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居家隔離者病毒核酸全篩查 採樣“走家串戶”如何杜絕交叉感染

央廣網深圳2月14日消息(記者劉禕辰)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2月12日下午,深圳各區宣佈,即日起開始對所有居家隔離醫學觀察者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查,以減少無症狀感染者結束隔離進入社區的可能。

檢測將由醫護人員對隔離者進行入戶採樣。消息發佈後,隨即有網友在新聞頁面下留言——醫務人員“串門”採樣,檢測人員如何做到不攜帶病毒,不造成交叉感染?

全套裝備每戶換新

2月13日,暌違三月的大雨重回深圳,天氣陰冷。早上八點半,深圳市羅湖區的採樣人員就開始集合。42位護士分成21個組,一個負責採樣,一個負責售收集樣本、協助消毒和回收垃圾等;每個組再配上一個社區工作人員,就是一個採樣三人小組的人員構成。集合完畢,羅湖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開始分發物資耗材,重申注意事項。

——“我們在通風處採好樣,每取一個人的樣我們就要手消一次。一戶出來以後就要換一次衣服,然後到下一戶去。所有的無菌操作要做到。”

一次性隔離衣、鞋套、口罩、手套,髮套、護目鏡和麵罩,在隔離者家門外的通風地帶,醫務人員們一絲不苟做起了準備。理一下發套,系一下綁帶……每做一個動作都要重新消毒手部。由於近距離接觸隔離者,記者也需要裝備完整,足足花了15分鐘,護目鏡上一層水汽。但這個過程,醫務人員每到一戶都要重新經歷一次。不算實際取樣操作,光穿脫防護服就要花費半個多小時。

但結束一戶,就把所有防護裝備脫下作為醫療垃圾打包帶走。到另一戶前再穿上全新防護裝備,正是杜絕交叉感染的最重要保障。

鼻咽採樣提高準確率

為了結果儘可能準確,醫務人員需要在隔離者咽部和鼻腔兩個部位採樣,哪個位置都稍微有那麼一點不舒服,這就需要醫務人員的操作又穩又準,完全不能被護目鏡上揮之不去的水汽所影響。第一個採樣的隔離家庭裡有一個兩歲的小娃娃,負責採樣的卓于丹97年生人,也有一張娃娃臉兒。

“妹妹,來我們來看上面,媽媽在這做什麼?啾啾啾,好了。我們來做另一個,我們來看妹妹長了幾顆牙?卓于丹邊說,邊用鼻拭子在娃娃鼻腔內轉了幾圈,咽拭子在咽部擦拭幾下,小娃娃一聲兒沒哭,取樣做好了:“好了,做好了,帶好口罩哦。”

給孩子採樣完畢,卓于丹重新換手套、反覆消毒手部後,給孩子媽媽取樣,即使是同一戶內的不同隔離者,無菌操作也絲毫不馬虎。

孩子媽媽說,從湖北迴來後,他們主動報備,一家三口都進行了居家隔離。雖然宅家的日子有點悶,孩子有時也想出門玩,但自己和愛人都能夠理解,對於入戶採樣也很歡迎:“這個肯定願意配合啊,儘早把這個事情搞完最好了。因為每個人都不想自己出來的話影響到別人。”

“萬能代購”和“專屬醫生”

雖然被隔離了,但孩子媽媽說,生活影響不是特別大,因為“我們這邊垃圾啊,生活用品啊,社區會幫忙弄。”

為了能讓居家隔離者安心舒適的居住,社區派專人對接隔離家庭的需求,代購食品物品,定時清運垃圾。羅湖區筍崗街道筍崗社區黨委書記王芳說:“我們社區黨委的黨員先鋒隊上去把他們購買的物資給送上去,同時把他們的垃圾拿下來。我們各種東西都給他們代購,超市、電商沒有的,小店有的,比如燈管啊,我們都給他們代購。”

可隔離在家,需要支持的遠不只是食品日雜。筍崗街道社康中心主任黃永平介紹,為了確保隔離者,尤其是其中慢性病患者或者準媽媽等特殊人群的身心健康,羅湖醫院集團專科專家和社康中心家庭醫生對隔離者中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以及妊娠期、老人等特殊人群進行隨診,提供藥品送上門等醫療協助。

檢測陰性=解除隔離?不行

晚上9點鐘,卓于丹和同伴付爽終於收工了。這一天,她們走訪了13戶人家,為34人進行了採樣,每個人厚厚的防護裝備換了13套、手部消毒了兩三百次。但抹著汗,付爽說她不怕累,希望把工作做到最細緻,讓大家能夠放心不要牴觸,開心的是“現在都是挺配合的”。

根據工作安排,2月17日之前,深圳市全部居家隔離者的樣本都將送至符合條件的實驗室集中檢測,最快6小時可出結果。疾控中心進行結果複核後,最終的電子報告會發回街道社康中心,也會給到隔離者本人。

但是,陰性的檢測結果並不意味著即刻解除隔離。深圳市羅湖區疾控中心副主任劉衛民:“他還是要按照我們的要求,完成居家隔離的規定時間。開展核算檢查只是擔心裡面有一些隱性的疾患,到14天症狀沒表現的話,他可能會變成一個普通人進入社區中,在社區中造成一定的影響。”

核酸檢測和居家隔離,就好似阻斷社區傳播的雙保險,辛勤於入戶取樣的工作人員們,正是希望能將這保險栓得更牢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