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高考了,班级里的一部分同学有了强烈的学医的愿望,作为医生或准医生的你有什么忠告和建议吗?

抬头笑笑咯J


我是学医的,目前是一名医生,可以简单说说,首先,医学是一门比较深奥的学科,所以要学医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因为你可能要比别人付出更多,同时医生也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救死扶伤,悬壶济世,但肩负的责任也很大,你的所有职业行为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所以也要有责任心!


右臂的牙印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啊。我觉得凡是来回答问题的,多数应该是医生吧。谈谈我的看法。

我是03年高考,本来我是没有考虑过学医的,那时候我还是个乖乖女,花一样的年纪,还是很听父母话的,他们的愿望是希望我当一个老师,旱涝保收,不辛苦,有两个假期。我为什么后来上了医学院,是源于非典。我不知道你说的这个强烈学医的愿望是怎么得来的,是因为最近医务人员火了一把还是你们自己追求这种治病救人的高级感觉。我当初是后者。后来,我上了4年的本科就毕业了,当然,找工作时挺难的,我是在07年毕业的,现在估计本科打底应该更难找工作了。

所以,学医是一条漫长的路,它要求你刻苦学习,要做个好医生,就要硕士,甚至博士读起,你不光要基本功扎实,还要头脑清晰,因为人生病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它不是按课本上生病的,这就要求你追求真理,专研。有句话说,学医是一辈子都在参加高考,你需要不断学习,每天都有各种指南更新,工作之后的继续教育业很重要,选择学医,就是追求一辈子的进步。

还有就是,英语要学好,将来还要写各种论文,看各种指南,文献,不死不休。

然后就是有几个小小的建议哦,最近很多医患关系紧张的案例,这要求你不光有专业的知识,身体素质要过硬,熬夜班不算什么,还要能抵御来至某些病人的恶意,你要强身健体,打的过就打,打不过至少能跑得过病号。还有就是,医患关系有些是来至于我们自身,那你就要修身养性,锻炼脾气,修炼一颗包容的心,耐心对待我们的上帝。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批评指正嗷~


药匣子青青


我是一名基层主治医师,工作13年,目前学习临床医生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博士两年,规培2-3年,从20岁开始算,33岁以后才算出徒,必须上到研究生以上,不然以后找工作都难,虽然各位都毕业了,人生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如果在医院上班,就得查房,写病历,上夜班,等到出成绩工资高了,必须得到主治或副高以上,天天面对病人,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要过度劳累,连续工作,不然看错一个开错一个处方都不行,人命关天的事,不可马虎。现在医闹随时都可能存在,所以各位医生一定要好好学,还是好好学,加油各位!


哇哈哈健康第一


如果你一辈子只想平平安安的,不求攀比,学医比一般专业都好,在县城里工资算高的,本科一般进县医院还是可以的,出来规培一个月也有有四五千的工资,工作吗?内科上午忙,下午闲点,夜班看科室,有点烦人。外科就是手术,没手术的话,天天就是神仙,没有网上说的那么恐怖,什么天天夜里手术,升职看会不会写文章咯,本科升的慢。读研刚开始很惨,像我在安徽专硕的话,内科这个月1000,外科可能科里补一点,天天就是轮转科室,加看文章,基本上试验不怎么做,文章全是空中花园,老板也不管你,三年毕业去个省直三甲医院难,去普通三甲那就考呗,工资看科室,但是放心,比你一般的同学刚毕业的平均工资是要高的,未来发展就不知道了哈,工作不忙,三甲医院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规培生,研究生干活,本家医生不仅不用给他们分钱,还能多收病人,加快病人周转,多挣钱,学医也没有高中那么累,一学期20天考前突击差不多,平时基本可以不用去上课了,都是背的,考研吗!一般都是本校考本校的多,实习一年去轻松的医院每天规律看书差不多基本也能考上


小张同志502


如果有其它兴趣爱好特长的就首选吧,学医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好医生的,跟对老师和天赋很重要。好几年前在我中医馆旁有个医学院本科毕业的,摆摊卖水果。一次我要去外地出诊,叫她顺便帮我看看店,如有病人来就辩证用药,如有复诊的就把情况告诉我,开什么药,你就帮捡药得了,她说不敢,毕业两年从没给病人开过药。如果你想学医,如果你熬的起,耗得起,又有天赋,那就学吧。学好了如果能在大医院上班,几十万几百万年收入是可以有的,因为不单止工资奖金,会有很多人争着给你送钱,吃喝玩乐消费卡样样有。学好了,还能给自己亲戚朋友看病,方便又不用花多少钱。我认识一个只是卫校毕业的,在乡镇开药店打针,一年也有十几万收入,但也有一个有证的开诊所,可是三年吊针死两个,赔了一百多万,还在里面呆了近三年,当然如果是在医院上班倒没这么严重。所以学医有利也有弊,选择专业还得三思而后行。我以前从事医疗工作,太老的.太幼的.太弱的.病重的.以及孕妇,我是不接诊的,劝去医院看。有一个孕妇鼻炎实在太难受,诊所医院都开过药没什么效果,因为她的病机是肝胆湿热导致的肺气不宣气机不畅才鼻塞,所以只用消炎药不管用,来了几次求开药我都拒绝,虽然说一切后果自负。第三次来时说坠胎后再来开药行不,我还是拒绝了她,叫她过几个月后再来。其实当医生也是一份冒险工作的,就怕患者兼有其它危险病症。选择专业的话,路桥很吃香,可以了解一下。


癌症和基因有关联


作为一个参加工作,尚在晋升中的医生,我来说几句。首先,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如果还没打消你学医的念头,那就要看看自己的成绩了,要能考上知名医学院校 (最低211)。考不上知名医学院,以后你的时间精力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如果你幸运的考上了,那就要看是临床专业还是辅助专业了(千万别学护理!!!!学了护理唯一的出路是往行政转!!!)。这里我帮你排除辅助科室,就选临床或者麻醉,这两个应该能满足你们学医的初衷和成就感。

在校期间,专业不用说,肯定要熟到不能再熟,而且要早早确定人生职业规划,你以后想搞什么,在校期间书本对照前沿研究看,对以后的专业和研究方向有个大概想法。再呢?英语(包括医学英语)要学好!!读书的时候就要买操作书和执业医师考试考试的书看,考执医证,读研(一定最少要读个研究生),国内读博士个人觉得意义不大,可以上班之后读。

再到就业了,首选长江以南南方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然后轮科,签约,规培,一路走过来,再搞个出国交流(三十岁之前完成)。再就发论文,评职称了。

医患矛盾没舆论说的那么严重,但是也要不忘初心,毕竟健康所系,生命相托。做到以心换心。

哦,我选择性遗忘了一些事,比如全年无休啦,加班加点啦,季度考试啦,论文发表啦,配偶最佳职业啦,子女没时间教育啦,父母没时间陪伴啦(最好是娶独生子女,双方父母身体健康能帮你带孩子。。。。。)。

熬吧,到正高职称就好了!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问我。你要问为什么有时间打这么多字?我是麻醉师。


辐照


从医几十年,摸爬滚打几十年,也算是医学界里小有名气,对于以后想从事医学行业的人,我可以给有志于从医的年轻人一些建议,请你们认真看完,斟酌再三,权衡利弊,在进行选择。

学医的求学之路不简单

医学大学一般是五年毕业,而且同为985/211大学,医学分数要比普通大学告上一个档次,所以说你选择了“医”,就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别看现在每个医院都缺人,但是对招聘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不会降低,本科毕业根本做不成医生,在医院是“无法就业”,再重复一遍“无法就业”,必须考研,罗医生在的三甲医院医生的要求是“博士”,还有医师规范培训制度、专科培训等等,也就是说,三十左右岁的时候,你是没有任何收入基础的(相比于其他同龄人非常少),但是在此时,选择别的专业的同学,可能已经娶妻生子,有自己事业了,所以选择“医”,要能扛得住这个压力,付出较于常人更多的青春。

家里有没有人为你铺后路

其实说句实话,这个时代人脉是很重要的,医学上理论和实践的差别很大,医生是经验高于一切的职业,就业后的学习很重要,家里有没有亲戚为你铺好以后的学习之路,需要付出非常多的汗水。罗医生不太建议,成绩平平,单枪匹马的走医学这条路,会很辛苦、很迷茫,上班时已经三十多,三五年事业打拼可以,但是之后还是没有起色,自己也会觉得迷茫,毕竟人生过半了啊。

医患问题

现在医患问题十分严重,做医生要做医生的准则,患者说的话,医生只能作为参考,但是很多患者不懂医(也可能是着急,但错就是错),医生处理好这种关系,所以医生还要学会,非常清晰的诊病思路和与患者沟通的情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平时的生活表面能得到尊敬,但难免被人背地里议论,你需要一颗强大平和的心。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我不想给出带有个人色彩的回答,我只能陈述这个过程,选择权在你们的手中,医生现在是一个非常尴尬的职业,上述的所有困难如果尚还年轻的你们能够接受,那么医学的大门将会诶你们敞开,如果不能,请再三考虑,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罗民教授


我们提供几位医生的访谈,供同学们参考。

<strong>


当初选择当医生的原因


姚跃(卓正医疗儿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因为父母是医学院的老师,所以他们其实在我填报志愿时,曾苦口婆心地和我说了很久学医的不易。当时的自己,对医学其实并没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自己最初坚持的原因,是希望对人体对自己有个更好的认知。曾经傻傻地认为如果对自己都不够了解,为什么还要去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其他的事物和规律。在医学道路上实践到今天,我十分开心我当初的选择和一路的坚持。

张雯雯(卓正医疗内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青春总是懵懂的。相信大部分高中生和我当时一样,单纯就是想考出好成绩,并没有特别清晰的专业方向,对于各种职业选择也没有明显的好恶。那时我在家长和老师眼中,突出的特点是沉稳,细致,认真,负责。而我个人非常偏爱富有逻辑思维、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学科,最后我们共同认为医学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学医之后,我发现这个职业还满足了我更深层的人格特征,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能够获得极大的满足和成就感。这也是我一直以来汲取动力的来源。

杨伟洪(卓正医疗妇产科医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小时候家里有些医学书籍,小学和中学都有看过一些,本身也对生物、化学比较感兴趣。曾经在临床医学、生物工程或者材料化学之间犹豫过很久,不过当时老师都觉得我不去学医就太浪费了,加上当时看了一些与医生有关的漫画,觉得当医生是一个很不错的事情,所以就选择了。我在毕业以前就已经拿到医师执照在医院注册开始执业了,帮助到别人是一件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事情。

<strong>

<strong>

<strong>

成为医生之后,实际工作环境与自己预想的有很大出入吗?

张雯雯(卓正医疗内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曾经觉得医患关系不如想象中的美好,对患者真心的付出,有时反馈非常令人沮丧。但现在已经非常清楚这其中的缘故,我们对于医疗过程的认知差距,完全可以依靠医生的努力极大程度的改善。医患关系,在纯粹的环境中,可以还原本来的模样。

杨伟洪(卓正医疗妇产科医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哪怕是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囿于医疗制度、社会环境和观念异同等原因,也未必就能提供规范的医疗。过度的检查和治疗,以及谋取私利等行为不断的在消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不断恶化的舆论环境,导致优秀的学生很少选择学医。这些情况在我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已经有苗头,只是没想到18年过去了,完全没有改善的迹象。

<strong>姚跃(卓正医疗儿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作为一名医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更应该做好自己。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做好专业服务,提供既有质量又有温度的服务。

除了精湛的医术外,优秀的医生还应当的具备哪些要素?


杨伟洪(卓正医疗妇产科医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善良、慎独。所谓慎独,是指在独处的时候能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道德的标准。因为医疗工作很多时候是单人作业,所以,慎独很重要。

张雯雯(卓正医疗内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敏感,不能容忍,和动手优化的能力。“敏感”指的是对患者要有丰富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不能容忍”指的是不能忽视自己的不足,对于糊弄、虚假的医疗模式不能忍耐;“动手优化”指的是为成为一名纯粹的医生,做纯粹的医疗,愿意终身学习,排除万难,突出重围,实现职业理想。同时,永远保持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姚跃(卓正医疗儿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一个好医生需要不断学习,而且还需要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在现代医学的体系下,知识更新非常快。对医生的自我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泰国现代医学之父宋卡拉王子曾经说过:做医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应当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关心自己、他人和社会。一位好医生,更应需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和沟通能力。

在学医/行医的道路上,你遇到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strong>

<strong>张雯雯(卓正医疗内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strong>:我们医生总会调侃学医的道路好苦,可是真要做个排名,我反而有些释然。无论是医学知识的浩如烟海、无限更新,还是日夜颠倒、高强高压的工作状态,或是医患关系的不尽人意,我们都通过不懈的努力一路走过。如果硬要我指出一个,应当是一片真心无处安放之苦。体制内的诸多束缚,使一心追逐纯粹医疗的医生心力憔悴,意志耗竭,随波逐流。但我们心中有火,怎可妄负此生。很庆幸我选择了忠于理想,才会遇到卓正这一群可爱的同仁,拥有了理想中的职业状态,让以往的苦化成修行。这样的困难都可以克服,医学路上还有何物。所以,学医路上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唯有真心不负。

杨伟洪(卓正医疗妇产科医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最大的困难就是当你发现,现实距离你的期望甚远,而且价值没有得到认同,尤其你的同行不断逃离的时候,心里就会有个声音在询问自己:要不要尝试一下另外的生活方式?当内心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你就会越觉得当前的工作愈加令人厌倦,尤其是其中毫无意义的事情太多的时候。

<strong>姚跃(卓正医疗儿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原加拿大多伦多儿童医院儿科医生):刚到多伦多做专科医生时,发现用英文做医患沟通,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很多。出国前,我对我的专业英语十分自信,可以做专业会议的英语同声传译、毫无压力的阅读英文的专业文献。但在多伦多工作时,单靠专业的词汇去表达,是很难和患者沟通的。患者和家属更需要深入浅出的解释和比喻,在表达自己意见的同时,更要着力安抚对方的情绪。回过头来想,和国内的患者交流也是一个道理。把专业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给患者,并照顾患者的情绪,并非易事。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不太适合学医/当医生呢?

杨伟洪(卓正医疗妇产科医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希望有生之年能大富大贵的人不要选择当医生。无法从帮助他人中得到快感的人也不要当医生,因为这种快感是支撑很多人坚守在薪酬微薄压力山大的医疗行业的原因。此外,性格脆弱情绪易感的人也不适合从医,因为治疗不会一帆风顺,沟通也未必温婉和谐。危急事态要求你冷静自如,疲劳工作也需思路清晰。

张雯雯(卓正医疗内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差不多主义”的人,以经济利益为最高目标的人,不能熬夜的人。

姚跃(卓正医疗儿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在医学界,时常会有医学到底是一门科学(Science)还是一门艺术(Art)的讨论。很多医生认为医学不单单是一门科学,因为医学的诊疗,很难完全用科学的逻辑来指导。当我们面对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时,人文关怀、交流的技巧、每一个环节利弊的权衡,对诊疗的顺利进行都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医生的岗位,不太适合不善沟通的同学报考。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很多能力也是不断学习和锻炼的。

可以描述一下您有工作的一天&没有工作的一天吗?

张雯雯(卓正医疗内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平均来说呢~有工作的一天: 10小时在诊所工作 + 3小时在家学习工作;没有工作的一天:12小时在家学习工作。当然,如果休息日刚好在周末,会努力抽部分时间陪陪家里的宝贝。


<strong>杨伟洪(卓正医疗妇产科医生,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以前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工作内容每天都大同小异,除了出门诊以及在病房以外,手术日会和上级医生一起动手术,非手术日收收病人,写病历和各种医疗文书,谈话签字,斗智斗勇…没有工作的一天?不存在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只要你在医院呆着就不停有事找到你去做。到了卓正医疗之后,工作日:诊疗工作+看医学指南规范+在线咨询+写科普+兼职行政工作。


然后有了自己的休息日,不用早起了,睡到九点……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喂一下鱼,带孩子出去逛吃,在莲花山公园转一下,偶尔去一下市图书馆借几本书,虽然回家后翻看的也不多。

姚跃(卓正医疗儿科医生,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出诊的日子一般在早起后,会先回复邮箱里的工作邮件,再回答一些线上咨询的问诊问题。儿科医生的预约每天都接近饱和,在诊室一天的工作很紧凑。晚上回到家,会就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查阅一些资料,或者看看指南和专业的研究进展。

我觉得每个计划从事医疗行业的同学都要做好倒夜班的准备。以前在重症监护室做总住院医生时,曾经8个月天天24小时守在病房工作,缺觉少眠却又时时需要全神贯注。在医生成长道路上非常需要有钢铁般的体魄和意志。

在休假的日子里,我会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在加拿大工作了四年,利用所有假期走遍了北美大陆。You only live once, but if you do it right, once is enough。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从医的路不好走,这是很多医学生和医生的共同感受。

无论是以前,还是如今,学医都是很苦很累的,不仅学习时间长,毕业后还要经历规培才能正式成为医生,随后是终生地学习和持续地付出。但无论如何,选择医学,不仅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比平常人艰辛的道路,也意味着你选择了承担更多的责任,选择了为更多人带来健康与幸福。



卓正诊所


四 五线市三甲市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40岁 ,每周工作时间60小时+,月收入1万+(当地平均房价2平米),在当地上班族中属于中高收入。

个人感觉,学医优势: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受亲戚朋友尊敬,属于别人眼中的一等朋友。

学医劣势:对家庭付出较少,孩子教育基本甩手,家庭生活需要妻子和父母大量付出。工作压力大,需要应付比较多的突发情况,随时有让你心情不爽的事情发生。需要不断学习,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学习”,需要相当的毅力,精力,时间。个人生活质量确实不高。


真得学到老


如果你听了以下几个观点,还有强烈的学医的愿望,那就证明是真理想。

1、30岁之前努力让养活自己,尽量少找家里要钱,因为规培没出来之前,你的收入能支撑开销就已经不错了。不要跟同学们去比,特别是搞互联网的,就算你以后收入上来了,也不可能比他们更有机会富有。当然,至少你稳定。

2、当医生后,千万不要把病人当亲人,该做的检查一定要做到位,该走的流程一定要走完,与患者及家属讲病情,一定要把最坏的结果要说清楚,不要只往好的说,把选择权给患者及家属。千万不要出现同情,违规给什么建议,不然你就是下一个山东医生。

3、如果脾气是冲动、暴躁型,最好还是不要选择医生,这会给你带来很大的问题。一旦与患者起冲突,不过你有没有理,都是属于没有“医德”的类型。一定要学医,就修身养性,把脾气改改。

4、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自己的工作可没有什么规律,有996的工作制度就已经是福报,更多的是比这还惨,所以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很难顾及,只能辛苦爱人或是家中的老人。

5、不要听信网上的说法,医生有非常多的灰色收入,首先就算这个陋习即使存在,也不是个个医生都有“资格”。其次,代价你承受不起,只要被举报或是被查到,你前面的一切努力都白费。最后,你如果学医就是为了赚大钱,相信我,你更适合去做互联网。

最后,一旦选择这个学医,还请坚守自己的理想,尊重这个职业,努力救死扶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