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攝影應該注意些什麼?

天浪之影


其實這個問題過於龐大。攝影這個東西本來就是沒有太多定數和條條框框。一張好的照片都離不開相機的基礎操作(如曝光、對焦、白平衡調整等等)、構圖、光線、、創意等。同時不同的攝影題材需要關注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學習攝影中需要注意的點也是過於零碎和繁雜。

鑑於題主的問題過於龐大,筆者就從入門自學的普遍性來解答。


1. 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攝影師或者攝影愛好者,這然離不開我們的工具——單反相機。這裡筆者建議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選擇一款合適的相機。

其次熟悉相機的基本操作。這裡相機說明書是個很好的“教材”我相信很多90%的玩家都沒有完整的看過一遍說明書 。裡面詳細且系統的介紹的相機的功能及注意事項。

這裡筆者推薦一本攝影書籍——紐約攝影學院教材。可以只讀上半部分。很多人說教材比較晦澀無趣,但如果這點苦都無法堅持,自然也就不用學習攝影了。


2. 注意提高自己的藝術審美。這是屬於軟實力方面。要想真正體會到攝影的樂趣,並不能只是一味的追求高端器材。俗語說,用什麼鏡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相機後面的那個頭。

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審美呢?筆者建議多看、多拍、多思考。

多看一些大師拍的片子。

推薦幾位筆者喜歡的攝影師:

安塞爾亞當斯

安塞爾·亞當斯,1902年生於美國舊金山,20世紀美國乃至世界享有盛譽的風光攝影家、也是著名的“區域曝光法”的創始人,主張“純攝影”的“f/64小組的發起人之一。


杉本博司著名攝影師,藝術家,被譽為「最後的現代主義者」他的創作將東西方史學、哲學和美學帶入攝影,極致了攝影意義,並將攝影作品提升至藝術品層次。(來源百度百科)


孫郡當代攝影藝術家,其作品融入了繪畫的表現手法,注重畫面和故事的結合,意境深遠,被媒體譽為“攝影詩人”。他的作品深具東方韻味,是東方美學復興的代表人物之一。


很多攝影師都是從模仿大師開始,只有存儲了足夠多的的素材才能夠創作出屬於自己的優秀作品。但同時也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在觀看作品時更應帶入自己的思考,比如作者為什麼要這樣拍、構圖是什麼樣的,光線怎麼使用,作者想表達什麼。


同時現代數碼相機的普及讓每個人的拍攝成本更低,初學者在拍攝的時候,只是拿起相機按快門,並沒有帶入自己的思考,往往一次拍攝了幾百張照片,最後一張滿意的都選不出來。建議題主在拍攝之前多思考要拍什麼、怎麼拍這種問題。


最後,希望題主能打好基本功,就像蓋樓一樣,基礎沒有打好,技術這種東西遲早是要回來補上的。


巴士1號


最應該注意的是以下幾點:

一、充足電池電量;

二、檢查存儲卡容易;

三、清洗鏡頭汙跡;

四、調好合適參數;

五、防止不應發生的虛焦模糊;

六、避免誤刪不可重複的照片。








追隨光影去旅行


作為一個初學者,學習攝影應該注意如下事項:

一、保持相機的穩定 剛學拍攝的影友常會遇到所拍圖片模糊的問題,這是由相機的晃動引起的,所以在拍攝中要避免相機晃動。一般左手持機,將肘抵住胸部,或者是讓身體靠著一個穩定的物體。使用長焦鏡頭,一定加用三腳架。按動快門的手法要穩定輕柔,整個人要放鬆,調整好呼吸後,屏息凝氣進行拍攝。低視點拍攝時可採用坐姿或單膝跪姿持機,以增強穩定性。

二、使太陽在你的身後

攝影是光與影的完美結合,在拍攝時需要有足夠的光線照射到被攝主體上。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太陽處於你的身後,並有一定的偏移。光線可以照亮被攝主體,使它的色彩和陰影變亮,輕微的偏移則可以產生一些陰影來顯示出物體的質地和立體感。但應注意,取景時一般不要讓自己的影子進入畫面。

三、拍攝樣式的選定

相機不同的舉握方式(豎拍或橫拍),拍攝出來的圖像效果也不相同。豎著拍攝的照片可以強調被攝主體的高度(比如拍攝森林),而橫拍則可以強調被攝主體的寬度(比如拍攝連綿的山脈)。但袖珍相機拍攝時應注意,別讓手指遮擋了閃光燈。

四、變換拍攝風格

應該在拍攝中不斷嘗試新的拍攝方法或情調,否則看多了就會給人一種一成不變的感覺。個人拍攝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可以走到哪拍到哪,只要覺得畫面富有情趣或是很有意義,你就可以隨意發揮。比如說可以拍攝一些人物特寫鏡頭、全景圖像、不同氣候中的同一場景等等。

五、縮小拍攝距離

有時候,並非要把整個人或物全部拍攝下來,對景物的某個具有特色的地方進行強調,反而會更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只需要離被攝物體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遠距離拍攝更好的效果。

六、增強景深的視覺效果

景深對於拍攝非常重要,每個攝影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攝的照片沒有立體感,看起來就像是個平面。所以在拍攝中,就要適當的增加一些用於顯示相對性的物體增加景深。比如要拍遠處的山脈,可在畫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一棵樹。用廣角鏡頭可以誇大被攝體正常的空間和縱深感的透視關係。

七、正確的構圖

攝影構圖中突出主體最簡單的方法,是將主體居於畫面的中心。由於被攝物體處於畫面的中心部位,整個照片具有一種特殊的穩定性。但總是將被攝物體置於中間會讓人覺得厭煩。一幅好的照片通常構圖非常恰當,攝影中較常見的就是黃金分割構圖,即畫面被均分為三個部分(水平和垂直),然後將被攝物體置於等分線上或是交匯處。所以不妨用用黃金分割來構圖,使拍攝多樣性。

八、捕捉細節

使用廣角鏡頭可以拍攝較大的場景,但是這樣的拍攝會讓你丟掉很多細節,特別是有意義的細節。所以有時候應該使用變焦鏡頭,使畫面變小,能捕捉到有趣的小畫面。

九、預先調焦拍攝人物

在拍攝人物時,可守株待兔,在確定拍攝位置和角度後,預先調節曝光量及焦距。力爭在短時間內拍攝完畢,減少被攝者的緊張情緒,得到表情自然的照片。在多變的天氣,光線也是變化的,因而有必要多拍些膠片,以便有足夠的影像供最後選擇。

十、發揮鏡頭的最佳效用

一般相機,在拍攝技巧上發揮最佳的光圈是5.6-8,把最大光圈向小光圈方向撥2-3檔。保持相機的穩定,掌握正確的持機方式和身體姿勢,選用較高的快門速度,如135相機100毫米鏡頭,最好用1/125秒速度。如果必須用較慢的快門速度進行拍攝,則應使用三腳架保持相機的穩定,確保照片成像的清晰。不同色彩的鏡頭濾光鏡能在景物的某些色彩之間產生清晰的色調差別。紫外線濾光鏡能保護鏡頭免遭雨和霧氣的侵擾,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小沿海地區和山區紫外線的影響。


攝影拍照帥哥


學習攝影應該注意些什麼?

學習攝影應該注意些什麼,攝影初學者有時會迷茫,會不知怎麼繼續下去,會走錯路,那麼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呢?



一,注意三分鐘熱度。

攝影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三分鐘熱度肯定學不了攝影。所以拍個三五年,三五十年都很正常,要做好拿起相機就拍盡餘生的準備。

二,注意別成器材黨。

剛開始攝影時容易被老前輩們,老法師們帶偏,唯器材論,不停的添置攝影器材,然後是攝影設備很高端很高級,攝影技術很低端很低級。

三,注意前期與後期的關係。

學習攝影前期拍攝是基礎,後期是提升與補充,要弄明白這個前期與後期的關係才能走的更遠。唯前期論,唯後期論都是錯誤的。

四,注意自身的美學修養。

很多攝影初學者糾結最多的是我用什麼樣的單反,我買什麼樣的鏡頭,我用什麼參數拍攝,我要學什麼樣的拍攝技術,很少有人去思考什麼是美的,美是如何表現的。

一個眼中沒有美,心中沒有美的人,怎麼拍出美的照片?

學習提升自身的美學修養是成長為攝影高手的必備基礎。


我是紫楓,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的關注!

關注紫楓,查看大量後期教程,獲取各種插件 素材 資源!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保持相機的穩定 剛學拍攝的影友常會遇到所拍圖片模糊的問題,這是由相機的晃動引起的,所以在拍攝中要避免相機晃動。一般左手持機,將肘抵住胸部,或者是讓身體靠著一個穩定的物體。使用長焦鏡頭,一定加用三腳架。按動快門的手法要穩定輕柔,整個人要放鬆,調整好呼吸後,屏息凝氣進行拍攝。低視點拍攝時可採用坐姿或單膝跪姿持機,以增強穩定性。


小憨憨的日常


學習攝影,現在已經成為很多人的一大追求。有的人為了怡情養性,有的人為了多一技能,簽約掙錢,有的人則是為了更好地記錄生活和世界。我以為,不論你以哪一種目的學習攝影,至少要注意以下九個方面。

一、要注重攝影理論學習與攝影實踐相結合,因為任何理論都必須經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後,才能變成自身經驗從而融會貫通,得心應手。

二、要注意多學習、多瞭解各種攝影風格和國內國際著名攝影大師的經典攝影經驗,歷練自己,提高技術。

三、要注意學習和提升自己的文學、美術等方面修養。因為攝影其實是一種綜合能力的體現,反映你的內在。比如,讀古詩多了,你會將風光片拍得更好,讀美術多了,你可以更好地運用色彩和構圖。

四、要注意保有一顆正能量的心。因為,攝影作品永遠是要承載攝影人的思想、觀點和看法,並不僅僅是“看見”而已。無論國內和國際,都有很多名攝影家成為我們的榜樣。

五、要注意尊重被攝對象的拍攝意願,如不願意拍攝,請不要強行硬拍。尤其在國外,對個人隱私的保護都有強烈意識,如得到拍攝許可,完畢後應禮貌地表示感謝。

六、要注意形成良好的修身養性,主要概括為謙虛、友善、大度。特別是與一群攝影人同時攝影的時候,一定不要成為破壞別人畫面的討厭影子,若已經無意識地闖入,也要趕緊施以道歉。特別提醒,這是極其重要的攝影人修養。

七、要注意在任何時候樹立良好的保護器材和個人人身安全意識,千萬不要為拍一幅畫面因小失大,摔壞器材,甚至喪失生命。也不要因為拍攝一些涉及宗教、民俗而引起糾紛,這樣的教訓還是很多的。

八、要注意在拍攝過程中的事前文案、事中記錄、事後歸檔和梳理,這樣可以更有利於你的拍攝和事半功倍。

九、要注意養成良好習慣,隨時注意相機的清潔一是避免灰塵髒汙畫面,二是增加相機的使用壽命和效能。攝影包裡應隨時備有吹氣球,保證在雨天、沙灘、沙漠拍攝後立即吹拂,同時為氣候變化準備一個雨披,塑料袋。如使用三腳架,要注意擰緊卡扣和螺絲,以免造成失誤。

(所配照片與文章無關)











陳明崇


你好,我是阿君留聲機,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分幾個方面來講。1,就是拍攝方面的(1)構圖:先把被拍攝主體放在取景框的哪個地方才最好,這都是有學問的。(2)還有光線的運用,要學會用好鏡頭,光圈,自然光和如何補光,因為為了得到正確的爆光量,就需要正確的快門和光圈的組合。(3)如果要拍人像的話,還要注重美姿和表情的搭配。 2,所用器材。無論是手機拍攝,還是單反相機,攝像機,都學要去了解和使用三角架,反光板,測光表,攝影包和一些輔助器材。這樣才能拍出領你滿意的好作品。 3,安全方面的。(1).一定要保證人和器材的安全儘量杜絕一切不安全因素,尊紀守法的進行拍攝。(2)拍攝期間,一定要尊重國家法律,尊重她人隱私,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4,後期的裝裱和電腦修圖,人靠衣裳馬靠鞍,修飾的原則是始終,有度,注重自然美,記住,電腦特效也是要以事實主體服務的,切記喧賓奪主。 最後的總結:只要我們有拍攝興趣和追求,加上以上應該注意的幾個方面,一路刻苦學習攝影知識,最終我們都會收穫我們想要的結果。 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有不足的地方還請大家補充,祝大家在攝影的路上越走越遠,最終都成為大師。





阿君留聲機


1.準備一個大一點的雙肩背的攝影揹包,否則太辛苦了,當然,使用RF120相機的攝影師除外:

2.多準備至少一個後背(或膠片支架),因為多塵的環境下換膠片比較麻煩;

3.220膠片比120膠片用起來更輕鬆。

對於大畫幅攝影者來說,除了比較大的體力支出以外,在高原攝影的主要困難將是來自於困難的自然條件,最主要的可能就是風沙。儘量避免把昂貴和沉重的單軌影室機搬上高原,一個可以摺疊的平床式外景相機可能要方便許多。

經過了將近10年的高原攝影經歷,我認為在解決好寒冷和沙塵損害的前提下,沒有別的什麼評劇表明自動對焦相機不如手動相機更適合於西藏的攝影。而且現在的專業AF相機的質量已經完全可以擔負諸如珠穆朗瑪峰登頂這樣的任務,沒有什麼理由再堅持非手動相機不用了。大多數的攝影作品是瞬間影像的展示,畢竟自動相機要方便很多。





半桶水不滿


這個問題很泛,首先是攝影的基礎知識,工具的熟練程度,目前相機都比較智能化,也就是傻瓜化了,掛到P檔直接快門就行,加大後期處理都能出片。

對於技術的精進和思維的培養這個我感覺是最應該注意的,我們常說需要鏡頭感,通過鏡頭去看,去思考,或者有什麼意義,或者能達到什麼樣的效果,能做到成竹在胸(2010年我師父就是這樣說我的,最後做了他的關門弟子一直扛燈打光呵呵),不能隨便到一個地方拿起相機就虐待快門。

1,多看別人拍的照片,多學習;方法,技術和角度都可以複製的。

2,多使用相機上面的M檔,手動功能真的很強大,他能在大光比下能讓你輕鬆凸顯主題,能讓你後期輕鬆很多,當然這也要靠技術---測光。曝光補償多少?知道白加黑減還不夠,光圈變了,快門要多少?

這就需要經驗了,給一個參考吧,如下圖:當我們點測一片翠綠色的樹葉(類似於表中從上數第二排第四個)在同等光照環境下你只要曝光補償+1然後鎖定曝光,大膽拍就是了,在學習階段不要吝嗇快門,多嘗試,直到滿意為止。

我也是停了很長時間沒有拍攝了,最近才拾起曾經的熾烈愛好,願我們共勉,一起加油。


二石頭


首先你要想好,你想拍什麼,想拍出什麼樣的照片,我有許多照片都是晚上跑步,或者逛街途中看到偶然拍攝的,這兩張都是我用手機,在我跑步途中拍攝的,都是偶然遇見的。

第二,你要去學習一些拍攝技巧,各個視頻網站都會有大神的教學,多去看攝影集,去分析你喜歡的大師的作品是怎麼拍出來的,仿照著試一試。

第三,學會ps,照片沒有感覺不一定是構圖不好,也有可能是色彩上問題,學會調色,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最後,把攝影當成是生活中一個平常事,攝影應該像聽音樂看電影一樣稀鬆平常。

祝你拍出喜歡的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