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專家預測出新冠肺炎疫情拐點即將出現,什麼情況下才能說疫情拐點出現?

頭條健康


朋友們好,我想根據我數年從事養殖業的經歷跟大家探討關於病毒性傳染病的一些問題,我們從事養殖業的人經常跟疫苗打交道,要給畜禽免疫接種,有時候由於各種原因,疫苗接種失敗,主要是病毒死了。你約怕病毒死它越死。反而是你儘管經常消毒也很難避免傳染病。發生傳染病的因素很多,比如病毒毒力太強,比如高致病性禽流感與非洲豬瘟等。還有免疫失敗導致的,還有是因為密度太大導致的,還有是因為應激導致的。非典那年,我在小湯山附近養雞,沒有料到北京人錢多放炮沒完沒了,結果導致雞群由於噪音應激爆發新城疫合併大腸桿菌,好不容易治癒後,又遭遇非典影響,本來特殊的綠殼烏雞蛋售價很低。大城市人口密度太大,所以容易誘發傳染病,加上有些人捕獵運輸販賣食用野生動物,還有有些城市人免疫力差,所以爆發了新冠肺炎。之所以這個時期爆發,主要是因為病毒不怕冷的特點,但是天氣好冷會導致多數人抵抗力下降。冬天多數人愛咳嗽吐痰,所以容易傳播病毒。最好分析一個人感染了十一個人事件,其他十九個人為啥沒有被感染?是因為離得遠還是免疫力強?


李愚公笑不死你740


疫情的拐點出現要滿足幾個條件:

1、每日新增的確診病例要比前一日下降,並且是持續的,不間斷的, 明顯的;

2、死亡病例要比前一日下降,也是要持續的,不間斷的, 明顯的;

3、疑似病例要比前一日下降,是要持續的,不間斷的, 明顯的;

4、湖北武漢的治癒率要不斷提升,遠遠高出當日的死亡率;

5、除了湖北武漢之外,其他的城市出現了明顯擴張停止的狀況;

其實,這個拐點很容易解釋!

那就是要了解所謂A、B、C人群的概念!!

最強分析:

疫情重點人群分為三類ABC,A屬於居住在湖北的人,B屬於在湖北以外接觸過A類的人,C去過湖北的人或明確接觸過A類的人。

現在A類人群已經都被明確隔離了。C類人群也大部分被篩查清楚了,C類自己也清楚是怎麼回事。

最大的問題是B類,因為B根本不知道自己是B,屬於傻傻的分不清楚!

所以,拐點出現的最重要特點就是B人群的傳播速度和擴張速度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拐點!

但是目前來看,能夠出現拐點只有兩種辦法:

第一、研究出抗病毒的藥物,阻止B群人的傳播;

第二,就是做好自我隔離,讓B群人的潛伏期全部顯現,從而隔離;

根據病毒潛伏期的情況來看,一般是5-14天,所以在大家都安分守己,再家隔離,如實彙報,等待顯現之後,其實拐點就會出現。

可是,為什麼難度很高呢?

因為很多人,不自覺!!!!!!

因此要想把疫情控制好,把所有AC類以外的人都當成2B,完全隔離,直至潛伏期過去,確認為真B類,疫情就結束了。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感謝你的點贊和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最近兩天,有分析認為傳播拐點即將出現,這主要是對數據進行的一個研究,從昨天和今天的情況來看,疑似病例增加量減少了,由於現在的確診病例絕大多數都是由疑似病例轉化而來,因此疑似病例的迅速增量減少,可以被認為是傳播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麼傳播的拐點確實就到了。

只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拐點的判斷還為時過早。

按照一般的邏輯來講,既然疑似病例增加量正在減少,就意味著大量的傳染源已經得到了控制,那麼繼續增加的可能性就不多了。目前的狀況也確實如此,在國家大力的抑制傳播影響下整體的疑似病例傳播都出現了明顯的減少。而且之前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人都被有效控制,所以未來再出現大規模傳播的可能性正在減少。

不過為什麼說判斷拐點還為時過早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的原因是一次病例的增加量減少,只不過才維持了兩天,我們對於數據的判斷一般要觀察一個趨勢性兩天的數字變化很可能只是一個偶然事件,如果持續一週維持這樣的態勢,我們才可以判斷這樣的拐點出現了。

第二方面的原因是由於本次病毒的傳播能力極強,而且潛伏期目前來看有較長的案例,所以不排除一些潛在傳播者,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明顯的病症,因此導致有一些潛在傳播並不在目前控制的範圍之內,最近各地也有類似的案例。

所以從感性上來說,我很希望目前就是傳播的拐點了,實際上這樣的概率也很大,給予了我們很多希望,但是從理性上來說,做出這樣的判斷還為時過早,雖然我們大家都希望這是拐點,但還需要繼續的觀察來確認。


諮詢師天生


我不是專業的,不過從我過年這幾天待在家裡玩遊戲的經驗來說,可以回答一下,最近玩了一款叫《瘟疫公司》的手遊,玩家通過操作讓病毒去傳播到全世界,直至全球人類滅亡為止,不過這遊戲還是有一點難度的。

多位專家預測出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拐點即將出現,遊戲裡面拐點是研製出相應疫苗,這樣玩家就遊戲失敗,同樣放到實際上,疫苗的出現對於疫情來說是一個拐點。

現在全球各地都在研製疫苗,早一秒研製出疫苗就會救到多一個人,目前疫苗還在研發的過程中,對於我們這些未必感染的健康人來說,出入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是必須要做的。

再過幾日就到2月9日,到時會是全國上班高峰,上班的時候更需要注意,如果上班後疫情確診人數繼續上漲,這個意味著疫情升級。

疫情的拐點除了研製出疫苗之外,對於數據而言也是很重要,當確診人數增加速度減弱,死亡人數越來越少,被治癒人數越來越多的時候,這才是疫情的拐點,說明病毒感染正常減少,這次疫情很快會過去。

最後,即使疫情過去,在我們未來日常生活之中也需要注意個人衛生,敬畏大自然,發現違法違規的事件及時舉報,以免再次造成災害。


財經樂少


第一,什麼是拐點?
目前的疫情情況⬆️⬆️⬆️

大家看新聞會發現很多專家提到"拐點"這個詞,出現了拐點就意味著病情得到控制,距離戰勝病魔指日可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拐點是什麼意思。說實話,剛開始劉醫生也不清楚這是什麼意思,畢竟我不是學流行病學的,也不是學數學的。後來,通過學習,我把拐點總結如下。第一,拐點是一個數學模型的一個點,是一條曲線由"盛走向衰"的分界點。第二,拐點圖其實就是疫情流行情況的預測圖,通過這個圖,這個點,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疫情的流行概況。第三,拐點是一個虛擬的預測的點。

第二,拐點什麼時候能出現?

很多專家都給出來拐點的預測時間,但是答案可謂五花八門!因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答案如何,大家有必要知道影響拐點的因素有哪些。第一,傳染指數,也就是基本傳染數,R0,這個可以理解吧?指數越高,那麼傳染能力越強,拐點出現的時間應該越晚。第二,病毒陽性檢測率。意思就是通過目前對病毒感染的檢測有多少是真陽多少是假陰?當然,越接近事實越好。第三,發病的持續時間,也就是說病人多久能康復,能治癒,能出院。所以,藥物的研發還是很關鍵啊!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存在超級特效藥,今天吃了明天就能好,那何愁拐點不出現嘛?!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影響拐點的因素,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我們只需要知道影響拐點是多因素的。


第三,我們能為拐點早日出現做點什麼?

不管專家們預測拐點說兩個潛伏期、三個潛伏期還是其他的時間點會出現,我想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應該為這個拐點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怎麼做?其實說白了就是儘量保證自己不被傳染上新型冠狀病毒嘛!那怎麼才能最大限度的減少被感染呢?這個已經反覆強調太多遍了!首先,聽從指揮不添亂,比如少出門不聚會。其次,做個個人防護,戴口罩、洗手。最後,發現病情早就診。


最後,希望拐點早日出現,希望這場疫情早日平息,希望大家健健康康!


骨科木匠劉醫生


通俗來說,拐點就是疫情人數不再增加,或者非常緩慢增加。該發病的都發病了,不發病的,也就永遠不會發病了。這時候解除疫情,大家都可以正常外出,正常接觸,也不會發生感染了。

按照專家的說法,從1月23日開始計算,14天是第一個潛伏期,2月6日是第一個潛伏期的結束。這時可能有些病例還沒有爆發出來。那麼再加一個潛伏期14天,也就是2月20日,可能會迎來拐點。

不過在此期間,因為很多企業即將復工,那麼又增加了新一輪的感染機會。所以期待大家做好自我防護。


代量食譜


今日全國確診病例新增3697,新增疑似病例5328,新增死亡病例73,新增治癒病例261!按照目前的發展勢頭,拐點沒有臨近。

拐點來臨有哪些特徵!

1、新增確診病例減少,而且是連續減少。

2、疑似病例大幅減少,數據連續下降。

3、死亡比例減少,死亡比例減少說明治療手段的新進展

4、治癒病例大幅度增加,這個數據最好是翻倍試上漲。

如何加快拐點的來臨!

1、切斷傳播途徑。

對於切斷傳播途徑我覺得做的是非常好的,現在疫情嚴重地區封路、停運公交等都是為切斷傳播途徑,另外,號召大家在家自覺隔離,少出門都是為減少傳播。

2、特效藥或者疫苗研發出來

加快審批過關的瑞德西韋2月6日將用於臨床,這款藥被給予厚望,我們希望看到特效,有特效用出現也有利於疫情的控制,此外希望看到疫苗早日用於臨床。

3、大眾群體的自覺隔離

我感覺,這一點是最重要德一環,因為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否攜帶病毒🦠,在家自覺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這是最關鍵的一環,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好事。前兩天看福建一患者,到處參加宴席,傳染了7人,隔離了4000餘人。這傳播是非常可怕的。


自己如何預防肺炎!

個人預防肺炎最簡單的也是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在家自我隔離,不聚會,不串門,勤洗手,人群密集地區一律遠離,現在真的是躺著為國家做貢獻!

我們希望疫情得到控制,恢復正常的生活。作為普通群眾,我們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家待著!呆在家就是出力對抗疫情,為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點贊!


宋馳


#關注新型肺炎,宣傳相關知識#

大家都期盼著疫情“拐點”出現,更期望這場瘟疫早點能結束!今天全國治癒病人總數已過千,接下來只會越來越多。

每日疑似病人會被排除、或確診、或繼續疑似,對疫情的發展趨勢有一定的判斷作用,因此每日確診人數減少或許才是“拐點”最重要的數據。


上圖紅線這是近期全國每天新確診病人的曲線圖,

2.5日較2.4日下降,

2.6新增病人3691例,

2.7新增病人3151例,也沒有上升,

……

而現在診斷技術要比前一段時間好,也就是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很快能確診,對於數字變化來說也許是“有利”的一面。

那麼,現在是疫情的“拐點”嗎?

但是疫情發展是不是沿著目前方向持續走低還要觀察,若一週、兩週每天新增病人一直減少,那麼,現在就是“拐點”!新增病人減少、治癒病人增多,勝利也就離我們不遠了!

在全國疫情發展趨勢分型中,我們也要看到湖北、武漢地區的特殊性,湖北省確診人數佔到了全國的70%,因此其它省市區新增病人的“拐點”不同於湖北,從輸入性發病到區域性發病,“拐點”或許要遲一些,但這個“點”要遠遠低於湖北省。


再看上面的圖,除湖北省外,其他省確診病例和治癒病例的情況,大多省治癒的病人在10%左右!這與武漢“封城”、湖北人民付出有很大的關係,不能忘記。

“拐點”只是數據上的體現,其背後是全國上下齊心努力的結果,只有防控措施有效才能使拐點早點到來,疫情早點結束,已有醫務人員為這場戰“疫”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還要再次提醒隱瞞病史、不配合防控的人,你犯法了!


劉永毅醫生


疫情拐點應該是最近網絡上的一個熱搜詞,每次專家出來對疫情進行答疑的時候,很多記著都要問類似的問題,疫情拐點什麼時候到來?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搞清楚什麼是拐點。



所謂拐點是數學曲線的一個分解點

拐點在數學上指改變曲線向上或向下方向的點,直觀地說拐點是使切線穿越曲線的點(即曲線的凹凸分界點)。



拐點對疫情來說意味著什麼

其實在這次疫情中大家關心的拐點就是一個時間點,什麼時間點呢?就是每日疑似病例增加的人數比前一日的人數要少,那麼這個點就是拐點。

從目前來看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每日疑似病例人數已經得到控制,基本維持或者已經下降,但湖北地區疑似病例還在上升

從這幾日公佈的數據來看,從武漢宣佈封城後,到今天2月6號,恰好過了一個潛伏期,全國除武漢以外地區已經基本控制住了一代患者,二代患者人數持續減少,但是湖北地區由於醫療資源緊張,出現了很多家庭集聚的二代或者三代病例,所以近期疑似病例還在持續增加。

注: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醫學掃地僧


2月7日下午,鍾南山院士在參加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召開的會議後表示,疫情的拐點還未到來,“估計這個拐點到來還得有幾天”。

新冠肺炎疫情拐點 具體指的是什麼?

在2020年1月30日,上海肺炎防控情況新聞發佈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表示,拐點出現有兩個標誌:一是疑似感染下降,二是發病(確診)下降。加起來,就是鍾南山院士說的:新增病例。具體來講,就是這個病毒的致病性和傳播性會下降,就像是邊際效應, 所有的指標都過了一個高峰期,然後再下來,這個下降的點,就稱之為“此次疫情的拐點”。從以往的傳染病防控經驗來看,任何病毒過程都是這樣的規律。但是,要注意一點,這種情況是指,傳播期間,病毒沒有發生變異,人們對付它的經驗手段越來越多。

而目前的數據顯示,這個拐點還沒有到來。

何時能出現拐點?統計一下現有的專家判斷

(1)鍾南山——呼吸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年1月28日,鍾南山院士預測 疫情應該在一週或者10天左右達到高峰,就是今天左右。

(2)李蘭娟——著名傳染病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年1月28日,李蘭娟院士表示,如果隱性感染的人全部找到了,感染的人全部隔離了,那在14天潛伏期之後,會慢慢往下降。那就是正月十五六左右。不過,你得注意 一個前提——隱性感染的人全部找到了,感染的人全部隔離了。

(3)曾光——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2010年1月29日晚,曾光表示,如果能做到“武漢人不出去,外地人不進來”。大概到正月十五,應該看到明顯的成效。

(4)張伯禮——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年1月29日,張伯禮表示,拐點是新增病例開始減少,出院的病例增多,死亡病例下降。他並沒有說具體時間。

(5)陳薇——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2020年1月31日,陳薇院士表示第一個拐點到來之後,疫病可能還有第二峰、第三峰,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拿出最充分的方案,準備最長期的奮戰。

從上述五位頂級專家的判斷看,大體上認為正月十五左右是個節點。但是截至2月4日,全國新冠肺炎新增疑似病例連續兩日下降後,而2月5日,這一數據回漲不少。據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介紹,這是由於試行第五版診療方案中,對於疑似病例的判斷標準增加了對呼吸道症狀表現的判斷,所以導致疑似病例數量有所增加。

但是,綜合判斷,今天已經是正月十五了,而“拐點”還沒有來臨。
您覺得是因為什麼呢?隔離、診斷、還是返工......?

人體受到病毒感染是個群體,我們看到的每一個人是個體,群體經過感染以後,會產生免疫,就像過去歷史上所有的感染都會有一個下降的過程。 下降的時間一方面取決於我們群體的免疫力, 病毒傳播少,慢慢就下來了。

另一方面,我們要積極採取的干預措施,發現有效藥物治療方法,假設能夠很快有抗體、有疫苗,就可以促進這個拐點早日出現。 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群體的免疫提高,再加上早發現早隔離,可以使拐點能夠儘早出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