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還在看紙質書籍?

用戶5476258046


其實這個問題就象是在問:你還會用紙鈔付款嗎?一樣的道理。

時至今日,這個問題其實是又清晰又直觀。開始的時候,電子支付的安全性時常被質疑,大部分人還會採取紙鈔付款,但隨著大家使用習慣的養成以及技術的進步,連老太太去菜場,都要用支付寶和微信付款了。

這樣的困惑,也就象幾百年前,還在看竹簡或是羊皮卷的古人在問:兄弟,你現在開始看紙質書了嗎?

一年前,我是紙質書的絕對擁護者,家裡大概有千冊的書籍,但從去年開始,我漸漸地也會閱讀一些電子書了。

因為我無法拒絕電子書的方便與實用,這些方便實用也不是一步到位的,是一個逐步改善的過程。

五年前,我就開始用kindel,但基本上束之高閣是常態。電子圖書館裡收藏了幾百本書,五年來,大概讀了10本不到。因為我唯一看到的優點只是一個kindel可以裝下一個圖書館,你在出差、等車的時候隨時隨地可以看。僅此而已。

而讀書過程中所做的筆記,還不如我在紙書上貼了標籤的地方,隨時可以找到。所以,我棄用了kindel。

可是,去年我在嘗試使用微信、網易、噹噹等讀書APP的時候才發現,書,不光可以看,而且可以隨時隨地記筆記,又能和屏幕對面的書友互動,讀一本書的收穫是指數級的。

並且新版的kindel也越來越改良升級,不僅照顧到了互動還儘可能地還原紙書閱讀的質感。

這是讀紙書所不具備的。

但不得不說,到目前為止,我還是不能全盤接受電子書,60%以上的閱讀,我還是會用紙書來完成。

從功用性角度,我會作一些區分。

以下類別的書籍會用電子書來閱讀。

一些內容水份太多的書籍。實用類的是其中一種。比如時間管理、職場指南、經營管理、成功勵志等,很多書,說坦白一點,水分很多,象這類書籍,就電子書過一眼,把自己認為作者獨特的觀點或者方法,擠擠水份,吸收一下就算看完了。

一本雖然是冠以實用類的書,有20%的內容對讀者有用就算是不錯的了。

這種書籍,我都是通過電子載體看完。

還有一些是不太耗神的小說。比如推理類的小說,情節推進比較戲劇性,衝突也比較明顯。這類書,閱讀起來也很快,那我也會看電子書。

除此之外,基本上就是紙質書的天地了。

文史類、散文類、專業研究類、部分燒腦的小說、文藝評論等等。

有時候,儘管是電子書看完了,自己覺得不錯,我還會去把紙質書買回來,作為收藏。

從閱讀體驗角度來談,紙書有很多方面的感覺是電子書無法替代的。

小朋友們經常會問我:你讀書就不怕走神嗎?

會啊,特別是一讀電子書,馬上小差開到十萬八千里,沒過幾分鐘,我必定會刷一下無關的APP。

電子書特別容易干擾,但碎片時間可以很好地利用起來。

而紙質書,要開始看了,就會把手機扔一邊,屏蔽周圍的一切誘惑,很快地進入狀態,並且專注度高,紙書讀書效率也高。

再有,閱讀的成就感完全不同。就象用紙鈔和刷信用卡,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讀完十本紙書,壘起來一大撂。電子書就完全沒這個感受了,只能標記個“已讀”。

書不在於載體,能讓我們隨時隨地從書裡得到養分,這才是最重要的。誰知道以後紙書會不會也象紙鈔一樣被電子支付取代呢。


飛貓飛貓飛貓


願意啊!去年我入手了亞馬遜的kindle,雖然經常用電子書看書,但是我發現我還是更喜歡看紙質書,因為看紙質書更有真實感。能夠在書上寫寫畫畫。

前段時間我用kindle讀完了《極簡主義》,但是還是在某寶上去拍了紙質書再讀一次。

我現在在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Excel我的學習日記


依舊在看,之前“微信讀書”很火的時候,在“微信讀書”上跟風,讀了一段時間,當時還有好友排名,讀的十分起勁,坐地鐵也讀,等車也讀,上廁所也讀。好像一切能被我利用的時間我都利用起來讀書了,但是最後我發現一個問題,書是讀了,但並有走心。至此又迴歸到了紙質書的讀書模式中。

依舊在讀紙質書的原因

1、紙質書可以做筆記,雖然現在有ipad的電子工具,但我還是喜歡在紙質書上寫寫畫畫,好像這樣讀的更走心、更深入。並且,在你第二次拿起這根本書可能對之前的筆記有了新的解讀,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2、讀紙質書更有成就感,我特別喜歡將書摞成一摞,等你讀完的書摞成高高的一摞或者擺滿整整一面強的書架時,真是滿滿的成就感,這能更好的激勵你去讀更多的書。

3、讀紙質書的效率更高,讀電子書可能在任何碎片的時間、空間都可以,但這種碎片化的東西往往受外界的影響很大,外界的影響對你讀書的效率是一種很大的干擾,遠比不上你坐在書桌前或者去圖書館讀一本書的效率。

4、讀紙質書更加有儀式感,坐在書桌前打開一本紙質書,我總感覺這好像瑜伽中的冥想,是一種靜心的過程。有時間讀書不只是為了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靜心和釋放自我的過程。

所以我依舊喜歡讀紙質書,可能這要花費我不少的金錢,但我覺得這很值得。當然,也並不是電子書就不好,只是我更喜歡紙質書的閱讀習慣。


夜晚,華燈初上,在一束燈光下,靜靜的讀書,也算是在這喧鬧的時間中洗滌心靈。


蘇曉說


我一直都在看紙質書籍。我在家裡都藏了很多這種書籍和雜誌,我在家裡一般都是紙質的書,在路上或者在其他地方我就看電子書,電子書打開手機就可以看了,方便。

紙質書籍就保存不好,很容易腐爛戓給老鼠、蟑螂咬爛。我還有個習慣,就是把書分門別類以,還會把幾個喜歡的書的文章剪下來,拿本了粘貼保存好。

把門文章分門歸類。一個本子一類。


詠春與太極


我一直在看紙質書籍。


但是必須要承認的是,我也曾動搖過,嘗試著去讀電子書。但是,最終還是更喜歡讀紙質書。

於我而言,讀紙質書有以下幾個好處:

第一,紙質書有質感,一頁一頁翻下去,能增強自己的閱讀體驗;

第二,可以詳細做讀書筆記。雖然現在的電子書也有做筆記的功能,但是我更喜歡在書上貼籤,用筆寫下自己當時的想法。這樣讀到的內容,印象會更深刻。

第三,紙質書可以隨意往前翻,往後翻。我讀書的時候有一個不好的習慣,就是讀到自己不是很理解的內容時,喜歡往前翻。雖然電子書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翻起來並不方面。而且我每次讀一本新書的時候,喜歡從頭到尾隨便翻一番。紙質書的話,翻起來就特別方便,電子書的話就比較難一點。

第四,我喜歡收藏紙質書。收藏紙質書,跟把電子書放在書架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收藏一本好書,好像得到一個寶物一樣。

第五,紙質書可以送人。朋友生日或者一些參加活動,不知道送什麼禮物的時候,我都會選擇送書。這樣能夠有效避免踩雷。但是紙質書的話就不太方便送,除非你送人家一個電子閱讀器,並給人家充會員。這就太麻煩了。

第六,從舒適度上來說,紙質書在燈光的作用下,可以緩解視覺疲勞。而電子書,很容易讓人視覺疲勞,想睡覺。

第七,能夠讓人靜下心來。

第八,喜歡書的“體香”

當然,這並不是說讀電子書不好,電子書也有很多優點,例如方便攜帶、環保等。只是從個人角度而言,比較傾向於讀紙質書。如果是出遠門的話,一般還是會選擇帶電子閱讀器,讀電子書。


王小維Vian


家中有藏書,但和一些讀書大咖相比起來量非常少。大學畢業10年,我是從今年5月份入駐頭條以後開始自發看書的,現在平臺已經給自動開通了原創、加了黃V、成為了文化領域優質創作者。在這裡要感謝頭條,感謝我看過的這幾十本書。


喜歡讀紙質書有三個原因

第一,紙質書籍比電子書更有手感。一本書捧在手裡沉甸甸的,一頁一頁翻閱感覺自己也是個有書香氣的文化人呢!

第二,紙質書籍做筆記更方便。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讀書的時候喜歡隨手拿著筆勾勾畫畫,有感觸的地方還可以寫下自己的小聯想和觀點。這一點,紙質書比電子書更有優勢。

第三,電子書雖然便捷,但它離不開一樣東西,那就是電。手機沒電了,書看不成。Kindle沒電了,書看不成。紙質的就不一樣了,隨時隨地不需要其他憑藉都能滿足讀書的需要。


最近閱讀過的書目

有人喜歡讀歷史,有人喜歡讀唐詩宋詞,我最喜歡的是文學名著小說這一掛。

最近讀的書有下面幾本:

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一個愛你愛到死,死了也不能停止愛你的故事;

查爾斯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和《霧都孤兒》,一本告訴你努力去做一個好人才是天底下最美麗的故事的書;

毛姆《月亮與六便士》,一個男人化解中年危機,拋開世俗眼光,狂熱追夢的故事。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加入讀書的大隊伍裡面,書裡的世界可比綜藝、影視劇好看的多呢!


書影生香


會,去年因為圖省事兒買了個kindle,後來用了不到倆月就閒置了,因為紙質書看著更有感覺。

不過紙質書也有缺點,不會發光,假期在家被我媽逼早睡更適合假期生活,方便我媽逼我早睡的時候,只能趴在被窩偷偷看電子書。


寢室最靚的崽


曾經,我很喜歡買書,有時候在書店看到一本喜歡的書,總是會忍不住上淘寶將它買下。但買回去之後,能夠從頭看到尾的書沒有幾本。簡單的說,我就是屬於那種買書不看的人。

原本也覺得沒有什麼,直到搬家的時候,看著這些厚重的書,突然覺得壓力山大。書架上那些形形色色的書,經常提醒我,曾經的自己是多麼衝動。



後來有一段時間,漸漸地就不買書了,改為看電子版書籍,但電子版的看久了,又會覺得視覺疲勞。

我似乎更喜歡那種翻閱書籍的感覺,紙質的書籍,總是帶著淡淡的墨香,我喜歡這種感覺。

當然,更重要的是,看紙質書籍,做起筆記來也會更加方便,夾個書籤,寫寫批註,都讓我覺得閱讀起來更有效率。至少,下一次再閱讀同一本書時,目的性比較明確,不會像大海撈針似的苦苦找尋。



介於以上種種原因,我現在依然會選擇閱讀紙質書籍,只是現在很少買書了。

我回到最原始的做法——借書。

因為借來的書,兩個月後必須歸還,有了緊迫性,我才能用最快的速度閱讀,我不僅不再拖延,而且格外珍惜閱讀的每一分鐘。


尋韻


看紙質書。感覺已經是很久遠的事了。

大約三年前,一個文友在微信讀書裡送給我一本書,我點開,安裝了,就開始看了起來。

漸漸地,我知道,在微信讀書裡看半個小時可有一分幣。積累了分幣可以在裡面買書。就這樣給我節約了很多精力和時間。

以前我也經常買書。但常常糾結買什麼書好,比如一個作者出了幾本書,有時,我無法確定哪一本書是我喜歡的。

還有,在圖書館裡借書,每次去圖書館都要安排一個整時間,要等車坐車,到那裡還要去找。借回來有時候工作忙,擔心看不完。

有一次,就出現過這樣的事,因為那段時間人在外面忙事情,書沒看完,後來就交了罰款。

微信讀書我也推薦給很多網友。一開始他們擔心看電子書對視力不好,其實,看電子書有訣竅。微信讀書就是,可以調字的大小,可以調背景色,還可以調明暗度。

一般情況下,看書的時候時間長了我會調背景色。在一段時間內用不同的背景色看書可能對視力好一點吧,這是我的理解。

看電子書還有很多好處,它可以碎片化閱讀。比如,上班路上,等車、坐車都可以看一會兒,睡覺之前可以看,也可以聽,很方便。

如果看到喜歡的句子、圖片,可以順手抓圖,微信讀書也可以複製粘貼評論裡。這樣便於保存,可以隨時翻看,也可以有時間時摘錄下來。








硯墨琴心


我一直在看紙質的書籍。前一段時間流行的電子書,自己也下載了讀書軟件,但是電子書的閱讀感覺比紙質書差的很遠,紙質書籍閱讀感更好。



讀書大約有十年了。真正認真讀書,應該是五年以前。那時候工作遇到挫折,也比較迷茫,讀書給我帶來了更好的見識,也讓自己受傷的心靈得到慰藉。印象比較深的是唐浩明的《曾國藩》,這是一部上中下三冊的圖書,自己大約看了三個月。書中曾國藩的一生波瀾壯闊,他對困難、對挫折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也想到自己的工作,反思自己,並提升自己,改變自己。到現在為止,家中的圖書約有2000多冊,很慚愧,有的圖書買來並不是全部都能看完,但還是願意樂此不彼的去購買圖書,買書和藏書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每當看到他們心裡便踏實了起來,心裡更陽光了起來,也更加有自信和底氣。



自己看書的時間一般是在晚上。畢竟白天上班沒有時間。晚上夜深人靜時手捧一本書,泡上一杯茶,便是最好的時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冬天在看《水滸傳》,窗外正好下著大雪,很應景,坐在熱地板上,讀到林沖風雪山神廟那一段,對林沖的境遇深感不平,深感人生之艱。

自己看書最喜歡看的是歷史、國學、商業三個領域的書籍。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傳承,優秀又經典。《論語》、《道德經》、《古文觀止》、《孟子》、《孫子兵法》、《傳習錄》等書籍囊括了古人的智慧,讓我們讀後受益匪淺。老子、孔子、王陽明、孟子、孫子,一個個閃亮而又偉大的名字不斷在我們眼前浮現,這是歷史的傳承,這是文化的傳播,這是一代又一代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我們應該不斷的讀經典,通過閱讀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內涵。



同時有很多好的商業書籍值得一看。像這一段時間正在讀的吳軍博士的《見識》《態度》《格局》系列人生進階叢書。寫的非常好,從人生到工作,到將來的目標都勾勒的非常清楚,讓人自己看了以後有新的見識,能夠更好的擴大自己的格局,從而規劃自己的人生。



每個讀書人都有一個讀書夢,每個讀書人都希望有自己的藏書,甚至有一座圖書館。書籍不但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更是提升自己最好的孵化劑。紙質書無論何時仍是最好的書籍閱讀方式,它特有的書香,它獨特的存在感,遠遠是其他的讀書方式不能比擬的。讓我們多讀紙質書,提升自己,豐富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