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墨莊記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作仲晦)、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南宋哲學家、教育家。江西婺源(今屬江西)人,南宋時期的理學家和教育家。

乾道九年癸巳二月,44歲為劉清之作《劉氏墨莊記》。

劉清之(1133?-1189),字子澄,學者稱靜春先生,紹興二十七年王十朋榜進士,淳熙十六年九月歿,享年五十七。其先世為臨江人,遷徙廬陵,後遷徙袁州新喻。

全文如下:

乾道四年秋,熹之友劉清之子澄罷官吳越,相過於潭溪之上,留語數日相樂也。一旦子澄拱而起立言曰:清之之六世祖磨勘工部侍郎,仕大宗朝佐邦計者十餘年,既歿,而家無餘貲,獨有圖書數千卷。夫人陳氏指以語諸子曰:此乃父所謂墨莊也。海陵胡公先生聞而賢之記其事。其後,諸子及孫比三世,果皆以文章器業。為時,聞人中更變亂,書散不守,清之之先君子獨深念焉,節食縮衣,悉力營聚。至紹興壬申歲,而所謂數千卷者,始復其舊。故尚書郎徐公兢與吳公說:皆為大書“墨莊”二字,以題其藏書之匾。不幸先人棄諸孤兄,清之兄弟,保藏增益,僅不失墜,以至於今。然清之竊惟府君夫人與先君子之本意,豈不曰耕道而得仁,在夫熟之而矣。而不知者,意其所謂或出於青紫車馬之間。清之不肖,誠竊病焉。願得一言以發,明先世之本意於以垂示子孫,丕揚道義之訓,甚大惠也。熹聞其說,則竊計子澄之意誠美矣!然劉氏自國初為名家,所與通書記事者,儘先儒長者。矧今子澄欣稱,又其開業傳家之所自,於體為尤重,顧熹何人,乃敢以無能之辭度越眾賢,上紀茲事,於是辭謝不敢當。而子澄請之不臵,既去五六年,書疏往來以十數,亦未嘗不以此以為言也。熹為朋友之義,有不可得而終辭者,乃紬繹子澄本語與熹,所以不敢當之意而敘次之。如此,嗚呼!非祖考之賢,孰能以詩書禮樂之積厚其子孫。非子孫之賢,孰能以仁義道德之實光其祖考。自今以來,有過劉氏之門而問墨莊之所以名者,於此乎考之,則知其土之所出、廬之所入者,在此而不在彼矣。蓋磨勘公五子皆有賢名,中子主客郎中,實生集賢舍人,兄弟皆以文章大顯於時,而名後世,第四子秘書監,資簡嚴,識大體,有傳於《英宗實錄》,子澄之,先君子即其曾孫也,諱滁,字全因,官至知監。仕既不遭,無所見於設施。今獨見其承家壽後之意於此,尚可識也。生二子,長曰靖之子和,其季曰清之子澄,皆孝友廉靜,博學有文。而子澄與熹遊,尤篤志於義禮之學,所謂耕道而熟仁者,將於是乎在九月二日丙戌記。

乾道九年二月丙戌 新安 朱熹 題

劉氏墨莊記 朱熹

劉氏墨莊記 朱熹

注:本文源自《耒陽劉氏五忠堂六修通譜》,標點略有變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