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打雷是什么征兆?

有米无盐


为什么冬天会打雷呢?大家知道,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这种云的底部离地面约1公里高,一般云顶带正电荷,云底带负电荷,相应的地面也产生与云底电荷相反的感应电荷。由于对流作用,云上下运动,云内的冰晶相互摩擦使电荷逐步增多,云的内部、云与云、云与地面之间的同电荷区形成了很强的电场,电场达到一定强度就要相互中和而发生放电,在光的通路上产生高温,使四周空气剧烈受热,突然膨胀,发生巨大的响声,这就是雷鸣。

由雷电的成因可知,形成雷雨云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对流运动。春夏季节,由于受南方暖湿气流影响,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上层的冷空气下沉,易形成强烈对流,所以多雷雨,甚至降冰雹。而冬季由于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因而很少发生雷阵雨,更不要说降冰雹了。但有时冬季天气偏暖,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偶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也可形成雷阵雨,暖湿气流特别强,对流特别旺盛,还可形成降雹,出现所谓“雷打冬”的现象,湘潭市今年就是这种情况。

冬季打雷说明空气湿度大,容易形成雨雪,故有“冬天打雷雷打雪”之说。如果冰雪多,气温低,家畜最易遭受冻害和诱发疾病,重者造成死亡,故又有“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说法。

“雷打冬”只说明当时天气为冰雪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与后段时间是否出现低温冰雪天气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家畜是否遭受冻害除与冰雪严寒期的持续时间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人们采取的防寒、防冻措施。只要及早抓好防寒、防冻准备工作,修整好畜舍,即使出现雨雪冰冻天气也能确保家畜安全越冬。如果思想麻痹,不注意防冻工作,就是“暖冬”年份,也可能造成家畜死亡。

气象专家评说“冬打雷”现象

问天网

冬天打雷,俗称“冬打雷”,并不是今年才出现,近几年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发生过。

中央气象台副台长姚学祥介绍,雷电的形成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即空气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暖湿空气上升的动力,空气要能产生剧烈的上下对流运动。春夏为什么多雷电呢?

这是因为暖湿气流活跃,空气潮湿,同时太阳辐射强烈,近地面空气不断受热而上升,形成强烈的上下对流,这样就易出现雷电现象。而在冬季,受大陆冷气团控制,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很少出现雷电现象。但是,当出现强盛的暖湿空气北上,遇上冷空气被迫抬升后,也会产生强烈对流,到一定强度就会出现雷电现象,在暖湿气流特别强、对流特别旺盛的情况下,还可降雹。

姚学祥认为,雷暴的产生不是取决于温度本身,而是取决于温度的上下分布。夏天地面温度高,对流比较强烈,容易产生雷暴;冬天的降水不是强对流降水,比较稳定,但如果上面的温度和下面的温度差达到一定值时,也能形成强对流,产生雷暴。因为下层空气相对暖和湿,就会产生浮力,破坏大气的稳定性。

今年11月上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受异常强盛的暖湿气流影响,又有强冷空气南下,低层暖而潮湿的空气被强迫抬升,产生了强烈的对流,为雷电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也就在“立冬”前一日的夜间出现了“冬打雷”。 这样的天气在北京等地少见,而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冬天就经常出现“雷暴雪”。说明“冬打雷”不过是一种天气现象,跟兆头无关


影视先锋线


冬天打雷其所谓的征兆,都是一些不好的说法。但这些说法,也都是一些无理论依据的迷信说法。大家大可不必当真。

1、打雷,一般发生在大夏天,也即冬天打雷并不常见,不常见,即不属于常规事件。既然不按常规出牌,那么防范于未然,积极应对各种不测,也是件好事。

2、据本人亲历,冬天听到打雷声音(好像没见闪电),当年的日子都不好过,天灾人祸特别的多。

民间谚语: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古人对冬打雷确实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预警。古代,牛曾是最主要的劳作工具。但该民谚,未必仅是指牛,也未必仅是指天气寒冷,而是可扩展到各种自然灾害,各种天灾人祸。

冬天天地的阳气都是要闭藏的,甚至有的变温动物都需要冬眠过冬,等待雷声叫醒它们起床。冬天为万物藏伏之季,冬天如果打雷,就叫做“扰乎阳”。

3、某些正规的宗教对于打雷也很有讲究,如其符令纸张的颜色,打雷前与打雷后也都不同。我曾问他们什么原因,他们也笑而不语。


皇家师爷


关于冬天打雷是什么征兆?

征兆,我认为不是迷信,这是千百年先祖们对生活中的经验总结。在我们老家,你如清早起来就打喷嚏,而且打得很响的,近几天你家或是你的近亲会有一些意外事要发生。所以征兆其实就是预报,遇到这样的事,在思想上要有所准备。但,一般都不向外张扬。

农村很敬重雷神,常常把雷比着公正的向征。老人们常说,不忠不孝者遭雷打。横行霸道的恶人,遭雷打等。所以对打雷还编了谚语。如:正月打雷,雷打雪。意思就是要下大雪;二月打雷,牛得歇。意思就是天要旱,春耕只能靠人造翻地,牛是犁不动的。三月打雷无秧水,说的是,天要继续旱下去,育秧的水田都没有。四月打雷秧上节,说的是天还要继续旱下去,所有的水田都干了,秧子上了节都无法栽下去。中间几个月打雷好像对农业生产没影响,就没有谚语。但在滿月就有了,就是,腊月打雷刀兵动。这放在冷兵器时代,就是说要打仗了。今年腊月间打雷了,人们都感到诧异。仅管中国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争发生。可是从世界上来看,美国不是对伊朗动手了吗。这不,我们国家虽然没发生战争,不是遭到新型冠状肺炎的侵扰吗。所以,我认为冬天打雷就是个不吉祥征兆。

欢迎网友批评指正。


南山9522


小时候在老家,只要听到冬天打雷,老人家就会说: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这当然是说冬天打雷不是好事。在古人看来,冬天为万物藏伏之季,冬天如果打雷,就叫做“扰乎阳”。冬天天地的阳气都是要闭藏的。从天象的角度讲,冬天就不应该有雷。如果冬天打雷,就意味着天地藏不住阳气了,动物肯定要遭殃。冬季打雷,必有大祸。那,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不然。事实上,雷电是雷雨云中的放电现象。形成雷雨云一般要具有两个条件,充足的水汽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冬天,由于空气寒冷干燥,加之太阳辐射较弱,空气中不易形成对流,因而很少有雷电。但有时冬季气温偏高,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偶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形成了雷雨云,产生了雷电,并出现雨雪天气,对流特别强盛,还可形成冰雹,这就会产生所谓“冬打雷”的天气现象。冬季打雷说明空气湿度大,容易形成雨雪,故有“冬打雷,雷打雪”之说。如果冰雪多,气温低,家畜最易遭受冻害和诱发疾病,重者造成死亡,故又有“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的说法。雷打冬”只说明当时天气为冰雪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与后段时间是否出现低温冰雪天气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家畜是否遭受冻害除与冰雪严寒期的持续时间有关外,主要取决于人们采取的防寒、防冻措施。只要及早抓好防寒、防冻准备工作,修整好畜舍,即使出现雨雪冰冻天气也能确保家畜安全越冬。如果思想麻痹,不注意防冻工作,就是“暖冬”年份,也可能造成家畜死亡。






咚咚梅


小的时候,只要冬天打雷,队里的老农夫就会忧心地说:雷打冬,十家牛栏九家空。当时年少无知,看着老农的脸色,总预感要发生什么大事!成年后,这句谚语始终不得其解,很多老农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倒是各种谣言,迷信传得沸沸扬扬。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对于雷打冬的认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认为,在我们这湘南地区,雷打冬,必须具备一定条件的,一是干冬,即暖冬天气。二是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形成雷电的条件,必须具备一定的温度和强对流。而农夫担忧的是十家牛栏九家空。因为,在我们湘南地区,一般暖冬过后,春天阴雨连绵是必不可少,甚至出现倒春寒的天气。由于,给耕牛储备的草料,基本只能满足耕牛冬天所需,开春后天气回暖,以自然放牧为主。同时,南方雨水多,冬天耕牛基本以圈养为主,掉瞟严重,碰上倒春寒,阴雨连绵,既不能放牧,又缺少草料,耕牛饿死、冷死的概率十分巨大。而在农耕时代,耕牛是农夫的命根子,又是耕田的好帮手,谁不担心?谁不心疼?这关系到一年的收成啊!这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难以理解的!在此,我也奉劝某些迷信人员,雷打冬,是一种正常的气象现象,从气象的角度分析,是具有科学道理的。特别是在此非常时期,全民同心缪力共抗疫情的关健时刻,更不应该以谬传谬,扰乱人心,影响抗疫、防疫大计!



fff7


冬天打雷,冬行春令,未必是好征兆,常被认为是坏兆头。冬天打雷,十个牛栏九个空。这也是说坏征兆的,得注意防范,特别是暖冬就会有倒春寒,对人物牲畜都不利。冬天打雷,不是刀兵,也会瘟疫盛行。故要做好防患未然,不可大意。

早些时日,常在头条上见一些北方的友友说,冬天打雷,好奇怪。因为平常冬天是无雷的,有雷多在春夏秋季发生。一年四季特点,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而今年冬暖少寒,气候有反常。瑞雪兆丰年。大寒见三白,农人衣食足。冬冷是好事,冬暖气候反常未必是好事,虫害不被冻,病菌盛行,对农业,对人畜希是不利的。

昨夜除夕,我这里就打雷下雨下冰苞了,很感突然与反常,我活了六十多年,真的少见而有惊讶。惊蛰雷,清明雨,今离惊蛰还有四十天,远着呢。除夕闻雷,少见,真不是好兆头,应未雨绸缪,提高警惕,防患未然,做到防微杜微,有备无患最好。


树德汉硕


春节期间打雷,在历史上确实不稀奇。但是今年过年早啊。虽然是庚子鼠年。但是有双春闰月。而春打六九头。而现在距离立春还有十天呢。

目前是一年当中最冷的四九天。打雷下雨,确实比较罕见!

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吧,买点医用消毒液,给家里消消毒



东北味道


冬天打雷,俗称“冬打雷”或“雷打冬”。在冬季,“雷打冬”这种天气虽然不常见,但是是存在的。

冬天雨水显著减少,天气干燥。有农谚说:“立冬打雷要反春”;民间也有“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之说,冬天打雷,预示着天气阴冷、冰雪多,连牛都可能被冻死。

然而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认为冬天打雷是不祥之兆。汉代易学泰斗京房说:“天冬雷,地必震。”他认为冬天打雷,是因为春夏之季滥杀生灵所致,人类倘不思过悔罪,冬天必将吹起暖风,以致天下虫害猖獗、瘟疫四起。

古人还说:“秋后打雷,遍地是贼。”他们认为,冬雷的发生,是由于朝廷为政不仁、法度失常,于是出现天塌地陷,盗贼横行的现象。所以古时民间有谚语,“春雷不发冬雷不藏,兵起国伤”“春正月雷,民不炊,为丧为疫”。

气候中的一些反常现象偶有发生,民间便有“春花秋开雷打冬,开春蛙鸣六月雪”之说。对此,气象学家的解释是:由于受大陆冷气团控制,冬季空气寒冷而干燥,加之太阳辐射弱,空气不易形成剧烈对流,因而很少发生雷阵雨。

但有时冬季由于天气偏暖,暖湿空气势力较强,当北方偶有较强冷空气南下,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对流加剧,就会形成雷阵雨,出现所谓的“雷打冬”现象。所以“冬打雷”不过是一种天气现象,跟凶吉祸福毫无关系,因此我们应该破除这种迷信概念,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小鹏和小波


前几天我们河南下大雨,并且动了雷声,雨哗哗的下个不停,粮农高兴的合不拢嘴,小麦不用浇水了,省钱,省力,还不用受冻,三全其美。但都在议论今年天气反常,这个季节应该下大雪,反而下了大雨,并且雷公也来凑热闹,丢了几个响雷。什么征兆?我不知道,但知道的是,今年不象往年那么冷,‘’九‘’的天气,蚊虫成群飞舞,刺猬有的还不冷眠,还能发现蛇在爬行,小麦生长旺盛,有的小麦田块,麦穗己出土,粮农愁眉不展,麦没二旺,减产己成事实。暖冬对动植物不利因素加大,对老年人来说,是莫大的福音,可温暖过冬。但危害农作物的虫子,也能安全过冬,这对农民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至于征兆什么?我不知道。





夏虫不知有冰


冬天打雷应该是一种不常见的天气现象,在北方更是少见。打雷应该是冷暖空气激烈碰撞产生的,在冬季,冷气流占绝对的优势,暖气流弱势,不容易发生打雷现象。

所以,冬天打雷,虽不常见,但有时还是存在的。在冬季,人们把打雷这种天气,俗称“冬打雷”或“雷打冬”。“冬雷其实属于一种自然天气现象。

由于古代科技水平有限,人们把冬天打雷看你是不祥之兆。据汉朝易学家京房认为:“天冬雷,地必震。”他错误地认为在冬天打雷,是由于人们在春夏二季滥杀生灵所导致的,但人们不思过悔罪,所以冬天必起暖风,天下就会虫害猖獗、瘟疫爆发。

古人认为“秋后打雷,遍地是贼。”冬雷的发生,主要是朝廷为政不仁才会有天塌地陷,盗贼横行的出现。因此,有谚语说,“春雷不发冬雷不藏,兵起国伤”,“春正月雷,民不炊,为丧为疫”。

另外,民间关于冬天打雷的说法很多,如:“冬天打雷雷打雪”,说法,就是说冬季打雷,是暴雪前的征兆。下雪时打雷就是“雷打雪”。 “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说的是冬天打雷,天气要阴冷、冰雪会多,就连牛都会被冻死。

冬天打雷不过是气候中一种很自然的反常天气现象,并不是经常发共,这跟什么祸福没一点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