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很美的兩首詩,第二篇通篇都是在詠月,可是不見一個“月”字


朱熹很美的兩首詩,第二篇通篇都是在詠月,可是不見一個“月”字


程朱理學對於後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元、明、清三個朝時代的科舉考試中,那都是以他們的學說為模本。而其中的朱熹更是大名鼎鼎,無論是他的思想體系,還是千古文章,那都是令人讚歎,特別是詩歌更是別具一格,尤其是一首經典的《春日》,更是寫盡了春色美景,從而成為了宋詩裡的名篇佳作。雖然這首詩表面上看是在寫景,但我們結合詩人經歷,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則是會發現朱熹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的這首《春日》完全是在描寫春日裡的美景,可是隻要細細品來又是會發現靚麗手法高超,詩人正是通過對於春日美景的尋覓,以此表達了自己對於古代聖賢的崇敬,畢竟當時的北方已經被金國所佔領,所以詩人希望可以實現統一,能夠去到北言尋覓春色,這也正是他這首詩最具有魅力的一個地;那麼除了這一首之外,另一首《秋月》同樣也是難得的佳作,整首詩也是意境唯美,寫出了不一樣唯美月色。

朱熹很美的兩首詩,第二篇通篇都是在詠月,可是不見一個“月”字

《秋月》


——朱熹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雲紅葉兩悠悠。


朱熹很美的兩首詩,第二篇通篇都是在詠月,可是不見一個“月”字


那這首《秋月》同樣表現手法高超,詩人依舊還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來寫景,整首詩都是在描寫月色,可是又沒有一個“月”字,讀來當真是令人讚歎不已。雖然後世對於宋詩一直是持批評的態度,認為宋詩它失去了唐詩的風韻,變得有些不倫不類,一味地偏向於哲理,其實像朱熹的這樣的作品,還是繼承了唐詩的風格,依舊還是非常抒情,也很是唯美,寫得也是極為生動有趣。古人對於月色也是有著一種天生的喜好,儘管月亮是一種很常見的自然現象,可是在詩人們眼中又不一樣,所以很多的詩人都描寫過月色,以此來表面自己對於月色的喜愛。而朱熹的這首詩寫得可謂是如詩如畫,只那麼信手拈來,則又是營造出了一種唯美的意境,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不失為一首難得的佳作。朱熹作為那個時代最著名的思想家,他很多的作品都是別具一格,這首《秋月》也是他眾多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通篇看似信手拈來,但卻是描寫得極為唯美,從而也是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秋色美景,讀來當真是令人讚歎不已,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