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小區封閉管理,警惕另一種可能傳播的途徑

提起疫情,都成了我們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也成為了每天必看的焦點。

為什麼不論是媒體還是網站,還是每天不停發佈有關的信息?

答案:只有一個,因為它傷我們傷得最深。


疫情蔓延,小區封閉管理,警惕另一種可能傳播的途徑

為什麼


為什麼我們的大武漢及周邊地市,做出了壯士斷腕之舉?

就是為了徹底隔絕病毒,保護其它城市的安全,保護全中國,也是為了應對疫情,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具有決定意義的舉措。

為什麼我們的村莊和小區也進行了封閉管理,嚴格把控相關人員出入?


疫情蔓延,小區封閉管理,警惕另一種可能傳播的途徑


自然是為了隔絕病毒,讓疫情之下的老百姓,生活更有安全感,也是應對當前疫情,開啟疫情防控群防群治的新模式。

這種做法無疑是好的,小區門口有專門的人員,24小時值守,對每一個進出小區的人測量體溫,只有小區的住戶並且體溫正常者才可以進入。以往的收廢品、送餐的及快遞小哥等等,統統都被擋之門外。這無形中給小區的住戶帶來了一些不便。


疫情蔓延,小區封閉管理,警惕另一種可能傳播的途徑


一些小區的物業人員,出於好意,允許快遞及送餐的小哥,把快遞都集中放在了門口的某一處空地上。於是乎,每天就出現了一種情況,就是小區門口的快遞處,你來我往,聚集了 許多拿快遞的居民。


疫情蔓延,小區封閉管理,警惕另一種可能傳播的途徑


由於快遞放置處,各個快遞間沒有明確的分界線,所有的快遞都是混合放在一起,這樣一來,誰來拿快遞,不找上個五六分鐘,都別想把快遞取走。問題就出在各自尋找快遞的過程中,三五成群,相距較近,扎堆在一起,雖然彼此都是帶著口罩的,但是畢竟身體相距較近,若某一人衣服上攜帶病毒,很容易被身邊的另一個人蹭走,造成意外感染。


疫情蔓延,小區封閉管理,警惕另一種可能傳播的途徑


我也經常去小區的門口取快遞,據我觀察,最多的時候,同時有十幾個人扎堆找快遞,加上小區門口別的人員,不少於二十多口子,可以說,比你每天,在大街上看到的人都多。

君不見,現在人們出去買東西排隊,人和人之間都會留出1至2米的安全距離,鐵路方面也出臺規定,火車每個車廂只賣一半的車票。前日,我還從網站看到一個賣饅頭的老兄,特意製作了一個2米多長的木板滑道,用來傳遞饅頭給客戶。類似的例子很多。但是這些都不是奇思妙想,都是為了自身和用戶的健康安全著想。


疫情蔓延,小區封閉管理,警惕另一種可能傳播的途徑


同樣,我們在外面出行要注意防護,在自家小區門口更要注意防護,警惕這種人挨人貼身的傳染途徑,千萬別外面的大風大浪闖過來了,倒在了自家小區門口,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