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他們毫不猶豫選擇衝在前!

聽說武漢急缺120急救車司機

河南“的哥”毫不猶豫“請戰”

2月11日,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收到一份特殊的《請戰書》,57歲的共產黨員、出租車“的哥”趙金富請戰服務武漢抗疫最前線。

戰“疫”一線最美身影|關鍵時刻,他們毫不猶豫選擇衝在前!

戰“疫”一線最美身影|關鍵時刻,他們毫不猶豫選擇衝在前!


趙金富,18歲參軍入伍,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其中三等戰功一次。退伍後一直在家鄉擔任村長、村支部書記,2015年起從事出租車營運工作,2017年加入平頂山市出租車共產黨員車隊。

今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趙金富卻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待在家裡,而是成為了一名120救護車的義務“代駕”。

戰“疫”一線最美身影|關鍵時刻,他們毫不猶豫選擇衝在前!


2月5日,趙金富聽說醫院急救車司機急缺、工作週轉不開的消息,毫不猶豫向平頂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報了名,當天就做起了120救護車的“代駕”司機,成為一名特殊的“臨時工”。趙金富憑藉著多年過硬的駕駛經驗,對市內道路輕車熟路,不但負責接送患者入院出院等日常工作,還負責接送夜間來院會診醫務人員,“臨時工”卻遠遠超出了正式工的工作量。

2月11日,正在駕車接診的趙金富,無意間聽車上護士說,武漢當地感染人數不斷增加,急需救護車駕駛員。軍人的責任心、黨員的使命感,一下子讓趙金富熱情迸發,當天下班回到家裡,就寫了上面那封《請戰書》,報名請戰武漢抗疫一線,誓同當地人民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

“雖然我現在是一名臨時的救護車駕駛員,但我是一名軍人,更是一名共產黨員。” 趙金富質樸的話語,展示的是一名鐵骨中華男兒,也展現了交通運輸行業共產黨員的忠誠和擔當!這份飽含深情的《請戰書》,表達了趙金富最真切、最鏗鏘的誓言。



“有我在,別怕!你們無論什麼事情都可以和我說!”

“昨晚睡得好嗎,今天體溫情況怎麼樣?有沒有感覺不舒服?……”每天八點開始,息縣新冠肺炎醫學隔離觀察點值班室內,陳永亮都會挨個電話聯繫正在這裡隔離的52名疑似病例群眾。

戰“疫”一線最美身影|關鍵時刻,他們毫不猶豫選擇衝在前!


陳永亮原本是息縣信訪局複查監察室的工作人員,疫情防控開始後,縣裡設置了兩處醫學隔離觀察點,緊急抽調人員建立疫情防控突擊隊,陳永亮毫不猶豫報了名,第一個帶著行李來到這個任務重、風險大,吃力不討好常遭群眾埋怨的“高危”崗位,每天24小時駐點不離崗。除了為被隔離群眾搞好生活服務,更重要的是還得當好“心理疏導員”。

“隔離觀察不是隔絕交流,隔絕疫情不是隔斷真情。”2月12日,陳永亮坦言,雖然有些人剛進來的時候不是很配合,個別情緒還比較激動,拿他們值守人員撒氣,但是隻要慢慢去勸說、認真去溝通、細心搞好服務,群眾都能體諒,轉而理解和支持他們的工作。

針對隔離人員可能產生恐懼心理,他們留下了每個人的聯繫方式,建立了“一家人隔離觀察群”,每天打三個電話瞭解隔離人員身體和心理狀況。“我告訴他們,不要怕,有我們在!無論有什麼需求,不管有什麼困難,儘管說,我們一定第一時間回應、解決。”陳永亮動情地說,“這個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關愛和溫暖!”

“其實大家的願望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健康平安、早點回家。明白這個道理後,他們現在都很配合我們的工作。有幾個人經常打電話給我,噓寒問暖,反倒關心起我來,大家都成了朋友了。”陳永亮說。

就這樣,從每天凌晨5點,一直到深夜12點,陳永亮和戰友們一起不停的連軸轉,為每位被隔離群眾建立臺賬,隨時掌握思想動態,記錄身體狀況,慢慢成了他們心中的依賴。

他們卻不知道,陳永亮家中還有拖著病體的老父親,年僅4歲的小女兒同樣需要他的陪護。從來到醫學隔離觀察點,陳永亮沒有回過一次家,餓了吃泡麵,困了睡沙發,想孩子了,只能等到夜深人靜時,才有空聽聽女兒白天發來的語音留言。

戰“疫”一線最美身影|關鍵時刻,他們毫不猶豫選擇衝在前!


“爸爸,你吃飯前洗手了嗎?爸爸,你吃飯時不會還帶著口罩吧……一定要注意安全哦。媽媽說,我睡著也你才回來,你為什麼不能早點回來陪我玩呢?”聽著女兒稚嫩的話語,陳永亮常常忍不住熱淚盈眶,他不知道疫情何時結束,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女兒。

“這個時候黨員不上誰上?來到這兒,我能想能做的,就是為群眾多想些多做些,讓他們心裡更踏實,疫情早點過去,大夥兒都早點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