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挖出9岁公主墓,石棺上写“开棺即死”,考古家打开后怎样了

导读:古人讲究事死如事生,所以帝王将相、王公贵族在生前都会为自己修建豪华的陵墓,陵墓修建完成之后,还会在里面放入大量的金银宝器。

《晋书》记载:“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赋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

汉朝皇帝继位一年,就要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在此期间,国家的赋税一共分为三份,其中一份就要放入陵墓中陪葬。然而“财帛动人心”,墓葬中数不尽的财宝必然会引来盗墓贼,为了防止古墓被盗,古人想出了很多反盗墓的方法。

比如流沙墓、开山为陵、修建疑冢、设立机关等等,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种反盗墓方法出现不久之后,都会被盗墓贼破解,导致陵墓最终被盗挖一空。以至到了后来,很多墓主干脆玩起了心理战,直接在古墓内写下狠毒的诅咒,希望以此恐吓盗墓贼。

陕西挖出9岁公主墓,石棺上写“开棺即死”,考古家打开后怎样了

50年代,陕西考古队发现神秘大墓

新中国成立之后,陕西作为盗墓重灾区,很多大型墓葬被盗、被毁,为了抢救和保护文物,陕西省立刻成立了专业的考古队,在全省进行文物和墓葬的普查。1957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应陕西省考古队的邀请,前往西安郊区的一处墓地进行考古发掘。

根据前期勘探显示,这是一座长方形土坑墓,墓道长将近7米,墓室顶部距地面3米。为了配合基建,联合考古队对大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从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考古专家判断这是一座隋朝时期的大墓,而且等级之高足以媲美诸侯王。那么这座大墓的主人又是谁呢?

陕西挖出9岁公主墓,石棺上写“开棺即死”,考古家打开后怎样了

隋朝公主,9岁夭折

考古队进入墓室之后,在正中的石椁前清理出了一块墓志铭,上面的内容清楚的记载了墓主人的生平信息。让考古专家感到震惊的是,墓主人竟然是一位9岁的小女孩,而且她的身份非同一般。

此女名叫李静训,出生于北周一个贵族世家,根据史料记载,她的曾祖父李贤,官至北周骠骑大将军,祖父李崇是隋文帝杨坚的心腹爱将,后来为国捐躯,杨坚为了报答李崇,就将他的儿子李敏带入宫中抚养,后来还将外孙女许配给他为妻,生下李静训。

李静训自小生长在宫中,深得隋文帝和杨丽华宠爱,可不幸在9岁时因病夭折。李静训死后,外祖母杨丽华悲痛欲绝,请弟弟隋炀帝杨广下旨,将李静训以公主礼进行下葬。


陕西挖出9岁公主墓,石棺上写“开棺即死”,考古家打开后怎样了

开棺即死诅咒,吓坏考古专家

弄清了墓主人的身份之后,考古专家开始清理墓中的随葬品,和墓志铭中记载的一样,李静训得到了超越礼制的厚葬。墓中不仅有大量的金银珠宝,还有一座建造精良的石椁。

石椁外观整个仿照古代宫殿的建造,有可以打开的门窗,进入石椁后,除了随葬的珍宝外,还有一具造型小巧的石棺。就当考古队员准备上前打开石棺的时候,好像受到了某种惊吓纷纷后退。原来在石棺的正面上,雕刻有“开棺即死”四个字。

考古专家不是盗墓贼,自然不会害怕这些封建迷信的诅咒,为了尽快完成发掘工作,考古队打开了石棺,结果里面装满了各种精美的金银珠宝,每一件都堪称稀世珍宝。

陕西挖出9岁公主墓,石棺上写“开棺即死”,考古家打开后怎样了

结语

考古不同于盗墓,考古发掘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古墓、文物,所以古人用来阻止盗墓贼的机关、诅咒,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根本没有实际意义,也不用去理会。只有将古墓和里面的文物保护好,才算是成功的完成任务。

李静训墓是迄今为止,国内发掘的保存最完整、规格最高的隋朝墓葬,里面出土的珍贵文物让世人惊叹。现在这些珍贵的文物经过修复之后,都放到了博物馆,成了国宝级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西安西郊隋李静训墓发掘简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