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請多關注對老年人的引導"

從武漢開始封城前開始,我們就駕車返回老家。回老家過年,並不是母親所希望的。本打算在工作城市過年,考慮到疫情的嚴重性。為了家人的健康和安全,權衡之下,我們還是選擇返回老家。

回到家後外面及周邊的變化,一天一天管控的更加嚴格了起來。記得第一天回來的時候,我還可以開著車,回到鄉下親人和朋友。接下來一個星期村莊的道路開始封鎖,城鎮裡的車輛也開始了禁行,超市裡面也不準人員,直接去裡面買菜了。街道的兩端,也由最開始用手擰緊的鐵絲進行封鎖。現在索性將釘子和木板把街道路口封鎖後釘死。眼前這一幕幕,生活被一步步收嚴。加上每天早上起來,看著頭條上不斷增長的確診新增病例數據,難免會有一些擔心害怕和恐懼。雖然對待最終的結果都是樂觀的態度---相信病毒最將會被人類所戰勝。想到這裡心情最終還是會釋然,我們擔心恐慌,最後還是會歸於平靜。

然而,在這幾天與母親的溝通中,我突然意識到我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疫情之下,老人的心裡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接受了一些不應該有的負面信息。"都嚇死人了,這究竟什麼時候是個頭?","活這麼大年紀都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狀況","過年不拜年親戚不走動,人被關在家裡不讓出門,聞所未聞","所有的街道出路都被封鎖的死死的","病毒一天比一天嚴重,每天死亡的人數不斷的增加","連那些送菜和普查的人都有可能是病毒的攜帶者,太可怕了"。這些都是這幾天母親所說的比較多的話。

信息接受的不順暢,更容易造成老年人心理脆弱和孤單。所以更需要我們這些做子女的教育,正確的引導。

1. 官方信息,減少信息誤導

幫助老人從官方的渠道,多瞭解正確的疫情發展相關信息。看到政府組織有效的防控工作,業務人員的努力戰勝疫情,理性客觀的看待疫情,保持平穩的心態。

2. 陪伴安撫增強信心

耐心的陪伴安撫,給予老人信心,讓他們體會到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防控工作全面展開下自己是安全的,疫情是暫時的,生活是有希望的。

3. 生活規律充足睡眠

生活上建議老年人保持平臥平時的生活規律,客觀的做休時間,保證充足的睡眠,提高免疫力。

4. 不出門不走動

聚會雖然取消了,但是可以創造網上視頻的機會,和親朋好友進行情感連接,比如說微信,QQ,視頻等。

5. 多運動增強抵抗力

居家不能久坐或長期臥床,早睡早起,在室內多活動深呼吸,打太極拳等增加血液循環,減少靜脈血栓。

6. 勤觀察及時就醫

如果出現發熱,咳嗽乏力,食慾下降等問題,需及時自行專業醫務人員或及時就醫。

最後,大家一起溫習下,疫情期間心理防護順口溜。

作息規律正常化,流言蜚語不要刷。

生活休閒充實化,不良情緒要接納。

親友聯繫信息化,心理援助專業化。

疫情防護科學化,最後幾天咬咬牙。

政府號召服從化,萬眾一心戰勝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