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屋”之巴菲特篇

安全投资之术 |“黄金屋”之巴菲特篇

财经类经典书籍《向巴菲特学投资》分章节解读之

<strong>第十一章 安全投资智慧

各位听众,大家好!

在过去的3天里,我们学习了巴菲特的安全投资之道:关注企业内在价值,不追热点,人弃我取,注重每支股票的盈利分析。那在了解了企业内在价值后,我们又该如何操作呢?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价值与价格相较”法则。

安全投资之术 |“黄金屋”之巴菲特篇

何为内在价值?

巴菲特在选择股票时,总是选择那些价格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企业股票。

那么,什么是内在价值呢?从纯粹的经济学角度来定义,内在价值就是一家企业在其存续期间所有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即计算公司未来的预期现金收入在今天值多少钱。但计算一家企业股票的内在价值并不像经济学定义那样简单,它甚至是无法计算出精确值的。巴菲特也承认:“我们只是对估计一小部分股票的内在价值有点自信,但这也仅限于一个价值区间,而绝非那些貌似精确,实为谬误的数字。”由此可知,内在价值只是一个估计值,而非精确的数字,而且它还会随着利率的变化或者对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的修正而变化

安全投资之术 |“黄金屋”之巴菲特篇

内在价值尽管模糊难辨,但却至关重要。它是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的唯一合理标准。虽然无法精确地计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巴菲特依然把它作为自己评判股票的标准,因为他知道,所有股票的价格都是在其价值线的上下不停波动。所以,他在准备买入一支股票前都会首先对目标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在确定了目标公司股票价值的大概范围之后,再将其与股票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看出股票价值与价格的背离程度,然后以低于股票价值的价格买入,在股票的市场价格超过股票的内在价值后将股票卖出,从中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巴菲特常说的“用40美分购买价值1美元的股票”的道理。

安全投资之术 |“黄金屋”之巴菲特篇

将价格与内在价值相比较的两大优势

巴菲特认为通过价值评估将价值与价格进行比较,至少可以给他带来两个至关重要的好处:第一,它可以保证买到被低估的股票;第二,它可以帮助投资者计算未来的收益,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当巴菲特确定股票的市场价格远远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就会买进该公司股票,因为价格总有向价值回归的时候,一旦价格回归,就可以从中获利,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金融市场总是会迷惑众多的投资者,而巴菲特始终抓住这条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原则,坚持分析企业价值,坚持价值投资,从而投资获利。

股价对内在价值的影响举例

在巴菲特的投资理论里,价值决定着价格的走向,而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价值。所以巴菲特不只是看其价格是否低于其价值,还会分析价格对价值的影响。价格对价值的影响主要通过对公司未来收益的影响来体现。

例如在1979年巴菲特购买美国通用食品公司的股票时,每股股价是37美元,而通用公司1978年每股收益是4.65美元,其每年利润率的涨幅约为8.7%。由此数据推断,巴菲特估计1979年通用食品公司的每股利润将会达到5.05美元。那么他第一年的投资收益率将为13.6%(5.05/37*100%=13.6%),且以后的收益率仍将按照每年8.7%的速度递增。这样的话,他的投资收益率就高于投资美国长期国债10%的标准利率。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巴菲特才会认为是值得的。

安全投资之术 |“黄金屋”之巴菲特篇

而如果通用食品公司在1979年的股票价格是15美元的话,那么巴菲特第一年的收益率将高达33.6%(5.05/15*100%=33.6%),且此收益率会以每年8.7%的速度递增,此时的巴菲特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全部身家都押上去。

换种角度讲,如果1979年通用食品公司的股票价格是67美元的话,巴菲特的最初收益率就会下降到7.5%,那么,巴菲特的投资收益率就会小于投资于美国长期国债的标准利率——10%。这样的股票,即便其价格仍然小于企业的内在价值,巴菲特显然也不会感兴趣。

从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可以看出,这种将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进行比较分析的方法一直被他延用至今。也正是这种坚持,不但让巴菲特买到了许多收益率非常高的企业股票,还帮助他避开了多次股灾。


锁定“黄金屋”,我们明天再见!


安全投资之术 |“黄金屋”之巴菲特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