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为什么要创建太平天国?

用户19579416497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扩张势力,古老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


鸦片战争中,清朝政府妥协投降,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但中国人民反对英军入侵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四月,广州城郊三元里一百零三乡几万民众奋起抗英的斗争所表现出的民族自尊心,显示了中国民众不畏强暴、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反清秘密结社也逐渐活跃起来。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天地会发动起义,活动区域在广西、广东、湖南几省,参加者多为三省农民,也有少数民族加入,他们公开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

道光三十年(1850年),广西七府一州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武装起义队伍多达数十支,势如野火燎原,所到之地开仓劫库,放囚杀官,没收富豪财富,惩办劣绅。

洪秀全目睹了中国社会所发生的种种变化,再加上自身的遭际,他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所以创建了太平天国。



喜欢历史关注我


洪秀全创建太平天国,主要是出于个人野心和精神疾病交融。洪秀全本来是一个资质中下等的读书人,一心想通过科举考取功名,以图由此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洪秀全为此参加了四次科举考试,从1827-1843年期间,洪秀全奔波于考场,熬尽了心血,结果都是一败涂地,而且由于落第造成他身心严重首创,结果大病一场,烧坏了他的脑袋。由于之前接触过基督教的一些浅显的教义,洪秀全开始产生了幻觉,有意无意的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开启了“超级神棍”的开挂人生模式。

据历史史料记载,洪秀全7岁开蒙,背负着整个洪氏家族对他的科举之路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获取功名。在封建社会,通过科举之路,获得飞黄腾达的机会,是唯一的“正途”。洪秀全自然也是非常渴望踏上科举实现理想的成功之路。1827年,年方14岁的洪秀全参加科举考试,初试(花县县试)顺利通过,但在复试(广州府试)中名落孙山。1836年,洪秀全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又一次铩羽而归。这次在广州,他得到了梁发撰写的宣传基督教教义的通俗读物《劝世良言》,这是他初次接触基督教。1837年,洪秀全第三次考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又一次功败垂成。据洪秀全本人的描述,洪秀全他终于承受不住多次科举考试失败的惨痛打击,垂头丧气,灰溜溜的回到家后,生了一场大病,结果在病中梦游了,梦到自己登上天堂,看见迎面来了一个倒骑毛驴背着两口宝剑的白胡子老爷爷,这个白胡子老爷爷慈眉善目,一看见他,就呵呵呵的笑个不停,然后拉着他的手,请他到庭院坐坐,然后请他喝铁观音。洪秀全一问,这个白胡子老头子名字叫做耶和华。突然,外面又来了一个壮汉,披头散发,满脸晦气,手提一把砍柴巨斧,进来就和耶和华要酒喝。耶和华叹气,这是我那不成器的儿子耶稣。耶和华又对洪秀全说,我的乖乖啊,你是我在人间的第二个儿子啊,当年你娘死的好惨啊……快来给你大哥耶稣磕几个响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啦。你放心啦,以为我和你大哥都罩着你呢,你下界去替我看场子收保护费吧。人间的爱新觉罗家族,他们和我打麻将耍赖,得罪我啦,你快快下去把他们收拾收拾……

梦醒之后,洪秀全对爹说,爹,你不是我爹,白胡子老爷爷就是我爹。气得他爹直哆嗦,从此落得个帕金森的老毛病。洪秀全又到堂前堂后四处转悠,连狗窝鸡窝耗子洞都扒开来看,就是不知道耶和华住在哪。

几个月之后,1843年,洪秀全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这次还是让他失望,,他再次落榜了。

二十多年的艰辛苦读,没有想到洪秀全这哥们连科举体制中最低级的功名“秀才”都没有夺得,真是没有面子,气急败坏的洪秀全彻底的疯了……


怀疑探索者


太平天国的创立,是民族和阶级矛盾的结果。前后共计十四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其许多战略均写入正史。比如,是清政府联合外军共同清剿和镇压,是利用外国宗教发动起义,反对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提出一整套纲领、制度和政策等

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毫无人性的盘剥百姓,搜刮民脂民膏,而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敲诈百姓,整个社会饿孚遍地、民不聊生。不堪忍受熬煎的劳苦大众,被迫揭竿而起,纷纷抵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反动统治阶级的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如太平军、捻军和陕西回民军等。

1850年,太平军首领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起义,正式拉开了与满清政府武装对立的序幕。1851年3月23日,在广西武宣登基。号称太平天国,自称天王。于1853年攻克武昌,拥兵50万,沿长江而下,于同年3月攻克南京,并定都南京。从此成立了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的农民武装政权。

洪秀全创建太平天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鸦片的大规模输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劳动力日益衰竭,加上自然灾害严重,水、旱灾和蝗虫等,让劳苦大众的生活更加饥饿和陷入了死亡的困境。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人民被迫起义,与腐败的清政府和残暴的外国占领军进行殊死较量。


华正先生


无非是为了荣华富贵,千万别信什么有革命性之类的话。洪秀全一直在考取功名,希望做官的。但现实生活中,他屡次落第,在一次偶然机会中看到了传教士发给他的小册子,编造出自己是上帝次子的鬼话来。


慧读古典



欣欣向荣35967


竟然邀请我回答这么高深的问题,作为中考必考题和初中期末必考题来说,肯定有三个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因为初中的孩子不喜欢玩头条,你去百度抄袭显得没有文化水准,如果这不是考试纯粹是胡说的话,那就是因为一政府矛盾和人民矛盾日益加深,二西方列强入侵,政府软弱,三应该是天灾了!


专业抬杠二十年


这个问题真的是不太好回答。往小的说,是洪秀全想实现个人价值,成为人上人;往大的说,是晚清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的集中体现;再往大说是社会进步长河里一阵波涛汹涌的浪花。

为实现个人价值这个好理解,毕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每个人前进的动力。

而之所以将其定性为晚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矛盾的集中体现,也是因为从中国传统社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角度出发,晚清政府的统治腐朽、兵力衰微,百姓食不果腹、易子而食,就意味着会有另外一个皇权政府取而代之,所以洪秀全之前的许多受压迫的百姓一样,以宗教笼络人心,走上了了改朝换代的道路。

最后,之所以还要对太平天国运动赋予一定的进步意义,是因为太平天国“均平富”主张(见《天朝田亩制度》)和末期的具有一定资产阶级性质的《资政新篇》,在一定程度上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循环指出了新的道路。另外,从太平天国的对立面晚清政府方面来看,因为太平天国的崛起使得晚清政府的无能显露无余,进而使得有革新主张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有卓见的人物得以在政坛崛起,虽然他们并没有去推翻晚清政府,但是在他们崛起的影子之中孕育、诞生了袁世凯、孙中山等新势力(虽然袁世凯走了回头路),结束了两千年来的皇权帝制,指引中国社会走向了近现代社会。

所以,虽然太平天国这一阵浪花没能冲刷倒晚清这座沙堡,但是这阵浪花却让太多人看到了这座沙堡已坍,需要构筑一个更坚实的钢筋水泥的大建筑物。


闲过信陵饮


洪秀全出生在广东花县官禄钸村一个农民的家里。在洪秀全幼年时就目睹和经历了农民的疾苦,感受到农民生活的艰难。他想通过参加科举考试来改变自己的境遇,所以读书非常用功。但是4次应试,他都名落孙山,感到很是不平,气愤地说:“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让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在这以后,有一天,洪秀全得到了一本宣传基督教的书——《劝世良言》,受书的启发,他与表兄李敬芳一起创立了一个新教派——拜上帝会。他们把家中的神像、佛像和孔子牌位都砸烂,还请铁匠打造了两把“斩妖剑”,表示要斩尽人间妖孽,建立太平世界。从此,洪秀全开始了自己的传教活动,先后吸收了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骨干。公元1851年1月11日,他们聚集在广东金田起义,打跑了当地的豪绅地主,受到广大贫苦农民积极欢迎,纷纷携妻带子投奔起义军。起义军发展壮大非常快,势力遍及全国。两年以后,起义军已达100万人。公元1853年他们攻下了南京,洪秀全自称天王,在南京定都,把南京改名为天京。但是,由于太平军内部的自相残杀和清政府的血腥镇压,天京政权仅存在11年就土崩瓦解了。但是,这场起义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它动摇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新的一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