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打雷是什麼徵兆?

有米無鹽


為什麼冬天會打雷呢?大家知道,雷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現象。這種雲的底部離地面約1公里高,一般雲頂帶正電荷,雲底帶負電荷,相應的地面也產生與雲底電荷相反的感應電荷。由於對流作用,雲上下運動,雲內的冰晶相互摩擦使電荷逐步增多,雲的內部、雲與雲、雲與地面之間的同電荷區形成了很強的電場,電場達到一定強度就要相互中和而發生放電,在光的通路上產生高溫,使四周空氣劇烈受熱,突然膨脹,發生巨大的響聲,這就是雷鳴。

由雷電的成因可知,形成雷雨雲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溼空氣上升的動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對流運動。春夏季節,由於受南方暖溼氣流影響,空氣潮溼,同時太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上層的冷空氣下沉,易形成強烈對流,所以多雷雨,甚至降冰雹。而冬季由於受大陸冷氣團控制,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因而很少發生雷陣雨,更不要說降冰雹了。但有時冬季天氣偏暖,暖溼空氣勢力較強,當北方偶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暖溼空氣被迫抬升,對流加劇,也可形成雷陣雨,暖溼氣流特別強,對流特別旺盛,還可形成降雹,出現所謂“雷打冬”的現象,湘潭市今年就是這種情況。

冬季打雷說明空氣溼度大,容易形成雨雪,故有“冬天打雷雷打雪”之說。如果冰雪多,氣溫低,家畜最易遭受凍害和誘發疾病,重者造成死亡,故又有“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

“雷打冬”只說明當時天氣為冰雪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而與後段時間是否出現低溫冰雪天氣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家畜是否遭受凍害除與冰雪嚴寒期的持續時間有關外,主要取決於人們採取的防寒、防凍措施。只要及早抓好防寒、防凍準備工作,修整好畜舍,即使出現雨雪冰凍天氣也能確保家畜安全越冬。如果思想麻痺,不注意防凍工作,就是“暖冬”年份,也可能造成家畜死亡。

氣象專家評說“冬打雷”現象

問天網

冬天打雷,俗稱“冬打雷”,並不是今年才出現,近幾年在全國許多地方都發生過。

中央氣象臺副臺長姚學祥介紹,雷電的形成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即空氣中要有充足的水汽,要有使暖溼空氣上升的動力,空氣要能產生劇烈的上下對流運動。春夏為什麼多雷電呢?

這是因為暖溼氣流活躍,空氣潮溼,同時太陽輻射強烈,近地面空氣不斷受熱而上升,形成強烈的上下對流,這樣就易出現雷電現象。而在冬季,受大陸冷氣團控制,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很少出現雷電現象。但是,當出現強盛的暖溼空氣北上,遇上冷空氣被迫抬升後,也會產生強烈對流,到一定強度就會出現雷電現象,在暖溼氣流特別強、對流特別旺盛的情況下,還可降雹。

姚學祥認為,雷暴的產生不是取決於溫度本身,而是取決於溫度的上下分佈。夏天地面溫度高,對流比較強烈,容易產生雷暴;冬天的降水不是強對流降水,比較穩定,但如果上面的溫度和下面的溫度差達到一定值時,也能形成強對流,產生雷暴。因為下層空氣相對暖和溼,就會產生浮力,破壞大氣的穩定性。

今年11月上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受異常強盛的暖溼氣流影響,又有強冷空氣南下,低層暖而潮溼的空氣被強迫抬升,產生了強烈的對流,為雷電的形成創造了條件,也就在“立冬”前一日的夜間出現了“冬打雷”。 這樣的天氣在北京等地少見,而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冬天就經常出現“雷暴雪”。說明“冬打雷”不過是一種天氣現象,跟兆頭無關


影視先鋒線


冬天打雷其所謂的徵兆,都是一些不好的說法。但這些說法,也都是一些無理論依據的迷信說法。大家大可不必當真。

1、打雷,一般發生在大夏天,也即冬天打雷並不常見,不常見,即不屬於常規事件。既然不按常規出牌,那麼防範於未然,積極應對各種不測,也是件好事。

2、據本人親歷,冬天聽到打雷聲音(好像沒見閃電),當年的日子都不好過,天災人禍特別的多。

民間諺語: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古人對冬打雷確實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預警。古代,牛曾是最主要的勞作工具。但該民諺,未必僅是指牛,也未必僅是指天氣寒冷,而是可擴展到各種自然災害,各種天災人禍。

冬天天地的陽氣都是要閉藏的,甚至有的變溫動物都需要冬眠過冬,等待雷聲叫醒它們起床。冬天為萬物藏伏之季,冬天如果打雷,就叫做“擾乎陽”。

3、某些正規的宗教對於打雷也很有講究,如其符令紙張的顏色,打雷前與打雷後也都不同。我曾問他們什麼原因,他們也笑而不語。


皇家師爺


關於冬天打雷是什麼徵兆?

徵兆,我認為不是迷信,這是千百年先祖們對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在我們老家,你如清早起來就打噴嚏,而且打得很響的,近幾天你家或是你的近親會有一些意外事要發生。所以徵兆其實就是預報,遇到這樣的事,在思想上要有所準備。但,一般都不向外張揚。

農村很敬重雷神,常常把雷比著公正的向徵。老人們常說,不忠不孝者遭雷打。橫行霸道的惡人,遭雷打等。所以對打雷還編了諺語。如:正月打雷,雷打雪。意思就是要下大雪;二月打雷,牛得歇。意思就是天要旱,春耕只能靠人造翻地,牛是犁不動的。三月打雷無秧水,說的是,天要繼續旱下去,育秧的水田都沒有。四月打雷秧上節,說的是天還要繼續旱下去,所有的水田都幹了,秧子上了節都無法栽下去。中間幾個月打雷好像對農業生產沒影響,就沒有諺語。但在滿月就有了,就是,臘月打雷刀兵動。這放在冷兵器時代,就是說要打仗了。今年臘月間打雷了,人們都感到詫異。僅管中國是和平年代,沒有戰爭發生。可是從世界上來看,美國不是對伊朗動手了嗎。這不,我們國家雖然沒發生戰爭,不是遭到新型冠狀肺炎的侵擾嗎。所以,我認為冬天打雷就是個不吉祥徵兆。

歡迎網友批評指正。


南山9522


小時候在老家,只要聽到冬天打雷,老人家就會說: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這當然是說冬天打雷不是好事。在古人看來,冬天為萬物藏伏之季,冬天如果打雷,就叫做“擾乎陽”。冬天天地的陽氣都是要閉藏的。從天象的角度講,冬天就不應該有雷。如果冬天打雷,就意味著天地藏不住陽氣了,動物肯定要遭殃。冬季打雷,必有大禍。那,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不然。事實上,雷電是雷雨雲中的放電現象。形成雷雨雲一般要具有兩個條件,充足的水汽和劇烈的對流運動。冬天,由於空氣寒冷乾燥,加之太陽輻射較弱,空氣中不易形成對流,因而很少有雷電。但有時冬季氣溫偏高,暖溼空氣勢力較強,當北方偶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暖溼空氣被迫抬升,對流加劇,就形成了雷雨雲,產生了雷電,並出現雨雪天氣,對流特別強盛,還可形成冰雹,這就會產生所謂“冬打雷”的天氣現象。冬季打雷說明空氣溼度大,容易形成雨雪,故有“冬打雷,雷打雪”之說。如果冰雪多,氣溫低,家畜最易遭受凍害和誘發疾病,重者造成死亡,故又有“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的說法。雷打冬”只說明當時天氣為冰雪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而與後段時間是否出現低溫冰雪天氣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但家畜是否遭受凍害除與冰雪嚴寒期的持續時間有關外,主要取決於人們採取的防寒、防凍措施。只要及早抓好防寒、防凍準備工作,修整好畜舍,即使出現雨雪冰凍天氣也能確保家畜安全越冬。如果思想麻痺,不注意防凍工作,就是“暖冬”年份,也可能造成家畜死亡。






咚咚梅


小的時候,只要冬天打雷,隊裡的老農夫就會憂心地說:雷打冬,十家牛欄九家空。當時年少無知,看著老農的臉色,總預感要發生什麼大事!成年後,這句諺語始終不得其解,很多老農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倒是各種謠言,迷信傳得沸沸揚揚。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對於雷打冬的認識,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我認為,在我們這湘南地區,雷打冬,必須具備一定條件的,一是幹冬,即暖冬天氣。二是從科學的角度分析,形成雷電的條件,必須具備一定的溫度和強對流。而農夫擔憂的是十家牛欄九家空。因為,在我們湘南地區,一般暖冬過後,春天陰雨連綿是必不可少,甚至出現倒春寒的天氣。由於,給耕牛儲備的草料,基本只能滿足耕牛冬天所需,開春後天氣回暖,以自然放牧為主。同時,南方雨水多,冬天耕牛基本以圈養為主,掉瞟嚴重,碰上倒春寒,陰雨連綿,既不能放牧,又缺少草料,耕牛餓死、冷死的概率十分巨大。而在農耕時代,耕牛是農夫的命根子,又是耕田的好幫手,誰不擔心?誰不心疼?這關係到一年的收成啊!這是現在很多年輕人難以理解的!在此,我也奉勸某些迷信人員,雷打冬,是一種正常的氣象現象,從氣象的角度分析,是具有科學道理的。特別是在此非常時期,全民同心繆力共抗疫情的關健時刻,更不應該以謬傳謬,擾亂人心,影響抗疫、防疫大計!



fff7


冬天打雷,冬行春令,未必是好徵兆,常被認為是壞兆頭。冬天打雷,十個牛欄九個空。這也是說壞徵兆的,得注意防範,特別是暖冬就會有倒春寒,對人物牲畜都不利。冬天打雷,不是刀兵,也會瘟疫盛行。故要做好防患未然,不可大意。

早些時日,常在頭條上見一些北方的友友說,冬天打雷,好奇怪。因為平常冬天是無雷的,有雷多在春夏秋季發生。一年四季特點,春暖夏熱秋涼冬寒。而今年冬暖少寒,氣候有反常。瑞雪兆豐年。大寒見三白,農人衣食足。冬冷是好事,冬暖氣候反常未必是好事,蟲害不被凍,病菌盛行,對農業,對人畜希是不利的。

昨夜除夕,我這裡就打雷下雨下冰苞了,很感突然與反常,我活了六十多年,真的少見而有驚訝。驚蟄雷,清明雨,今離驚蟄還有四十天,遠著呢。除夕聞雷,少見,真不是好兆頭,應未雨綢繆,提高警惕,防患未然,做到防微杜微,有備無患最好。


樹德漢碩


春節期間打雷,在歷史上確實不稀奇。但是今年過年早啊。雖然是庚子鼠年。但是有雙春閏月。而春打六九頭。而現在距離立春還有十天呢。

目前是一年當中最冷的四九天。打雷下雨,確實比較罕見!

大家注意個人衛生吧,買點醫用消毒液,給家裡消消毒



東北味道


冬天打雷,俗稱“冬打雷”或“雷打冬”。在冬季,“雷打冬”這種天氣雖然不常見,但是是存在的。

冬天雨水顯著減少,天氣乾燥。有農諺說:“立冬打雷要反春”;民間也有“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之說,冬天打雷,預示著天氣陰冷、冰雪多,連牛都可能被凍死。

然而在古代由於科學技術不發達,人們認為冬天打雷是不祥之兆。漢代易學泰斗京房說:“天冬雷,地必震。”他認為冬天打雷,是因為春夏之季濫殺生靈所致,人類倘不思過悔罪,冬天必將吹起暖風,以致天下蟲害猖獗、瘟疫四起。

古人還說:“秋後打雷,遍地是賊。”他們認為,冬雷的發生,是由於朝廷為政不仁、法度失常,於是出現天塌地陷,盜賊橫行的現象。所以古時民間有諺語,“春雷不發冬雷不藏,兵起國傷”“春正月雷,民不炊,為喪為疫”。

氣候中的一些反常現象偶有發生,民間便有“春花秋開雷打冬,開春蛙鳴六月雪”之說。對此,氣象學家的解釋是:由於受大陸冷氣團控制,冬季空氣寒冷而乾燥,加之太陽輻射弱,空氣不易形成劇烈對流,因而很少發生雷陣雨。

但有時冬季由於天氣偏暖,暖溼空氣勢力較強,當北方偶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暖溼空氣被迫抬升,對流加劇,就會形成雷陣雨,出現所謂的“雷打冬”現象。所以“冬打雷”不過是一種天氣現象,跟兇吉禍福毫無關係,因此我們應該破除這種迷信概念,樹立正確的科學觀。



小鵬和小波


前幾天我們河南下大雨,並且動了雷聲,雨嘩嘩的下個不停,糧農高興的合不攏嘴,小麥不用澆水了,省錢,省力,還不用受凍,三全其美。但都在議論今年天氣反常,這個季節應該下大雪,反而下了大雨,並且雷公也來湊熱鬧,丟了幾個響雷。什麼徵兆?我不知道,但知道的是,今年不象往年那麼冷,‘’九‘’的天氣,蚊蟲成群飛舞,刺蝟有的還不冷眠,還能發現蛇在爬行,小麥生長旺盛,有的小麥田塊,麥穗己出土,糧農愁眉不展,麥沒二旺,減產己成事實。暖冬對動植物不利因素加大,對老年人來說,是莫大的福音,可溫暖過冬。但危害農作物的蟲子,也能安全過冬,這對農民來說,就不是什麼好事了!至於徵兆什麼?我不知道。





夏蟲不知有冰


冬天打雷應該是一種不常見的天氣現象,在北方更是少見。打雷應該是冷暖空氣激烈碰撞產生的,在冬季,冷氣流佔絕對的優勢,暖氣流弱勢,不容易發生打雷現象。

所以,冬天打雷,雖不常見,但有時還是存在的。在冬季,人們把打雷這種天氣,俗稱“冬打雷”或“雷打冬”。“冬雷其實屬於一種自然天氣現象。

由於古代科技水平有限,人們把冬天打雷看你是不祥之兆。據漢朝易學家京房認為:“天冬雷,地必震。”他錯誤地認為在冬天打雷,是由於人們在春夏二季濫殺生靈所導致的,但人們不思過悔罪,所以冬天必起暖風,天下就會蟲害猖獗、瘟疫爆發。

古人認為“秋後打雷,遍地是賊。”冬雷的發生,主要是朝廷為政不仁才會有天塌地陷,盜賊橫行的出現。因此,有諺語說,“春雷不發冬雷不藏,兵起國傷”,“春正月雷,民不炊,為喪為疫”。

另外,民間關於冬天打雷的說法很多,如:“冬天打雷雷打雪”,說法,就是說冬季打雷,是暴雪前的徵兆。下雪時打雷就是“雷打雪”。 “立冬打雷要反春”;“雷打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說的是冬天打雷,天氣要陰冷、冰雪會多,就連牛都會被凍死。

冬天打雷不過是氣候中一種很自然的反常天氣現象,並不是經常發共,這跟什麼禍福沒一點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