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1世紀第一個獨立的國家,東帝汶究竟是個怎樣的國家?跟中國關係如何?

文史磚家


作為東南亞最貧窮的國家,東帝汶位於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端,包括帝汶島東部及西部北端的歐庫西地區,阿陶羅島、雅庫島等為其附屬島嶼,在陸地上與印尼西帝汶地區接壤,南隔帝汶海與澳大利亞相望,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25萬,首都為帝力。東帝汶是個多民族混居的國家,其中土著民佔總人口的78%,印尼人佔20%,華人佔2%,絕大多數人信仰天主教。



帝汶島在歷史上曾長期歸屬印尼,在16世紀初歐洲殖民者來到此地之前,曾長期接受室利佛逝王國、麻喏巴歇王國的統治。此後,葡、荷、英等國殖民者相繼侵入印尼,併為控制權大打出手。1859年,控制印尼絕大部分地區的荷蘭,跟葡萄牙達成“分贓”協議,規定帝汶島東部及歐庫西歸屬葡萄牙,帝汶島西部則併入荷屬東印度(即印尼)。


二戰期間,日本曾佔領東帝汶,但在戰爭結束後,該地又重新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並在1961年獲得“海外省”的地位。1974年4月,葡萄牙國內爆發“康乃馨革命”,薩拉查及其繼承者長達42年的獨裁統治被推翻。民選政府上臺後僅1年時間,便決定給與東帝汶人民自決權,由後者決定未來的政治前途。



當時,在東帝汶境內存在著三大意見相左的派別,其中獨立革命陣線(簡稱革陣)主張獨立,民主聯盟主張維持同葡萄牙政治聯繫,而帝汶人民民主協會則主張與印尼合併。由於三個派別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所以在葡軍撤出後,立刻陷入混戰中。1975年11月28日,革陣單方面宣佈獨立,成立東帝汶民主共和國。同年12月,印尼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譴責,悍然出兵侵佔東帝汶,將其設為一個省。


在侵佔東帝汶21年的時間裡,印尼不僅無視聯合國多次要求其撤軍的要求,而且還採取大規模種族清洗和文化滅絕政策,意圖以強力方式同化東帝汶。據聯合國報告稱,在佔領期間,為壓制東帝汶的反抗運動,印尼大肆屠戮當地人,共造成逾18萬人喪生,佔今天人口數的逾14%。印尼的野蠻統治激起東帝汶民眾的強烈反抗,而革陣由於領導並長期堅持鬥爭,逐漸成為該地最後歡迎的政治力量。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印尼獨裁者蘇哈托被迫下臺,新上臺的哈比比政權無力維持對東帝汶的佔領,只好甩掉這個“包袱”,給予他們自決權。根據當年的公投結果,有78.5%的當地人贊成獨立,印尼政府隨即宣佈承認投票結果。東帝汶雖然擺脫印尼的野蠻統治,但隨即陷入內部的混戰中,導致大量人員傷亡和數十萬難民出逃。


在這種情況下,聯合國果斷介入,成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全面接管內外事務,組織權力交接工作,並由以澳大利亞為首的多國部隊負責維護治安。經過5年時間的管控,東帝汶的局勢恢復穩定,逐漸具備走向獨立的各種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東帝汶在2002年5月20日正式結束“過渡期”,並宣佈獨立建國,由此成為新世紀第一個獨立的國家。



東帝汶雖然實現獨立建國的夢想,但長期的戰亂和印尼的野蠻掠奪,使得它的經濟完全崩潰,不僅基礎設施建設嚴重落後,沒有獨立的工業體系和製造業基礎,就連糧食都不能自給,需要依靠國際社會的大量援助,才能勉強維持生存。根據權威統計數據,東帝汶的人均GDP僅有900美元,僅相當於中國的1/10,是東南亞最貧窮的國家。


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東帝汶政府在積極引進、利用外資和技術的同時,也陸續頒佈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並調整國內經濟結構佈局。近些年來,隨著近海的石油天然氣的大規模開發,東帝汶的經濟略有起色,財政收入開始增加,但由於基礎過於薄弱,從長遠來看,國家的發展前景依舊不樂觀。



由於中國長期以來支持東帝汶的獨立運動,在“過渡期”內致力於維護當地的和平,並積極參加戰後重建等活動,由此讓東帝汶深為感激。正因如此,東帝汶在獨立的當天,便與中國建立起大使級外交關係,由此可見對中國的重視和友好態度。兩國建交後關係進展順利,合作面不斷擴大,並在2014年建立起全面合作伙伴關係,未來合作前景可期。


能證明東帝汶對華態度友好的實例,除了首先與中國建交外,便是長期使用帶有中文字樣的紙幣-厄斯科多。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華人在東帝汶的數量較多,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擁有很大的發言權,再加上華文教育較為普遍,深受當地民眾的歡迎,所以大量的中文被印上紙幣,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不過,由於東帝汶的經濟近乎崩潰,導致厄斯科多的幣值縮水過快,迫使該國政府不得不棄用這種貨幣,改而通行美元,併發行與美元等值的本國硬幣。如今,厄斯科多基本上已退出流通,僅具有收藏功能。雖然印有中文的貨幣不再流通,但並不影響東帝汶對中國的好感。我們相信,隨著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東帝汶對華友好態度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資料來源: 《世界列國志:印度尼西亞/東帝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