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人最後幾天的“戰疫”—記許昌長葛縣董村鎮村醫王土成

他像平時一樣,跟著村組幹部到3戶隔離家庭中為他們測量體溫,還跟他們又說了說家裡咋消毒,叮囑著一定要消毒。”新王莊村村主任任小臘回憶著,“忙活完,他又跟我們一起到了卡點,查看了進出人員體溫登記情況,隨後就返回衛生室了。晚上7點多,他打電話問我在不在卡點,隨後就趕來又查看了一遍進出人員體溫登記情況。沒多久,他接到電話說有村民找他看病,就回衛生室了。”

一個普通人最後幾天的“戰疫”—記許昌長葛縣董村鎮村醫王土成

“2月10日半夜,俺媳婦兒肚子不舒服,我就給土成打電話,他說還沒休息,我就到衛生室找他拿藥。”村民王洋說,“到了衛生室門口,他已經提前把藥準備好給我拿出來了。我讓他早點兒休息,他說再值一會兒班,說不定還有人來看病呢。”沒想到,王洋成了最後一個見到王土成的人。

2月10日9時10分,村醫王土成被家人發現猝死在衛生室內。

“當時,大家不相信,慌著聯繫鎮衛生院和縣醫院的急救人員搶救,最終沒有把他救回來。”王土成的搭檔王紅軍說。

37歲的王土成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場上連續奮戰了半個多月後,倒在了自己的崗位上。他不是黨員,生前也沒有什麼榮譽,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醫,卻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用自己的行動,書寫了最樸實而不凡的篇章。

一個普通人最後幾天的“戰疫”—記許昌長葛縣董村鎮村醫王土成

新王莊村衛生室

2月12日,長葛市董村鎮新王莊村王土成的家裡,鄉村醫生張建友、田國憲、時松奇、鄧麗文代表董村鎮50多名村醫靜靜地為王土成送行。

大家心情很沉重,不願多說一句話,都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那個老實本分、熱心的同行彷彿還在身旁,和大家並肩“戰疫”。

“哪裡有需要,他就往哪裡衝”

新王莊村是董村鎮一個普通的鄉村,該村共排查出3名途徑武漢返鄉的村民,對3戶家庭實行“三包一”機制(一名鄉鎮幹部、一名村幹部、一名村醫包一名隔離人員),堅持24小時嚴格管控,居家醫學隔離。截至目前,該村乃至該鎮尚沒有發現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

作為新王莊村2名鄉村醫生之一,王土成日夜奔忙在防控的最前線。

“從1月21日開始,俺倆就做好了分工,王土成‘跑外線’,負責對村民進行防疫知識宣傳、卡點值班及消殺等工作,俺主攻‘內線’,負責村民的醫療救治。不過,這不是絕對分工,忙不過來時,俺們的工作常有交叉。”村醫王紅軍說。

“他還和我共同起草了關於疫情防控的緊急通知,在村裡挨家挨戶進行發放,通知上面除了村組幹部的聯繫方式外,還留有他的手機號碼,讓大家碰到不懂的問題儘管問他。”該村黨支部書記王資涵說。

王土成負責“外線”工作後,就每天通過各種渠道關注著疫情的變化,通過各種手段給村民講解防疫知識。剛開始,村民們都覺得武漢離得遠,病毒來不到這兒,沒有防護意識,好多人不肯戴口罩,再加上過年了,鄉里鄉親的來回串門拜年。王土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知道村民的觀念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改變的,就把自己能想的招兒能辦的事兒都使出來了。他在村裡的微信群裡一遍遍講啥是新冠肺炎、咋傳播的,咋預防的,把知識編成順口溜講給大家。他戴著口罩走到村民家門口,不厭其煩地叮囑村民各種注意事項。

一個普通人最後幾天的“戰疫”—記許昌長葛縣董村鎮村醫王土成

大家都隔離在家,難免日夜顛倒,有時半夜還有人給王土成打電話發微信諮詢,但忙了一天的王土成從不抱怨,任何時候找他他都不急不躁地回答村民疑問,甚至在他去世前一天夜裡還在為村民的健康操勞著。

一個普通人最後幾天的“戰疫”—記許昌長葛縣董村鎮村醫王土成

除了這些,他還會每天到隔離人員家庭測量兩次體溫,並指導他們進行家庭消毒。村裡由村“兩委”幹部和黨員組織的防控小分隊在卡點執勤有需要時,王土成經常主動到卡點跟他們交流,講解有關防護知識,查看流動人員體溫登記。該村黨支部副書記王建停說,“剛開始,村裡的卡點就設在王土成的衛生室門口,他有時間就上前協助大家執勤,幫忙給進出人員測量體溫。為了方便大家晚上執勤,他還專門騰出衛生室一間有空調的房子,讓大家夜裡進去休息。”

“總之,抗擊疫情的防線上哪裡有需要,他就往哪裡衝。”這是採訪中,大家對王土成評價最多的話。春節以來,他每天的工作時間都在12小時以上,平均微信記步數都在10000步以上,清晨出門、月明而休成了他生活的常態。

村民、同行自發網上吊唁

2月10日11時許,在鄉村醫生群裡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董村鎮劉莊村鄉村醫生史俊濤正在卡點為村民量體溫,他的第一反應是“怎麼可能,這絕對不是真的”,直到其他同行打電話確認這個消息。他在群裡顫抖著雙手接龍了同行的“輓聯”:“土成兄弟,一路走好。”

作為王土成的“兄弟”,史俊濤記得大家一起到鎮裡、縣裡培訓的場景。“土成很隨和、熱心,特別愛學習新技術。每到鎮裡、縣裡有培訓,他總會開車拉著我們去現場。朋友們誰的家裡有困難了,他也會主動幫忙。”

一個普通人最後幾天的“戰疫”—記許昌長葛縣董村鎮村醫王土成

“他人很不錯,對鄉親們態度很好。”接受記者採訪時,陳紅衛紅了眼睛。“從來沒想到這麼好的一個人會這麼早就走了。俺奶今年96歲,俺媽患有腦梗死、行動不便,土成是俺家的家庭醫生,差不多每週都會來俺家看俺們,不是扎針就是指導用藥,家裡人需要到縣裡醫院治療時,土成還會開車送我們,主動為俺聯繫縣醫院的醫生。”

董村鎮衛生院副院長張村俠是王土成的分管領導,他也不願相信噩耗,再三確認後,在群裡面號召大家學習土成的責任和擔當,“土成很老實,對工作認真負責。村裡或鎮裡,不管誰家有人發熱感冒不舒服,無論路多遠、自己多累,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患者家中出診;平時他也不閒著,經常走村入戶開展家醫簽約、慢性病隨訪等服務,對每家每戶的情況都很熟悉,防控疫情更是做得非常好。”

“忽聞噩耗,悲傷至極,同一戰壕裡的兄弟,一路走好!”

“土成,一路走好,但願天堂裡再也沒有疫情!”

“作為村醫,我們不要只流淚,更要向土成學習,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

一個普通人最後幾天的“戰疫”—記許昌長葛縣董村鎮村醫王土成

這樣的網上吊唁,2月10日以來,每天都會在董村鎮新王莊村的村民微信群、董村鎮的鄉村醫生群裡出現。

山河帶礪 青山不老

2月12日,在代表鄉村醫生們為王土成送行的路上,張建友、田國憲、時松奇、鄧麗文定好了哀悼詞:“土成一路走好。我們會繼續你未盡的事業,不辭辛苦、科學防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他們覺得,這是王土成希望看到的,也是他們希望看到的。

“年僅37歲的王土成,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村醫的責任和擔當。他救人不為名,治病不為利,關鍵時候衝鋒在前、敢打硬仗的精神,值得全村廣大幹部群眾學習。”王資涵說,“我們準備在下次主題日活動中,號召全村黨員向他學習,把悲痛化為抗擊疫情的力量。”

一個普通人最後幾天的“戰疫”—記許昌長葛縣董村鎮村醫王土成

如今這力量,已經傳到董村鎮每個黨員的心中,傳到董村鎮每位村民的心中。他們相信,點點滴滴的努力,每一份微薄的力量,都將匯聚成阻擊疫情的洪流。

疫情終將被擊敗,樹會綠,花會開,莊稼會成熟,這片王土成深愛的土地會再顯無限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