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國債2.8%並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漲中繼

國君固收 | 報告導讀:

20bp浮盈or踏空,微觀上機構交易行為有何變化?疫情衝擊下,春節後首個交易日利率大幅下行20bp,不少投資者認為,債市行情已經“一步到位”,然而此次微觀結構較為特殊,即便短期內有超漲嫌疑,其“修正”也沒那麼可怕。本週股市板塊輪動至消費、週期,週二債市調整加大。關於後續市場走勢預判,我們認為可以把握兩點確定性:其一,即便疫情得到控制,對經濟的衝擊將會持續;其二,流動性“量”寬“價”低,也具有持續性,建議投資者正視調整,重視加倉機會。從微觀層面來看,疫情衝擊下,需求(流動性、銀行負債)與供給(安全資產)“雙擊”,將延長並強化本輪結構性資產荒。伴隨配置盤發力,10年國債2.8%雖然處於相對低位,但利率下行仍有空間。追逐相對安全性,本輪資產荒持續時間或將更長。回顧歷史,2015-16年資產荒是過度的槓桿導致,是資金氾濫導致的資產荒(需求過旺),最終因貨幣政策轉向而終結。本輪是安全資產缺乏(供給不足)導致的資產荒,主要看資產供給和風險偏好是否改變。可能終結本輪結構性資產荒的兩大因素:其一,安全資產供給大增;其二,風險偏好上升。但以上兩者短期內均無法兌現。

疫情加快貨幣寬鬆,銀行負債成本趨降延長資產荒。可類比的危機模式下,2008-09年,商業銀行負債成本均顯著降低。從結構來看,主要四大類負債來源(存款、同業類、向中央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本輪寬鬆週期中,銀行負債成本以相對平緩但持續的節奏下行,原因為對存款類負債依賴度降低、負債剛性被削弱、狹義流動性充裕。而疫情導致貨幣寬鬆提前會引導商業銀行負債成本加速下行,從而延長結構性資產荒。2020年公開市場降息40bp是可以期待的,引導商業銀行邊際負債成本下行,對應10年國債中樞應該在2.7%。正文

1. 20bp浮盈or踏空,微觀上機構交易行為有何變化?

機構擔憂行情“一步到位”,債市借股市反攻之機回調。疫情衝擊下,春節後首個交易日債市暴漲,指標券190015開盤成交利率下行近20bp至2.8%;10年國開和30年國債同步下行20bp。

出於穩定市場目的,央行盤中調降逆回購利率10bp,但債市不為所動,至尾盤漲幅有所收斂。不少投資者據此認為,債市上漲已經“一步到位”。

在謹慎心態下,開年第一週,隨著創業板回補缺口並創出新高,債市維持偏弱震盪運行。後在連續大額淨投放下,隔夜資金利率跌破2%,方才重拾上漲勢頭。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本週股市板塊輪動至消費、週期板塊,大盤指數似有接力創業板上漲之勢,對債券多頭情緒產生更大壓制。期債主力合約切換加快,次季合約T2006跌幅多於當前主力T2003,顯示空頭資金佈局新主力合約。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超漲後的修正不必恐慌。靜態來看,一波大漲之後,市場或多或少面臨一定回調壓力。然而,此次的微觀結構較為特殊,即便短期內漲幅存在超調嫌疑,其“修正”也沒那麼可怕:

①機構久期並不高,浮盈有限導致拋壓不大。在這一個波段中,交易盤參與度有限:其一,2019年四季度股強債弱,在債市“搶跑”行情中,不少機構久期並不長;其二,踏空的機構追漲,導致週一恐慌性買盤居多。從以上兩點來看,在當前位置,機構賬面浮盈有限,因而也不會導致大的拋壓。②擴散行情未出現,“拐點論”言之尚早。一般而言,牛市行情第一衝擊波過後,會進入第二波擴散行情,超長債、非關鍵期限、地方債、中低等級信用等價值窪地會被填平。2018年的“417”行情將“擴散”行情演繹到極致。從近期成交來看,10年期限交投相對較多,以基金賣出,保險銀行買入為主。此外,10年國債強於1年和30年期限,地方債也以5年、10年等常規活躍期限為主。總體而言,“補漲”行情尚未出現,債市情緒相對謹慎。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整體成交較為清淡,現券換手率並不高。節後前兩個交易日,滾頭寸的優先級別更高,市場成交相對清淡。另外,對於後續行情走勢,多數機構持觀望態度,疊加現階段從業人員多數在家遠程辦公,導致進場博弈衝動並不強。

本週二債市跌幅加大,建議投資者正視調整,重視加倉機會。關於後續市場走勢預判,我們認為可以把握兩點確定性:其一,即便疫情得到控制,對經濟的衝擊也會持續;其二,流動性“量”寬“價”低,也具有持續性。①未來半年內,經濟或將遭受持續衝擊,即便二季度邊際好轉,但對債市亦不構成利空。中性假設下,疫情短期內得到控制,同時對是否構成二次衝擊持保留看法。但經濟受到的衝擊尚在預期層面,並未體現在交易價格中。根據表1測算結果,2020年Q1-Q2,實際GDP可能因疫情影響被拉低1.2和0.4個百分點。即便二季度衝擊邊際減弱,對債市亦不構成利空。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②疫情加快貨幣寬鬆,狹義資金面“量”寬“價”低有持續性。近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加大,OMO降息提前,後續可能見到MLF以及LPR較大幅度降息,以上無論是實操還是預期層面的寬鬆措施,均符合市場主流認知。在近似“危機”模式下,有利的貨幣條件具有確定持續性(下文將具體分析)。

從微觀層面來看,疫情衝擊下,需求(流動性、銀行負債)與供給(安全資產)“雙擊”,將延長並強化結構性資產荒。

伴隨配置盤發力,10年國債2.8%雖然處於相對低位,但利率下行仍有空間。

即便對後市相對樂觀的機構,也面臨2.8%位置的國債買不下去手的糾結。反而容易在猶豫中,倒向空頭一派。若僅為交易盤的搏殺,那麼市場波動將加大,從而導致下行與上行空間均較大,博弈的賠率也有限。但我們認為正是因為疫情的衝擊,將會加劇結構性資產荒的矛盾,配置盤將介入,因此長端利率仍有進一步的下行空間。

本輪結構性資產荒起始於相對安全資產的缺失,但始終因“槓桿資金哪裡來”的問題被市場質疑其持續性。然而,疫情衝擊將延長並強化本輪結構性資產荒:一方面,經濟受到廣泛衝擊,安全資產相對更加缺乏,市場風險偏好也有所下行;另一方面,經濟更大的對沖難度導致貨幣寬鬆節奏勢必加快,不但維持狹義流動性充裕,且能推動銀行負債成本下行。

2. 追逐相對安全性,本輪資產荒持續時間或將更長

回顧歷史,2015-16年資產荒是過度的槓桿導致,是資金氾濫導致的資產荒(需求過剩),最終因貨幣政策轉向(需求過剩被證偽)而終結。上一輪資產荒發生在2015年6月份股災後,大量資金湧入債市,以“影子銀行”為主要流動性來源,同業資金空轉加槓桿為主要特徵,最終表現為氾濫的資金追逐相對高收益資產,最終把所有價值窪地填平。

彼時,金融機構負債成本偏剛性,迫使機構通過提升風險偏好(配置非標、欠缺流動性的ABS、私募債等),加槓桿(表內回購、表外委外)、加久期(期限利差大幅收窄)、下沉資質(低評級信用利差大幅收斂)來增厚收益,以滿足負債端資金的預期收益率要求。

資產荒愈演愈烈之下,2016年四季度貨幣政策轉向,隨即進入2017年金融供給側改革中,槓桿套利資金“枯竭”。氾濫的流動性收縮後,需求過旺導致的資產荒終結。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本輪是安全資產缺乏(供給不足)導致的資產荒,主要看資產供給和風險偏好是否改變。2018年以來,債市上漲部分是由結構性資產荒推動,一方面,增量資金來源更多為銀行表內、公募債基、外資,風險偏好均不高;另一方面,信用債違約常態化、經濟下行導致融資需求偏弱(居民按揭貸款增量有限),安全資產供給並不充足。

總體而言,本輪資產荒表現為,低風險偏好資金追逐安全資產,並且相對而言,安全資產供給較為有限,因此有別於2015-16年的需求過旺,表現為供給不足而導致的結構性資產荒行情。

可能終結本輪結構性資產荒的兩大因素:其一,安全資產供給大增;其二,風險偏好上升。對於前者,專項債供給導致的對傳統利率債配置的擠出是一大表現,但央行通過基礎貨幣投放進行有效對沖,淨衝擊非常有限;對於後者,機構的風險識別與定價能力提升、高風險偏好的槓桿資金迴歸、對不良容忍度更高,以上三方面短期都難以兌現。

3. 疫情加快貨幣寬鬆,銀行負債成本趨降延長資產荒

從歷史上來看,國債單日下行幅度接近20bp通常指向“危機”模式。2006年以來,統計10年國債單日變動幅度,下行幅度接近20bp屈指可數,其中4例發生在2008年,僅一例發生在2014年。結合疫情的特殊背景,上週一債市表現已指向“危機”模式。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2008年金融危機中,商業銀行負債成本均顯著降低。基於數據可得性,可類比的“危機”模式為2008年爆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從上市銀行數據來看,不同類型銀行付息負債成本率均有顯著下行。2008年中到2009年中,國有大行、股份行付息負債成本率下降約1個百分點,從3%降至2%。由於資產收益率下降更快,表現為同一時期,商業銀行淨息差也收斂0.5-1.0個百分點不等。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從結構來看,主要四大類負債來源(存款、同業類、向中央銀行借款、發行債券),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參考價格:同業存放主要是同業借款,參考3M同業存款報價利率;拆入資金主要參考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3M);賣出回購主要是質押/買斷式回購業務,參考DR007利率;吸收存款參考1年期存款利率;應付債券中包含同業存單、商業銀行債(二級債)等,以前者為主,參考3M同業存單利率。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結果顯示,2009年中相較於2008年中,DR007中樞下沉約240bp(3.34%-0.95%),1年期存款利率下行約190bp(4.14%-2.25%),Shibor3M利率下行 325bp(4.48%-1.23%)。主要原因為:①央行多次出手“維穩”,2008-209年,進行四次降息、四次降準操作,政策利率迅速向貨幣市場利率傳導;②彼時,剛性負債例如銀行理財尚未大行其道,存款利率隨著基準利率下調。以上兩方面原因,綜合導致了商業銀行負債成本的顯著下降。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本輪寬鬆週期中,銀行負債成本以相對平緩但持續的節奏下行。而疫情導致的貨幣寬鬆提前,加快了這一節奏,也延長了結構性資產荒。

這一輪寬鬆週期中,銀行負債成本下降偏緩,2008-09年,上市銀行付息負債成本率下行40-80bp,2015-16年則下行20-70bp,本輪下行5-20bp。考慮到基數的巨大差異,存款與向中央銀行借款佔總負債比重分別為平均80%和不足5%,因此存款基準利率降息和MLF利率降息對於銀行負債成本下降的直接推動作用有較大差異。

然而,雖然負債成本有一定剛性,短期內快速下行不太可能,但趨勢性緩慢下行是必然。原因:①與2008年、2015年相比,商業銀行對存款類負債依賴度降低、對央行投放基礎貨幣依賴度上升(農商行最為顯著);②存款類負債成本壓降較難,但銀行理財從收預期益率型轉為淨值型,負債剛性被削弱;③同業類和發行債券類負債成本,與狹義流動性掛鉤,央行在OMO操作上的及時足量對沖是確定的。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上週一央行調降公開市場操作利率,雖然債市大幅高開對利好反映鈍化,但這一舉動給出的信號意義無疑是積極的。在我們此前的基準假設情形下,MLF降息至少一季度一次,每次5bp。考慮到對實際GDP的負面拖累至少維持兩個季度,有理由相信公開市場降息速度會加快。若2020Q1-Q4分別降息20(再降一次10bp)、10、5、5bp,則相應的邊際負債成本中樞下沉40bp,對應10年國債利率從3.1%下行至2.7%,利率交易則會提前反應。

總結:新冠疫情推動貨幣寬鬆加快,負債成本下行將延長結構性資產荒。10年國債2.8%看似行情“一步到位”,可能只是上漲中繼。若遇利率回調應積極加倉,10年國債第一目標點位2.7%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我們的心願是…消滅貧困,世界和平…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 固定收益研究覃漢/劉毅/高國華/肖成哲/王佳雯/肖沛/範卓宇

GUOTAI JUNAN Securities FICC Research

10年国债2.8%并非行情一步到位,而是上涨中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