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界的文藝範!走心的普羅理想國在疫情期間給業主寫了一封信

普羅理想國,一直是地產界大盤中神一樣的存在(特別是遠郊大盤),被很多開發商作為學習的對象。在一個遠郊創造了銷售神話,不僅得益於他引入奧特萊斯、引入三甲醫院、引入食堂……更得益於他的

口碑

地產界的文藝範!走心的普羅理想國在疫情期間給業主寫了一封信

而近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普羅理想國給業主們寫了《致普羅家人的一封信》,這才讓小編切身體會到普羅的人文,難怪他會有那麼好的口碑!

地產界的文藝範!走心的普羅理想國在疫情期間給業主寫了一封信

這樣走心的普羅,怎麼讓業主不愛他呢?以下是《致普羅家人的一封信》全文,與大家分享。由於平臺文章格式限制,內容格式無法與原文一致,敬請諒解。(本文內容取自網絡,侵刪)


致普羅家人的一封信

2020

親愛的普羅家人:

見字如面。

在這個被疫情隔閡了交往、被病毒封鎖了門院的春天,如果說還有什麼值得慰藉的事, 大概要算終於重獲了一些時間和心境,讓人有機會坐下來、打開燈,把波瀾中的感想、沉澱後的期待寫成一封信,寄給重要的人——像是與你傾訴,又像是說給自己聽。

瘟疫和悲傷樣猝不及防,它吞噬著人的生命,也震盪著人的心靈。“疫情報告”裡的數字每天跳動,標註著又有多少幕人間悲劇正在發生,朋友圈裡的正能量生生不息,

提醒著人與人的孤島,總能被善良和正義連接為一整片大陸。

如風暴般襲來的信息洪流,時刻考驗著我們識別真相、接受真相的能力。我們為奮戰一線的逆行者潸然落淚,也因觸目驚心的庸悉施政者義憤填膺。悉心照護家人之時,我們堅強自勉:無力撫慰疫區的弱小之時,我們心酸沮喪,我們為口罩酒精的緊缺而焦慮,也因國士大家的忠告而警醒,我們為七天建成的超級工程自豪,為醫治方案的每一個突破而鼓舞,更為“吹哨人”的逝去而喟嘆、祈禱,徹夜難眠……

難迫使時代按下了暫停鍵。也許只有當時間近乎凝止,我們才有空間去感知萬物,並重新理解我和這個世界的必然聯繫。很久以來,我們太習慣於奔忙具體的目標,感慨具體的花開,為了具體的人而愛。而這一場遠在天邊又近在咫尺的瘟疫,則用一種疼痛的方式讓我們明白:無盡的過往,無垠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當下的“我”有關。

災難也贈予我們一把刻度尺。也許只有明確了刻度,生命之高度才可以被審視,社會之 深度才可堪被考量。於遠,它檢驗著一個民族文明的韌性。於近,它體察著一個公民心智的理性。於公,它是政府效能和產業內力的一場大考。於私,它是對社區終端生活系統的一次高壓測試,是對居民行為方式的洗禮,也是我們社區態度的一種修行。

社區,是社會危機與個體福祉之間的最後一道護堤。社區的修行,是奉行長思遠慮並信守長期主義,將關乎我們基本權利的領域置於優先,將影響生活質量的短板夯實並提升——這樣的社區,即便突臨危難,也能少一些緊急和無措,多一些踏實與自信。

這場修行,我們的普羅已付諸許多,並且,還將做到更多。

我要向特殊時期仍堅守在崗位、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修行的普羅物業人致敬,你們的絕不妥協鑄造著鄰居們的生命防線,你們就是社區的“吹哨人"。我要祝福那些急業主之所需,衝鋒在萊場超市,奔走於鄰里物資遞送的小夥子、小姑娘們多珍重。你們的善意消融冰雪,你們的笑容退散了黑夜,你們是我們身邊的“逆行者"。

我相信,一個族群的“免疫體質"並不是看少數個體撐起的所謂道德天花板有多高,而是要看大多數個體是否能守住人性的底線。如果每一個普通人都能守住人性底線和職業本能,都能認真對待眼前的細節,這世界即使不會變得更好,也絕不會變得更壞。

一場大疫,多少個天使折翼!多少曲白衣戰歌!有這樣一群人可愛又可敬,以仁心施仁術、以天性盡天職的醫者護佑著人民,何其幸焉!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在剛剛落成的普羅社區醫養中心,我期待我們與河南中醫一附院的合作, 能發揮精準健康服務的創新優勢,以醫藝醫德守望鄰居們的健康與安馨,無論素常抑或危難,無論銀髮還是童年。

這段看似寂靜的日子裡,普羅社營團隊以及眾多的鄰里達人也並未停歌他們的真誠和熱絡。他們在線上積極傳輸疫情防控信息、溝通家長裡短,為紓解心頭壓力施以援手;在線下,他們主動組織樓棟互助、鄰里自救,隔離病毒而不隔離愛。社區的修行,往往不是轟轟烈烈的,而是水滴石穿的。我向他們致敬,也為他們代言:永遠不要懷疑一小群有思想、肯付出的人能改變世界。事實上,世界正是由他們改變的。

普羅的榮耀,同樣屬於每一位保持理性、自覺剋制、利人利己的普羅鄰居們。所有人的堅強,都是柔軟慢慢生成的繭。既然不能出行,不妨和家人和孩子宅在一起,為愛修行。林語堂曾亦莊亦諧地總結過國人的幸福清單: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飯菜,三是聽愛人給你說情話,四是跟孩子做遊戲……

如果我們不能夠拯救世界,至少可以試著救贖自已。別忘了閱讀和思考,迴歸自己的精神世界裡,不論在此處、別處,生活都不會缺少詩意。

有人說,每一場災難都是一堂活生生的人生公開課。我想,2020的年代黑板上已經寫下了醒目的標題——健康與自由。它們是當下的必需品,也是未來的奢侈品,向來關注生健康與精神自由的普羅,其社區營建與生活營造,長期遵從著自己的節奏和儀式,她不會被疫情來襲打擾方寸,反倒因疫情的警醒而加速實現,精益求精。

我們無從預測未來,但要相信自己的行為正在塑造未來。

我期待著,我們的“稻草人農場”遵循四季的法則,順應雨露的澤被,生長並收穫著更多的食材與信賴,讓更多人享用自然的枝繁葉茂。

我期待著,整合了“中大門” 保稅直購和上海“兩鮮生鮮”等新零售資源的“稻草人24H便利店”,能夠在北區和東區的普羅體系中全面落位。它涵蓋日用百貨進口零售、冰鮮和鮮蔬販售等業態,並將以全天候的鄰里直送服務縫合社區的“最後一公里”。

我期待,社區首個適用美國NSF標準的無氯恆溫泳池,能像往日般早早迎來陽光和笑聲。水至清,孩子們才好快樂得像條魚。風波定,大人們才能找回那些理想的下午。

我期待街頭巷尾的人間煙火並不再互相設防,期待“普羅市集”的櫥窗並不因這場風暴而蒙塵,依然要把夜色點得通明。我期待著,所有普羅人的腳步,終能在朝夕相處的街道中,走回到堅定與輕盈。

我期待,所有對生活葆有期待的人,不因暫時的困擾而丟棄精緻感和儀式感。精緻感,是一杯手衝咖啡,將此刻的心境與彼時不同;是一盒有機番茄,讓今晚的風味與往常有別;是“幸福照相館"裡滿牆的親暱喜悅,把流年似水顯影珍藏。儀式感,是“隱野食堂”把清酒和明月一一斟滿;是“拾歲火鍋”將兄弟情聊得熱氣騰騰;是閨蜜們再次抵達“枯梗謠”,在桌邊聚成一幅畫,在窗前懶成一隻貓……我期待這些,一如期待我們的社區節日能再現傳統,讓習慣了看和被看的人們,與下一個心動瞬間如期而遇。

我期待普羅“兒童中心”能儘快修葺開放,讓孩子們在有型有趣的城堡裡快快長大、又慢慢長大,盡興領悟藝術之美與創造之趣。我更期待孩子們在公園裡肆意奔跑,在運動場上流汗流淚——命定的侷限儘可永在,不屈的挑戰卻不可須臾或缺——假如你覺得素質教育的成本過高,問問這場災難,它已讓我們看夠了居弱和無知的代價!

此刻我最大的期待,是正從理想國發出春天邀請函的西川。萬物生長的西川,以鄉野得寧靜和解著城市的繁榮;理想流淌的西川,將黃昏的詩興接壤到清晨的鳥鳴。我期待在西川讀一本好書、睡一場懶覺,一件事慢下來,就成了另一件事。也期待在西川劃艘小船、賞一段櫻花,一種日常莊重起來,也就超越了日常。

我甚至期待,西川的櫻花今年能多開幾天,等等那些也許仍無法外出的人們,但又想花期既至,何必含苞?畢竟此前和以後,它都不曾也不將專屬於誰.而我們的幸運,只是途徑了它的盛放……

紙短情長,情長未必達意

謹願君安,君安即是我安

普羅人(簽字)

2020年2月11日


美好與愛的四平方公里,這樣文藝的普羅,你愛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更多內容,請關注全平臺自媒體@西南官話八級王黃璜,合作可私信。

地產界的文藝範!走心的普羅理想國在疫情期間給業主寫了一封信

地產界的文藝範!走心的普羅理想國在疫情期間給業主寫了一封信

地產界的文藝範!走心的普羅理想國在疫情期間給業主寫了一封信

地產界的文藝範!走心的普羅理想國在疫情期間給業主寫了一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