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生活應該保留燒柴煮飯嗎?

快樂農民頭


在農村應該保留燒柴煮飯嗎?

首先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我是一名地道的農村姑娘,雖然家住在整齊劃一的新農村小區,家家戶戶基本都使用煤氣,但我依然懷念那每到飯點就升起的裊裊炊煙,懷念那燒著柴火秸稈的大鍋灶,懷念那香到脆到好吃到讓我一餐多吃兩碗飯的農家鍋巴!所以對於您提出來的這個問題,我持肯定的回答,農村應該保留燒柴煮飯。我想從以下幾點進行分析,希望能給您有所幫助!

一:有人以使用土灶不安全為由覺得不應該保留土灶,但我覺得這個理由根本不成立,燒柴火能有多大危險,燒柴火導致失火的新聞我還真沒聽過呢!也許有但肯定不多,難道燒煤氣燃氣就不危險,不見得吧!而且現在很多使用柴火煮飯的大多都是年紀較大,對於現代化生活方式還不太適應的老人。他們習慣了一輩子使用土灶,安安靜靜地守在灶口燒火,你非要讓他們使用煤氣或者天然氣,他們不習慣不適應可能更加危險,老人家年紀大了記憶力不好煤氣忘了關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對於他們這樣的人群應該保留。

二:現在的農村早就不是經濟落後,生活方式落後的代名詞了,很大部分的農村家庭都選擇了煤氣煮飯,甚至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都已經開通了天然氣。這自然是惠及老百姓的好事,但依舊應該尊重個人選擇,畢竟煤氣和燃氣不是免費的,對於一般的家庭都不會有負擔,但對於孤寡老人和一些特殊貧困家庭來說還是有一定壓力的。所以現今的農村真正保留大鍋灶的已經不多了,既然保留肯定有原因,沒有必要強求他們這樣的人群。

三:正如前面我說到的,雖然我們已經住在了環境很好的農村小區,但我更懷念的是小時候的大鍋灶,懷念香香脆脆的鍋巴,為此我不止一次的跟我媽說,在家裡的偏房裡砌一個大鍋灶。這些年,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了,開始追求溫飽問題以外的精神享受,但真正讓我們在夢裡都想要再重溫一次的場景,依然是童年雖然貧窮但快樂無憂的日子。所以大鍋灶是一種情懷的寄託,也是一種原生態的生活方式,沒有必要強行禁止。

四:還有人以燒柴火汙染空氣為由覺得不應該保留燒柴煮飯的生活方式,我不禁覺得挺搞笑,現今真正大氣汙染嚴重的地方是哪兒?難道是農村?中國人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是土灶做飯都沒有任何問題,那時候的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土灶表示“這鍋我可不背”。更何況現在的土灶本來就不多了,使用土灶的農村家庭也大多住的比較分散,對大氣的汙染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總而言之,現在農村的土灶已經不多了,沒有必要全部取締,尊重農民的個人選擇,尤其是年紀較大的老人,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是在保護他們。


90後阿青在農村


在農村生活就應該保留燒柴做飯,必定農村有柴草,樹木,還有一些舊傢俱等,這些都可以當柴火燒掉,燒掉的草木灰又可以當肥料,施在地裡種菜。記得幾年前,每年回家的時候,總要到我母親家去吃飯,她特意燒柴做飯,裡面放幾個紅薯,那個米飯特好吃,更好吃的還在後面,就是飯盛完後,用米湯衝鍋裡的鍋巴,再加上一把火,紅薯和鍋巴混合的一股脆香味,全家個個都特別愛吃。母親去世幾年了,我深深地懷念她,懷念她為兒孫負出全部的愛,還有那一大桌家鄉的味道。


郜家和


不是應該保留,是真的我媽一直用柴火土灶做飯菜。因為大山裡資源方便,現在山上雜草叢生,天氣好爸媽都要去砍柴,山裡人用煤氣划不來,也不安全,都是老年人在家,所以她們一直用柴火做飯,很好吃的啦,看到這菜我就流口水了。











鳥兒222398935


現在灶都封了,農村都通天然氣了。我覺得農村要保留柴火煮飯。燒火用的柴都是在山上砍的野樹枝、枯樹。如果沒有人去山上撿柴燒,想必日後時間久遠,山上枯枝越來越多對森林防火也是有很大的安全隱患。我老家是一個山村,哪裡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是燒柴,我覺得在保留傳統同時還能感受鄉土風情,每次回家到了做飯時間我都會主動在灶臺邊燒火。


祁東老鄒


我們那農村還是燒柴煮飯的,在農村燒柴煮飯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因為農村燒柴煮飯是利用了身邊的資源,檢少了一部分開支,還燒掉了部分垃圾,這不是雙全期美的事嗎!

我家是東北冬天燒柴煮飯,還能提高室內溫度,我門那大部分人還是利用燒柴來取暖的可以節省一大部分開支。

有的人會說燒柴煮飯汚然環境,在我們那農村也沒有什麼經濟來源,如果都向成里人那樣用電用媒氣開煮飯也是可以的那不是浪漫了大部分資源嗎,而且還增加了開支,燒柴煮。

飯不但解省了開支,還燒掉了部分垃圾和樂而不為那!


Jianchi


我個人觀點農村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山傍水燒柴做飯相比煤氣要麻煩許多而且控制不好火候但是對於農村來說燒柴幾乎可以說是零成本。 假如煤氣煤炭免費發放給農民或者給補貼,那相信燒柴的人就會更少了,因為沒錢才燒柴,當然也有一個原因阻礙著煤炭煤氣的普及。

以前冬天取暖方式比較簡單,要麼是烤柴火,要麼是烤煤炭,不像現在,很多人都選擇烤電爐或是有地暖、空調等!記得小時候放學了沒事幹,就背起小揹簍和夥伴們一起去杉樹林撿樹枝,揹回來放在固定的地方,平時就用來燒飯,天冷了就用來取暖!

其實,在城裡燒木柴也不便宜,要買。但若住在城鄉,特別是農村,隨處能找到木柴,或田裡的秸稈之類也能燒,自然燒木柴最划算。不但省錢,而且資源不浪費。再則,許多老一輩大半生就是燒木柴炒菜做飯過來的,他們習慣了,也認為燒木柴比燒煤氣好。

有些地方種植果樹,在修剪果樹的時候產生大量樹枝,而這些樹枝就是最好的柴火,農民朋友在修剪完果樹後把樹枝拉回家留著當柴火用,這樣柴火隨處可見,這樣很方便。但不管是用電,還是用天然氣都需要錢,農民朋友本身來錢就不容易,如果在這方面無畏浪費,這是多麼的不應該。

現在要求使用清潔能源了,取暖做飯不能讓燒柴火了。讓大家都用電和天然氣取暖做飯了。農村人不得不用玉米土豆去燒火了。誰都明白,清潔能源就是好呀!省時、省力、乾淨衛生。冬天用電暖氣取暖不用再繼續當“團長”了,可是那需要很多錢呀!老農民沒有退休金,只有一百多的養老金不吃不喝也不夠冬天的電費呀!





鄉村老湯


關於農村燒不燒柴的問題,有些地方有規定,不允許燒柴,有些地方沒有這方面的規定。例如我的老家基本上都是用紫燒菜做飯的。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生活,第一,我們老家那裡的經濟條件落後些。第二,我們那裡也有燒柴的條件。因為家家戶戶都有很多樹,各種各樣樹。所以就有很多柴可以用。這也算是一種自然資源吧。

除了平時做飯燒菜都用燒柴外。冬天取暖烤火家家也基本都是用柴。當然家裡也都有電器,電爐電鍋什麼的。但多數人都不用。原因是怕費電想省點錢,所以都是燒柴。另外家裡柴年年都有很多,不用也是個浪費,再者是空間問題,不用柴,不燒掉也沒那麼多的地方堆。

所以農村燒不燒柴。看國家規定允不充許,也要看具體地方條件。如果有柴不燒柴也是浪費,另外燒柴也有燒柴的很多好處,比如說:燒菜燒肉什麼的火大燒菜香,火力大,熟的也快。再加上現在還很多新式火爐,專為燒柴做飯炒菜用,同時還能取暖,兩全齊美,不,應該是三全齊美,還可以邊玩手機[捂臉][捂臉][捂臉]

由此看來燒柴也是好處多多嘛不信請下看😄😃👇👇





生活妙趣


大家好!我覺得在農村生活應該保留燒柴煮飯。

以前在老家,燒柴火灶是基礎設施,像我是一個特別念家的人,每次回去感覺燒柴做出來的飯菜特別香,回味那種父母做飯時,默契配合,爸爸燒柴,媽媽炒菜。媽媽說:爺爺牙齒不好,愛吃熟透的,軟一點的,奶奶愛吃魚裡面放一點辣椒,弟弟馬上要考試了,要加強營養……一家人集中在廚房,更是提現家庭的融洽,親情的守護,回味無窮……

不過現在物質水平都提高了,現在基本上都用上煤氣,汙染小,做飯方便。我們村目前也基本上都保留著柴火灶,利用現有的廢柴做飯,節省資源。兩種結合利用。











每天堅持讀書


在以前的農村,我們經常會看見每家每戶搭起鍋灶,自己用柴火燒火做飯。用燒柴做的飯也特別的香,而且那時候把這個叫做土灶臺,家家戶戶也都有現如今的農村家家戶戶還在用,畢竟這是持續了幾千年的做飯方式,在城裡也很少能見到,幾乎是沒有的。


追劇大咖秀99


個人覺得沒必要保留,我們這裡已經有十幾年沒燒過了。雖然有一些懷念那個時候,但還是現在比較好,燒火太汙染環境,而且燒火就需要柴火或者農作物的草以前的農村到處堆積著草垛子亂七八糟。不僅不美觀還容易滋生細菌,想想我們小時候(我是80後)有很多都是環境造成的,比如那個時候農村有很多人起過各種:瘡,還有那時候的農村小孩子頭上身上有蝨子,這些都是髒亂造成的。我們總會覺得過去的都很美好,我也挺懷舊,想想兒時的生活很開心!我們總會說現在的物價和收入不成正比了,以前怎麼樣怎麼樣了。有沒有想過我們小時每家一年能吃幾次肉?現在呢都吃膩了肉。以前騎著二八大槓感覺挺美,騎著摩托車很牛,現在呢開著車也不覺得有什麼。以前的夏天經常停電,越到晚上越停,每家抱個孩子院子裡馬路上轉拿個扇子扇風,生怕孩子熱了蚊子咬了。下雨天想做飯你得提前把草準備好,不然溼了不好燒,你溼了燒個試試。洗個澡要麼河裡要麼燒水自己用盆擦擦,現在呢?農村基本都有空調、太陽能熱水器。農村的生活從孩子就能深深的體會到,我們小的時候那真是瓜、桃、梨、棗一見就少,為什麼?因為窮的買不起。再看看現在農村孩子,別說讓他去別人家樹上去偷,就是自己家裡買的堆在那裡都壞掉了都想不起來吃,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缺。而我們同年代的人小時候呢,別說水果是好的,就連玉米杆和地瓜(紅薯)都當過水果吃。別說以前比現在好,那之是我們兒時的回憶而已,兒時的回憶大多都是美好的!如果再回到以前,你讓現在的孩子夏天去鍋屋(廚房)燒火試試,農忙半夜讓他們打糧食試試,你幾個月不給他們有零食手機試試,估計他們不瘋你自己抖能瘋掉。所以呀拿著以前的日子和現在對比一下我們現在真的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