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近期,《大唐女法医》开播,剧中女主冉颜凭借高超的法医技能侦破各种谜案,最后还收货了爱情。然而,在唐朝的漫长历史中,有一件谜案,就算冉颜亲自出手,也未必能找到真凶。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回大唐盛世,看看这是怎样一件波折重生的案子。

1 不一样的武家人

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武元衡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偃师人。祖上很显赫,是文水武氏的后人,他的祖父武平一是武则天的同族曾孙。武则天呼风唤雨之时,武平一觉得将来武家早晚要倒霉,所以主动远离官场。这一颇有远见的谋划,保全了他这一支族人的性命。

后来唐廷政局动荡不已,因置身事外,武平一一家还算平安。到了武元衡的父亲武就这一辈,得以入朝为官,当上了润州司马。

看够了官场内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武就着力培养儿子的诗文,武元衡不负父亲的期望,早早就诗文俱佳,小有名气。

但武元衡的身上终究流淌着大圣则天皇帝的血液,对功名的期许是天生的。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年仅26岁的武元衡中了进士,走上了仕途。武家少了一位寄情山水的文人骚客,而大唐多了一位挥斥方遒的宰相。

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武则天

武元衡虽然年纪轻轻就科场得意,但前期的仕途并不如他所预期的那样顺利。他先后担任过在漠北振武军的幕僚、监察御史、山陵仪仗使等职,虽说职位也不算低微,但是和武元衡力图重整朝纲、振兴大唐的抱负相比,干的都不过是鸡毛蒜皮的事情。

而官场上的蹉跎,竟达十余年之久,已经年近四十岁的武元衡不禁悲春伤秋,他在《立秋日与陆三原于县界南馆送邹十八》一诗中写道:

风入昭阳池馆秋,片云孤鹤两难留。

明朝独向青山郭,唯有蝉声催白头。

2 削藩大业

山陵仪仗使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官,主要负责给死去的皇帝修陵墓,整天围着死人转。而且涉及到各种礼制上的事情,干好了天经地义,干不好随时就可能被赶回老家抱孩子去。武元衡的才能这种事还是对付的游刃有余。

重要的是,在修坟工头的任上,他结识了未来的"小太宗"唐宪宗李纯。宪宗慧眼识珠、对武元衡非常赏识。而武元衡在与太子的接触中,也展现了自己削平藩镇、重振大唐的远大志向。政治见解的吻合,为日后君臣之间的亲密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宪宗即位后,武元衡先升为户部侍郎,一年多之后,就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跻身宰相行列。他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了。

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藩镇割据图

宪宗君臣面临的局面非常严峻,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烽烟四起,唐廷权威衰落,江河日下。宪宗之前的德宗、顺宗两代皇帝都力图削平藩镇,重塑中央权威,但是屡次受挫,竟遭致奉天之变的大祸。而藩镇在与唐廷的不断博弈中逐渐壮大,虽然大部分名义上服从唐廷,但军政、民生皆政由己出,权利继承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形成了一个个事实上的独立王国。长此以往,唐廷将逐渐沦为一个关中的地方政权。

至宪宗元和年间,经过了一段休养生息,唐廷开始慢慢回血。颁行了20多年的两税法开始初见成效,财政结余日益丰厚。在税赋的支撑下,唐廷的中央直属部队部队增多,已至80余万。

有了枪杆子和钱袋子撑腰,年富力强、一直以唐太宗为榜样的李纯准备对藩镇动手了。他的雄心得到了武元衡、杜黄裳、李吉甫、裴度等朝臣的支持。

元和元年(806年),送人头的来了。西川节度使刘辟在宪宗刚刚即位后发动公开叛乱。宪宗在杜黄裳等人的支持下,派兵镇压,经过9个月取得了全胜。为了巩固对这个至关重要地区的控制,宪宗派武元衡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仍保留中央的相位。剑南西川一方面是唐廷重要的粮食产地、税赋重地,另一方面也是抵抗吐蕃的前线,政治、军事形势很复杂。

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大唐盛世


在治蜀的近8年时间里,武元衡宽严相济、任用贤能,保证了这个重要区域的稳定,展现了出色的行政才能。

元和八年(813年),武元衡奉命还朝,辅佐宪宗继续削藩大业。很快,不怕死的藩镇又开始作妖了。

元和九年九月,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秘不发丧,以其父的名义奏请令吴元济主持淮西军务,遭到了朝廷的拒绝。吴元济凶相毕露,攻略四周,屠杀无数百姓,一副你不给我自己抢的强盗嘴脸。

淮西镇的嚣张气焰,引起了宪宗、武元衡、裴度君臣的愤怒。宪宗命积极主张武力平叛的武元衡负责,调集李光彦、严绶等将督率大军征讨吴元济。吴元济屡战屡败,知道灭顶之灾就在眼前。他立刻按照老办法请求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和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帮忙,共同对付唐廷。

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藩镇混战

3家藩镇互为奥援、结成一体,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很快,这3个没少对付唐廷的老司机就想出了一系列损招。

先是李师道出兵进抵淮西镇,名义上帮着朝廷讨伐吴元济,实际是来给唐军捣乱的。

除了正面使坏,李师道还命令部下偷袭了唐军后勤大本营河阴转运院,烧毁钱帛30多万匹,军粮。

最后一招算是文的,王承宗一面给宪宗上书替吴元济求情,一面派心腹尹少卿到长安活动,去收买主战派的核心人物武元衡。

这一套组合拳可谓刚柔相济、软硬兼施,按过去的经验,唐廷肯定雷声大雨点小,在淮西做做样子就回去了。老哥仨就等着唐廷一认怂,就摆酒开喝庆祝一番。

结果让他们大跌眼镜。虽然粮草被烧,唐军一度攻势缓慢,但是强硬的宪宗不顾朝廷内一群主张退兵的大臣,命令裴度到前线劳军,继续发动进攻,接连击败淮西军。

而另一面,对武元衡的收买也来个烧鸡大窝脖——让人家给撅回来了。武元衡一心想剿灭藩镇,本来就不好收买。王承宗派去的尹少卿牙将(亲卫将领)出身,飞扬跋扈,加上长期在长安活动,见过的权贵不计其数,根本就没把武元衡这个书生放在眼里。见武元衡时态度倨傲,一付"老子看的起你,给你送点钱花花"的模样。耿直的武元衡毫不客气,把尹少卿给骂了出去。

经过了短暂的错愕和傻眼之后,藩镇的头头们决定来招儿狠的,教武元衡和唐廷主战的大臣们学学怎么做人。

3 惊天谜案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凌晨,天还没有亮,武元衡已经在仆人和卫士的护卫下出门上朝了。

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影视中的武元衡被刺

淮西战事日紧,武元衡忙的脚打后脑勺。昨天夜里难得和朋友们小聚了一场,多少放松了下绷紧的神经。席间,武元衡赋诗一首。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

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友人从诗文的最后一句,隐约感到有一丝不详的预兆,劝武元衡明天要多加小心。武元衡一笑置之,他是当朝宰相,又身在长安,能出什么事?

他应该听劝。

武元衡和随从刚出居住的静安坊东门,忽然一群来路不明的贼人从路边冲出来弄灭了照明的提灯,并与卫士们打成一片。与此同时,几个刺客用木棍打伤了武元衡的左腿,趁乱牵着他的马消失在了黑暗之中。当随从们最后找到武元衡时,他的脑袋已经不翼而飞了。

除了惨死的武元衡,另一位主战派裴度也遭到了暗杀,因为随从以死相拼,才勉强捡了条命。

宪宗得知股肱武元衡遇害,悲伤不能自已,只能罢朝。想起多年来的君臣相知,不禁泪流满面,连饭也吃不下去。

悲痛之余,宪宗怒火中烧——大唐立国近两百年,当朝宰相上朝途中居然被人割了脑袋,这是前所未有的国耻!还有王法么?还有法律么?

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震怒的李纯命令金吾卫会同长安地方,共同破案缉凶,并派禁卫军护卫大臣。

谁知道,刺客们的气焰极其嚣张,在长安衙署留下字条:"不用急着找我,老子先干掉你们!"不少官吏被凶徒们的恐吓镇住了,案子一时毫无进展。

宪宗无奈,只好使出最后的手段,对拿住凶手的人,许以高官厚禄,胆敢窝藏的直接灭族。长安全城戒严、挨家挨户搜捕,皇亲国戚概不例外。

在皇帝空前的压力下,案子终于出现了转机。

神策军(中央直辖的部队)中有人举报,成德镇在长安进奏院(类似今天的驻京办)的张晏等人有重大嫌疑。

京兆府立刻采取行动,抓获了这群平时张扬跋扈的成德军人。经过严刑审讯之后,张晏等人供认了杀害武元衡的罪行。

看来,凶手的主使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了。

宪宗命令将张晏一干人等尽皆处死,随后调兵遣将,准备讨伐罪孽深重的成德。

然而,武元衡一案并未就此了结。

4 反转,再反转

当张晏等人刚招供时,宰相张弘靖就疑虑重重,他建言宪宗不要草率结案,凶手是否为成德主使,还需详加审问。

张弘靖的担心是有根据的,武元衡遇害之后,宪宗向群臣们展示了之前王承宗诋毁武元衡的奏折,二人的不合早就满朝皆知。所以在抓捕凶手时,侦缉人员有了很强的心理预设——重点抓捕河北口音(成德位于今河北省)的嫌犯。另外,张晏等人平时行事张扬,属于满街横晃那种嚣张之徒,得罪了不少长安官吏,加之正好是成德军人,很容易被当成疑犯。

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唐宪宗李纯

还有一点,也是张弘靖没对皇帝明言的地方,宪宗在破案的时限上,对基层官吏施加了空前的压力,如果长期不能结案,办案人员都要挨收拾。此时有不少各种各样的举报线索和疑犯,但张晏等人看上去"最像"凶手,所以官吏们乐不得把突破口指向了成德。这也是张晏等人遭到残酷刑讯的一个原因。

张弘靖的意见是审慎的,但宪宗正在震怒和悲伤之中,张弘靖也拿不出来进一步的证据,所以宪宗没理这茬,迫不及待的把张晏等人全给咔嚓了。

但很快,剧情反转了。

同年8月,东都洛阳留守吕元膺破获了一起大案,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想趁唐军主力部署淮西,洛阳空虚之时,派遣大量刺客图谋在洛阳制造恐怖袭击、血洗东都。其中两个被抓获的凶徒门察和訾嘉珍在严刑之下供述是他们杀了武元衡。

这个口供可不是小事,当时唐军正在集结准备征伐成德王承宗,箭在弦上。吕元膺立刻把人犯和口供都送到长安,请宪宗定夺。

宪宗看了口供之后,大发了一通脾气,本想下令推平了淄青,但是唐军已经做好了和成德开展的准备,突然撤军指向淄青,过于儿戏了。反正成德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干掉哪个都是为国除害。

宪宗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暂时把消息压下去,先集中精力解决成德,之后再找李师道这个货算总账。宪宗下令秘密处死门察和訾嘉珍,唐军继续征讨淮西、成德两个藩镇。

就在宪宗已经把武元衡这笔血债从王承宗的头上划到李师道头上不久,剧情再度反转。

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长安城

元和十四年(819年),遭到多路唐军围攻的李师道被手下干掉,为祸数十年的淄青重归唐廷。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在李师道的治所发现了大量的文件,根据其中记载,李师道部下王士元等十余人参与了谋杀武元衡。田弘正将王士元等人押送长安,在审讯中,王士元提供了凶案的第三个版本。

成德、淄青两藩镇同谋杀害武元衡,动手的乃是成德王承宗的手下。王士元他们准备下家伙的时候,成德的凶手们已经得手了。王士元一看功劳被抢,有点不甘心,就谎报李师道,说武元衡是他们杀的,成德张晏他们不过是点背被唐廷当了替死鬼。李师道被忽悠得五迷三道,迷迷糊糊的就信了,还重赏了王士元。

宪宗差点没气死——成德和淄青这两个藩镇,合着拿我的当朝首辅、堂堂的宰相当成了刷经验的副本,抢着来杀!

暴怒之后,宪宗冷静下来,决定还按上次的办法,处死王士元一行,此事没有做进一步的深究。

这样做是有道理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已经死于非命,成德王承宗在2年前(元和12年,817年)被迫归顺朝廷,上书请罪。唐廷将其树立为藩镇悔过自新的典范,大力宣扬。而且,当时王承宗已经病入膏肓,没几天活头了(第二年就死了),就算他是杀害武元衡的真凶,也不好拖下床来明正典刑。这件事,就让它过去吧。

4 玉门关外老班超

时至今日,到底是李师道还是王承宗下令刺杀武元衡仍然是个历史之谜,多篇论文都举出了不少线索、推测来印证作者的判断,但是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恐怕永远无法得知了。

一般而言,因为侦查技术、理论的落后,古代遗留了许多谜案。武元衡一案又涉及到诸多政治集团之间盘根错节、云谲波诡的斗争、角逐,因而愈发的迷雾重重。我们能够确认的是,武元衡为了大唐和宪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大唐女法医也难破的谜案

武元衡

武元衡性格温和,人际关系的分寸掌握得很好。在官场上亦称得上洁身自爱,和李绛、李吉甫同朝为相时,并没有因为二人势大就争相攀附,体现出了一个读书人应有的风骨。治蜀期间,内政修明、外无刀兵,让长期处于战争前线的蜀地得到了休养生息。身在中枢,备受宪宗倚重,李纯亲切的称他为"长者"。

除了政治上取得的成绩,武元衡的文学造诣也很高,有大量的诗文传世,风格各异,别具一格。其中的一首诗《送张六谏议归朝》,在结尾中写道:"归去朝端如有问,玉门关外老班超。"是的,武元衡的确如同班超一样,为他所忠于的事业和国家,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