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小A点评三国风云人物:袁绍篇(五)外传之《宦者列传》(中)十九功侯

在上一篇中,我们讲到汉和帝刘肇为了从养母窦太后所代表的窦氏家族手中夺回亲政的权力,任用宦官郑众等人发动政变,一举铲除了窦氏家族及其党羽,实现了亲政的初步计划。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汉和帝刘肇

汉和帝临朝听政的权力既然是他发动政变夺回来的,那么他就必须要向世人证明他是一个有能力把国家治理好的皇帝。所以在他亲政的十三年间,事必躬亲,从不荒怠政事,终于使得东汉朝国力达到鼎盛,成就了后世称为“永元之隆”的又一次盛世,他个人也获得了“劳谦有终”( 后汉苏顺《和帝诔》)的史家赞誉。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汉和帝由于身体欠佳,在公元105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也就是东汉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驾崩于章德前殿,年仅二十七岁。

汉和帝以这样一个年纪过世,我们可想而知他是会留下一个年纪幼小的继承人。而且这个继承人还是中国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帝和寿命最短的皇帝。

汉和帝的长子平原王刘胜自幼患有疾病,所以汉和帝的皇后邓绥(suí)就以此认为他不适合担任皇帝的位置,而汉和帝的其他儿子又都“夭没,前后十数”,于是皇后邓绥就做主让汉和帝最小的儿子刘隆即位,是为汉殇(shāng)帝。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汉殇帝刘隆

据《后汉书》记载,汉殇帝刘隆“和帝少子也。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卽皇帝位,时诞育百余日”。也就是说刘隆登基的时候刚刚出生不过一百余天。据《周礼·谥法》中说:“短折不成曰殇”其实也就是未成年而身死,是夭折的意思。据专家考证汉殇帝刘隆在汉和帝去世的那一天夜晚即位,在第二年,也就是延平元年八月的辛亥日,即公元106年9月21日驾崩,史书记载,时“年二岁”,这其实是中国传统算虚岁的说法,刘隆当时应该是不满周岁,也就是220天左右。

汉殇帝夭折之后,邓绥又立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时年十三岁的刘祜为帝,是为汉安帝。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见,皇后邓绥前后立年龄较小的刘隆和刘祜为帝的真实原因,应该是与她自己想要临朝称制有必然的关系。她也的确在汉和帝死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临朝称制的著名太后—邓太后。

和熹皇后邓绥,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她的祖父就是东汉初年名将,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官至司徒的邓禹。三国时蜀汉名将邓芝就是他的后代。所以邓氏家族其实也是东汉朝的名门望族。

邓绥自幼好习经史“不问居家之事”,她的母亲就曾经责问过她,说“你这样不学习女工来做衣服,反而去学经史,难道你是要去考个博士吗?”。邓绥非常看重母亲的话,于是就在白天学习女工妇业,而在晚上则去学习经典。所以她其实是一个拥有一定学识的皇后。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汉和帝永元四年(即公元92年),邓绥本来应该被选入宫中,但是当时正赶上她的父亲邓训去世,邓绥由于“昼夜号泣”悲伤过度,结果导致“憔悴毁容,亲人不识之”错过了机会。

一直到三年后的永元七年,才终于再次有机会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当时的邓绥“长(身高)七尺二寸,姿颜姝丽,绝异于众,左右皆惊。”并在其入宫后的第二年冬天,也就是在她十六岁的时候被选入掖庭成为贵人。

永元十四年,汉和帝的皇后阴皇后由于行巫蛊之事而被废除。在这一年的冬天,在有司奏呈报“建长秋宫”的请求之下,邓绥被立为皇后。长秋宫就是东汉时历代皇后的居所,所以也多用于指代皇后。这一年邓绥二十二岁。在三年后的元兴元年,汉和帝驾崩,年仅二十五岁的皇后邓绥,开始了临朝称制的时代。

邓绥临朝称制以后,政绩卓著,虽然经历了“

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等多方面的危机,依然凭借着她的各种为政举措,使得东汉帝国整体保持着强势的姿态。尤为为史家所称赞的是她身为外戚之首,却对前代历史上外戚专权之祸有着深刻的领悟。

在邓绥执政期间,虽然邓氏家族无可避免的权倾朝野,但是邓绥多次公开的训诫和约束邓氏子弟,以避免招引家族破败之祸,她甚至还专门为刘氏皇室子弟和邓氏家族子弟开办学校,来加强对这些贵族子弟的教育,并时常亲自检查。在清代画家焦秉贞所画的《历朝贤后故事图》中,就有一幅《戒饬宗族图》,就是说的邓太后训诫家族子弟的故事。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戒饬宗族图

但是,在邓绥执政时期,也出现过许多为后世所诟病的政策。比如她撤销了西域都护府,使得东汉朝廷失去了对西域的辖制权,直接导致北匈奴联合西域诸国侵扰帝国边境,进而爆发了长达十多年之久的羌乱;再比如她为了充盈国库,开买卖官爵的先例,为后世祸国殃民的“卖官鬻爵”行为开了绿灯,埋下了东汉灭国的祸根之一。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不过,在邓绥众多的错误举措之中,最为后世所痛心疾首的,还是她任用宦官这件事。翻开《后汉书宦者列传》,开篇第一位就是我们上一篇着重介绍的郑众。郑众之后是发明造纸术的蔡伦。蔡伦在汉和帝时期为中常侍,在挫败窦氏外戚的时候,他“豫参帷幄”亦有功勋。后来邓太后临朝,视为亲信,被封为龙亭侯,邑三百户,后升任长乐太仆。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蔡伦造纸

在邓太后临朝期间由于受到汉和帝的影响对宦官也是格外的看重,又由于她自身的家族背景,所以一部分宦官和邓氏家族的外戚势力是处在联合的状态,基本上相安无事。但是由于邓太后对于权力的热衷,迟迟不肯还政于皇帝,她和汉安帝之间其实也是有着明争暗斗的诸多矛盾的。所以也就出现了各自培植势力的现象。比如,汉安帝的乳母王圣和小黄门李闰就是属于汉安帝一党。他们曾经向汉安帝告发,说是邓太后的哥哥邓悝、邓弘、邓阊等人曾经建议要废掉汉安帝,改立平原王刘翼为帝。这件事在邓太后活着的时候或许不会怎样,但是在邓太后去世以后,势必会牵连到邓氏家族。而且当时邓悝和邓阊已经相继去世,死无对证,邓氏家族再也有口难辩。

公元121年,即建光元年(永宁二年)三月,邓太后驾崩,到五月,汉安帝就让小黄门江京以这件事为由头“谗谄”邓氏家族,并将邓氏家族全部免官。邓悝和邓阊的儿子皆令自杀,邓访及其家属被发配边疆。大将军上蔡侯邓骘虽然因为没有参与这件事,但依然受到牵连,他被罢免官职遣令归国,后又降级迁为罗侯。他和他的儿子因为心中不服,绝食而死。邓骘的从弟河南尹邓豹、度辽将军舞阳侯邓遵、将作大匠邓畅,尽皆迫令自杀。就连邓太后的亲信宦官蔡伦也都受到牵连“

饮药而死”。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汉安帝刘祜亲政之后,大力扶持宦官亲信。江京以功被封为都乡侯,食邑三百户,与雍乡侯李闰具迁中常侍,江京还兼任大长秋的职务。与他们结为一党的还有中常侍樊丰、黄门令刘安、钩盾令陈达,以及汉安帝的乳母王圣,王圣的女儿等人。汉安帝还任命自己的舅舅耿宝为大将军,任命皇后阎姬的哥哥阎显为大鸿胪,并主朝政。阎姬的三个弟弟,阎景、阎耀、阎晏也都被任命为卿校,掌管禁兵。阎氏家族子弟即便是刚刚开始换牙的孩童,也都被任命为黄门侍郎。

这些人勾结到一起,结党营私,陷害朝臣。素有“关西孔子” 之称的大儒学家太尉杨震,因为曾经受到过邓骘的礼遇征辟,也是受到汉安帝亲信宦官的迫害,饮鸩而死。延光三年,太子刘保的乳母王男和厨监(古代宫廷的厨官)邴吉,被汉安帝乳母王圣、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人陷害,而被杀死。随后他们又诬蔑陷害太子,终于导致刘保被废为济阴王。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其实是一次宦官与外戚的合作状态,是以汉安帝和皇后阎姬为“二元”中心的宦官与外戚的结合。这种“二元”的结合为汉安帝的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也埋下了祸乱的伏笔。因为一旦“二元”中的某一个出现问题,势必导致这种结合之间的内讧。

果不其然,汉安帝在延光四年(即公元125年)与阎皇后和贵戚们南巡游玩,在走到宛城的时候突然患病,在返京的时候病故于叶县。据《后汉书孝安帝纪》记载,汉安帝“崩于乘舆”时年三十二岁。

在这里我想说一点题外话,就是汉安帝的死其实是一件非常有悬念的事,是有着诸多疑点的。在汉安帝亲政的这短短四年之间,我们可以从各种史料当中感觉得到,他的皇后阎姬与其阎氏家族外戚势力一步步铲除异己,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朝廷政府的步骤。并且在汉和帝去世之后,他们又将汉和帝的亲信尽皆铲除。所以其实并不排除汉安帝被阎氏外戚家族所害的情况发生。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安思皇后阎姬,河南荥阳人。她的祖父阎章,在汉明帝永平年间曾经被任命为尚书。但是由于她的两个妹妹同时被选入宫中成为贵人,所以虽然他精通国家的典章制度,却并不能得到重用。这是因为汉明帝刘庄,延续了汉光武帝刘秀对前朝外戚专权之祸的防范措施。阎章就这样被降任为步兵校尉。虽然步兵校尉也算是“比二千石”的官,可毕竟与拥有一定实权的尚书不在一个级别。可想而知,阎章的儿子阎畅也将要面临同样的问题,阎畅就是阎姬的父亲。

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阎氏家族其实就是一个没什么根基的暴发户,他们改变家族命运的途径比较单一,所以以女至贵的方法是他们最好的捷径。

元初元年(即公元114年),阎姬由于有“才色”而被选入掖庭,并在得到汉安帝的宠爱后,被立为贵人,在第二年就被封为皇后。

阎姬天性好妒忌,意欲专宠后宫,所以对于汉安帝的后宫可谓严防死守。可是依然让宫人李氏怀上了汉安帝的“龙种”,生下了皇子刘保。阎姬对这件事始终耿耿于怀,主要可能也是因为她未能生育的原因。所以就秘密的“遂鸩杀李氏”。并在汉安帝亲政以后,纵容属下宦官陷害皇太子刘保,导致其被废为济阴王。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预见到,阎姬与其党羽应该还有许多没有被史书记录下来的劣迹。这些事一旦被揭露出来,势必会危及到她们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安全。这些事也直接诱发出他们心中迫切改换皇帝的想法。尤其是汉安帝以健康的状态开始南巡,却又在途中突然暴毙的现象,很难不让人怀疑这种情况的真实原因。况且在汉安帝去世之后,阎姬与其党羽的种种奇怪行为就更是让人怀疑。

皇后阎姬以及阎显兄弟,再加上大长秋江京、中常侍樊丰等人,在汉安帝于“乘舆”之中突然死后,密谋决定秘不发丧,谎称皇帝得了重病,将尸体抬到卧车之上,然后疾驰四日返回皇宫。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第二天,先是诈称皇帝的命令,派遣司徒刘熹出城去祭祀郊庙社稷,以告天请命。到了晚上才将皇帝去世的消息发布出来。这个过程其实是在运作一件事,也就是《后汉书皇后纪下》中所记载的,尊阎姬为皇太后,并临朝称制的事实。

阎姬临朝称制后第一件事就是以自己的哥哥大鸿胪阎显为车骑将军,掌握禁兵实权,然后册立济北惠王刘寿之子—年幼的北乡侯刘懿继皇帝位,是为汉少帝。接着又笼络,或者说安抚了一帮朝臣,据《后汉书孝安帝纪》记载“夏四月丁酉,太尉冯石为太傅,司徒刘熹为太尉,参录尚书事;前司空李郃为司徒。

但是只是这些还不算完,阎氏一党要想专摄朝政,首要最大的障碍就是以大将军耿宝为首的一帮汉安帝留下的亲党。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耿宝是汉安帝的舅舅,“位尊权重,威行前朝”,要是不除掉他,阎氏家族很难专政。于是阎显就让人去向有司告发,称耿宝及其党羽与中常侍樊丰、虎贲中郎将谢恽、侍中谢笃、大将军长史谢宓、侍中周广、野王君王圣(汉安帝乳母)、王圣之女和女婿黄门侍郎樊严等人结党营私“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为唱和,皆大不道”之罪。结果,樊丰、谢恽、周广等人皆下狱死,家属尽皆迁徙往日南郡比景县。谢宓、樊严虽然减死,但处以髡钳之刑。髡钳是一种古代刑法,就是将头发剃掉,用铁圈束颈。王圣母子被迁徙往雁门。耿宝也被罢官免职,降级为则亭侯,在归国的途中自杀。

于是,以阎景为卫尉,阎耀为城门校尉,阎晏为执金吾,再加上为大将军的阎显和皇太后阎姬,自此而后阎氏家族“兄弟权要,威福自由”权倾朝野。

本来,按着阎氏家族的这一波操作,已经是万无一失,但是人算不如天算,阎氏家族所立的皇帝汉少帝刘懿身体可能是不行,只做了206天的皇帝就去世了。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在皇帝刘懿病危的时候,阎显兄弟就与大长秋江京密谋立定嗣君,可是等到刘懿去世这件事还没有办好的时候,就发生了一场宫变。这场宫变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宦官,叫做孙程。

孙程字稚卿,涿郡新城(今河北徐水县)人。据《东观汉记》记载,孙程是春秋时期卫国卿大夫孙林父之后。不过,孙林父所生活的时代距离孙程的时代已经过去七百年左右的时间,就算这件事是真的,他也应该是借不上什么力,否则孙程也就不会就此沦为宦官。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孙程这个人,胆大心细,心思缜密,并且拥有很强的决断力。在汉安帝时期他担任中黄门“给事长乐宫”。据颜师古注释《汉书》中记载“中黄门,奄人居禁中在黄门之內给事者也。”也就是说他是在长乐宫黄门之内当差的宦官。

长乐宫在长安,但是东汉的国都在洛阳,我不知道为什么孙程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洛阳,与他一同出现在洛阳的还有一个官称长乐太官丞的京兆人王国。这其实算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但是让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被阎姬等人合谋导致废掉的太子济阴王刘保的支持者。

当孙程知道汉少帝刘懿即将病故的时候,就对济阴王府负责传递消息的谒者长兴渠说道“王以嫡统,本无失德,先帝用谗,遂至废黜。若北乡疾不起,共断江京、阎显,事乃可成。”于是他们就开始联络愿意一起参与举事的人。并在汉少帝刘懿去世的十月二十七日之后的第五天,也就是十一月二日,召集了包括孙程在内的十九个志同道合的宦官,在皇宫大钟之下密谋盟誓共同剿灭阎氏党羽,辅佐济阴王刘保为帝。

延光四年(即公元125年)十一月四日夜晚,孙程等人在崇德殿上聚会决定举事,遂率先攻入章台门,并将大长秋江京、黄门令刘安、钩盾令陈达等人斩杀。中常侍李闰因为“权埶(同“权势”)积为省内所服”,也就是在宦官中比较有威望,于是大家就胁迫他一同参与这次举事。李闰也只能明哲保身的同意这件事。当时这些人就一同在皇宫大钟之下拥立济阴王刘保即皇帝位,是为汉顺帝,时年十一岁。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汉顺帝

然后,他们就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召尚书令、仆射以下的文武百官全都到南宫云台之下参拜新皇帝。而孙程等人则留守省门,以防止意外发生。

在这里我们看,这些宦官的举动做法其实很简单,也很莽撞,因为这次宫变的主要针对的敌人是阎太后及其阎氏家族党羽。可到这个时候,这些人没有一个被他们所杀或者是俘获。个人感觉,这些宦官的想法,其实是想造成新皇帝即位的事实,以达到生米煮成熟饭的结果。可其实他们手上根本就没什么兵马,根本也不具备成功发动这场政变的实力与条件。他们这种明目张胆的召集文武百官的做法其实是很不明智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你在这种情况之下召集百官们来,他们认不认你这个新皇帝,还是个未知数。要是他们认了还行,可他们要是不认,那不是适得其反功亏一篑了吗!

那么这些百官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呢?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当时,起到关键作用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尚书令刘光。刘光这个人后来官至司徒,他应该是最先来到西宫云台的官员之一。当刘光听说刘保被拥立为皇帝的时候,他也清楚这是一场宫变,但是他依然比较镇定,并带头向刘保“启奏”了这样一段话:

孝安皇帝圣德明茂,早弃天下。陛下正统,当奉宗庙,而奸臣交构,遂令陛下龙潜蕃国,群僚远近莫不失望。天命有常,北乡不永,汉德盛明,福祚孔章。近臣建策,左右扶翼,内外同心,稽合神明。陛下践祚,奉遵鸿绪,为郊庙主,承续祖宗无穷之烈,上当天心,下猒民望。而即位仓卒,典章多缺,请条案礼仪,分别具奏。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就是,“我们这些人原本也是支持您(刘保)做皇帝的,现在您能做皇帝是再好不过了!”这其实就是这些最先前来西宫云台的百官们的意见,也就是说他们认同了刘保的皇帝地位。

但是只有这些百官们的认同还不够,主要还是需要有掌握兵权的重要人物来支持这件事。这一点这些人也是明白的。所以当时众人以皇帝的名义下的第二个诏令就是“乃召公卿百僚,使虎贲、羽林士屯南、北宫诸门。

虎贲军和羽林军都是皇宫里的禁军,只要得到他们的支持这场举事才算是成功了一半。

羽林军当时的首领虽然我现在没有查到,但是当时担任虎贲中郎将的是阎氏子弟中的阎崇。而且阎氏兄弟全都身具要职手握重兵。阎显担任大将军,阎景为卫尉,阎耀为城门校尉,阎晏为执金吾。所以我们看,孙程等人发动的这场宫变其实根本就没有一点的胜算。

不过,凡事总有意外发生。

当宫变的消息传出来以后,阎氏家族的掌门人大将军阎显当时正在皇宫之中。所以可以肯定他手上除了一支卫队应该没有多少兵。这也就是史书记载他“忧迫不知所为”的原因所在。幸亏但是有一个小黄门叫做樊登的,给阎显出了个主意,让他先控制主要部队。其做法就是让虎贲中郎将阎崇,先屯守朔平门,以抵御孙程等人。并以皇太后阎姬的名义下诏召见越骑校尉冯诗去攻打孙程,进行平叛。所以冯诗的态度非常重要,他也是起到关键作用的第二个人。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所谓越骑校尉,也是宿卫京师的一种部队的领袖,主要是骑兵部队,一般七百人左右。

冯诗在接到太后的召见诏书的时候,应该还并不清楚发生的事情。所以他就急急忙忙赶来面见太后阎姬,等他一见到太后,这么一说,才知道原来是宫中有人“谋逆”拥立济阴王刘保为帝。太后阎姬对冯诗说道:“能得济阴王者封万户侯,得李闰者五千户侯。”你要是能够抓住济阴王刘保就封你做万户侯,要是能够抓住叛徒李闰就封你做五千户侯。这其实就是“以重赏买勇夫”的做法。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那么冯诗的态度是什么呢?

冯诗这个人在史书中记载很少,只有这一处登场的记载。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他对阎氏家族是有意见的,并不能算是阎氏家族的党羽。所以当太后阎姬让冯诗带兵去平叛的时候,阎显并不放心。于是阎显就以“(冯)诗所将众少”的理由,派了小黄门樊登领兵协助冯诗。这其实是派人来监视冯诗。冯诗自然也明白,不过这件事却让冯诗很不高兴。他在路上就直接将樊登给杀了,然后“归营屯守”。也就是说他的态度是两不相帮,是中立的态度。这其实已经表明了他心中不想支持阎氏家族的态度。只不过迫于阎氏家族的压力和权势,他想要“观成败”。虽然他的这种做法没有对这次宫变起到积极的作用,却减少了阎氏家族这一方的有生力量。

那么这样一来,阎氏家族这一边就只能依靠其家族自身的力量来平定这场“叛乱”了。当时阎氏家族可以调动的兵力还有卫尉阎景的卫兵。当阎景听说这件事之后急忙返回自己的府衙,调集兵马攻打北宫盛德门。并在攻打宫门的时候遇到了起关键作用的第三个人—尚书郭镇。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郭镇,字桓钟,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当时,郭镇正在家中养病,当他接到孙程以皇帝的名义下的抓捕阎景的诏书的时候,就火速起身率领着当值的羽林军出南止车门,正撞见率兵攻打盛德门的阎景。

从郭镇能够调动羽林军的显现来看,他可能是当时羽林军的统帅,或者羽林军的统帅是与他交好的人。

郭镇当即喊道:“无干兵!”就是让阎景“不要动兵”的意思,然后就下车拿着抓捕阎景的诏书打算向众人宣读。但是阎景却质问郭镇,说道:“何等诏?”意思是“什么诏书?”,随即就拔刀要砍杀郭镇,结果被郭镇躲过。郭镇当即也拔出剑,击向阎景。阎景躲闪不慎从车上坠了下来,被郭镇的属下“以戟叉其匈,遂禽之”。 阎景就这样被郭镇命人押送到了廷尉监狱中。

第二天,刘保的支持者们夺得了皇帝的玺绶,于是就拥簇着刘保前往嘉德殿听政。遂下令侍御史抓捕大将军阎显、城门校尉阎耀、执金吾阎晏、虎贲中郎将阎崇,加上之前抓住的卫尉阎景等阎氏子弟及其党羽,尽皆伏诛斩首。皇太后阎姬被迁出皇宫,安置在离宫中监禁。阎氏一党的家属,除了阎显和江京的近亲被“伏辜诛(伏罪被杀)”以外,全都发配迁徙往日南郡比景县服苦役。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到此为止,以孙程等十九名宦官为主,发动的这场拥立刘保为帝的宫变,算是取得彻底的胜利。在这场宫变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其实是得到了世族士大夫们的全力支持与配合的,尚书令刘光,越骑校尉冯诗以及尚书郭镇,正是世族士大夫们的代表。这是这场宫变能够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也证明了世族士大夫对阎氏家族外戚专政的不满情绪已经达到了极点,才在这场宦官发动的宫变之下爆发了出来。

这其实就是一次宦官与世族士大夫们的通力合作的成功案例。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史书记载,宫变成功以后,汉顺帝刘保大封有功之臣。以孙程为首的最初参与举事的十九名宦官尽皆封侯,史称“十九侯”。他们爵位在《后汉书宦者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分别是:

孙程为浮阳侯,食邑万户;王康为华容侯,食邑九千户;王国为郦侯,食邑九千户;黄龙为湘南侯,五千户;彭恺为西平昌侯,食邑四千二百户;孟叔为中庐侯,食邑四千二百户;李建为复阳侯,食邑四千二百户;王成为广宗侯,张贤为祝阿侯,史泛为临沮侯,马国为广平侯,王道为范县侯,李元为褒信侯,杨佗为山都侯,陈予为下隽侯,赵封为析县侯,李刚为枝江侯,各四千户;魏猛为夷陵侯,二千户;苗光为东阿侯,千户。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那么,这十九侯在汉顺帝时期还发生过哪​些事情呢?他们对东汉宦官的发展又起到过哪些作用呢?

请看下一篇,袁绍篇外传之《宦者列传》(下)。

小A斯蒂芬发表于2020年2月13日。

汉顺帝一朝,宦官功封十九候的始末,正式开启宦官当政的鼎盛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