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半個多月,驗證了多少平時有積蓄與有欠款的人,你還要虛榮嗎?

沭陽殷大豆


【九九的觀點】這個問題多少有點絕對,大家在職場當中,在自己的工作當中存有一定的積蓄沒有問題,可是如果只是為了存積蓄浪費了美好生活,然後在這個關鍵節點就是為了讓別人看一下自己有多麼有錢,或許就走向了極端。

一、積蓄可以有,應對危機就可以了。

在職場當中,在現實生活當中的確見到過一些積蓄狂魔,他們每天省吃儉用,可能一天為了省下公共汽車費用,騎著個小單車從公司到家,從家到公司,來回十幾裡地。

也有一些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積蓄,連菜都捨不得吃,一天就是三個饅頭,運氣好的時候吃兩個半饅頭就頂過去了。

這樣的一種儲存積蓄的方法,我們不支持不建議,甚至也不認可。畢竟錢本身就是消費的,只有把錢消費在自己認為有價值,並且能夠給自己帶來歡樂的地方就可以了。

當然了,畢竟是一個積蓄,如果全部都給消耗了的話,很容易讓一個人處在困難的坎上,邁不過,去一分錢難倒英雄好漢,這可不是說說玩的。

我們更建議的是保持一種理智的積蓄方式,然後每個月的時候或者每年能夠存住兩個月到四個月的積蓄就可以了。

把生活變成儲存積蓄的一種方式,每天看著一堆毫無意義的數字在那傻笑,其實人生過得更加枯燥乏味。

二、虛榮心是一種常有的心態,只能夠儘量去剋制,不能夠全部抹除。

虛榮心也好,好勝心也好,這些心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刺激我們的生活,改善我們的生活,但是如果讓虛榮心過度膨脹,,絕對意義上不受控制的話反而深受其害。

任何一種心態其實都是一個辯證的看法,沒有辦法做出絕對意義上的評價,包括但不限於紅眼病。

比如一個人他的嫉妒心理強,就有可能激勵自己在職場當中,在生活當中的種種表現,讓自己也去變的更有競爭意識。一個人的嫉妒心理過強見不得別人一點好的話,就很容易走上彎路。

當下的情況比較特殊,我們也需要對這個特殊情況予以特殊的對待。

而這次事件告訴我們,在平日裡有一些積蓄是比較重要的,至於那些欠款什麼的,只要自己能夠短期還上,問題就不大。

當然如果欠款欠過了頭,每個月都需要還鉅額的款,而且自己已經做到月光族或者是日光族的話,這個虛榮心的毛病就要改一改了。


我是廈九九,上市公司品牌總監,職場二寶媽,成長學習博主、頭條號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高效的寫作技巧,歡迎關注我。


廈九九


這個疫情確實是一道檢驗題。我在這個疫情裡也看得到身邊哪些人是虛偽的,哪些人是真實的。

我堂嬸是一做生意的人,而且她財大氣粗,經常都是大大咧咧的,在人面前總是喜歡炫耀自己家兒子一年有幾百萬的收入,買名車住豪宅等。

朋友圈也經常炫耀自己去參加聚會,吃鮑魚海參等名貴食材的圖片,總之給人看起來的感覺就是一名富婆。

但是偏偏在這個春節裡,大家都不能出門,互相走親戚。堂嬸突然找到我爸,問我爸有沒有3萬塊錢在手上。我們覺得好奇怪,為啥突然向我們借錢呢?3萬塊錢對於她來說,只不過是一頓飯加一場唱k的總消費而已。

堂嬸解釋到自己公司的賬號被鎖住了,現在沒法去銀行拿錢,也不會網上轉賬之類的,所以就求助我爸,借一點錢給她過日子,銀行開門了就會歸還。

事實上我們打聽到,她並不是只問我爸借錢,而是在整個親戚群裡面,她都借錢了,問大伯借5萬,問表哥借2萬,問堂妹借3萬。而當我們問到她公司的員工,得知她的公司形同虛設,債務累累。她今次都用了不同的籍口去借錢,可想而知,一場疫情就把她原形畢露。

我伯父,65歲。他家並不富裕,務農為生,靠天吃飯,生活並不容易。但這次疫情,他給整個家族的貢獻最大。那時候封村,他自己摘了很多瓜,菜分給我們吃,還把家中的農產品分給我們。

所以說,患難見真情,誰是真的富有,誰是心靈貧困,一目瞭然。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這次疫情,是個鏡子,照出了很多人的真實財務狀況,也戳破了很多人的虛榮心。

說說我幾天遇到的一件事:

前天晚上,許久不聯繫的一個老家親戚突然給我打電話,管我借錢,借五千。

我挺吃驚的,印象中這個親戚很有錢的樣子,他雖然30多歲,但是出去打工十多年了,走南闖北闖蕩,據說一年能掙二三十萬,比我這個工薪階層收入高多了。

記得去年春節回老家過年,看見他開著新買的車 ,奧迪Q3,估計二三十萬吧。在農村,開這樣的車算是很顯眼了。那次聚餐,他躊躇滿志,高談闊論,說將來要如何如何,大家只有聽的份兒。

我當時真的挺羨慕他的,別看我大學畢業,工作都二十多年了,混得比人家差遠了!

總之,他在我心中,屬於那種農村的能人類型的,敢闖蕩,會來事,有想法,當然,也有錢。

所以,這次,他向我借錢我挺吃驚的,其實我和他來往並不多,一年電話能聯繫一兩次就不錯了。

我對他說:你不是開玩笑吧,你這麼有錢的人還向我這個工薪族借錢?

電話裡他嘆了口氣,說沒開玩笑,是真沒辦法了,其實他以前也沒掙到多少錢,之所以表現那麼高調,都是愛面子,虛榮心作祟吧!農村風氣就那樣,沒錢會讓人看不起的。

他說現在兩口子都不能出去打工,沒有收入,而去年剛在東莞買了房子,每月光房貸就要五千多,現金流快斷了,實在沒辦法了,才想到向我借錢。

既然人家開口了,出於面子,回絕也不好,我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借了他兩千,畢竟我不是地主,自己也還著房貸呢,也困難。再說,這個時候,地主家也沒有餘量啊!

對於借錢,我實在是借怕了,借出去很少有還的,現在借錢就要做好收不回來的準備,權當捐獻了。

如上文所說,這次疫情是個照妖鏡,戳破了很多人的虛榮心畫皮,也告訴我們留有備用金的必要。

為了應付意外情況,普通家庭一定要留有能應付3-6個月開銷的備用金,避免現金流斷了。


李中東


前天,我一個兄弟,打電話給我,想我借5千給他,我很驚訝,因為他春節前才買了一部奧迪A6,當時,開回老家,可威風了,還特地載我去同學那裡炫耀了一把。

我開玩笑說:崔總,你都是開奧迪的大老闆,還叫我這種窮光蛋借錢啊。

朋友說:你又不是不知道,我都是有多少花多少的人,屬於超前消費,但是,這次疫情可把我害慘了,本來都要復工了,可以拿到年終獎了,現在眼看車貸還款的日子到了,想叫兄弟你借5千應一下急。

當然,錢我還是借了,一來,確實是很好的兄弟,二來,他是程序員,在深圳年薪30萬,還得起。

一、虛榮心確實讓很多人膨脹。

現在這社會,到處都是誘惑,抵抗力稍微弱點的,都會掉進坑裡。

公司一個前臺小姑娘,月薪才3000,但是,每次蘋果出新手機,她都會想盡辦法買到手,有次,我很好奇去問她:小琳,原來你是白富美啊,這蘋果手機一出來就買到手了,而且這手機也不便宜啊。

小琳說:有一部蘋果新款手機是時尚的象徵,在朋友聚會的時候,備有面子,但是,工資不高,沒辦法,刷信用卡唄。

我相信,這小姑娘在我們身邊絕對不是少數,他們為了所謂的面子,所謂的虛榮心,所謂的時尚,不惜用信用卡超前消費,有的甚至借網貸,這兩年,關於網貸的信息,大家都看到不少了吧。

二、適度消費很重要,學會存錢更重要。

我今年30歲,除了房貸車貸這兩樣固定大支出外,其他都是一些基本生活費用,我手機用了2年,沒換過;衣服一年到頭也就那麼兩三件;兩對鞋子能交叉換著穿一年。

我也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人,知道存錢很重要,更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自己也不確定,所以,我還買了一份很全的商業保險,而且可以告訴大家,商業保險不用這麼抗拒,其實它有兩大好處,一來,可以保證自己有個保險防身,沒有後顧之憂,二來,可以強迫自己儲蓄,一舉兩得。

心理諮詢師李松蔚說過:
黑色的想象是一個友好的忠告,提醒我們有些事情要準備好。你有沒有想過它,並不會改變它未來出現的概率,而你有沒有做好準備,卻足以影響你遇到之後的遭遇。

就像這次突發疫情,有誰會想到會這麼嚴重,而且搞得全國上下人心惶惶,最重要的是,在這半個月裡,大家過著只有支出沒有收入的日子,面對著房貸車貸日子一天天的來臨,心裡卻越來越心慌。

如果自己平時養成存錢的習慣,在這次疫情面前,還是會有點底氣面對,起碼3個月都不至於讓自己處於這麼被動的局面吧?

總之,黑天鵝事件總會在某天不聲不響的來臨,能否從容面對,就看你是否提前準備好了?

溫少爺:專注於職場與個人成長分享,關注我,我們一起迭代,一起成為職場達人。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發。【隨手點個贊,對溫少爺是個鼓勵!】


溫少爺


疫情真是一個照妖鏡,現在該現形的都現形了。

先說說現形變妖怪的,我一個朋友老公年薪40萬,把我們這幾個普通老百姓的閨蜜可是羨慕死了。可是前兩天她竟然問我借錢。

原來老公的錢一來還房貸車貸,我這個朋友為了不給老公掉價,每天口紅不重樣,名牌包包輪著換,我們一邊羨慕一邊勸她,小城市不用那麼奢侈,你即使背個香奈兒包包,別人不懂,也以為你只不過是一百多的包包。

可人家是有錢,我去她家,看她放口紅的盒子就得上百支。這下好了,足不出戶,也不用化妝了,挎包了,更不用找不到衣服配包了。

在家辦公以後,她老公的工資扣除了30%,奢侈慣了的一家人,光是信用卡就是還不完。

這不正印證了那句老話,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

再說說,平時有積蓄的。

小坤年前是準備買第二套房子,一直猶豫著沒要,兒子才三歲,畢竟離娶媳婦還有很多年,老家的房價這兩年漲的離譜,從2000到現在的6000以上,有時候自己都懷疑是不是家鄉變成五線城市了。

還好沒有買,小兩口住著一套新房,雙方父母還都有,兒子以後不一定去哪發展,如果家鄉發展好,買個房子算投資了。

可是就這十八線外小城市,升職空間不大,本來手頭寬鬆的一家子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可不行。

這不,手頭的存款算是留下了,沒啥欠款貸款,幾個月不發工資,影響不了啥生活質量,說不定還能接濟接濟別人。

所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以後還是要學會居安思危,開源節流,給自己買個“意外險”,以便遇到意外,成為先犧牲的那批。

歡迎關注@言時姑娘,關注個人成長,分享人生百態。


言時姑娘


往往在越是特殊的時候,也越容易檢測出一個人生活的真實狀態和心理素質。從本質上來說,一個人最大的不幸和頹敗則是來自於物質是否充裕!就拿本次新冠病毒疫情來說,確實看到了很多人本來的面目,平時裝樣子的做法完全曝露出了本來的真相。

這次疫情來得非常突然,病毒也非常強悍,和威脅人的生命力。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使得五六萬人被感染,將近1500多人失去了生命。同時,國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公示中央財政撥付的抗疫情資金就達120 億以上……

例如就在近日,兄弟連教育集團就倒閉了。

這是一家針對青少年、成年人的線下編程的教育機構,從2007年起公司一路走紅,到2015年,兄弟連曾獲得華圖1.25億戰略投資。

但拿到融資後,公司急速走下坡路。

這家公司在上海、成都等地建有分校,資產超過數千萬,公司流經的資金可能過億。

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成為了壓倒這家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中國的很多中小企業來說,收到,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85%以上的中小企業以及小微企業都活不過三個月。這是非常殘酷的現實,而且最近將近一個月的時間裡,就連續倒閉了49家房地產企業……

病毒的影響可謂不小!

很多小老闆雖然表面上看起來非常風光,但是真正手裡流動資金較大的,還是比較少。很多小老闆都是債臺高築,有著很大的資金債務,以及欠款需要解決。那麼本次冠狀病毒的影響就直接導致了這些小微企業的破產。

其實在這次病毒的影響下,農村地區以及農民,受到本次疫情的影響最小。雖然各個地區的農村地區也是封村封路,不讓進出,所以走街串巷和春節期間走親訪友的都一路不能進村。

農民伯伯是靠地和靠天吃飯,即使最嚴的防控措施,對農民來說都不影響。因為他們不靠商店和蔬菜店吃飯,他們自己家裡進入很多農副產品和糧食的存貨,即使封閉一年,他們最起碼也是有吃有喝!

現在村裡面也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人流量也比較小,能最大限度減小病毒對農村地區的影響。

因此,本次疫情也讓我們看清楚了很多問題。有時候裝樣子雖然看著很體面,但其實非常虛弱。生活需要以樸實的心態去對待,慎之又慎,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希望有所啟發。


借你來往


座標上海,我老公老家是安徽的、我的老家是湖南的,今年我倆帶娃在上海過年哪裡也沒有去。我爸也在上海,單位要求春節值班,所以這個年我爸也跟我們一起在上海過了。年前我爸有次跟我抱怨,說他們上夜班,有的人為了防止打瞌睡就吸菸,辦公室裡煙味很重,我爸是個不吸菸的,我覺得他二手菸吸多了不好,於是一口氣買了50個口罩,當時是30多塊50個口罩,質量很好。

買回來的時候我媽還罵我說:你買那麼多口罩拿來吃呀!結果這次春節,我媽在老家,讓我寄口罩回去,在她心裡可算是作對了一件事情了。

我們公司是每個月5號發工資,我丈夫是每個月10號發工資,這次受疫情的影響,都已經14號了,由於我們兩口子的公司財務都沒有上班,工資就一直沒有發,只能吃老本。

這次疫情再次讓我意識到,幹什麼事情一定要給自己留個後路,面子、虛榮什麼的真的不要緊:我們去年在上海定了一套房子,首付借了一部分,我有個很好的朋友借了10萬給我買房,本來約定好是年底還的,我就緊緊巴巴的算上年終獎、項目提成還有準備把我一直定投的基金給賣了等各種錢,準備一次性還給她。結果到了年底的時候,我朋友突然跟我說,讓我還5萬就可以了,她說她只要用到5萬,知道我手頭緊,過年也要花銷,剩下的錢年後還就行。

我跟我老公說就先還朋友5萬,因為確實我們也缺錢,10萬全部還完,全部身家就只有一千多塊了。既然朋友體恤我們主動說先還5萬就行,我們就領這個人情,結果我老公說:答應人家的事情就要做到,之前說好的還10萬,就一定要還,再說,過完年就2月份了,工資發了手頭又會寬裕一點。

我老公有點大男子主義,也是個好面子的人。但是我這個人就是手裡沒點錢,就沒安全感,於是我就跟我朋友說,我手上有10萬,但是都還了,我就只有一千多塊了,我們可以先還8萬,留兩萬到手裡用,剩下等我年後發了工資再還她,朋友很爽快的說沒問題。

真的是,幸虧做了這個決定,手裡留了兩萬,不然,到現在我們兩口子都沒有發工資,如果當時都還了,我估計現在又要找我朋友借第二次錢了。

我其實之前寫過一篇文章,就是寫我是怎麼在有限的資金的情況下付首付買房的,結果被罵了,說我自己的錢就留著,買房找別人借錢。我不知道我這個回答會不會又被槓精罵。其實吧,我就是想跟大家說,哪怕是買房這種大事,也不要把自己全部掏空了,尤其是有家庭的人士,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最起碼要留1-2萬的備用資金,不然出現意外情況,連生活費都要去找人借,遠比你因為買房而找人借要讓人對你失去信任。

人家借你錢,是因為相信你有償還能力的,所以買房去借錢,可以借到,但是當你是因為沒有生活費了而去找別人借錢的話,你下次買房再去借錢估計就借不到了。因為你在這個朋友的心理已經等同於“生活費都要找我借,無償還能力的人”了。

所以 ,關鍵時刻,也要樹立自己的“形象”,形象在同事和朋友那一旦崩塌,要重新建立可就很難了。你如果因為一次疫情你就連生活費都要去找別人借,你還指望你在朋友心中有多高的地位嗎?


吖吖wendy


虛榮心是絕大部分人生活的根本,真的需要疫情這樣的“鏡子”好好照一照了。

就拿我自己來說,當初買房子的時候,好多人都不理解,我明明可以買個100多平大房子,為什麼我只買了一個90的。為了不多費唇舌解釋,對外都說是我手頭的錢就只夠全款買這麼大的,再大了就得貸款了,我的字典裡沒有貸款兩個字。

真實原因並不是。我父母住100平的房子,我買房子他們也是有出錢的,我覺得我不能住的比長輩大,即便我將來特別有錢了,我也會給他們買大房子,畢竟是他們辛苦攢下錢,才能更好的培養我,除了感恩,要知道自己的能力,這個房子就是我目前的極限了。

我媳婦曾經問過我,你以前的同學,條件不如你的都買大房子了,我們需要換嗎?我只是輕描點寫的說了句,誰疼誰知道。

按目前疫情的情況,很多靠業務提成過活的人,體會到不是自己業務能力不行,而是沒有客戶敢和你交易的現實,身後是房貸和車貸的壓力,應該是過得不太舒服了吧。

在這裡,我只是想奉勸一句,虛榮心雖然能讓你在外面長面子,但面子能不能當飯吃,只有自己心裡清楚。


楊楊灑灑


說兩個真事兒。我是三年前裸辭了。當時有一個區域經理也辭職了,我後來自己開了民宿。他後來跟幾個人去創業了。朋友圈常看到他發,看樣子公司起步不錯,拿到了A輪。車子也換成了寶馬,還在上海又買了一套房子,經常參加一些什麼高端的會,還去讀了EMBA。大家都懂的,其實離開了原來公司,很多同事也就真的成了朋友圈裡的那個人。偶爾能看到,基本沒啥交集和私交。

就前天,發微信給我說問能不能先借給他五萬塊錢,我還在糾結怎麼回覆他。就看到原單位另一個同事發過來的微信,發了一張跟他的聊天截圖,也是說想借5萬塊錢過度。來問我是不是也發給我了。我說也發給我了,我還沒想好怎麼回覆。

他的公司是給中小企業做營銷策劃和代運營的。這不疫情當前,大部分中小企業、餐飲店什麼基本上都沒有營業,他們沒辦法復工,業務流水也斷了,說員工工資都發不上了馬上。

我就想不通了,創業初期忙著買房買車,這個時候四處借錢發工資,難道沒有其他辦法了嗎?所以我沒借。


還有一個就是我有個姐們兒,比我大些,以前因為一些業務有些交集。反正我知道她這幾年就是跟他老公拼命的工作,買房,買了一套又買二套,在南京啊,聽說剛買的房子總價六百多萬。夫妻兩個都是職場中層管理,還都是業務口的管理層。我以前也是帶銷售團隊的。雖然到手工資看起來好幾萬,但是大多數都是績效工資和獎金。

他們倆的日子是很多人都羨慕的,車要開50萬的,房子要買500萬以上的(好在他們第一套買的早,貸款差不多還完了),水果要吃進口的,口紅要買限量版的,剪個頭髮都要剪300以上的(剪髮,不是燙髮)。這種生活我很理解,因為兩口子一個月到手工資五六萬的時候,這些都是小意思。

這幾天發微信跟我抱怨說期待疫情快點結束,說他們兩口子在家只拿底薪連房貸都還不上了。因為以前一直高消費,手裡也沒什麼存款。一直覺得還年輕,只要能上班就會錢不斷。沒想到這次疫情給他們當頭一棒。說孩子上的還是最好的國際幼兒園,再不上班孩子學費都交不起了。


所以疫情真的給我們上了一課,在這個時候,能給我們很多人一些生活上的反思。錢該怎麼掙,平時該怎麼花,怎麼規劃,如何應對風險。我想很多人都會靜下來認真的思考。


職業規劃師貓姐


疫情到現在半個多月了,朋友突然向我借錢,他這個月的車貸有點吃緊,我笑他說叫你存款吧,還不信。他這才點點頭說以後一定存錢,然後問我借了2萬,說發年終後還給我。我借給他了,因為是真的好朋友,他薪水也很高還得起,只不過是個月光族。

說真的,月光在沒發生事前沒什麼不好,我曾也有段時間是月光的,但自從背上房貸後,我還是很保持警惕的,固定儲蓄不說,保險也買。因為我知道,我不能讓自己陷於一種無法自救的境地。當然,月光的本質跟虛榮沒關係,而是安排不合理,太多的別樣開支,放任自己去消費而已。

並非虛榮,而是要養成儲蓄的習慣

因為我發現人就是這樣,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需要消費的地方,想法也是沒有止境的。我覺得消費可以,但一定要想清楚,有一筆錢你是不能動的,這筆錢說不定就是救命錢。

開始我朋友一點也不慌,因為他們年後發年終獎,但這幾天公司還沒開工,當然年終還沒發了,車貸卻催著要還,所以他沒辦法才會向我借錢。但如果真的沒人借他的話,他面臨的就是逾期。徵信一旦出問題,後面買房就難,所以他真需要這筆錢。

當然,經歷過這次,我朋友也說了,以後好賴要存個五萬。

是啊,不管多少,我覺得一定要養成儲蓄的習慣。我自己也是90後,其實看多了很多90後消費很高,月月月光,日子確實瀟灑,但這樣的瀟灑是透支。

所以,工資一發下來,直接把固定的某個部分直接存起來,然後剩下的再去消費,養成這樣的習慣,至少有一筆餘錢。節流不管在什麼時候都很有用。當然,只儲蓄是不夠的,關鍵時刻你還要有繼續賺錢的本事。

開源同樣重要,提升能力保住本職

目前這個情況,就業形勢並不樂觀,很多公司可能面領著破產,那麼如果無法繼續賺錢,前面的儲蓄肯定不足以支撐。所以關鍵時刻,要保住自己吃飯的飯碗,要有繼續賺錢的本事。哪怕公司有問題,也要能繼續找到工作,而不是渾渾噩噩混一混,一旦下崗就沒飯吃。

在此時,提升個人能力是很重要的,我認為要永遠對自己的職業和工作懷有一點敬畏,努力做好,有隨時翻盤和隨時繼續的能力。我覺得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也是職場人必備的素養。應對這場危機,依舊做好開源節流,我相信我們定可以渡過難關!

以上,祝好。

歡迎關注緩緩,500強程序媛,觀點直接犀利,態度溫柔堅定。

職場路,一起走,職場事,一起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