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難"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兩種論調,現代人應尊崇哪種?

只向歲月嘆蹉跎


幾千年的歷史,應遵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身在王侯,為國為民為天下,有庭院而無財產者,為大,切莫誤認為,無後代者,只要遵循著這尊諾言,就國盛家盛人民興;


馬金駒


“百善孝為先”,孝字頭上一畝田,殷勤勞作才為先,無論古今這兩種論調都應尊崇。

一,何為色難?

“色難”是一個漢語詞彙,是一個形容詞。“色”即臉色,“難”即難看、困難。出自孔子《論語·為政》。子夏問孔夫子:“何為孝道?”孔夫子答:“色難”。

難在哪裡?難在子女的容色上。

意思是對父母要和顏悅色,是最困難的一件事了。咱們都知道,隔代都會有代溝,有時一言不合就鬧僵。你媽覺得你冷讓你穿秋褲,你不同意一臉不高興,還嫌她哆嗦,這就你不對了。我媽讓我穿秋褲,我二話不說,拿著就穿上,還親了她一口說,還是媽媽最貼心,我媽笑得合不攏嘴。出了門,我悄悄找個地方把秋褲給脫了。

如果你覺得“色難”,那是因為你和父母之間有些事不懂拐彎去處理,不懂換位思考去溝通。難就難在這。




二,何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出自《孟子離婁上》。意思是:不孝順的行為有很多種,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就像父母不存在一樣的行為是最不孝順的。這裡還談到舜沒有告訴自己的父母就娶了妻子,就好像當他父母不存在一樣,就是無後的解釋。孟子曰:“是君子還是應該先通知父母才對。”

孟子有道:尊重父母就是孝,晚輩做一些事,特別是人生大事,還是要先告訴父母,徵求父母的意見,如果做不到,何談什麼“孝道”?
近現代觀點爭議

在現代很多人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誤解為沒有生育後代是最不孝。以原孟子的話意確實不是這個意思。

如果“不孝無後為大”,那麼這裡五不孝中肯定有一條是“無後”,但是五不孝沒有一條提及“沒有後代”。理由二,“為無後也”,如果“為”翻譯成“為了”表目的的話,原文就成了“為的就是沒有後代”,明顯不符合語意。


總結來說,無論是“色難”還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都是古訓。對於長輩做晚輩的都要去尊重與真心實意去和睦相處,代代相傳“孝”字才能一馬當先。


詩驀詩書畫


當代社會

人們的思想意識

認知能力

與過去相比

變化極大

結不結婚

要不要孩子

主要的決定權漸漸屬於自己

由父母決定婚姻與生育的權重

明顯下降

故父母不得不少操這份心

而"色難"

更顯重要

懷胎十月

闖過鬼門關

孩子投生於世上

然後父母

千辛萬苦

養育孩子成年

自己自始至終對父母心存感激

一以貫之

和顏悅色

恭敬誠懇

竭盡所能

善待父母

乃真孝實孝大孝也

對得起列祖列宗

對得起父母養育之恩

對得起自己子女的培養

上行下效

貴在示範

堅持不懈

則父母心曠神怡

自己氣定心安

孩子成長有期

舉家和睦

前景燦爛

故,這才是孝道也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說一下這個問題的本身,是有問題的,“色難”也好,“不孝有三”也好,本身都是貶義的,不管現代社會是否推崇傳統孝道,問題中的這兩類,都是人們不應當尊崇的。

先來說這個“色難”。這個詞,出自《論語•為政》。什麼是色難?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父母長輩有事,子女可以服其勞,有好吃的,先讓父母長輩吃,這樣是不是就是孝呢?這裡面最難的,是子女對待父母長輩的臉色啊。

有句俗話“久病床前無孝子”啊,我們想想,我們是否在父母過問我們生活的時候,我們表現出一臉的不耐煩;我們是否在父母操心我們工作、子女、婚姻等等的時候,表現出一臉厭惡呢?

有的人恐怕為了躲避父母的嘮叨,連家都不願回……

網上報道過一個案例,說一對老夫妻先後入世,老太太出去買菜,結果突發心梗,搶救無效。在家裡的另一半,因為癱瘓,活活餓死,而他們的子女,卻與他們相隔一條馬路,盡然幾天不知情……

老年人的孤獨,又怎是一個“色難”就能說的盡的呢?

至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更是人云亦云,漸漸不知來處了。

這句話,出自《孟子》,什麼是三不孝?第一,不能事親;第二,不能事君;第三,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孝有三”。這個即便在我們當下社會,依舊不能說是過時了。

面對父母的生育培養,我們不能扶養父母,這就不能說是孝,可能,這裡面有國家大義,那另當別論,畢竟我們不能分身,自古忠孝難兩全。對於忠君愛國,這便是當下孝道的第二個要求。如果你身上沒有國家大義,你又不去扶養父母,那這個人的道德水準,可謂是非常低下了。最應當解釋的,便是這個“無後為大”,這可真不是說你不給老人添個孫子就是不孝,那是什麼呢?是道德的傳承,成為一個真正立身行道的人,這才是孝道當中最重要的一項。孟子當時說帝舜,沒有稟告父母,私下的就娶了妻子,這種不告而娶的行為,是無後的行為。對於一些膝下無子的朋友,也要樂觀,因為孝,更在於傳承和後繼,如果我們能夠秉乘並做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話,那麼,也是對父母和國家盡忠盡孝了。


靜依解道


“色難”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是儒家“孝”文化的重要內容。首先“孝”是值得推崇,但“孝”也應該與時俱進。經過人類幾千年的進步,我認為應該賦予“孝”字更多的內涵。

色難是一個漢語詞彙,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多指對待父母要真心實意。不能只做表面文章。出自《論語·為政》。色難:(對父母)和顏悅色,是最難的。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譯文:子夏問:“怎樣是孝道?”孔子:“ 難在子女的容色上。若遇有事,由年幼的操勞,有了酒食先讓年老的吃這就是孝了嗎?"

色生氣;變臉。如:色作(作色,改變臉色);色勃(驟然變色。發怒的樣子);色動(臉色改變)。

現在社會人類更加文明和開明,無論父母還是子女,都應該以理服人。並不能一味的“愚孝”,或者說“愚孝”已經不能算孝,因為它會給社會帶來很多負面的問題,比如現在蠻不講理的老人~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說的,記述在《孟子離婁上》中,全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對於傳統觀念,沒有後來就是最大的不孝,而且中國傳統認知就是男孩傳後,而在中國實行計劃生育間,這種認知顯然已不符合國情

綜上所述,“色難”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孝”文化值得推崇,而具體的“孝”行為,需要與時俱進。





海上藍風


這兩種論調都是談論孝道的。但是我們首先要明確一點,孝道是什麼?

如果題主是在道德層面來談論這個問題,那就是兩種都要尊崇,不管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是“色難”,都是聖賢書裡的孝道,都沒毛病。

但如果題主將他們落實到生活中,咱就用最近大熱的《囧媽》來說說,真不是尊崇哪個那麼簡單。


01無後為大:這事情大,而且難

第一、“無後”原意不是斷香火

我們現代理解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指的是孩子沒給爹媽生兒子,家裡斷了香火。這說法由來已久。漢代趙歧在《十三經注》認為孟子這話就是這麼個意思。

那孟子到底是怎麼說的呢?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完整的原話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原文的意思是,舜帝結婚,沒告訴自己爹媽,這麼做不君子。孟子本意的“無後”,是指作為子女,應該盡到後輩的責任。

第二、“無後”不同時代有不同標準

孟子時代,“無後”就是子女沒盡到責任;

漢代後,“無後”就是做兒子的沒生出兒子,斷了香火;

我們的父母輩,更多要求我們“乖”。就像《囧媽》中,徐伊萬老媽吶喊:

“你怎麼一點都不乖呀你!”

前幾天給孩子申請專屬銀行卡,卡面上可以訂製幾個吉祥的字,我在“聰明”、“伶俐”、“富貴”、“吉祥”等一堆吉祥話裡,就看見“平安”兩個字。我既是孩子,也是母親,只希望孩子平安順遂就夠了,“惟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我都不求。

我想,我這樣的媽,代表了一大部分父母。只希望孩子幼兒園不被虐待,讀書時不被霸凌,有份喜歡的工作,找個心愛的人,平安度過一生。

第三、我們大部分子女做的都不如徐伊萬

《囧媽》中的徐伊萬和我們每個人一樣,工作很忙,沒有時間回家陪媽媽。

但是他已經盡最大努力,做到“有後”。

徐伊萬雖然工作很忙,但是依舊安排出時間陪媽媽去莫斯科演出。當然他安排的時間是坐飛機去,而不是做六天的火車。從大方面來看,他這樣做已經很難得。那天去莫斯科他不單純是陪媽媽,還有其他的阿姨。相當於一個人帶著一個老年旅遊演出團,算是不錯的兒子。我們有多少人,能分出心思來陪父母實現夢想呢?

再有,徐伊萬沒時間回家照顧媽媽,他給媽媽找了個保姆,但是他媽媽疑神疑鬼,總覺著保姆不是好人。的確,父母更需要兒女的陪伴,但是有多少父母沒有孩子陪伴的同時,拖著衰老的身體,自己照顧自己?又有幾個人能夠像徐伊萬這樣,為自己媽媽找個保姆都這麼花心思?

可以說,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像徐伊萬一樣,有經濟能力、又能抽出時間照顧自己的父母。但現實中大部分人,在工作家庭之間僅是疲於應付,而不能從容掌控。


02色難真“難”,古人誠不欺我

第一、與“有後”相比,“色難”真得很“難”

“色難”出自《論語·為政》。是子夏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道,孔子對子夏說的。原文是:

“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孔子的意思是,父母有事子女去操辦,又好吃的讓父母先吃,這都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孝道是對父母和顏悅色,這是最難的。

色,就是生氣的意思。色難,就是跟父母不生氣。

連孔聖人都覺得難,可見這事沒幾個人能做得到。

這一點,清代教育家李毓秀就比較想得開,他在《訓蒙文》中,“入則孝”的部分,對“色難”這事半個字都沒提,反而多次提到“有後”之事。

第二、為什麼說“色”難

色難首先不是子女的事,是父母的事

投胎是個技術活。

真要攤上《小歡喜》裡英子她媽;《都挺好》裡蘇明玉她爹;《歡樂頌》裡樊勝美她爹媽……色難,那真是難於上青天。

《原生家庭》、《情感勒索》賣得那麼好不是沒有理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對於這些人來說,就是一碗毒雞湯。

當然,更多的父母沒有那麼糟糕,沒有孩子之前,我也不這麼認為。但有了孩子以後,我時常自省,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有時焦慮、有時情緒失控。這些糟糕的情緒,讓我把孩子當成一個垃圾桶,去發洩和放縱。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每當父母指責孩子做不到“色難”時,是不是先想想,自己在孩子心中,到底種下了什麼種子?

色難是父母子女生活習慣的衝突

《囧媽》中,徐伊萬和媽媽的生活衝突就很典型。

徐伊萬急著出國,在登機口才想起來護照被媽媽要過去了,他很著急;

回家拿護照發現密碼鎖下面,被媽媽上了一把巨大的鐵鎖,這時候他很無奈;

他聯繫媽媽之後才知道媽媽在去莫斯科的火車上,自己工作忙到死,安排好了時間坐飛機陪媽媽去莫斯科,可媽媽就要做火車,還說走就走,這時候他有點窩火;

面對媽媽見到他之後的驚喜,他的情緒終於爆發,批頭蓋臉就一句:

沒有一個人願意衝著自己的媽媽發脾氣,每次情緒失控,都不是因為一點小事。

徐伊萬拿到家鑰匙下車後,他媽媽在火車上抹眼淚。但徐伊萬下車後心中也不痛快。每一個跟父母發完火的孩子,都會陷入深深愧疚之中。

“色難”要看父母能不能認知到,你是他們的孩子,但你是成年人

很多為人父母的人看到後,都會不以為然:在我眼裡,我的孩子不管多老都是孩子。

這話沒毛病,但是身為父母,你可以永遠向疼愛孩子一樣疼愛自己的子女,但是不要忘了,你孩子已經是成年人,你不能再想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們。

看看《囧媽》中,徐伊萬對媽媽的情緒失控:

因為心裡不痛快,徐伊萬和娜塔莎喝酒、去扔戒指。本來兩個人什麼事都沒有,但是他媽媽認為他揹著妻子亂搞。徐伊萬在火車尾節,和媽媽吵得不可開交。

這一節,我想很多男士都很有共鳴:處於媽媽和妻子之間的男士們,兩邊為難。這時候,媽媽對兒子婚姻的干涉尤為讓人惱火。

但是哪個母親插手兒子的感情問題能夠解決問題?只能讓問題越來越糟糕。

徐伊萬的失控,讓很多人“極度舒適”。為什麼?這都是他們面對父母的控制,想要逃離:

但實際上不敢:

因為一旦反抗,就是不乖,父母就會失望:

他們甚至會把子女的表現,擴大到自己的婚姻:

情緒到了那個點,誰能真摟得住?對於這樣的父母來說,孩子發一次脾氣有用嗎?沒用,他們眼裡孩子就是個孩子,他們覺得孩子虛,他們覺得孩子餓。

色難?真難。難在父母把孩子當做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這部分是不能失控的。所以,他們對孩子的生活要有主控權。

色難,是一場共贏。

父母最懂自己的孩子,往往最聽不見孩子的聲音。

孝順不是子女一個人的獨角戲。作為父母,如果一味搬出聖賢書,要求孩子“色難”,難免有失公允。好的孝順不是孩子向父母妥協,而是幫助父母成熟起來。

綜上所述,不管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還是“色難”,都不只是對子女孝道的規範。相對來說,後者見微知著,更能體現子女對父母的孝。

只有子女做到“有後”,盡到做子女的責任,儘量保證對父母的陪伴。才有“色難”這一出。

個人愚見,作為現代人,子女應尊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色難”應該是父母子女共同尊崇的論調。


老太陽慢讀


古人講究禮教,可是華夏曆史著名的舜帝做了不講“禮”的事,他沒有告知自己的父親,私下娶了堯的兩個女兒。



舜私自娶了堯的女兒也是無奈。舜很小的時候母親就死了,舜的父親再婚,生下舜同父異母的弟弟象,象母子二人擔心舜的父親死後,舜會分走一半家產,於是象、舜的後媽和舜的父親三人合謀收拾舜,他們“終日以殺舜為樂”。舜為了活命逃出家門。

舜德行好,能力強,被堯帝相中,打算將兩個女兒許配給舜,並把舜當做接班人培養。

舜要是把這事告訴父親,舜的父親會說,象比較合適,讓堯的女兒嫁給象好了,那樣舜就娶不到堯的兩個女兒了。

可是舜不把娶堯的女兒之事告訴父親,他就失了“禮”,就是不孝,因為在古代,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舜是古代有名的好首領,失“禮”之事,有損於舜的光輝形象。

孟子為舜開脫,於是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舜要告訴父親娶媳婦的事,媳婦娶不成那才是最大不孝,所以舜不能告訴父親他要娶堯的女兒。這樣舜就不是不孝子而是孝順兒了。



孟子為舜開脫是有邏輯基礎的,古代中國是典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沒有後代就無法把家業傳承下去,因此,沒有後代的“絕戶頭”是很讓人看不起的。中國至今還男多女少,就是受這種思想的影響。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生活條件得到巨大改善,思想觀念也發生轉變,最近十幾年,城市,特別是一些相對發達的城市,孝順和傳宗接代逐漸失去聯繫,人們更喜歡生女孩,因為普遍情況下,女孩比男孩更孝順。

現代,漸行漸遠地傳宗接代意識,讓色難顯得更為重要,而獨生子和生活的巨大壓力,讓色難也顯得更加稀缺。


豫有得


“色難"與"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都是儒家孝文化的重要內容。中國孝文化博大精深、淵源流長,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但傳統孝文化中的"愚孝",並不值得提倡和推崇。

想做到“色難",的確不容易

"色難“出自《論語》,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是說:“孝敬父母並時刻保持良好的態度,是難以做到的事情。遇到需要解決的事情,晚輩替長輩做了,有了好吃的,讓父母長輩去享用,難道這樣就足以稱得上是孝了嗎?“由此可見,“色難“難在不僅要在物質上滿足父母長輩,還要在他們面前經常保持和顏悅色,在精神層面慰籍他們。

”色難“難在何處?難在要你長期有一顆恭敬的心,難在要你長期有一個謙和的態度。就是說要經常對父母微笑,經常用心靈去感受他們所思所想。對於年邁多病的父母不嫌棄、不拋棄,在心煩的時候不對他們發脾氣,剋制一下,始終和顏悅色的對待他們,讓他們生活的開開心心。

隨時都給父母好臉色,體現一個人的素養和品質。可現實生活中,子女也有生活壓力和種種煩惱,因此,不管什麼情況下都能做到給父母一個好臉色,又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百善孝為先“。作為子女,應當真心愛護父母,和顏悅色,從內心深處發出微笑,讓父母感到快樂、幸福。父母也當包容兒女偶爾的“色難看“,這樣的家庭才能和諧美滿。

該如何解讀“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對於該段文字的解釋,目前有兩種觀點。

一種是曾經廣泛傳播的觀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後,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最大的不孝。這顯然是違背聖人孝道思想的錯誤詮釋,導致許多人以為不結婚、沒有子嗣就是最大的不孝。若照此邏輯,一個人只要生娃,哪怕他平時事親蠢惡,也能算大孝嗎?因此說,後人以訛傳訛,將“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是對聖人理論思想的歪曲和誤讀。

經過聯繫上下文和專家的資料考證,這段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娶妻的時候沒有稟告父母,是沒有盡到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什麼區別的。"由此看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聖人本意是說“沒有盡到做後輩的本分,才是最大的不孝。“

孝道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基礎,也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基礎,當然應該推崇。但自漢代獨尊儒術後,"以孝治天下“,出現了大量利於統治階級統治的“愚孝"文化,這是對孔孟孝文化本意的嚴重曲解。新時期,對“色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等傳統的孝文化,我們理應賦予它和諧家庭文化的新內涵。

一家之言,歡迎探討!


秋水長天H


給父母臉色看,沒有告訴父母自己做主成婚,這兩種論調,現代人貌似沒有二選一吧。

隨著時代的發展,如果硬是要二選一的話,筆者選擇不要給父母臉色看。

其實,代溝這個事情,無論你承認不承認,實際上一直是存在的。有研究指出,人類的語言,每五十年就會有相當大的變化。語言尚且如此,更不要說代溝了。

而正是由於代溝的存在,讓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充滿了不可調和性。

溝通的不順暢,就導致了不耐煩,就導致了”色難“,隨後就開始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終導致溝通失敗,親情受到傷害。

有時候想想,其實沒有必要與父母產生所謂的溝通爭執,因為沒有必要。但是,如果不產生溝通的爭執,必須有一方放棄抵抗。既然是這樣,作為子女的一方,乾脆放棄抵抗為好。

但是,放棄抵抗不代表沒有變通的方法。舉一個例子吧。

一個孩子給媽媽買了一件毛衣,第一時間把吊牌撕下來,這樣就避免了一次溝通爭執。

至於婚姻,所有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婚姻是受到父母的祝福的吧。如果父母對自己的婚姻有想法或者有看法的話,這個時候,就要看你的智慧了。


老祖宗的智慧


好讀書,不求甚解,我是淺書百物語。

首先要說明,“無後為大”的“無後”,不是“沒有後代”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原文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啥意思?這是孟子批評舜不孝順,沒打招呼就結婚,眼裡還有沒有長輩了?

這裡的“無後”,指的是“沒有盡到作為後輩的本分”,和生不生孩子沒什麼關係。

那麼是誰把這句話曲解了呢?

是東漢末年一個叫做趙岐的人,他弄了一個《十三經注疏》,說白了就是自己的讀書筆記和書評: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

所以,現在催著你要孩子口中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並不是孟子的本意,而是後人的解讀而已。

色難,是真的很難

說完了“無後為大”,再說色難。

色難就很好理解了,這句話是孔子的弟子子夏問什麼是孝的時候,孔子回答他的: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論語·為政》

簡單來說,色難就是對父母的態度不好,沒個好臉色。

好了,讓我們這些21世紀的文明人想一想,我們真的能做到對父母和顏悅色嗎?

在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和子女是最為原始、也最為堅固的親密關係。所以有人說家這個地方其實很殘酷,因為很多時候正因為我們知道家是吵不散的,所以在家裡總會說出那些難聽的話,擺出那些難看的臉色。

相比起來,“色難”對現代人更有警示和教育意義

孟子的“無後為大”和孔子的“色難”,其實並不衝突,但相比起來,我覺得還是“色難”更有警示意義一些。

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的普及,現代社會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的文明和道德,孟子所說的“無後”(沒盡到後輩義務),在當代社會已經變成個例了。

但“色難”,依舊是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大問題。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說“色難”,是建立在“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的基礎之上的。也就是說,你不僅得做,還得和顏悅色、客客氣氣的做。

人都是需要被認可的,如果子女真心實意地做了一些事,但父母不認可,該怎樣辦呢?

就拿我來說,我的父母習慣飯後出去散步,但現在防疫形勢嚴峻,所以我給他們買了一臺跑步機。

是好事吧?但我爸媽並不買賬,反而數落我亂花錢,這時候我臉色能好得了嗎……

問題出現了,很多時候子女並不是發自肺腑的想做“孽子”,而是因為評價孝與不孝的標準總是掌握在父母手裡。子女也許已經做的很多,但父母就是聽不進去,甚至還要認那個推薦保健品的人當乾兒子……

“色難”的破解,需要一些“聖人婊”的思想

現在網絡上出現了許多“聖人婊”,就是無論你說啥,他總能搬出道理來數落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壓制你。

“聖人婊”的核心思維是:消滅自身需求,滿足他人慾望。

這當然是扯淡,但是想要解決“色難”的問題,其實是需要一些類似的思想的。

人與人之間之所以產生矛盾,最主要的原因是認知重心的不同。父母關注的重點和子女關注的重點,有時候會南轅北轍,很多時候看起來雙方在爭吵一件事,但其實說的完全是兩件事。

“色難”是本能反應。《悟空傳》裡的紫霞說,沒人能做好時時刻刻保持微笑,除了神像和傻子。而克服本能,靠的就是本事了。

解決分歧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夠做到換位思考、求同存異。

正如《了不起的蓋比茨》的作者菲茨傑拉德所說:“一個人能夠同時保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還能正常行事,這是第一等智慧的標誌。”

至於趙岐曲解後的“無後為大”(不生孩子是不孝順的),我是一萬個不認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