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中国历史上被称颂的“贤后”并不少,唐朝的长孙皇后,明朝的马皇后等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德皇后”。但是她们的“贤”更多体现在对后宫的管理和对丈夫的辅佐上,在一个“辅助”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而很多皇后,一旦冲破“辅助”这个角色,来到台前进行管理,往往就会被文人清流们扣上“牝鸡司晨”的帽子,被后世史家所诟病,比如宋真宗时的刘娥刘皇后。

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而东汉这位皇后,也曾辅佐幼帝临朝称制,甚至这个皇帝还不是她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她却得到了帝王真心的敬爱和当世名流文人的称颂,还被后世尊崇为“千古第一贤后”。

她就是东汉第二位帝王汉明帝刘庄的皇后---明德马皇后。


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明德马皇后

一.父亲病逝遭陷害,幼女掌家撑门庭

马皇后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真正的将门之女。

父亲英武忠诚,母亲贤惠柔弱,上有四位兄长两位姐姐,而她是父亲年近五十才得的掌上明珠,是将军府上最娇宠的三小姐,在父母兄姐的关爱中无忧无虑的长大。

但是美好的生活在她十岁那一年戛然而止。

公元49年,六十二岁的伏波大将马援在领兵攻打五溪蛮夷时,得了瘟疫病逝军中。

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马援是东汉一朝的传奇将领,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东汉建立之后,各地仍有动乱,马援虽已年迈但依然率军东征西讨,他决策陇蜀,西平诸羌,南征交趾,北遏乌桓,一生戎马倥偬,功勋卓著。

他也最终实现了作为一名战士“马革裹尸”的夙愿,死在了战场上,为国而亡,但身后事却很凄凉。

他病死不久,虎贲中郎将梁松、黄门侍郎窦固就诬告说他在征伐交趾时,独断专行导致军事失败,并且还从战利品里搜刮财宝,大肆敛财。

梁松是光武帝刘秀的女婿,窦固是豪臣窦家的人,刘秀很容易就听信了他们的谗言,下旨剥夺了马援“新息侯”的爵位,连他的遗体也只能草草下葬,入不了扶风马氏的祖坟。

后来还是马援的侄儿马严和马援的妻子蔺氏,用草索将自己和马援的子女子捆到一串,前去请罪,并先后六次上书鸣冤,才得以让马援正式下葬。

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但是马家的苦难并没有到此结束。

马家遭难之后日益衰败,而马皇后的长兄又在这个时候病逝,母亲蔺氏受不了打击精神也出了问题,马家就只剩下了一群未长成的孤儿幼女。平时交好的那些所谓“好友”都变了脸,纷纷躲避马家,甚至还有故意欺负她们孤儿寡母的;就连之前已经和马家子女们定下婚约的家族,也开始刻意保持距离,再不敢和他们亲近。

这其中就包括和马三小姐订了亲的窦家。

这种世态炎凉的嘴脸让马援的侄子非常气恼,他索性出面做主,把堂妹们的婚约统统解除了。

父亲病故,母亲失常,长兄亡故,姐姐柔弱,堂堂将军府的千金还被退婚,十岁的马三小姐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凄苦的局面。

但是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个年仅十岁,养在深闺的三小姐,却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撑起了整个马府。

她掌管全家家事,管理教育仆人,规定府内外的事情每天都要向她咨询禀报,由她决策处理,行事干练利落,看不出一点十岁孩童的稚气。

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二.豆蔻少女初长成,嫁入东宫受宠爱

三年过去,马三小姐已经出落成了一个姿容俊美,行事大方的少女。

但马家的困窘局面并没有得到太大改善。此时马皇后的堂兄马严,深感叔父一家的悲惨境遇,就上书光武帝,希望可以选马家的女儿入宫,帮助马家渡过困局,告慰马援将军的在天之灵。

这些年光武帝也觉得当初有冤枉马援,愧对马家,就答应了。

公元52年,13岁的马氏入选太子东宫,成为了太子刘庄的妃子。

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马氏豆蔻年华,容貌秀美,少女独有的娇俏气质很快就为她赢得了太子刘庄的宠爱。而且她勤奋好学,一有时间就读书,读的还大多是董仲舒等先贤名士的作品,更显得她的独特和出众,太子也渐渐对她从宠爱生出了尊敬和爱慕的心思。

而且,作为太子的妃子,马氏经常会去侍奉婆婆阴皇后,她真诚体贴,办事周到利落很有大家气度,所以很快也得到了阴皇后的喜爱。

马氏在东宫中继续保持着她恭谨谦逊的行事作风,做事勤快谨慎,待人和蔼可亲,所以和宫中上下都相处和睦。

有丈夫的爱慕尊敬,有婆婆的欣赏喜爱,有阖宫上下的敬重夸赞,马氏的太子后妃生涯过得风生水起。

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三.收养皇子世人称颂,德冠后宫被封皇后

公元57年,光武帝驾崩,刘庄继承帝位,是为汉明帝,封马氏为贵人,此时距离马氏入宫不过6年。

19岁的马贵人成为了后宫中的“明星”---她谦恭低调,比在东宫时更加仔细周到的侍奉太后,和婆婆阴太后的关系处得很好;对待其他妃嫔,她也诚恳热情,从不仗着宠爱欺压任何人,所以宫中之人无不夸赞她。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入宫六年,马氏始终没有生育一儿半女。

对于一般的后宫女子来说,子嗣的问题至关重要。中国历史上自己无法生育而竭尽全力地阻止别的女人靠近皇帝,甚至残害其他后妃子女的宠妃也不在少数。

但是马贵人却十分坦然,她自己做不了母亲,就为汉明帝举荐后妃,希望汉明帝可以子嗣绵延,东汉皇室可以枝繁叶茂。

对于新选入宫的秀女,她也从不欺压,而是亲自教授她们礼节,尽心尽力为她们安排打点后宫的吃穿住行,嘱托她们要好好伺侯君王。

皇帝仁爱,太后贤德,后妃不搞什么争宠献媚的阴谋诡计,皇子皇女们友爱亲和,刘庄的后宫一派祥和。

可以说,汉明帝刘庄的后宫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因为实在是太太太和谐了。

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汉明帝理解并从心底尊敬马氏所做的一切,他担心马氏以后没有儿子傍身,就从皇子中挑选了一个让她抚养,还对她说“人未必当自生子,但患爱养不至耳。”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说“人不一定非要自己生儿子,能不能精心爱护养育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皇帝,刘庄能对马氏说出这番话,这其中的情意和尊敬可见一斑。

马氏读懂了皇帝对自己的厚爱。所以她日夜操劳,尽心照顾养子刘炟。而刘炟也是天性淳厚,孝顺听话,两个人母慈子爱,比亲生母子的关系还要好。

公元60年,大臣们上奏请汉明帝立后。明帝就去请示母亲阴太后,她说:“马贵人德冠后宫,就立她吧。”

太后懿旨,皇帝亲封,当年的马将军遗孤,成了东汉第二任帝王这一生唯一的皇后。

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四.

公元75年,汉明帝驾崩,汉章帝刘炟继位,尊马皇后为皇太后。

马氏成为太后之后,依然很好地管理着后宫。她还亲自撰写《显宗起居注》,这是历史上最早的专门记录皇帝日常言行的著作,为后世开创了“起居注”这一新的史书体例,她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除了妥善管理内宫事务,马氏在前朝政治上也有很大的作为。

她是熟读史书的人,知道外戚势力过于强大对一个皇朝有多危险,所以她在世时一直压制着自己娘家,杜绝马氏宗族子弟位列高位。

汉章帝和马太后感情十分深厚,登基之后就一直想为母亲娘家做些什么,他多次想要加封舅舅们为列侯,但都被马太后严词拒绝了。

在这种严加管束下,马氏族人大多远离朝堂,官阶低微,这在历朝历代的外戚中都十分罕见。

她拒婚之后嫁入东宫,成为一代贤后和中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公元79年,马太后薨逝,享年四十一岁。

汉章帝为母亲加封谥号“明德”,历史上常称她为“明德马皇后”。

她虽然没有像父亲那样上阵杀敌,却一直在做一个“战士”,勇敢自信地抗击着人生中的所有苦难。

幼时遭难,少女入宫,抚养皇子,压制外戚,一路走来,她活得自信清醒,遭难时没有自怨自艾,富贵时没有恃宠生骄。

在等级森严,女子天然弱势的古代,她用自己的人格品德征服了帝王,太后和天下的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