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受疫情影响,材料库存去化授惠部分厂商

自武汉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国内半导体企业大都延迟复工,采取线上办公模式,各ODM和OEM厂商的营运点都在2月10日后陆续复工,但问题也就陆续出现了。此次疫情对半导体行业产生哪些影响?


「行情」受疫情影响,材料库存去化授惠部分厂商

当前疫情对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影响主要有延迟复工和招工难、产业链上下游供需风险,缺工缺料等问题,且各环节所受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简单来说,首先,疫情防控限制了全国各地的人员流动,导致部分半导体企业复工延迟,而且节后员工招聘也受到影响,企业2月开工率普遍下滑,像封测这类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缺工问题较为突出,但非重大疫区的员工返回工厂,只要经过14天的隔离期结束就可上工,所以这类情况在月底会获得缓解。


「行情」受疫情影响,材料库存去化授惠部分厂商

虽然在停工期间到开始复工,仍有人力短缺及物流不顺的外在环境问题有待解决,但近几年来许多工厂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多数工厂仍有留守人员维持产线基本运作,所以在低产能的运作但又无法进货的情况下,关键元件库存水位快速下降,市场供给明显吃紧,所以要在第一季底前把停工期间的物料一次拉足的难度很高。


然后就是缺货问题。库存大幅下降的DRAM、PCBA板等,均出现缺货危机。


DRAM市场经过一年半的库存调整,去年第四季下旬已经趋于供需平衡,今年以来包括台式主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的DRAM搭载容量翻倍,导致市场库存消耗加速。市场供给吃紧将延续到第二季,现货价及合约价看涨,包括南亚科、威刚等可望直接受惠。


「行情」受疫情影响,材料库存去化授惠部分厂商

大陆面板厂虽提早复工,但缺工缺料导致产能利用率无法拉升,台湾及韩国的面板厂产能早被预订一空,所以大陆面板厂无法即时提高产出。在ODM/OEM厂或系统厂的大陆工厂复工后,面板缺货问题浮上檯面,面板市场已变成买方市场,价格同步上涨,友达及群创的受惠。


还有就是,半导体产业的产业链条长、结构复杂,受疫情影响,复工延后导致的合同违约损失、部分企业现金流紧张、短期订单采购量减少等都加剧了全产业链上下游的供需风险。


目前,智能手机、消费电子等仍是半导体行业的主要需求,疫情虽对下游市场需求有所影响,但主要是市场需求延期,虽然第一季度的市场需求将会下降,但一旦疫情结束,前期被抑制的市场需求将会释放,将时间跨度放长到几个季度,疫情对需求的短期冲击基本可以忽略。


国内存储将面临严峻考验?


目前疫情采取的封城和延迟复工等措施对湖北省半导体产业影响有限,短期内长江存储和武汉新芯仍能克服当下的困难。


「行情」受疫情影响,材料库存去化授惠部分厂商

湖北省以存储器制造为核心,并布局发展了设计、封测、材料、设备等产业链各重要环节,形成以武汉为中心、以存储器为重点、以长江存储为龙头的产业格局,在我国的半导体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全省半导体产业主要集中在武汉。


由于湖北处于疫情中心,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而言,疫情的影响具备更多的不确定性,各项防控措施更为严格、持续时间可能更长,相比于半导体行业整体的情况,湖北地区半导体行业受疫情的影响将更大,形势更为严峻。


「行情」受疫情影响,材料库存去化授惠部分厂商

不过,据了解,长江存储和武汉新芯并未在春节假期停工,采取轮班制度以维持生产线的正常运转,自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以来,长江存储和武汉新芯的工厂仍是正常运转,短期内受到的冲击不大。且长江存储生产的3D NAND芯片,以及武汉新芯生产的NOR Flash和CIS芯片已经顺利通过特殊申请渠道,持续正常出货。就目前来看,武汉封城对产业供给端的影响不大。


「行情」受疫情影响,材料库存去化授惠部分厂商

但若疫情持续下去,湖北省半导体产业将会面临两方面的重大挑战。


一是人员复工问题,部分员工因为封城暂时无法如期回到工作岗位,且在疫情彻底控制之前,恐慌情绪也会导致劳动力流失,限制产能利用率上升的弹性。


二是设备厂商的技术支援问题,一般大型晶圆厂都会有设备商派驻的工程师提供现场支援,以便随时解决生产线运行的问题,疫情已经导致日本等国撤侨,若设备厂商均撤回支援工程师,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