑,仅凭这一点,在攻克生活难题时也能更加集中力量,比很多人少了自我攻击的内耗。

中国的芭学园创始人李跃儿说:任何一个人不管你有什么样的能力最后都要通过服务他人获得生存机会。如果不能理解他人体贴他人将来就无法生存。而更进一步说,生存教育应该思考的是孩子将来以什么资源在这个世界取得一席之地,而生活教育可以想想我们的孩子将以什么样的品质获得世界的尊重。

在巴学园的答案是:既有自我又能够考虑到别人的品质。

在中国上海有一个志愿者服务平台叫“久牵志愿者服务社”,专门给上海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就是所谓的农民工子弟上课,去教这些孩子课外知识。这些孩子当中不乏优秀者,但是他们在上海没有高考资格,基本上这些孩子的未来规划是,混一个中专大专文聘然后去谋一份生计。

组织者张轶超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国外有一所高中可以为这类孩子提供全额奖学金,前提当然是这个孩子必须足够优秀。听起来这是一个有些奇幻而且可能性极小的机会,但是最后经过张轶超和学生几个月的刻苦准备,其中一个学生真的在半年后收到了这所国外高中的入学邀请。

养育一个快乐自信到足以优化世界的孩子|《窗边的小豆豆》

久牵创始人张轶超在“一席”演讲


这所叫“世界联合学校”的国际高中里有一个面试官到“久牵”来参观时,张轶超好奇他们是因为什么才选择这样一个孩子。他说一方面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希望创办更多元化的校园,不仅仅有贵族也有寒门子弟甚至还有残疾的孩子,因为教育的另一种意义是让人的心量更大认知更宽广,让个体更加具有包容性,更加理解自身理解人类。

第二方面更重要的是,当面试官以同样的问题问这些孩子:“你们将来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到国外来念书,你们求学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数孩子会回答是:我想成为某某公司的CEO,想成为科学家,想做一个医生、律师等等,但是“久牵”的这个孩子却说:因为她从小出生在农村,4岁时跟着父母来到上海,接触过上海的教育,尽管是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上课,但也不难意识到这里的教育跟农村的教育不一样。在她初一时因为在上海她没有资格参加中考,于是回到农村学校就读,但是她在农村学校只待了半个学期就回来了,因为无法适应农村老师的填鸭式教育,因此她觉得造就中国目前很多问题的原因是教育的不公平,教育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她希望通过自己在国外的努力学习,可以学习和获得良好的教育经验,回国来创办教育机构,去弥补这样的教育不公平。没错,她想去改变中国的教育。

养育一个快乐自信到足以优化世界的孩子|《窗边的小豆豆》

农民工子弟组成的合唱团

面试官说,这个孩子是从自己切身的经历中找到了未来追求的目标,他想要看到的是一群想要改变世界的人聚集在一起,而不是看到一群只想成为世俗意义上成功人士的人聚集在他的学校。

这样的出身极其贫寒的孩子,以她的自身经验本来不大可能认识到什么是教育的不公平,什么是填鸭式教育,什么又是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她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善意利他的思想,而且内心带着改变社会的力量,这里的原因也许是“久牵”也做了和巴学园一样的事情,他们重视了孩子的完整人格,他们用行动让孩子对于公正、平等、尊重和理解有过真正的体验,而不是把这些词汇当成听写单词让他们会读会写会说。

就像小林宗作校长开设游泳课程的时候,小不点们没有带泳装就全都没有穿衣服跳进了泳池,特殊儿童对自己身体的自卑感在这堂课当中一点点剥离;就像小林校长搬着椅子坐在一个幼儿面前,微笑着认真听她说话四个小时;就像小豆豆搬开窨井盖把脏东西都掏出来摆在路面上时,小林校长并不惊讶,只是在路过的时候问了句,你在做什么呢?小豆豆说:我最喜欢的钱袋子掉进厕所了,一定是冲到这里了。小林宗作说:记得找完之后要恢复原样哦。于是小豆豆遍寻不得之后把堆积如山的脏东西推回到地下,又把弄湿的地重新覆上点土。她没找到钱袋,但是对于寻找的过程感到非常满足。

中国芭学园的李跃儿老师也讲过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有一天她刚走到芭学园门口,一个芭学园的3岁小男孩,就叫住了她,“大李,我有话要跟你说。”李老师看这个背着小书包像个布娃娃一样的小男孩,他的神情语气都十分认真,就连忙蹲下来,好让孩子看见自己的表情,因为她理解孩子的交流不是靠语言而是用感受,她说:“好啊,你要跟我说什么呢?”孩子说:“这个幼儿园是你办的吗?”李老师好奇地问:“对,是我办的,怎么啦?”孩子非常认真且有力地说道:“为什么学费这么贵!”大李老师又问:“贵吗?”孩子的表情更认真了:“当然啦,都三块钱了,还不贵啊?”

养育一个快乐自信到足以优化世界的孩子|《窗边的小豆豆》

北京芭学园实地拍摄纪录片《小人国》

充满童趣的故事里,也充满了尊重和理解,这种尊重和理解是把孩子小小身体里的灵魂视作和与自己一样的高度,真诚地对待孩子的想法和行动,没有用成年人的经验去阻止或者修正孩子,只是把规则的范围稍作框定,比如弄脏的地面还是要恢复的,在这个规则范围内孩子的探索活动拥有绝对的自由。

这种尊重和理解是,就算孩子的话也许逻辑混乱,但是他一定有他的理由和动力,而且孩子的灵魂是在体外的,他们用感觉交流,如果你怒气冲冲,来势汹汹,即便站在孩子身后,孩子也能感觉到,所以大李老师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以便他可以看见自己的表情神态。

被真正尊重和理解过的孩子,得以保留完整的自尊体系,也就有足够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去探索世界发展自己。也只有被真正尊重和理解过的孩子才能既拥有自我又能心系他人,才能在看到不公正、不够好的时候满怀热切地想要为此做些什么。

当小豆豆看到被日本小朋友欺负的朝鲜小朋友正男时,他非常愤怒且憎恨地朝小豆豆喊:朝——鲜——人!后来她才明白日本小朋友对正男群起而攻之,一直追着正男喊“朝鲜人”,所以正男觉得“朝鲜人”一定是一句非常恶毒的骂人的话。妈妈对正男充满同情,觉得这个孩子很可怜,但是大家是一样的小孩子,不能区分谁是哪里人。于是小豆豆想,下次见到正男时一定要跟他说:大家都是一样的小孩子,我们交个朋友吧!

这是多么善良的想法,这大概也是被真正尊重过的生命才能以如此深切诚挚的同理心去善待另外一个生命吧。

这本儿童文学书里面值得一提的教育亮点还有很多,如果你也对纯真的儿童故事感兴趣,或者想要学习一些美好的育儿理念,那么这本书非常值得推荐。

保护孩子的美丽心灵,培养出能够且想要优化世界的孩子,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教育愿望,同时真善美,其实一点也不妨碍成就的发生,作者黑柳彻子,也就是主人公小豆豆的原型,早已经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畅销书作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各种头衔名誉集于一身。

再看“久牵教育”那位被选拔去留学的农二代女孩,不正是因为心中那一个改变社会的梦想,利他的热情,才获得了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吗?

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好好地学习如何理解孩子,主动地进入孩子的世界去参与他们的世界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一味站在成人的经验和道理上,自以为权威地碾压孩子的行动,导致丧失和扼杀很多儿童自我发展的机会才是社会最大的浪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