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無人機值守?魔都這個小區也有!車牌掃描、監測體溫不在話下

“這位大爺不要在外逗留,趕緊戴上口罩回家”“這位拎著超市購物袋的帥哥戴上口罩,別看了,說的就是你”……這段時間,一段段無人機喊話市民助力疫情防控的視頻在網絡走紅。在瘋狂被傳播的同時,也引來不少魔都市民的實名羨慕:什麼時候我們小區也能有啊?別急,如今在浦東金橋鎮金葵佳苑,4架無人機集體上崗,加入到社區防控工作中去。

位於浦東金橋鎮的金葵佳苑是一個動遷安置小區,入住居民1477戶,常住人口3500餘人。其中,1200人為本地居民,2300人為外來人口。“本地與外來人口的倒掛十分嚴重,因為小區人員的流動性非常高”,與此同時,在崗居委工作人員僅6人,兩者之間比例懸殊。

與此同時,小區又是金葵社區青年科創中心的所在,有一支準專業級的無人機操作愛好者。

羡慕无人机值守?魔都这个小区也有!车牌扫描、监测体温不在话下

正因這樣的先天優勢,讓小區所屬的金橋鎮金葵路第三居民區總支部委員會考慮能否利用無人機來提升社區防控的效率。

在請教了專業級的無人機飛行師,並對現有無人機的參數進行相應研究與調整後,大家發現:想法可行。

在制定了詳細的操作方案、人員排班表並進行反覆的模擬演練後,2月1日一早8點,無人機在金葵佳苑上空粉墨登場。

居委會負責人告訴周到君,目前有4架無人機用於社區疫情防控,分成早中晚三個班次——分別是早上8:00-10:00、下午3:00-5:00,晚上9:00-11:00。操作者中有社工、有黨團骨幹,也有小區業主。

羡慕无人机值守?魔都这个小区也有!车牌扫描、监测体温不在话下

“這些‘飛師’實在太給力了!”年輕的社工張峰是無人機的小組長,他習慣用“飛師”來稱呼他的夥伴們。

他告訴周到君,他們都是在青年科創中心結識的同道中人,青年科創中心請來了專業的師資對他們進行操作、考證方面的指導,因此大家都主動表示願意回饋社區。“有好幾位女飛師也主動報名,考慮到女生的身體情況,我們還是選擇男子漢上。”

張峰說,車牌掃描、監測體溫對無人機來說都不在話下。更重要的是,通過無人機的巡防,可以將有限的人力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羡慕无人机值守?魔都这个小区也有!车牌扫描、监测体温不在话下

拿測溫來說,每天早上8:00-10:00是小區的人流高峰期,如果用人力來一個個的測量溫度,實在是費時費力,可能還不精準。“但無人機測溫就不一樣,通過後臺等溫線的設置,一旦有人超過我們預先設置的溫度,就會進行預警。”張峰告訴周到君,這就好比一個是點對點,一個是點對多,門口的值守人員只需要對無人機篩查出來的可疑人群進行二次複檢,效率大大提高。夜間,無人機也可以通過自身的照明系統來進行巡防保障。

疫情特殊時期,戴口罩是有效的防範措施,但不少業主一時還不能適應,常常會未佩戴口罩在小區內閒逛。這個時候,無人機就會緩慢靠近,用遠程揚聲器進行善意提醒:請佩戴口罩。張峰說,通過後臺設置,揚聲器還可以在小區內進行防護知識的宣傳。

在採訪中周到君瞭解到,包括張峰在內的飛師們都是自帶設備上場,每天大概有6-8人次奮鬥在小區防控一線。其中,一位叫於秋平的小區業主,十分熱心,本身每天要上夜班,但依然主動請纓,參加白天值守。

羡慕无人机值守?魔都这个小区也有!车牌扫描、监测体温不在话下

居委會負責人對這些年輕人也是讚譽有加。平日裡,他們也會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來為社區服務,比如助力河道巡查、開設無人機興趣班等。如今在疫情期間,這些年輕人願意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一同助力小區防疫,實在值得點贊。

羡慕无人机值守?魔都这个小区也有!车牌扫描、监测体温不在话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