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吃火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黃臘


在家裡吃火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作為土生土長的四川人,火鍋是我的最愛,不管春夏秋冬,隔一段時間總想吃一頓火鍋來解解饞,同時也跟親人朋友拉拉家常。尤其是在這寒冷的冬天,沒有什麼比火鍋更適合朋友小聚或家庭聚餐啦。

說到在家裡吃火鍋是一種什麼體驗?便剛好回想到前段時間,同事邀請我們10多個朋友到她家去吃火鍋的情形,說實話,那一天挺累的,但是那種感覺卻是在外面感受不到的。

為了那頓火鍋,我們的2位同事從一早便到菜市場買菜,直到中午才完成食材採購的過程。吃完中午飯之後,便開始洗、切以及擺盤,又花了一下午。到了該炒料的時候,我們另外一位特別會做飯的同事又提前到她們家幫忙炒調料,因為請的人很多,所以光靠買的火鍋底料還不夠,還需要自己炒料,整整炒了半個小時。然後還燉了一鍋濃濃的雞湯......

當我們去到她家時,還沒進門便聞道一股濃濃的火鍋香味。開口一吃,大家都驚歎跟外面賣的一樣,甚至還更好吃!因為分了兩桌,大家又很熟悉,所以位置並沒有固定,可以這一鍋吃了再換換口味吃另一鍋。雖然都是同樣的底料炒出來的,卻因為兩鍋所下的才菜不一樣而味道有差異。

當看著大家吃的這麼開心,煮火鍋時的煙霧裊繞,我們的那位同事笑了,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笑。她剛剛宣佈自己從那一段不好的時光裡走出來,所以想請大家去家裡面慶祝,也感謝大家在這段時間給予的理解和支持。我想,當她真正再次感受到這生活的煙火氣息時,是真的走出來了。

吃完後,大家便一起幫忙收拾,很快也就收拾完了。所以,我覺得在家裡吃火鍋或者聚餐會比外面更有感覺,即便前期準備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也是值得的。


伊食光


提起火鍋可是我的最愛呀!我們家在冬天基本一週一次的頻率,在家裡吃火鍋:乾淨衛生,物美價廉。想吃啥買啥!火鍋店的羊肉一盤就要六十元,還是薄薄的一層,自己去市場買一斤才35元。分量還大羊肉也正宗。還有就是在那種自助餐店裡,羊肉就不是純羊肉而是鴨肉切的卷。菜還洗的不乾淨。自己在家做的乾淨衛生,食材也都是剛買的新鮮的,每次我們家吃火鍋買上一百元左右的食材3個人一次都吃不完,在外面吃的話,我們一家吃頓火鍋的花費二百多了,關鍵還吃的不夠好。不夠過癮!

總的來說在家吃還是比較衛生,實惠,本人一向本著節約至上的原則,週末在家約上三五知己,圍著火鍋,喝點小酒那種感覺,簡直不要太爽喔!

你們也常在家吃火鍋嗎?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共享!





五色的陽光


在家裡吃火鍋🔥,湊個熱鬧!一家三四人口圍著一個鍋,大家分工,一個人負責加素菜,一個人負責加葷菜,老人小孩只管吃,當心燙手燙嘴。大家邊吃邊聊家常,樂其融觸,享受天倫之樂!

下圖為昨天,我約兄弟、侄女回來唰羊肉,兄弟之間平時難得相聚,湊巧碰到一起休息



一個老男人7o


天冷的時候很多人都不想出去,但是又想吃火鍋暖和暖和,在家裡吃就是最好的辦法。之前看到網上說某火鍋店提供火鍋外賣,在家裡就可以吃,不過像我們這種人是吃不起的,基本上在家吃的火鍋都是自己做的。

現在外面賣的東西都比較全,在超市裡就可以把吃火鍋需要用到的東西全部買了,非常方便。我一般會買一一袋火鍋料,我們這裡在家吃火鍋用的都是紅九九,也有些別的牌子的用得比較少。

買完火鍋料,再買點一盒羊肉卷,一般在二十元左右,買十元的火鍋丸子,剩下的鴨血,豆腐皮,土豆粉,金針菇什麼的都是吃火鍋少不了的,素菜一般就是生菜,白菜,青菜吃的比較多。

家裡吃火鍋的容器就是電飯鍋,接一鍋水,插上電,下火鍋料,我喜歡用炒菜鍋少放點油把火鍋料炒一下再倒進電飯鍋裡,這樣能激發出香味,家裡人不愛吃太辣,一般半包火鍋料就夠了。

水開了下丸子,下肉,下菜,一家人圍著鍋鍋坐,一人端一個碗,非常溫馨。我們一家四個人這樣吃一頓在五六十元左右,如果不吃羊肉卷的話會更便宜,而且能吃飽非常實惠。因為省下很多湯總感覺浪費,而且很油不好刷,所以我們每次都是連吃好幾頓,最後湯也不怎麼油了才捨得倒了。


kiki的廚房


說到在家裡吃火鍋,這事我和朋友就經常做,應為我們本來就在餐飲行業工作的,對那些自助火鍋店裡的食材多多少少多有些瞭解,所以我們一般很少去那些自助火鍋店裡吃,基本多是自己去市場買點食材回來

在家裡吃火鍋,我感覺最大的樂趣就是,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超市買吃火鍋的各種食材回來,還可以隨心所欲的對要買的食材進行挑選,不像在火鍋店裡只能從菜單上看到,對點的食材好壞多不知道


還有就是在家裡吃火鍋,說實在的就是省錢,而在我們這裡要是去火鍋店裡吃的話,一頓火鍋吃下來二個人的話,沒有150元左右下不來,要是三四個人的話估計最少也要到260元左右,關鍵錢花了還吃不飽,主要就是那些食材份量太少又太貴了而要自己在家裡吃的話,一頓火鍋吃下來只要100元左右,也就是火鍋底料15元,各類素菜15元,肥牛片30元,丸子類15元,各類菌菇類20元,在加上酒水20元,這些吃下來就會吃的你飽飽的,要是喝的有點多了,還可以倒床就睡


街角美味


大冬天的,懶得出門,在家裡熱乎乎地吃火鍋,特別舒服吧?真在家吃過。

首先,採買,清洗,收拾就不說了。因為做其它飯也得忙活。

接著,就開始吃。

在家吃火鍋,唯一的缺點,就是,味道三日繞樑久久不散哪!

而且不管多少天,那些味道好像還在家裡呢!

我記得有一次,一個朋友興致來了,請我們去她家裡吃火鍋。一大堆人坐一起,圍著一個電磁鍋,那個電磁鍋半天不開鍋,開了就“根本停不下來!”不停的咕嘟。

我們趕忙把肉片放進去。可是沒經驗哪,肉買少了。於是就放了很多菜進去,接著又放粉絲啥的。就是很沒有經驗,大家都是手忙腳亂,最後實在吃不飽,還買了方便麵放進去。別說,方便麵好吃極了。

真的不如去店裡,品種多。吃的爽快!

吃火鍋,放方便麵,滋味相當好了


Longsuixinyuan


火鍋可是我的最愛~愛吃到一個人吃都覺得很開心。

首先我覺得外面火鍋店的食材,衛生肯定沒有家裡那麼好,沒懷孕前都是在外面吃,自從有懷孕後都是在家自己做的。

火鍋店的肥牛一盤就要五六十元,而且還是薄薄的一層,自己去市場買一斤才五十元。分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而且自己做的比較衛生,食材也都是比較新鮮的,買上一兩百元東西幾個人都吃不完,在外面吃話,我一個人就可以吃上兩百元左右。想吃麻辣的買上包麻辣的底料。

總的來說是比較衛生,實惠,約上三五好友,喝點小酒那種感覺,簡直不要太爽,就是收拾的時候有點麻煩。

鵝腸,肥牛,毛肚,芋頭,腐竹……哎,又勾起了我的食慾。





懸崖邊的樹159


在家裡吃火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從小就是吃火鍋長大的。記憶中,我吃火鍋的次數幾乎可以用成千上萬次來形容,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為數不多的幾次關於吃火鍋的記憶卻都是發生在家裡。

記得有一年,大年三十,我和母親、父親、舅舅等一大家子人在鄉下外婆家過年,我們當晚吃的就是火鍋。那時候,外婆家裡還有爐子,火紅色的,我們坐在爐子周邊,腳被烘烤的很暖和,然後爐子頂上就放火鍋,火鍋底料是媽媽自己炒的,那種味道帶有一點家的溫馨,說不上來如何好吃,不過總歸是非常惹人流口水的。當時我還在上小學,雖然母親沒有想讓我幫忙的意思,但是一想到一家子人要圍坐在一起吃火鍋,我就興奮到不行,也自告奮勇地加入了大人們洗菜、擇菜、切菜的陣營裡,跟著一頓瞎忙活。那種一家人為了同一件事而共同忙碌的集體感是我非常向往的。當時年幼的我,在火鍋煮好之後,興致勃勃地盯著那口鍋,認定那裡面似乎也有我的功勞,這讓我在吃火鍋的時候小臉上一直都掛滿了自豪的笑臉。

當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火鍋的時候,外面是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慶祝新年的熱鬧聲,裡屋是火鍋咕嚕咕嚕的沸騰聲,大人們把酒言歡的笑語聲,那股子快樂的情感夾雜著火鍋的香辣味兒,一直存放在我的記憶深處,留存至今,比我在外面吃的任何一頓火鍋得到的快樂都要更濃烈。

對於我來說,其實吃火鍋,吃的就是一種氣氛,一種情懷。在火鍋桌子上,林林總總的美食都共同奔著那一口咕嚕咕嚕直冒泡的辣油火鍋裡去,就好像你的朋友、家人從四面八方趕來只為共同分享那一鍋美食是一樣的,大家的目的都是要聚在一起。

在家裡吃火鍋的時候,我們無非是多了一項籌備菜品的工序,但也正是這道工序也加重了我們的參與感,讓我們在吃火鍋的時候更大程度地提升了一種團結和融洽的氛圍。在外面吃火鍋無疑是熱鬧的,是有市井煙火氣息的,但在家吃火鍋時,“家”這一溫暖港灣卻能更加加劇我們的其樂融融,能把我們一家人或者是我們最親密的朋友包圍在自己的私密天地裡,共享我們自己的專屬熱鬧。

#吃在重慶#


同城重慶官方賬號


我們重慶人從小就在家吃火鍋。

小時候,那時候大家都很窮,,我生長在重慶一個大型企業的家屬區,記得那時候還在燒煤碳(暴露年齡了)我們那裡家家戶戶都有一個小煤爐,用鐵皮桶做的,下午父母下班後把小爐子的火生起,架上銻鍋,牛油豆瓣醬老薑花椒醬油加上水一熬,建議火鍋就出來了,沒有肉,沒關係,一個包包白,一點血旺,幾個洋芋就下鍋了。我們最喜歡的還是小爐子邊烤的紅苕,烤好後一扳開,最裡面的紅苕軟軟的紅紅的,很甜。現在的烤紅薯再也烤不出那種味道了,烤的時間久了感覺有點幹了。

其實這就是家的感覺,一頓簡易的沒有什麼菜的火鍋,遠比現在的大魚大肉更有家的味道,什麼親子活動都趕不上這一頓火鍋你。


勇行萬里路


最近天熱,人懶的不行,每天抱著手機劃來劃去,處於基本只看不打字的狀態。今天看見這個問題還是忍不住打開電腦來回答一下。

我是比較喜歡火鍋的了,借用我老公經常問我的一句話:你老吃這玩意兒,不膩歪?

不!我能連吃一個禮拜!

我小的時候,在內蒙住,吃火鍋對於我們來說還有一個更直白的詞兒——涮羊肉!

還要什麼火鍋底料啊,外面零下三四十度的冬天,桌子上用電鍋煮開一鍋白水,裡面切上幾片蔥姜,煮開之後就可以直接往鍋裡扔羊肉了!

先煮肥的,後煮瘦的,肉吃到差不多再煮些白菜葉子,粉絲,木耳,凍豆腐什麼的,最後再煮上一把龍鬚麵,或者媽媽做好的手擀麵條!當年小小的我,每次都吃的肚兒溜圓!

蘸料就是芝麻醬,韭菜花,腐乳,辣椒油,調在一起。記得家裡最初的時候很少買成品調料,都是爸爸給調,一點也不比後來買回家的成品調料差,可惜這幾年我爸也懶了,不給我調了哈哈哈!

現在想想,那會兒家裡條件也不太行,偶爾在家裡吃一頓涮羊肉簡直幸福死了。外面天寒地凍,北風颳的呼呼的,凍鼻子凍耳朵凍手凍腳,帶著一身的寒氣進屋,略帶潮溼的暖暖的氣撲面而來,一抬頭飯桌上擺著一口正在咕嘟咕嘟翻著水花的熱鍋子,邊上擺著調料碗(嗯,,沒錯,羊肉沒在桌上,畢竟屋裡熱的要命,都在窗子外面凍著呢!),嘖,幸福的沒誰了!

又過了幾年呢,火鍋底料就慢慢的進入了商店、超市,也慢慢開始出現了最早的火鍋丸子,蟹棒啊什麼的火鍋食品。年少貪玩兒,就開始拒絕吃白水鍋的涮羊肉了,就喜歡賴著父母去買這些新鮮的東西。煮的時候也不好好吃點兒羊肉(現在想想真是缺心眼兒啊!上好的呼倫貝爾羊肉啊!!就不吃,就吃點兒破丸子!!!)水開了就開始往鍋裡扔丸子,午餐肉之類的。蘸料也改成品料了。

再後來(進度有點兒快哈)市面上就慢慢的被各種川味火鍋佔領了,開始的時候,喜歡呼朋喚友的在火鍋店吃。熱鬧,食材種類多,方便,餐後還不用刷鍋洗碗。要說缺點倒是有一個,貴唄~~~

然後一群錢包深受其害的人就又開始琢磨能不能在家煮火鍋吃了。

開始也是隨便買點兒火鍋底料,買點兒肉片蔬菜火鍋丸子火鍋面的,食材不夠豐富,有時候也多少有那麼點兒意猶未盡的意思。

這幾年得益於電商的飛速發展,和神奇的外賣們,在家吃火鍋可選擇的食材就更多了。

作為北方人,在農貿市場想買到:鵝腸鴨血豬腦花,毛肚黃喉牛脊髓,鴨掌貢菜小臘腸什麼的,哪有那麼容易!更別提什麼大刀腰片,菊花鴨胗,蝦滑、蛋餃、小酥肉。就算自己能弄也麻煩啊,就前面那兩樣,大刀腰塊兒我就行,腰片兒那就呵呵了~~~~

但是,現在只要打開某寶,要啥有啥,想吃啥買啥,只有想不到,沒有買不到的!

所以這幾年還是更喜歡在家裡煮火鍋吃,尤其是朋友們在一起。真的是省時,省力。在家裡吃東西,大家也更放鬆。反正能叫回家一起吃飯的朋友,彼此什麼樣子沒見過,也不用端著在外面那形象。可以邊吃邊玩兒,找個大家都喜歡的電影邊吃邊看什麼,還有吃到一半跑一邊打遊戲,打兩局再回來繼續吃的,並且就算喝點兒小酒做個小遊戲,輸了被化個大花臉也沒什麼,又輕鬆又自在。

還有一點,在家吃火鍋的成本,真心比火鍋店低多了!別的不說,就說羊肉卷,冬天的時候,從呼倫貝爾買回家了一卷羊肉(對,你沒看錯,一卷兒!)買了個手動切片器,按照去年的價格羊肉夠貴的,一斤38左右吧,加上運費,就算45一斤,正宗的羊腿肉!切成肉卷,就說一斤能有多大一盤子吧,肯定比火鍋店划算太多了呀!再說,蔬菜什麼的,自己在家弄的時候,肯定洗的也比火鍋店乾淨多了啊!

另外作為一個懶人+火鍋愛好者,就我一個人在家的時候,電磁爐,雪平鍋,煮上一鍋白水,切點兒羊肉,隨便洗一把蔬菜,買一小塊豆腐什麼的,煮上一小鍋,在水汽氤氳中吃上一餐,滿足感油然而來!

要不就丟一顆一人份的牛油火鍋底料進去,在冰箱裡翻翻之前買回來沒吃掉的食材,還能順便悠悠然的刷個劇什麼的!簡直不要太棒!

也有的時候,煮上一鍋雞湯或者骨湯,燙點青菜豆腐金針菇什麼的,清清淡淡又營養好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