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關鍵時刻,要讓景明紅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

關鍵時刻,要讓景明紅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

“關鍵時刻,要讓景明紅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

——來自雨花臺區景明佳園社區的疫情防控故事

南報網訊 2020年除夕夜,雨花臺區景明佳園社區疫情防控阻擊戰號角緊急吹響。

45名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跨年,堅持到凌晨12點半才陸續返回家中。

“關鍵時刻,要讓景明紅旗在防疫一線高高飄揚。”該社區黨員幹部承諾並踐行著。

據瞭解,景明佳園社區是2002年市委、市政府開工建設的我市首個大型經濟安置房。目前,小區132棟樓,居民2萬人。人群集中且困難群體較多。外來租戶、殘疾人及兩勞釋放等特殊人群,給疫情防控增加了難度。

面對這場阻擊戰,該社區全體黨員幹部無條件取消休假,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戰鬥中。社區第一時間成立了防疫應急委員會,社區黨委書記孫法春任應急委員會主任,下設宣傳發動組、監測監管組、後勤保障組三個執行小組。

关键时刻,要让景明红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关键时刻,要让景明红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病毒無情人有情。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的緊急時刻,黨員舍小家保大家,一直奮戰在防疫工作最前線,用最實際、最具體表現,捍衛了社區居民的健康,築起了抗擊疫情的鋼鐵長城。

“景明佳園社區提醒廣大群眾,減少去人流密集場所,出門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良好的通風環境”,這是最近幾日響徹在景明佳園小區內次數最多的一句話。

這是來自一名社區基層黨員的錄音。她就是黨員李正紅,自防疫工作啟動以來,就兢兢業業奉獻在防疫工作的第一線。

李正紅是在景明佳園工作了13年的社工,也是景明佳園紅旗廣場黨支部的支部書記。她從1月24日除夕夜開始,主動放棄了春節假期,每日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每天加班到凌晨也成為了常態。1月27日,原本已經結束一天工作,深夜到家非常疲憊的她,突發緊急情況於凌晨1點回到單位及時處理。每日隨時關注和接收大數據信息,並將數據分配給社區各個網格負責人,同時督促大家及時跟進重點人員的監測數據,然後彙總上報。剛上大學放假在家的女兒抱怨到:“媽媽,這些事情沒有別人可以做麼,為什麼非得你天天那麼忙碌,我好不容易放假在家,你不能多陪陪我麼?”李正紅雖有些心酸,卻仍然堅決的告訴的女兒:“孩子,請你理解和包容媽媽,這是我的崗位,我是黨員!”

“我沒有那麼偉大,這不是一個黨員應該做的麼?”在領導點名表揚李正紅時,她略帶疲倦和羞澀地說。在李正紅的心中,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任何群眾需要的時刻,都要毫無怨言、全心全力的奮戰在第一戰線上。

在景明佳園社區,像李正紅一樣的黨員還有很多。黨委書記孫法春身先士卒,作為社區的當家人,疫情防控的第一責任人,他同樣是一天未休,開會至半夜,傳達上級要求,部署防控工作。該社區還成立了“紅色廣播宣傳隊”,12名社工黨員和居民黨員加入進來,在社區各個角落宣傳防疫注意事項,並上門張貼一封信、告知書。

关键时刻,要让景明红旗在防疫一线高高飘扬

黨員是什麼?黨員就是飄揚的紅旗,給大家方向和希望!在景明佳園社區,每位黨員都心繫百姓安危,他們可以隨時給居家觀察人員拿快遞、買菜、送口罩和溫度計;還有一名5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夏連順,主動打電話給黨委,問是否可以捐款,自己年齡大了,體力活幹不動了,但捐款是可以的,

“我們是黨員,關鍵時刻,我們總該要做點什麼。” 夏連順的一句話,說出了社區黨員幹部的心聲。

通訊員 劉靜 張肖敏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馬道軍

通訊員 郭宇彤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