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置身于英语环境中,听到看到的全是英语,久而久之我能掌握英语吗?

老许


如果一个人置身于英语环境中,听到看到的全是英语,久而久之,他肯定能熟练掌握英语的听说技能,但是不代表他就完全掌握了英语。现实当中有许多这样学习语言的例子,让我们从中借鉴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



例一

这几年,有一些缅甸老挝偷渡到中国来的女孩,嫁给了我们这里的单身汉,她们刚来时,人地生疏并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沟通上的障碍,她们和家里人交流,完全凭借手势语言,但是只需一年的时间,奇迹就发生了,这些缅甸老挝过来的女孩子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甚至还能使用微信聊天和网上购物。

例二

我的女儿到今天才刚刚18个月零3天,断奶那会儿,为了方便喂饭,我们经常打开手机让她观看小兔子乖乖视频,后来听烦了这首歌她自己调换到其他小视频,其中有首英文歌曲《bingo color》让她特别感兴趣,歌词也非常简单“ Binggo color Binggo color,where are you? Here I am,Here I am. How do you do?” 刚刚才会叫爸爸妈妈的她居然根据视频慢慢学会了七种颜色的单词,现在她能辨认和用英语熟练读出七种颜色的单词。


我女儿学会这组单词纯属偶然,这并不能说明她掌握了英语,也不能影响到她以后的英语学习,但是她和前面那些缅甸新娘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需要环境。

我们中国人学英语永远不缺勤奋,缺的是接触英语的机会和使用英语的大环境。因为没有这样的环境,我们被迫通过背单词、记语法等这些低效的方式学习英语,而且费时费力,虽说英语语法比正宗英国人掌握得还要好,但是活生生的英语给我们学死了,真正需要使用英语交际时都成了哑巴。


现在让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上来,如果置身于英语环境中,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听说能力,但是要想真正掌握英语还要加以足够的读写训练。鉴于此,我在实际教学中会兼顾听说读写四种能力的培养,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激发学习兴趣。

几乎每一节课前,我都会播放一些流行的英语歌曲让学生们听,偶尔也利用多媒体放一些英文原声电影,目的就是激发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学英语和用英语。

2、创造听说环境。

我深知听说对于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所以我经常给孩子们创造听说英语的机会,目的让他们在“学中用、在用中学”。比如每周开展一节口语课,让孩子们学英文歌,用英文聊天、玩游戏、演小品等等。

3、培养读写能力。

但是要想真正掌握英语光凭听说是不够的,还要读写。所以,除了学习课本知识以外,我还建议孩子们阅读《书虫》系列英语小说,而且基本上一周一篇英文小练笔。



目前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考试只侧重于听读写能力的考查,而没有口语考试,这真是一大弊病,因为我们都知道学习英语最大的用途之一就在于说。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口语考试肯定会纳入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考试当中,中国的英语教育也肯定会越来越好!

------------------

本文是我一家之言,不喜勿喷,如果你喜欢这篇回答,就随手关注我吧,你的支持必将让我加倍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请来评论区留言吧!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2017


亲身经历。

我刚移民洛杉矶时,英语基本上可以说根本不会说,后来因为生计问题,硬着头皮开uber,每天12小时被逼着和客人说话,一开始,根本听不懂,客人想去东,可我往西走的笑话出了很多。可是过了半年后,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客人跟我说的,我基本上能听懂80%了,我无法重复客人的话,中间很多单词我也不知道具体意思,可是,我就是能听懂他们说什么

再有个栗子

大家都记得洛杉矶中国小留学生的霸凌案吧,一帮小富二代留学生,不读书,天天欺负其他留学生,最后被美国法院判了重刑。那帮孩子在美国就不念书,每天都是和中国孩子混在一起,刚被拘押的时候,英语一个字都不会。在重刑监狱关了7个月后,上法庭不需要翻译,英语对答如流

结论,当把你置身于纯外语环境,和母语完全隔离后,由于此时你会面临极大的生存压力,所以,语言学习速度奇快无比,大约半年左右,就可以进行流利的日常对话。小孩更快,我女儿只用了2个月,就可以和同学无缝对话了


洛杉鸡的蛋


我应该有些发言权,我的博士以及博士后都是在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在那里生活过5年。去读博士之前,我雅思成绩是6.5分,马马虎虎吧。但是我到了都柏林之后,住在学校里(就是一个公寓,里面有六个卧室,六个卫生间,男女混住,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没到晚上在实验室忙完回宿舍,大家一起做饭聊天,我发现我根本插不上嘴,爱尔兰人说英语语速很快,我只能听懂大概30%,所以根本插不上嘴,当时郁闷死了。

后来请教一个华人老大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他给我建议是硬着头皮和老外多交流,同时还要每天抽出至少一两个小时去新闻网站看新闻,一是可以有话题和老外朋友们聊,二是可以学习新单词。

于是我就这样艰难的学习以及试着融入当地的生活,大概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一觉醒来,我发现我能听懂他们90%的对话了!世界一下在我眼前就开阔了。然后英语就突飞猛进,和别人英语交流的时候,写英文文章之后,我脑子中根本不会把英文翻译成中文,而是很自然的用英语思考,交流。甚至一个单词我没学过,只要对方英语发音准确,我都能把这个单词拼出来。

综上所述,对于成人(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好像11岁之前的孩子“脑子中语言通道没关闭”,学起新语言很快),即使在英语国家,想提高英语的话,一定还是要多读英文,多个当地人交流,切忌,不要和华人住一起,那样你的英文提高很慢


思维的边际


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班就有一个英语老师,他来自英国。当然他时时刻刻都是讲英语的,因为他不会讲汉语。

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小孩,一个很乖巧的,总是带有笑脸的小男孩。当然这个小家伙也是一句汉语都不会讲的,我们都喜欢逗他,他也喜欢在我们的面前卖弄。

后来这个小家伙就进了附近的小学,跟中国的孩子一起读一年级。

我们认为肯定不会有哪一个老师专门跟他讲英语的。

一个月之后, 他又来跟我们卖弄的时候,我们发现他竟然会说一些汉语啦!不好意思,甚至还有一些骂人的话。

又过了不久,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也会肯了。

我们发现他的数学还是不行,也许他们在英国不用上学前班吧,或者是在学前班,不用学数学吧?

一年之后,这个小家伙,在跟着我们那位英语老师上市场买菜的时候,竟然能够装模作样的砍价了。那些老头老太太阿姨叔叔们看到这个家伙那么可爱,讲英语不错,讲汉语也还可以,总是让他砍价成功。

又过了一年,他的汉语跟我们中国的小孩几乎没有多大区别了,只是我们这里的家庭用词有些他搞不清楚,还有他能识别的汉字也没有我们这里的小孩那么多。但是我们认为如果他继续留在中国,他的汉语,包括汉字,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相比起来,他那个老爸,说 你好 都说不好。所以我们认为,像出题者说的那种情况,对于小孩来说会比较好一点。 对于大人来说,两种情况,一种是愿意学的,肯定会学得好。还有一种是不愿意学的,我们把它扔到什么地方都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有一些基础会更好。



许愿城英汉教学群


我对这个问题深有感悟!我从小在国内长大,一直到高中毕业,从小到大别的课程都很不错,数学可以说优秀,03年高考数学147分全校第一,但是英语就是不开窍!从来没及格过,平时6-7十分,高考那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竟然考了26分!历史最低分数,然后总分刚刚达到本科线2分,意味着什么学校基本去不了!家里人一狠心用了一些特殊渠道直接送我到英国上大学!我一个人背着大包拖着行李箱到达英国希斯罗机场,会的英语单词不到100个,大学非常有名,我都不好意思说!在英国也得到了亲戚朋友的大力照顾,前两年我都听不懂上课说什么,最后也没能毕业!但是不吹牛的说,现在我英语口语基本已经接近母语水平了!哪学的?我没有背单词,纯属跟人聊天,酒吧吹牛,当地酒吧消费很低,一人一晚基本不超过5英镑。聊天记单词比背课本效率高的多!然后就是看电视,英剧美剧,开始下载字幕看,后来时间长了就基本可以脱离字幕了。常用语就那么些!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对你的问题希望有些帮助,但是要注意,我并不是在这里鼓励不好好在学校学习英语,如果我在国内把英语学好了,我也许就能拿到世界知名学府的文凭了!我只是纯粹的表达在语言环境下学英语会快一点!但是最终我也只是口语Ok,对于专业英语和书面表达我还是有问题的!


大唐颂经人


我05年去越南,当时一句越南语都不懂。因为在越南胡志明市农村。当地没有一个人会说中文。刚开始连叫我吃饭的听不懂,只能看大家笔划手势。大概3个月左右可以理解一些简单词语。半年左右能听懂或者说理解当地人说话的意思。但是自己无法说出来。就是别人说你能听懂,但是说不出来。因为语法,单词,连词介词等都不会说用。所以无法说完整的句子。只能用单词拼凑。说:钱—鱼—比划嘴=买鱼吃。但是一年左右可以达到说话越南人大概也能理解你的80/90%的意思。所以只要在英语环境下,一年左右也能听懂或者说一些英文。时间足够长了就可以流利的讲英文了


东北王91660916


堂妹4岁的时候,随父母去广东湛江待过一段时间,大约不到一年,她便讲得一口流利的粤语,即便是当地人说的那种很难懂的白话,她也听得懂说得溜,于是小小孩童倒成了大人们之间对话交谈的“翻译官”了。

5岁时,堂妹回乡,一开始还肯说粤语,我经常逗她,让她讲一些“雷係边個(你是谁)”之类的常用话。过不多久,再问她便死活不说了,小脸羞得通红,想必她觉得就她一个人说这话显得很另类吧?再之后,她便把粤语忘了个净光,而一口本地土话却说得倍儿好,可能是报复性反弹吧。



表弟家的女儿在德国上过一年半幼儿园,德语说得相当好。归国后,在上海上小学,表弟就花钱请了个德国人家教,每周两次专门搞口语对话。表弟说,不能让孩子忘了怎么讲德语了,我觉得很有道理。

表妹夫妻俩都说汉语,现在新西兰定居,孩子上学讲英语,回家跟他们说汉语普通话,双语搞得挺不错。


说这几个例子,意在表明,语言学习一来离不开使用环境,到了适合的语言环境下,不说也不行,就自然很快就学会了;二来语言学习必须要反复运用,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千万别搞成那种纯粹为了考试的哑巴外语;三来语言学习的确是讲究天赋的,相较而言,女孩子更有优势。比如新入学的大学生,一学期过去,女生往往已经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男生们却还操持着本地方言+室友方言+夹生的普通话。

语言是为了传递信息、分享思想的,最大的功能是达到有效且高效的交流沟通,学习语言理应在运用方面多下力气,若是搞成了考试工具,除了考试再也不用,耗时费力去学真没有多大意思。若是用不上,会拽几句洋文,往脸上贴金的目的怕也实现不了。


剑客谈教育


如果置身英语中,听到的全部是英语,英语会不会提高?我说一下我切身体会,本人是学英语专业的,大三的时候我们有出国做交换生的机会,但是学费要自费。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所以我没有去,我室友去了。

一年后她回来了,她的口语有了明显的挺高。我问她怎么学的,她说她经常和国外的同学一起吃饭,一起逛街,一起聊天。一开始融入他们很难,只能听懂一点点,现在对话完全没有问题了。而我呆在国内,除了上课老师逼我们用英语交流,其他的时间都是在说中文,久而久之学的一直都是哑巴英语。

所以一个需要环境真的很重要,但是前提是你到了那个环境,必须要努力开口说,锻炼你听力的同时,口语也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你的思维能力。如果不开口说,不用这个需要交流的话,在英语环境呆十年都没用。



小梁爱英语


亲身经历

我大专学历,从小学到大学,所有的英语考试没有及格过,英语考试其实都是蒙的。

后来我从事国际邮轮的工作,身边的同事大部分是国外人,久而久之,就跟小孩学学说话一样,慢慢的开始学起,加上自己刻意加强英语学习。现在基本听说都没有问题了,但是读写还是存在障碍。更可怕的是,一开口就带着口音。。。不过有口音竟然导致有些朋友觉得我英语很好,甚至问我是不是在国外生活很多年???

前前后后在国外工作生活了将近五年,今年七月份回国的,一直也不敢教孩子英语,生怕给带歪了,虽然现在国内的中式英语也有口音,到好歹不至于那么差。





艾伦老师是也


置身于英语环境里,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英语,肯定能很快掌握一部分常用英语的。

人类的基本技能,本来就包括学习技能,而学习技能,包括学习语言的技能。

我有个中科院的伯伯,当年国家送他出去学习深造,彼时他已中年,具体年纪我忘了,反正就是那种“不可能再学语言”的岁数。

在国内给他了半年时间学语言,他也很刻苦,屋子里英文单词贴满了墙。临行前表示这回完蛋了。

然后他在美国待半年,英语水平突飞猛进,半年后终于可以跟外国人对话了。

现在他定居加拿大,英语说的虽然不很溜,那个古老年代的口音大概不好改,俞敏洪不都带乡土口音吗?但我这种考过六级口语差强人意但分数不高的人,词汇量在他面前不值一提。

没有大环境,单词忘得很快。

还有就是我陪大女儿练英语对话的时候,四岁的小女儿在边上听,时间久了,有些简单的单词像morning啊goodbye啊what's wrong啊她都能知道什么意思,也没人特意教她。

很有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