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战疫”打响以来

无数人舍小家、卫大家

奔赴抗击疫情前线

她们做彼此的铠甲

互相支持,全力以赴,共克时艰

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

在基层一线的防疫阵地中

她们用铮铮誓言奏出了相守相偕的最美乐章……

我们追寻这些家庭,讲述她们的故事

希望全市广大家庭同舟共济

铸起抗击疫情的家庭防线

担当之责 奉献之歌

新市社区党委书记梁立芝带领广大党员志愿者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高高飘扬。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梁立芝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她去照顾,但她深知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的战场,从大年初一开始,她就一直忙碌于疫情防控工作,经常加班加点,都没有认真吃过几顿饭。

作为社区工作者,没有警服,没有防护服,没有隔离衣,只有一个简单不能再简单的口罩,她从来没有顾虑到自身的安全,而是亲自冲在一线进行防疫工作,每天在寒冷的天气里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在卡点排查外来人员和车辆并进行定点监测,空闲的时间她也不休息,赶紧拿着消毒设备进入居民楼反复进行消毒工作,即便工作如此繁杂劳累,她却从没喊过一声苦和累,还时刻关心着其他党员志愿者。

家人对她的工作都非常理解,她的婆婆再三叮嘱她,自己务必要注意一些,小心一点,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措施,她的丈夫更是一有时间就会到社区帮她挂横幅、贴通知等力所能及的工作。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爱是担当之责,亦是奉献之歌。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平凡中的伟大与高尚,她们用点滴力量,构建起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她们用坚守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她们用坚持的勇气,演绎了人生的精彩,她们就是抗击疫情中的最美家庭。

一家三代总动员

她叫林莉,是大栗子街道栗矿社区委员,是一名预备党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默默的发光发热。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大年二十九,知道了自己网格有从武汉返乡人员,这可不是个小事,她第一时间上报社区领导,街道领导也非常重视,要求一定要做好隔离防护措施。她每天会用微信或打电话的方式问候居家隔离人员有没有什么需求,确认身体有无症状,体温是多少,并安抚隔离人员的情绪,告知一些防疫措施,温暖的话语让居家隔离人员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这个春节注定是个不平凡的春节,身为社区委员,她没有休息一天,为了宣传、排查疫情,吃不上饭是常事。她的丈夫赵胜亮在2018年连续做了两次大手术,身体不是很好,看着妻子每天忙碌的奔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虽然不能替妻子长时间站岗排查,可是每天会到社区问问有什么可以帮忙做的,主动帮着贴公告、贴通知,社区宣传移动音响他会每天按时拿出去,晚上再给拿回来,他总是会说:”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在她们夫妻的带动下,林莉70岁的老父亲和13岁的女儿也主动要当志愿者,帮着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这场疫情战做点贡献。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冲在救治前线的战士,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就是后方防疫一线的坚实依靠。林莉同志始终把防控疫情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为辖区群众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和"战斗堡垒"!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我们一起战”疫“情

春节前夕,森工街道召开会议,就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艾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由于自己在上个月刚做完单侧股骨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行动不便只能卧床在家。接到工作通知后,她心中只有一个念想“我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去打赢这场战疫”。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尽管艾群不能出门,但是她丝毫没有懈怠,因为她时刻铭记是一名党员、更是守护辖区百姓的社区书记,她把家当做“指挥部”,每项工作她都用心去安排。家人们也不闲着,除女儿怀孕7个月不方便行动外,爱人周先生负责运送防疫物资,到辖区帮忙拉警戒线;女婿负责接送社区人员上下班,给工作人员送餐送水等等,全家人都一头扎进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中,爱人和女婿更是无条件地支持艾群同志的工作。爱人周先生说: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就是集小家的力量去保护咱们的大家,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夫妻并肩同战疫

东兴村有这样两对夫妻,一对是何兆花、赵君斌夫妇,另一对是张芹、牛立全夫妇。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感人故事。

先感受一下两位夫人的真实故事:何兆花是村里的妇联主席,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就冲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入户宣传、排查、搜集返乡人员信息、跟踪随访,每天早出晚归,本打算趁着春节假期去看望远在露水河的父母,她的父母都已八十多岁高龄,为了工作,她每年只有国庆节和春节放假才能与父母团圆。但这个春节,面对疫情她只有把对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有一天,她的姐姐来电话询问说:“咱妈妈这几天总是唠叨你,今年过年怎么没回来呢?她在忙些啥呀?”由于忙于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回到家里拖着疲惫的身子,顾不上给远方的父母打个电话。后来她妈妈通过姐姐得知女儿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就安慰女儿说:“妈妈很好,不用挂念,安心工作,盼着疫情早日结束。”作为一名党员,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知肩负的责任和担当。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张芹是村妇联副主席、四社社长、兼村保洁员,她是村里唯一的女社长,别看她是一名女同志,但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男同志差,家里家外是一把好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主动请缨,在她所分管的片区内挨家挨户排查、宣传、设卡点,工作之余还得照顾双残的父母,她的父亲一级盲残,现又生病住院,母亲肢体二级残疾,但她丝毫没有因为家庭原因影响她的工作,她总是把工作和家庭琐事处理得井井有条。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再来看看这两位丈夫:赵君斌和牛立全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本村村民,在工作方面这两位从不拖夫人的后腿,除了做好家庭后勤工作外,还积极主动参与村里疫情防控阻击战,由于现所有的公交车都已停运,他们家里有一辆面包和一辆三轮车,无偿为村里运输防控物资,不计个人得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只要村里需要,随叫随到,悬挂宣传条幅、张贴发放宣传单、拉警戒线、规劝村民少外出、不串门,他们在抗击疫情中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绵薄之力。他们的点滴行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全家齐上阵

李艳波,有着幸福的三口之家。她坚守的小区,由于没有更多的人手,她一个人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她为了给居民提供有序的服务,愣是带领全家齐上阵,走遍了小区的每栋楼每个楼层,小区每个角落都有她的足迹。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她的女儿梁雨涵是大二的学生,一名标准的“零零后”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被窝里刷着“抖音”的时候,她已经跟着妈妈“上岗”了,派发宣传单,张贴公告,人员登记,返乡人员的排查工作,对于这个20岁的女孩来说早已轻车熟路了。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巾帼战“疫”进行时|临江市防疫阵地奏出家庭最美乐章(四十九)

她的丈夫是一名退伍军人,对妻子的召唤也是“使命必达”。他是妻女的“保姆”,为了让妻女多点休息时间,他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他是妻女的“司机”,妻女上下班他负责接送。他是妻女的“守护神”,陪同妻女在岗位上值守,为了做好登记,只能一家人轮流在车上吃泡面。他不让拍照,不让写名字,但却用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不同的“战场”

同样的坚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小家大爱”

我们才更坚定了信念
致敬每一个家庭对你们道声感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