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之仁到勾踐滅吳,俠義精神為何而亡?側面解讀貴族階層衰落

宋襄之仁到勾踐滅吳,俠義精神為何而亡?側面解讀貴族階層衰落

中國自古就有一種俠義精神,上至國家,下及個人,無不以俠義為重,在國家之間,與外國之交須有禮有義,即使是敵國之人也需盡其禮節。國家之間發生戰爭基本上都是公開的正面衝突,先定期請戰,然後兩軍於一地排列陣型交戰,不可不宣而戰,亦無奇謀詭計。

這種俠義精神在春秋時期最為典型,宋襄之仁是其之極端表現,然而在春秋之中後期就有人違背俠義精神,勾踐滅吳是其突出表現,其後戰國時代國家間的俠義精神則蕩然無存。

一:俠義精神的典型表現

1.城濮之戰之下戰書與鄢陵之戰之行禮

在城濮之戰中,晉楚兩國的交戰體現出了兩國交戰互下戰書的俠義精神。

首先, 楚國統帥成得臣派鬥勃向晉國請戰說:"請與君之士戲,君馮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然後,晉侯則派遣欒枝回答:"寡君聞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為大夫退,其敢當君乎?既不獲命矣,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戒爾車乘,敬爾君事,潔朝將見。"

交戰雙方的請辭與答辭都很委婉,且戰前下戰書,這是戰爭的必要準備。

在戰場上也有很多禮節需要遵守,如晉楚鄢陵之戰時,晉將卻至三見楚王,每見必下車,免首胄而急走以示敬意。楚王在戰爭中,竟派人去晉軍中慰勞對方,卻至也再三行禮客氣。卻至與楚使客氣了半天,使臣才回到楚軍。此種情形當是後世人所無法想象,然當時之戰爭確是如此。

宋襄之仁到勾踐滅吳,俠義精神為何而亡?側面解讀貴族階層衰落

2.宋楚泓之戰

在戰爭初期,宋國有兩次絕好的機會去攻打楚軍,一次是在楚軍渡河之時,可半渡而擊之,一次是在楚軍渡河排列陣型之後,可趁其隊伍之混亂而攻打之。然而宋國司馬子魚兩次向宋襄公進言攻打時,宋襄公都說不可。等到楚軍排好陣型,兩軍交戰,宋師戰敗,宋襄公腿上也中了箭。國人皆以此責備襄公,襄公回答:"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對於這次戰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是宋襄公的遷腐,固守禮節導致了失敗,戰後子魚也對此作了批評,認為戰場上沒有禮義可言,如果講求禮義,就不如不打仗。然而他們都沒有理解宋襄公所說的話,"君子""古之為軍也",宋襄公正是一位君子,遵守自古以來的戰爭準則,才不會趁機攻打敵人,"寡人雖亡國之餘也",宋國是商的後裔,楚國則是南方一蠻夷,宋襄公更不能在蠻夷面前"闕禮義"。

《公羊春秋》就對此事進行了不同的評價:"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臨大事而不忘大禮,有君而無臣。以為雖文王之戰,亦不過此也。"這種評價是很符合實際的,體現了宋襄公遵守俠義之精神。

二:俠義精神的消亡

1.不講俠義精神的晉國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亡去,晉國內亂,夷吾向秦穆公尋求幫助,以割五城給秦國的代價讓秦國幫他即位。得到秦穆公幫助的夷吾成功即位,是為晉惠公。

當秦穆公向晉國討要五城時,惠公卻反悔了,不以五城與秦國,毫無俠義之精神。後前647年晉國發生饑荒,惠公厚著臉皮向秦國借糧,秦穆公亦欣然應允,派大量船隻運載糧食,從秦都雍城到晉都絳城運糧的船隻絡繹不絕,史稱"泛舟之役"。

宋襄之仁到勾踐滅吳,俠義精神為何而亡?側面解讀貴族階層衰落

等過了一年,秦國發生饑荒, 要求向晉國購買糧食,晉惠公不思秦國的恩惠而幫助秦國,反而認為這是一個好的機會去攻打秦國,秦穆公大怒,也派兵攻打晉國,於前年閏九月在韓原大敗晉軍,俘虜了晉惠公,然秦穆公最終還是放過了晉惠公。晉惠公背信棄義,無俠義精神達到了極致。

其後晉文公也是由秦穆公護送回國即位的,然文公之俠義精神亦少。先周室內亂,周襄王逃至鄭地,派人向秦國、晉國求援,晉文公為獨佔勤王之功

,竟派人賄賂於戎狄,阻滯秦國東行勤王之路,真無恥也。

晉國攻打曹國時,久攻不下,乃揚言將發掘曹人之墳墓,曹人果然恐懼,要求歸還晉人之屍體,在運送棺材出城門的時候,晉文公乘機派人攻佔了曹國城門,俘虜了曹共公。此又見其之詭詐,無俠義之精神也,故孔子曰:"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及晉文公去世後,襄公即位,秦穆公派人滅了滑國,回師途中,襄公竟然派軍在崤山埋伏秦軍,全滅了秦軍。襄公是一毫都不記秦穆公之好,無丁點俠義之精神也。晉君三代皆是如此對人,無怪乎其後被三家臣子所分,宗廟失傳。

2.俠義精神的終結

春秋末期最大的一場戰爭是吳越兩國之間的戰爭,從吳王闔閭十年(前505)越王允常偷襲吳國開始,到吳王夫差二十三年(前473 )越王勾踐滅吳結束,這場戰爭持續了有三十多年,可謂曠世之戰。

宋襄之仁到勾踐滅吳,俠義精神為何而亡?側面解讀貴族階層衰落

吳國之先是為吳太伯,太伯欲讓位於其弟季歷,自周來到荊蠻之地,荊蠻義之,立其為吳太伯,其後遂被周所封,是吳國為周之宗室也。越國之祖是為大禹,武王克商,封其後裔於會稽,奉守禹祀,是越國為周室所封之異姓諸侯也。

吳越兩國二十餘世無事。等到越王允常時,因吳王闔閭尚在郢都,故前來偷襲吳國,為吳國所敗,

越國一開始就不遵守戰爭準則,偷襲他國,無俠義之精神。吳王闔閭十九年,闔閭興師伐越,報復越國之前的偷襲。

兩軍戰於榪李,在戰爭中,越國先是派敢死隊衝鋒,未勝。接著又派罪人排成三列走到吳軍陣前,舉劍自盡。吳軍看到這種現象,因而放鬆了警惕,勾踐則趁機攻打,大敗吳軍,闔閭也在此戰中受傷死去。

越國在戰爭中又一次不是正面交戰,而是靠奇謀詭計取得了勝利。吳王夫差繼位後,勵精圖治,欲報父仇,勾踐聞之,決定先發制人,發兵攻吳,吳國聞之發精兵攻越,兩軍戰於夫椒。越軍大敗,僅餘5000人,退保會稽。然而夫差在大勝後,並沒有滅了越國,而是與其議和,只讓勾踐服了三年苦役就放其回國。

但是勾踐回國後卻是一心想滅吳國,以報其辱,至有臥薪嚐膽之事。等到了吳王夫差十四年,夫差率大軍北上與諸侯會盟於黃池,國力空虛,勾踐則趁機攻打吳國,殺其太子。夫差回國後向其求利,勾踐估計一時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此一戰,又是越國偷襲吳國之戰,非正道也。然吳已求和,勾踐仇恨己報,卻非要滅吳國不可,

最終在吳王夫差二十三年滅了吳國,夫差自殺而亡。

宋襄之仁到勾踐滅吳,俠義精神為何而亡?側面解讀貴族階層衰落

從吳越兩國在戰爭中的不同表現,我們可以看到國家間俠義精神的消失,戰爭不再是堂堂正正之正面作戰,而是以詭計來取勝。

縱觀整個吳越之戰,越先挑釁,越國也在整個戰爭中將戰爭中的俠義精神丟得乾淨

,故越國取得勝利。此一戰,影響甚大,勾踐自此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而隨後戰國之兼併戰爭也由此開始,俠義精神隨之消亡。

三:俠義精神為何而消亡?

1.戰爭中俠義精神興起的原因

春秋時期,土兵的主體主要是貴族,平民基本無法從軍作戰。封建時代貴族為采邑之大地主,同時亦即形成一種武裝集團。軍器製造,如車、甲及戰馬之養育等,皆為貴族保持地位之一種事業,平民無力參與。由此,貴族為軍,則戰爭必受其俠義精神之影響。

從軍是一種高尚的事業。上至國君,下至一般士族都是親自作戰,這時的戰爭並不是以殺傷為目的,也不是以滅國為目的,戰爭只是為了維持各諸侯國之間勢力的均衡而已。

2.戰爭形式的變化帶來貴族階層的衰落與俠義精神的消亡

春秋時期的戰爭形式是車戰,只有貴族才有能力置辦戰車。到春秋末期及戰國時期,戰爭形式才發生了變化,步兵、騎兵成了軍隊的主流。車戰被廢棄,各國君主開始重視平民,徵召平民為軍。

宋襄之仁到勾踐滅吳,俠義精神為何而亡?側面解讀貴族階層衰落

"貴族階級漸次奢侈安逸,國際戰爭漸次擴大劇烈,農民軍隊之編制,遂成一種新的需要。"

到了戰國時期達到了全民皆兵的地步。貴族不再是戰爭的主體,故其俠義精神也一併從戰爭中消失。平民之為軍是為利,要多斬獲首級以獲取更多的軍功,故戰爭就不擇手段,以奇謀來取勝,戰後也多是屠殺,動輒斬首十萬幾十萬。俠義精神是在貴族之間傳承的,當

四:總結

整個貴族階層因為政治制度的變化而日趨衰落,從軍隊中退出,不再成為士兵的主體,這種俠義精神也隨之在戰爭中消失。而之後所擁有的俠義精神只能通過個體來表現,古之所謂俠士聶政,荊軻即為其代表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