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漢武帝的雄才大略與凡夫俗子的雙面人生

秦皇漢武,功過兩相,秦皇與漢武是中國歷史上兩個傑出的皇帝。漢武帝的功績是他順應了歷史的發展趨勢,以他雄才大略的氣度,完成了時代賦予他的歷史使命。然由於他好驕傲自滿,揮霍無度,到晚年農民起義,國庫空虛,其形勢與秦始皇晚年差不多,但武帝並沒有重蹈亡秦的覆轍。他的不凡之處在於能夠察覺自己的過失,即發表“輪臺罪己詔”,並把幼子弗陵託付於霍光。“晚而改過,顧託得人,此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

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 原名彘,是漢景帝第九個兒子,初封膠東王,後立為皇太子,改名徹。漢武帝成就一番功業後,由於驕傲自滿,險些鑄成大錯,但是他對自己進行了深刻的反省,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那麼,漢武帝的雄才大略體現在哪裡?漢武帝的凡夫俗子體現在哪裡?解析他的雙面性質,可以讓我們深刻感悟驕傲放縱的危險與知錯能改的珍貴。

淺論漢武帝的雄才大略與凡夫俗子的雙面人生

【漢武帝的雄才大略體現在哪裡?】

武帝登基那年,發佈詔書要求各級官吏推舉賢良方正、敢於直言極諫之士,並鼓勵天下吏民直接向皇帝上書。這是一種新的選拔和任用官吏的制度,即漢代的察舉制。吏民直接上書,得到武帝賞識而做官的,如董仲舒、主父偃、徐樂、東方朔、朱買臣等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做官的。其中尤以董仲舒、主父偃等人的上書最為著名。

董仲舒前後給武帝上書三策,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見,稱為“天人三策”。武帝大力頒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詔令。後來,他又設置“五經”博士,建立太學,確立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武帝的措施不僅使儒家在政治、學術思想上居於主導地位,而且開創了以儒仕進的先例。武帝崇尚儒學,施行仁義的同時,還重用酷吏,加強法治。耿直名臣汲黯曾經指出他“內多欲而外施仁義”,是一個儒表法裡的統治者。

漢武帝在統一思想的層面上,繼而徹底解決漢初以來的諸侯王問題,從此,諸侯王只有經濟上的利益,而無政治實權。

從漢武帝的系列舉措中,以及名士對他的評價中可以看出,漢武帝“文治武功”的治國思想即是他雄才大略的輝煌篇章。

在漢武帝“文治武功”中,最有成效的是發動了一場大規模抗擊匈奴的戰爭。從元光二年(前133)馬邑之謀揭開抗匈序幕,到元狩四年(前119),漢匈之間較大的戰爭有十餘次,而著名的有河西之役、河南之役和漠北之役三次。數次大戰,漢軍大破匈奴軍,至此,匈奴元氣大傷,遠遁塞外。

從前139年起,漢武帝先後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通路線,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在抗擊匈奴和通西域的同時,他還發動了對閩越、南越和西南地區的戰爭,閩越、南越、西南夷各部先後內屬,開拓了包括祖國東南、西南地區在內的廣大南部邊疆。他在晚年,又下詔“方今之務,在於力農”,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產量。

淺論漢武帝的雄才大略與凡夫俗子的雙面人生

【漢武帝的凡夫俗子體現在哪裡?】

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又是一個揮霍無度、迷信鬼神的凡夫俗子。他多次巡行全國,封祭泰山,動用大量人力、物力,擴建皇宮花園,建造首山宮、明光宮、建章宮。且喜好女色,後宮美女多達數千之眾,還四處獵豔。

他的驕傲自滿,揮霍無度,以至於晚年弄得國庫空虛,戶口減半。農民起義的烽火四處燃燒,大有數千之眾,小有數百之眾,他們攻打城邑,奪取兵器,釋放囚犯,處死官吏,形勢異常嚴峻。

宮中不僅有謀刺他的刺客,還發生了“巫蠱事件”。由於聽信讒言,還發生了他與太子劉據之間的宮廷鬥爭。父子相殘,死者數萬,太子兵敗自殺。一系列的打擊,使年老的武帝深悔過去的勞民傷財和淫逸無度。前89年桑弘羊建議輪臺屯民駐軍,他發表了著名的“輪臺罪己詔”,深刻檢討了自己以前犯的錯誤,並調整日後的治國方針,力圖“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採取與民休息的政策。臨終前,他又把年幼的劉弗陵(昭帝)託付給霍光、桑弘羊、上官桀等大臣。

好在漢武帝能夠知錯能改,及時反省自身,才避免秦朝末年的腐敗悲劇。所以說,漢武帝既是雄才大略的一生,也是凡夫俗子的一生。

從漢武帝的歷史事蹟中,我們可以深刻懂得一個人創造了再高的成就,也同樣不能驕傲放縱,否則一旦釀成惡果,歷史的大筆一揮,無論漢武帝再大的功績也會變成千古不朽之罪人。

淺論漢武帝的雄才大略與凡夫俗子的雙面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