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分享一個故事嗎?關於努力,勵志的?

strongwill


斯蒂芬.金

全名斯蒂芬·埃德溫·金,美國暢銷書作家,恐怖小說大師,長年霸佔作家財富榜,本人長這樣。

可能你還不太明白其人,不過或許你曾經看過他的電影。

豆瓣評分9.7的《肖申克的救贖》

亦或是驚悚恐怖的《閃靈》

還有很多暢銷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就不一一贅述。

斯蒂芬金出生在美國緬因州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在他兩歲時拋妻棄子離去,留下年幼的斯蒂芬金和哥哥與單親母親相依為命。

斯蒂芬金的童年可以稱為顛沛流離,相依為命的哥哥和媽媽輾轉親戚寄居在親戚的家裡,年少的他體弱多病,在別人去學校上課的時候他只能呆在家裡,翻看家裡的舊書(恐怖小說),這激起他的創作慾望。

十歲重新上學就提筆模仿名家寫諷刺學校的老師,為此差點被學校開除。

長大後就讀於緬因州的州立大學,費用是通過貸款和獎學金,還有在紡織廠打工賺來的。

就算結婚後,還和妻子和三個孩子租住在閣樓裡,甚至在一輛破舊的拖車;而斯蒂芬金雖然還在寫作,但是情況卻不樂觀,退稿信被他用在一根長釘釘在牆上,厚厚的一摞而他自己則在洗衣房工作,領著微薄的薪水。

遙不可及的寫作夢,糟糕的家庭經濟,嗷嗷待哺的孩子,不太滿意的工作環境,逼仄的生活空間。換作是其他人,或許早已經難以承受這命運之輪的捉弄了吧。

但斯蒂芬金沒有被壓垮,而是堅持不懈,不停的寫作與投稿,終於寫出第一部廣為人知的作品,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爆款。

《魔女嘉麗》

看啊,又是一個堅持不懈的故事。

其實不是,這是一個平凡人追逐夢想的故事,故事不在於他如何解決生活的困境,人生的困境,而在於他在這些困境下初心不變,追求夢想的故事。

正如他的自傳《寫作這回事》裡說的:“因為熱愛,所以寫作,而財富只是它的附加產品,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多讀多寫,最有價值的課程是你自學得到的”。

《寫作這回事》裡分享的寫作心得:

1、多讀,多寫

2、段落簡潔,言語幹練

3、寫作時順其自然

4、貼近真實生活

5、改稿:第二稿等於第一稿的百分之九十。

6、人人都有背景故事,截取有趣的部分即可。


嶺南有豚


●作者楊明

不瞞大家說,我僅上了六年半學,初中沒畢業便中途輟學,回家務農。這期間,我修過大寨田、幹過瓦工、鋼筋工。尤其讓我久久難忘的是,剛下學的那一年,正值大集體的最後時期,自己為了給家中掙得70公斤的小麥,17歲的我,硬是堅持著和成年人一起推小車。一天下來,晚上解手走路都十分困難。也就在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後,有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小農意識的我,思想發生了變化。自己不甘心就此度過一生。

在校時,自己學業偏科,尤其對作文很感興趣。因為如此原因,自己下定決心,想在文學方面有所發展;實實在在地說,自己天真的理想是想當作家。為此,我在勞動之餘,重視抓緊學習。當時,家中經濟比較緊張,在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自訂了《山東文學》;為了解決認字不多的問題,借錢買了字典,有空便練習認字。當時,自己也數次投稿,但都杳無音信。

1983年10月,我應徵入伍。在新兵連,我發現了這麼件小事。當時,我們班9個新兵,人人發了一個大搪瓷碗,其中有一個搪瓷碗在洗涮時被碰掉了瓷。由於搪瓷碗集中放在一起,要下連隊了,誰都想要個好碗。那天,打完揹包,小陳率先向擱碗廚走去。大家以為他要去搶好碗,便緊跟著向前跑去。結果,大家搶在手中的碗都是好的。原來小陳搶先拿的是個破碗。這件事使我很受感動,自己依據這個實事,寫了篇小小說,寄給了軍區的《前衛報》。說心裡話,當時自己沒指望稿子會發表。

新兵下連後的一天,我們班長拿著一張《前衛報》對我說:這上面的作者怎麼和你同名?我接過報紙一看,喜不自禁地說作者就是我,我的稿子見報了!說實話,由於處女作的意外發表,我高興的一夜沒睡好。

因為發表了第一篇稿子,更加激發了自己的寫作熱情。我記得,老兵退伍後,連隊飼養員出現空缺。當時,由於副連長對我比較好,他在團裡分給連隊兩個學司機名額後,熱情地推薦我去學司機。面對好多戰友頗感興趣的事,自己卻選擇了當飼養員。因為自己覺著,只要喂好連隊的十幾頭豬,其餘的時間可自由支配,如此便於個人學習。就這樣,面對別人的不理解和冷眼看待,我選擇當上了連隊的“豬官”。

在幹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我幾乎把所有的時間用在了讀書、寫作上。充滿臭味的飼料室、炊事班的灶爐邊、伙房油膩的桌子上都留下過自己學習的身影。晚上12點之前,自己從來沒有休息過。

應驗了有付出就有收穫這句話,在連隊第一年,我便上稿12篇,年底被團政治處評為當月“十佳”好事之一。第二年、第三年,我共發表了50多篇稿子。第四年,自己被團政治處調去任專職報道員;五年服役期滿,自己轉了志願兵,由於個人報道成績突出,被破格提拔為軍官,並由所在團調到了獨立師任新聞幹事。

當兵17年,自己發表新聞稿件1100多篇,在軍地報紙上了37個頭版頭條,加編者按、編後評論的稿子共發了110多篇,50多次獲得各類新聞獎,年年被團、師、集團軍、軍區評為新聞報道先進個人,集團軍樹我為自學成才標兵。解放軍報的《新聞與成才》雜誌、軍區的《前衛報社》、《大眾日報》的《青年記者》雜誌、《山東青年報》曾報道過我的事蹟。應該說,憑著個人的勤奮與努力,自己事業有成。



柳初


我分享的這個故事是96年的事情,我從國營單位停薪留職到浙江謀生。當時,是一傢俬人老闆,他是開賓館酒店的,一共開了8家。我主要是負責核對8家店面賬目和分管負責人的單據報銷。

我每天早上去收這些賬單,收回來就坐在辦公室裡,一張張核對。一接手,我就傻眼了。賬單太多了,那時沒有計算器的,所有的數字,都是用算盤打。打算盤我也不是很專業?怎麼辦呢?我想自已既然接了這個活,就要做好。於是,我中午(本來有兩小時休息)不休息,晚上下班了。我就拿回去核對。我通常忙到晚上12點在睡覺。

剛開始單據實在太多了,我就分了個序,店面的賬目先核對,分管負責人的單據緩後報銷。這樣我每天的工作時間是16個小時,老闆只付8小時的工,另外8小時是奉獻的。但我考慮到自已要做好這份工作,只有花上時間去完成呀!

一有空,我就練習打算盤,過了一個月,我的算盤打的挺快了,我也就對我的工作得心應手了。老闆和老闆娘都很信任我,我在那個單位做了21年。現在,雖然不在他那裡工作了,但是我們還是會用微信聊天。偶爾也會聚會一次,大家象是兄弟姐妹一樣。

通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志者,事竟成!



故鄉人和事


分享一個關於我自己的故事吧,雖然我談不上多成功,但這也算的上一個低層小人物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故事。

我出生在農村,父母都是社會人最低層的人,母親沒有工作在家種地務農,父親是一個農民工在建築工地上做那種最沒有技術含量的苦力活,就是大家戲稱的搬磚。

我出生於這種家庭,父母都沒有文化,而且並不認為有文化是多麼重要的事情,他們對我的學業並不上心。打心底裡就認為學點東西,認識幾個字然後下來幹活是最好得選擇。

我本身並不聰明,小的時候雖然不貪玩,但確並不愛學習,滿腦子都是武俠小說的夢,幻想著做金庸武俠小說裡的大俠,這個夢一做就是好多年。幼小的我就單純、內向的生活在這個不切實際自我編織的夢裡。不愛交際,不愛說話,內向、自卑的一直跌跌撞撞的上完初中。

我在初中的成績談不多壞,但也絕談不上優秀。而且因為我比較內向的性格,還經常被一些不良少年欺負,我的記憶裡我的課桌總是被他們破壞的不成樣子。因為膽小我不敢告訴老師,也不敢告訴家長。天天帶著忐忑,帶著害怕去走在上學的路上。

第一次參加中考,沒有懸念的我沒有考上。但距離分數線差距只有兩分,需要交4000塊錢才可以上高中。對錢特別看中而且從不認為我可以上好學的爸爸,很乾脆的拒絕了我哀求上學的請求,但在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哭訴下,最終同意了讓我去復讀。

復讀的時候,我擔心上學的機會再從我的懷裡溜走。所以我格外的努力,每天晚上都學習到凌晨一點多。而且那一年我的身高像打了激素一樣從170猛漲到183,身材高大的我再也沒人敢欺負,我可以專心致志的把精力放在學習上面。

第二次中考,我最終超過分數線50分,在我們那個小小的鄉鎮中學裡面以第二名的成績考上縣第一中學。

本來在鄉鎮是拔尖的我,到了縣城的高中,成績變得很普通,甚至有點跟不上,第一次分班考試,我就無情的從實驗班分到普通班。然後在普通班一直不上不上的上了三年。

第一次的高考,我距離本科線差距相當巨大,成績僅僅夠上個專科。不甘於上個專科的我選擇了復讀,復讀一年再次參加高考,成績依然不理想,也最多隻能上個三本。我咬著牙復讀了第二次,終於第三次高考成績考了620分,可以去上一個比較重點的大學。

選擇大學的時候我在家人、親戚的建議下選擇了學醫,學醫的時間很漫長,而且上大學的時候突然輕鬆起來,讓我變得很放縱,我經常不去上課,不去學習。讓我在大學掛科掛的很厲害,一直到大五的最後一個學期我才把所有的課程都補考合格。最終順利畢業,拿到畢業證跟學位證。

跟大多數醫學生一樣,大五的時候我也選擇了考研,但我大學的成績過於糟糕,加上沒有參加過輔導班之類的,所以考研成績太過於慘淡。比最低分數線都差好幾十分,根本沒有學上。

為了以後能有個比較不錯的工作,我又硬著頭皮,在家劇苦讀準備第二次考研,成績還算不錯,考了360分可以上一個不錯的醫科大學。

研究生畢業以後,我又參加醫院的事業編考試,當然第一次又沒考上,經過過一年的多的找工作以後,第二年終於考上我們市裡的醫院。

由於我多次的復讀,加上讀研,我工作比我一些初中、高中同學都晚的多,我參加工作的時候已經29歲,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齡青年。哈哈,但是長相還算年輕,靠著一張不顯老的臉,經常被病人當做實習生。

雖然我談不上多成功,但我覺得我就是當下很多農村出來得孩子得縮影,個人天賦、家庭條件都不好,只能自己在一次次的失敗裡爬起來,然後再努力,再往前爬著。其實,我也需要感謝我的父母,雖然他們不太支持我上學,但他們一次又一次給了我上學的機會。


鬼馬機靈鬼


望海寨有個叫譚三的小夥子,小時候家裡很窮。窮到什麼地步?八歲時還光著屁股到處亂跑。過年了,別人家的孩子穿著新衣服吃餃子,譚三一家人聚在炕頭,身上蓋著破被,圍著一籮筐土豆大吃特吃。

譚三上面有兩個哥,大哥天生駱鍋,二哥生下來腦子有病,這哥倆整天嘻嘻哈哈,不知憂愁,爹孃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譚三身上。

因為家裡窮,這譚三唸完小學,就跟著大人出海打魚。

他從小就認準一個理,打魚比種地掙錢有出息。

可是他沒想到自己會暈船。

他暈船暈到什麼程度?船一晃動,他就開始吐,吐到黃膽汁出來了,人也癱在船上,一動不動。

後來,他把自己綁在桅杆上,喝口水,吐一口,讓風浪使勁地摔打,足足折騰了半年才止住嘔吐。

回想這段往事,譚三不無感慨,他說:人沒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有恆心,堅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鬥,現在的譚三,已經兩條上千馬力漁船的船長,他的兩個哥哥在岸上專門給他看管漁需物質,媳婦在家裡侍候老人,照看孩子。


祝福2992


我是一個來自廣西農村的孩子,沒有文化和背景。但是心中卻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也想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樣有著自己的事業。

2016年初,在鞋廠打工8年後,我決定自己出來開一家小作坊,主要做鞋面加工。經過了3年多的經營,期間起起落落,最終還是做不下去了,2019年7月份轉讓了。

在這期間我經歷了很多也看透了很多,我知道了人際關係與金錢的重要性,忍受了許多打工者無法體會的種種。

雖然失敗了,可我不覺得遺憾,幾年來我學到的都是人生中最寶貴的經驗,也找到了失敗的原因。2020年我會迎難而上,繼續尋找新的出路,相信我的努力付出不會白費。





努力中的老楊


我說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吧。剛大學畢業那會兒不好找工作,因為沒有工作經驗一般單位不願意要。有一個老師就給我推薦了一家小小會計師事務所去打雜。剛剛畢業去一個新公司人微言輕,端茶倒水打掃衛生,跑腿買飯等等的雜活全是我的。一個月600塊錢,不報銷車費電話費,每天出去跑腿路費自己出,每天給領導打電話彙報情侶話費自己交。有一次外面下大雨刮大風領導讓我立刻去稅務局送報表。我冒著雨去了,接收報表的那個人把表弄丟了,冤枉我說我沒送去。我一氣之下和老闆吵了一架,老闆把我開除了!我接著又找了一份一個月800的工作。我在這家公司做的也很難,那個老闆娘是個五十多歲的老女人,她不知道為什麼,看我總是不順眼,無論我做什麼事,就是我喘口氣她都要說我。我為了討好她,她中午吃飯的鍋碗我都給她刷,大冬天的是用自來水刷。北方的冬天自來水特別的涼,涼的手疼!就是這樣她還是隻要有一點點小事,她就像瘋狗一樣罵我,有一次還冤枉我偷她的錢。但是在這裡有一個好處,我能學到很多東西。所以她無論對我怎麼樣我都能忍,因為財務上就我自己,所有的活都是我自己幹,乾的多了自然而然的就會了。幹了半年多,我本事也學的差不多了,就辭職去一個比較大的連鎖店當了主管。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真的需要忍辱負重,而且我們得勤奮。


呀呀129


我的老家是東北的邊遠小鎮,當時2000人的廠子說黃就黃啦。大多數的同事都是70年代的,全部下崗,按工齡每年補800元錢,算下來也就一萬多元錢,便自謀生路去。

本來70年代的人,上大學趕上自費,工作沒感上分配,出來打工創業又趕上房價,醫療,教育三位大山壓背。

都硬挺過來了!他們在外工作是最踏實的一批。現在的70上要孝敬50,下得將就著90的判逆。

要說勵志,每個70年代的經歷都是一部勵志史!



了無趣


她出生在一個小山村,是家裡的老二,上面還有一個大姐家裡的條件不太好,父母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沒有知識,只會伺候家裡的兩畝田,家裡的經濟收入就靠兩畝薄田,靠老天爺賞飯吃。父母為了生兒子,添了個妹妹之後才添了個弟弟,家裡的經濟更加困難了。家裡有六個人吃飯,收入少,平常只能省吃儉用,很少能吃到肉,但吃飯還是能吃飽的,所以日子還算過得下去。

總以為日子一直平淡幸福,但意外出現了。一天父親在糞池裡發現了個剛扔進去的雞,看著還很新鮮,想著家裡好久沒吃肉了,就撈起來帶回家吃。父親把雞弄乾淨,煮得香噴噴地擺到桌上,招呼著母親和孩子吃飯,全家人聞著香噴噴的雞肉,高興極了,很快就把雞肉吃得乾乾淨淨。到半夜的時候,全家人都上吐下瀉,全身發燙,父親強撐著跑到鄰居家,讓鄰居把他們送到醫院,當鄰居把他們送到醫院時,他們已經昏迷不行了,經過醫院的搶救及時,她們四個活了下來,而父母卻去世了,醫生說:是因為他們吃了中毒的雞,中毒了,由於小孩子食量小吃得不多,中的毒不深,搶救及時活了下來,而她父母因為吃得太多,中毒太深了,救不了了。就這樣他們四個成了孤兒,而那時她只有6歲,姐姐十歲,妹妹5歲,弟弟才四歲,他們完全沒有能力養活自己,只能靠親戚的救濟她、姐姐和弟弟由大伯扶養,而妹妹由姑姑扶養。大伯家並不富裕,家裡本來就有三個小孩,現在多了他們三個更加困難了,所以大伯母對她們三個經常非打即罵,飯也經常吃不飽,她和姐姐天天都得去田裡幹活,家裡的家務也得包完。過了一年她要上小學了,村委會把他們的情況報上了縣政府,政府得知了他們的困難,免了她和姐姐小學的學費和學雜費,並給了他們助學補助,所以上學是不愁的。她很努力,學習非常好,年年都是第一名,但姐姐不一樣,姐姐不愛學習,讀完小學就出去打工了。她以為姐姐會努力賺錢,這樣他們四個又可以一起生活了,可在姐姐出去打工的第一年她打了個電話回來說:她嫁人了,嫁到了一個遙遠的地方,從此以後她再也不能照顧他們三個了。父母走了,姐姐也走了,再多的苦,再多的淚也沒人訴說了,只能自己忍著,她要堅強,因為弟弟妹妹也只能靠她了。

日子一天天地過,她上初中了,弟弟妹妹也上小學了,上初中政府是免學費的,一個學期的生活費只有政府給的兩百塊錢生活補助,大伯是不給生活費的。為了省錢,她從不吃早餐,中餐就打兩毛錢飯,分成兩份,一份中午吃,一份晚餐吃,菜呢就吃從家裡帶來的鹹菜吃,大伯雖然不給生活費,但他每個星期都會買一點點肉給她就著鹹菜炒熟帶來學校吃,所以雖然她還是很感激大伯的,起碼讓她每個星期都能吃到點肉。她初中很努力,成績名列前茅,在中考時本來考上的是縣上最好的高中,但如果回鎮上的初中讀,不僅可以免學費,每個學期還給一千塊錢的獎勵,所以她選擇回鎮上的初中讀書。

她上高中時,學校給她申請了國家補助,每個學期都可以拿到三千塊錢的補助,本來這個錢是夠她一個學期的生活費了,但弟弟和妹妹也上初中了,為了讓弟弟妹妹能在學校吃好點,不像她因為營養不良,長得瘦小,所以她把大部分的錢都給了弟弟妹妹做生活費。她依然是一天只吃兩餐,但因為高中是要上一個月才放一次假的,就不能帶鹹菜的,所以她一般中午打份飯加上一份青菜,分成兩份吃。她上了高中,依然努力學習,她的目標是考上大學,找份好工作,養活弟弟妹妹。三年後不負她所願,雖然不是211,985這樣的名牌學校,但她考上了一所不錯的師範院校,她很滿意,因為讀師範學費便宜。

現在她已經畢業,回到了家鄉做了一名高中教師,而弟弟妹妹也上了大學,她還在努力著,努力讓弟弟妹妹生活得更好。



2瘋2


分享一個我身邊人的故事吧。時間是十幾年前,按年齡算應該是個大哥哥,是我媽媽同事家的兒子,爸爸是普通工人,媽媽是教師。家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他當然也是眾多莘莘學子中普通的一員,也會參加高考。而就在他臨近高考的時候他媽媽病重幾近撒手人寰,爸爸忙著照顧媽媽,他自己的學習生活基本無暇分心來過問,高考的壓力加上家中經濟的窘迫讓他一度有了放棄上大學的念頭,但最後他堅持下來了,打動人們的不是他最後的結果,而是他在高三一整年裡那種機器人一樣的生活作息時間——

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晚上十一點睡覺,就算有道題沒寫完到點了依然關燈睡覺。早中晚三餐在學校吃飯,加起來的吃飯時間從來沒超過半個小時。一個星期給自己一個小時打籃球的時間,適量運動保證身體健康。每天晚上固定刷英語聽力一小時,掐表按考試時間做套卷。每天的時間就像框在方格里,精確,重複,一絲不苟。他沒有任何人的敦促,照看,甚至於除了“做完作業了嗎”之外的噓寒問暖,全憑自己的毅力和自控能力撐到了高考那天。高考的時候正好發燒,他是一邊輸液一邊考完的——考完後就知道媽媽半身癱瘓再也站不起來了。

後來他該是考到了一個很好的大學,時間過去太久,且本人也是轉述者,具體情況已經無法得知,但正是這個故事激勵了我,讓我在高中分班考試之前這樣過了一個暑假,然後我被分進了重點班。人的堅持從來在恆心。一件事情只要你持之以恆保質保量的去做,總會有開花結果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