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疑“蹭”抗疫專項貸款,小米、美團回覆“不予置評”

近日,外媒一則消息將小米、美團等科技公司推上了風口浪尖。


該消息稱小米、滴滴出行、奇虎360、曠視科技等在內的300餘家中國企業正尋求總計至少574億元人民幣的銀行貸款,以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或開展相關肺炎研究工作。


被疑“蹭”抗疫專項貸款,小米、美團回覆“不予置評”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對以上企業的行為表示質疑,認為以上科技企業均不是直接與疫情防控有關的企業。此外還質疑小米、美團,兩家企業本身現金流充裕,不該佔用數量有限的專項資金。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小米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為355.39億;美團則為151.4億。對於曠視的質疑則是賑災專項資金用於研發。

這一消息引發了網友熱議。


從路透社的描述看,上述300多家公司申請的是“抗疫專用貸款”。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多地確實發佈了對企業的支持政策,加大金融信貸幫扶力度。


被疑“蹭”抗疫專項貸款,小米、美團回覆“不予置評”


中國人民銀行7日表示,要指導金融機構主動對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融資需求,儘快放貸。把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快速精準落實到位。2月10日,央行發放首批專項再貸款,支持金融機構向疫情防控重點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


不過,中國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強調,專項再貸款資金投向實行重點企業名單制管理,名單範圍不能太寬,要把資金投向直接與疫情防控相關的企業。在使用上,要嚴格專項再貸款資金用途,確保資金用於重點企業救災、救急的生產經營活動。


新金融深度注意到,近來頗受關注的餐飲品牌西貝就獲得了救急資金。2月7日下午,西貝餐飲集團收到來自浦發銀行北京分行的1.2億款項,用於支付西貝將要發出的員工工資。


中國科技公司也申請“抗疫專用貸款”引發了外界質疑。有網友認為,美團去年連續兩季度盈利,單季淨利潤更是高達1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此次美團申請了40億元“用於武漢醫院免費配餐”,但截至2月11日美團僅提供餐食3.6萬份,與貸款數額相比存在明顯落差。小米、美團、360賬上也均有不少現金儲備,這些公司出現在申請貸款企業名單上,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業內人士表示,公司在有現金儲備的情況下仍選擇貸款,有可能是因為現金流動性吃緊,其次是政策層面可能有優惠。


據瞭解,利率優惠確實是專項再貸款的一大特色。按照規定,銀行發放的專項再貸款利率上限為貸款發放時最近一次公佈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100個基點,目前是3.15%。同時,財政部將按實際貸款利率再給予一半貼息,如此一來,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將低於1.6%。


然而現在很多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出現倒閉,福耀玻璃創始人曹德旺表示,中小企業被歧視是一個普遍現象,給小微企業貸款的利潤並不能覆蓋貸款成本,無錢可賺,金融機構自然不願意也不敢將份額給小微企業。


也有網友表示,從國家經濟動員的角度,抗疫專項貸款發給誰都無可厚非。“貸款不是白給,有借有還有利息,現在銀行愁的是有錢放不出去。只要有企業願意貸款,能轉化成投資和就業,都善莫大焉。”


對此,以上五家企業均接受了《科創板日報》記者的採訪,除奇虎360公開澄清,“從未獲得任何政府貸款用於支持此次新冠肺炎,也未申請任何政府貸款。其他的四家企業均不置可否,小米、美團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不予置評”。


2月12日深夜,360公司發佈公開聲明對上述消息予以了澄清,截至目前,美團點評、滴滴、小米和曠視拒絕置評。


被疑“蹭”抗疫專項貸款,小米、美團回覆“不予置評”


360公司表示,“從未獲得任何政府貸款用於支援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用,也沒有任何計劃申請政府貸款”。對此前已籌集近億元資金抗擊疫情情況,360公司解釋,款項均來自於企業自籌、合作伙伴及員工捐款。


美團內部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今天美團公關部在相關群組處理被質疑“蹭抗疫貸款”的輿情。外媒提到的美團貸款,確實有所耳聞。若貸款順利,按照美團的安排,是在貸款到位後,通過美團支援平臺商戶。因為若是入駐商戶資金鍊斷裂或是倒閉,對美團的業務也會產生致命影響。不過現在無法獲悉貸款的申請和落地狀態。


滴滴出行則表態“不做回應”;曠視對記者確認貸款的問題不做直接回復,只是發來一篇科普文章,標題是《戴口罩的人臉識別?被誤解了》。


大體講得是大家提到的“戴口罩的人臉識別技術”實際上是不準確的。實際上該技術是原理是,在戴口罩的情況下,找到每個人的額頭區域,確保遠程測體溫準確,實際是就是AI測體溫的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