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巔峰權勢有多大?看看乾隆多麼恨他,就明白了

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巔峰權勢有多大?看看乾隆多麼恨他,就明白了

李衛本是江蘇豐縣的一個土財主,30歲時因為捐錢謀得了一個從五品的員外郎閒職,至此,李衛走上了大清的政壇,開始了他的朝廷生活。

說起李衛巔峰時期的權勢,不在於雍正給他封的官有多大,而是他提出的意見,甚至觸犯了滿人的利益,雍正都能答應。清朝是滿人建立的,所以在建國初期,清朝統治者就制定了一系列,在科考、教育、律法、生活待遇上,對滿人的特權。

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巔峰權勢有多大?看看乾隆多麼恨他,就明白了

而李衛卻不信這個邪,在雍正十一年,戶部尚書兼步軍都統的鄂爾奇,生活奢侈揮霍,結黨營私,民怨沸騰。李衛知道後,直接上奏雍正,彈劾其“壞法營私、紊制擾民”。鄂爾奇不但是滿人,他哥哥鄂爾泰是保和殿大學士、居內閣首輔的地位,和李衛一樣,也雍正最寵信大臣。然而就是這樣,雍正也是接受李衛建議,將鄂爾奇給罷免了。

李衛在雍正還是親王的時候因為一件親王貪汙庫銀的事件就讓雍正對他有了深刻的印象,在雍正繼位後,他很快就提攜李衛,命其擔任要職,而李衛也沒讓雍正失望。鹽在古代一直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時它也是民間走私最厲害的物品,因李衛在處理鹽政上有獨到心得便調任李衛為浙江巡撫,主管兩浙鹽政,他主張大力打擊販賣私鹽和匪患,經過一番調查,他發現浙江出現私鹽和匪患問題的原因便在於官匪勾結,於是李衛設官兵巡查,打擊鹽販子,對參與私鹽買賣的豪強地主及達官貴人也決不留情,還採取了招商行鹽等一系列政策,迅速的整治了當地的鹽政。

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巔峰權勢有多大?看看乾隆多麼恨他,就明白了

而當時江浙地區的社會混亂,盜匪出沒,李衛在調查中發現是因為當地人多地少,很多人吃不飽肚子,只能以偷盜和搶劫為生。為此他招募百姓開墾土地,而且興修水利,灌溉農田,徹底改善了江浙地區的積弊。因為李衛政績卓越,治理鹽政有方,所以被提升為兩江總督監管浙江,此時,東南四個省份都在李衛的控制之下,且東南四省算是當時王朝的經濟命脈,而這都在李衛的掌控下。

雍正在總結李衛的工作成績時,不吝讚美:“乃成全聖祖之是也,豈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竟視其為恩人,提升李衛為兩江總督兼管浙江。兩江總督本來就管理了江蘇、安徽、江西三省,加上浙江,也就是說東南4個省都在李衛的控制之下,這都是大清朝最重要的財賦來源之地,全國最富庶的地區,說是掌控王朝經濟命運也不為過。要知道李衛可是漢人,可見在雍正眼裡他有多重要。

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巔峰權勢有多大?看看乾隆多麼恨他,就明白了

雍正七年,李衛封兵部尚書,加太子少傅,後又升任直隸總督,命提督以下並受節制。終雍正帝一朝,李衛官運亨通,風生水起,不過這也和雍正帝“取才”的用人方式有關。李衛雖然政績卓著,但卻恃才傲物,不懂圓滑為官之道,甚至仗著雍正帝對他的寵幸,不將上司放在眼裡,和同僚間的關係也不好,屢屢被參。為此雍正帝多次告誡他“時戒血氣,少務和平”。

李衛在擔任直隸總督時,他另一個堂弟李綰又惹事了,不過這次是大事。李綰強佔民田,並將對方打成重傷。這按李衛的性格本來是直接按律法辦,但一想堂叔年紀太大,李綰又是獨子,這讓李衛犯了難。李衛不發話,江蘇的官員也不敢自作主張,這事就耽擱下來了。

按常理他一品大員出面說一句話,李綰肯定啥事沒有,但最後李衛為了不給雍正帝抹黑,還是著江蘇府衙按大清律處置李綰。

雍正頭號寵臣李衛,巔峰權勢有多大?看看乾隆多麼恨他,就明白了

縱觀李衛一生,他沒辜負朝廷的期望,朝廷也算沒虧待他。唯一的遺憾就是乾隆燒燬了他的“湖山神位”,這本來是浙江百姓愛戴李衛所立,但犯了乾隆漢人造“神”的大忌。

乾隆三年,李衛因病去世,年五十一歲,乾隆以總督的規格厚葬了他,並賜諡號“敏達”,入京師賢良祠,其五子皆在朝為官。後來不知為何,乾隆突然非常厭惡地評價李衛:“於督撫中並非公正純臣,在浙江無功德於民,聞其仰借皇考恩眷,頗多任性驕縱之處。設使此時尚在,猶當究治其愆!”如李衛地下有知,估計要慶幸自己死的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